APP下载

大数据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2-11-20宋文正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理教育学生

姜 伟,宋文正

大数据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创新标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特别在进入计算机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便成为当前世界生产、文化、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特殊的、全新的、新颖的生产要素。人们挖掘和统计数据信息,可以切实地提升生产效率,革新和优化生产模式,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端形式,大数据技术不但影响着科学技术、资金流动的发展方向,还能够在现代教育中,提升教育质量,凸显教育管理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教育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效率,逐渐成为我国现代高校普遍探究的内容。

一、教育管理本质及大数据特征

首先,通过剖析和研究我国高校的发展情况,明确了管理、科研及教学是高校发展的关键业务。其中教学目标与科研目标的实现,与学校管理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科学管理是高校教育目标、科研目标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因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动能够协调好高校内外要素的关系,使其有效地、科学地、合理地配置学校资源,切实实现了既定的办学目标。通常来讲,高校教育管理主要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管理等部分组成,在衡量高校现代化程度中,教育管理质量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决定着高校教学的水平。其次,大数据是人们通过综合化、多元化的形式,从不同数据渠道中获取的“海量信息组”或者“数据集合”。由于大数据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所以它涵盖的内容相对复杂、多样。在特征特点上,大数据拥有快捷、高效、完整的数据传输和交流特性,可以契合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规律,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产生活需求;类型多元、结构复杂,不仅包含文字、图像等信息形式,更涵盖视频、音频、表格等数据类型;规模庞大,能够以“秒”的速度不断地、快速地向上增长着;低价值密度,大数据虽然蕴含着诸多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总体来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传递与信息交流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标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拥有鲜明的推动作用,将大数据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则会对高校现代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元的、多样的、又是多层面的,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可以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和支持。

二、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数据采集方面。我国高校较为传统的数据信息采集主要以结果性、结构性、管理类的信息数据为主,注重教育发展的情况,难以对高校规章制定、教育决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下,高校数据采集将更加关注微观、关注过程,能够通过契合高校教育管理数据所拥有的微观化、动态化、非结构化特征,处理更多元、更深入、更复杂的数据信息,使数据采集可以契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特点。其次,治理模式方面。我国高校治理属于典型的“精英治理”,容易受限于高校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导致高校各项事业的策略、举措、发展方案,难以有效地、全面地、完整地传达给教师和学生。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教育管理能够转变传统的治理模式,使其拥有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更有效地将高校管理传达至师生,让学生、教师、管理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形成上下合力,减小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的距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程度。再次,资源调控方面。高校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资源利用效率有限的问题,如学生由于信息缺乏,难以获取实验室资源,导致现有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充分应用,能够优化、匹配、重组寝室、实验室、教育教学的资源,让高校教育资源拥有全新的结构,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提升不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譬如在云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充分应用中,各项资源都能得到科学应用,使传统教育管理从模糊化、宽泛化,转向为清晰化、具体化。并且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让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资源调控的方式,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最后,教学管理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发展诉求,进行私人订制和个性定制。即通过分析学生需求,为学生构建动态化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教师通过优化反馈机制、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而个性定制,则指将学习特征相似的学生划分为相同的小组,通过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分别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特点。

(二)消极影响

大数据技术在推动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首先是自由和隐私问题。隐私和自由是教育管理者应用大数据技术破解各项管理问题的关键和重点,如果不能协调好教育隐私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将导致大数据的应用质量受到影响。因为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会涉及学生考勤、考核、地址、姓名、纪律处分以及健康情况、纪律性、经济状况等隐私信息。如果这类隐私信息遭泄露,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出现“抵触大数据技术”的情绪。而过于局限或追求信息的隐私性,又难以发挥大数据技术所拥有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其次是数据霸权问题。大数据能够借助概率预测的方式帮助教师优化学习方式、学习实践、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然而根据数据预测结果进行教育定制和教育分组,会影响并限制学生的发展,会让教育拘泥于狭窄的空间和维度中,无法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发展及进步。而放弃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又会导致我们丧失大数据所拥有的益处和优势。所以如何破解数据霸权问题,则成为大数据应用的关键。再次是数据安全问题。单纯而独立的数据信息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价值,然而将数据和数据关联起来,便能够发挥出令人惊叹的效果。通常来讲,当“数据”被侦破后,学生隐私安全、高校信息安全都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尤其是很多学生和教师通常将工作、生活、学习等数据共享在网上,云服务和互联网可以对用户的所有数据进行跟踪记录,这些数据信息一旦被采集和整合,就会导致学生、教师甚至是学校的隐私遭到泄露。最后是数据标准问题。大数据所拥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数据信息的共享上,需要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数据信息共享的质量。通常来讲,标准化主要指将各类分散、独立、无序的资源重组、整合为一个可读、有序、庞大的整体,可以帮助人们对其进行有效地使用。这便需要高校构建出完整的信息标准机制,但我国大数据标准化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有效的标准化体系,从而导致信息孤岛问题日渐突出,数据互操性、通用性、可用性受到影响。

三、高校教育管理在大数据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系统规划

虽然我国高校构建了学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OА 系统,切实提升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效。然而各系统却存在互不兼容、信息闭塞的问题。伴随业务部门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日渐扩大,学生需要登录多个系统平台,等待审批,甚至在运维升级的阶段还会面临着新系统和旧系统同时运作的尴尬局面。这在某种层面上不仅弱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更会导致信息资源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此外,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不同步运作,会对数据统计和应用带来严重的麻烦和阻碍,譬如教务系统、就业部门、评定部门的数据分析难以形成同步和关联,导致学生数据统计出现重复采集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缺乏较为科学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难以形成绿色节能、低成本、安全、可靠、可伸缩、流程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机制。

(二)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

安全问题是我国教育管理者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科研管理”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确保大数据技术得到有效应用的影响因素,在数据安全问题上,高校需要做好“信息安全”“运行安全”“实体安全”等工作,其中信息安全主要涵盖“数据库”“网络”“系统安全”等内容;运行安全包括“数据恢复”“备份”及“风险评估”等内容;实体安全包括“设备”“环境”的安全。然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却难以满足高校在大数据应用中所出现的隐私安全、数据安全需求,难以确保高校在教育管理中所涉及的各类数据信息安全,因此在某种层面上,我们可以说,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不充分的问题。

(三)缺乏持续的协同创新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中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具体有外包模式、购买全套模式等。其中外包形式主要以定制为主,购买全套则指学校主导、软件开发商研发。但在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融合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在根据学校业务要求进行软件研发的过程中,难以满足高校教育管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学校在大数据标准化体系构建中,也难以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让软件产品更好地解决大数据技术在应用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与企业协同合作,以形成科学的利益共享、共用机制,企业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致使大数据软件产品开发工作不能得到有效、持续地推进。

(四)缺乏坚实的人才支持

通常来讲高校数据化、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精干高效、分工明确、技术过硬,并且拥有能够处理紧急事件的应用型队伍,但我国高校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中拥有硕士、本科等学位的人才较多,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校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工作的人才支持力度不够。而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高校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应用层面的人才依旧相对不足,难以切实满足高校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求。此外,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层面上,由于普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缺乏信息化素养、无法明确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本质,导致数据霸权问题频频发生。因此,高校在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管理活动时,应加大对教学者、管理者的培养培训力度。

四、高校教育管理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对策

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拥有诸多的有利影响,但也存在诸多的不利影响。并且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建设性问题,需要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对其进行解决。

(一)加强系统规划

首先,规划决策机制、统筹平台建设,高校应采用多群体、多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让研究生、本科生、信息技术人员、管理者、研究者、教师、行政主管、院系主任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从而在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协同等理念的支持下,精心规划和设计治理结构、平台搭建、资源统筹、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内容,使各部门、各组织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工作统筹起来,结合起来。因为在共同决策机制的支持下,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挖掘将得到充分地融合,会在某种层面上,降低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其次,构建明确的目标定位,搭建科学的体系结构,使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从各环节出发,提高数据的标准化与格式化建设质量。简而言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拥有清晰的发展框架,通过制定数据标准的方式,让数据维护、使用、管理、采集等环节顺畅地、有序地衔接起来,让数据信息能够得到更好地共享和利用。在实际的标准建设中,高校应积极整合动态变化的数据、采用拥有标准协议的教学资源,使高校数据标准更契合大数据应用的基本要求。

(二)完善法规体系

首先,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大数据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隐私和自由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指导性政策,规定大数据采集的范围和保护标准,确保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身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其次,在数据安全问题上,我国政府部门应结合信息安全、运行安全、实体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明确高校在数据安全保护上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侵犯数据安全的后果,从而借助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得到充分地应用。最后,我国法学学者及专家应深入分析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关系,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基础和条件。此外,高校应在制度体系上做出优化,通过制定可持续、稳定的、系统的、完整的管理制度,维护学生的隐私安全和数据安全。

(三)促进协同创新

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大数据标准的建设与应用,能够确保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得到满足。然而在强化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利益共享机制建设的角度出发,即在完善体制机制、人才机制、技术机制、资金机制的前提下,构建出全新的、健康的利益共享机制,让企业发展与高校管理融合起来,提升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全过程。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强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效,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更自觉地参与到数据标准建设、共享平台搭建以及人员培训中。利益共享机制应体现在经济利益、人力资源等层面上。在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中,高校能够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联合企业,构建大数据技术应用和保障体系,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也能为企业研发出更科学的大数据产品奠定基础。

(四)注重人员培养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社交状况、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进行把控,提升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然而人才支持的缺乏,却导致大数据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通过人员培训,弥补自身在人才支持上所存在的不足,首先,注重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使其通过培训活动,熟悉“信息共享”“大数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其次,注重对教师、教育管理者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高校应从数据霸权问题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数据应用理念,形成以用户为导向的发展观念,从而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中,更好地规避数据霸权问题的出现,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五、结语

高校应结合大数据对教育管理工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强化系统规划、促进协同创新、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制度体系,并通过我国政府部门在法律法规层面上的支持和完善,切实解决大数据技术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高校应用大数据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