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律动的艺术显现:二胡揉弦技法分类的学理阐释及其频谱实证研究

2022-11-19李祖胜肖晶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弦音演奏家情态

李祖胜,肖晶

通过某种唱奏技法,使乐音呈波浪形音效在时空中传播从而形成颤音,是人类共有的音乐审美旨趣,不同民族地区的乐器和人声在表现颤音时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及其所隐喻的音乐情感和文化内涵。从音乐心理(生理)学、情绪心理(生理)学、审美心理(生理)学、音乐文化学、音乐美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来探究音乐颤音的发生学意义和作为声音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并从应用音乐学视角探究其在声器乐唱奏中的应用机制,是一个音乐表演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命题。鉴于弓弦类乐器在乐器形制、演奏方式和表现功能等方面适于运用颤音并可通过丰富的揉弦技法展现颤音细腻的音乐表现力的特性,本文以二胡艺术中表现颤音的揉弦技法为研究对象阐释其与音乐表现的关联机理,以此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在以往关于二胡揉弦的研究中,众多二胡演奏家和二胡专业教师从揉弦的种类、教学、演奏方法等不同视角做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但基本局限在从音乐和技术本体对二胡揉弦技法及其音乐表现进行描述性解读,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局限,从跨学科的视角和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解读二胡揉弦分类从学理到应用的艺术规律,也是对颤音作为人类共有的音乐审美旨趣的一种例证性学理阐释。

一、生命律动:二胡揉弦及其分类的学理探寻

演奏技法是音乐表现的技术手段,表征了人类审美意识,二胡演奏通过丰富的揉弦技法呈现出不同声效的音乐颤音满足了聆听者的审美心理需求。那么,这种审美心理需求从何而来呢?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身体现象学理论及现代认知科学为我们解读这一审美心理现象提供了思路。

(一)异质同构:二胡揉弦的审美心理解读

在西方思想史上,关于身心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无身性”到“具身性”的认知过程。自柏拉图以来开始的、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发扬光大的二元论传统却把身体与心智对立,身体降格为心智的仆人或载体,笛卡尔的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意识的主体作用推到了至高地位,而身体则彻底遭到了无视。20世纪初由胡塞尔创立的意识现象学尽管依然探讨的是对象与意识的关系,没有注意到身体的认知功能,但已经关注到知觉和认知对于身体的依赖,在《事物与空间:1907年讲义》(ThingandSpace:Lecturersof1907)一书中探讨了身体肌肉运动感觉在视知觉形成中的作用。所以,他将人的身体分为主体的身体和客体的身体,主体的身体参与认知,是产生认识的身体,而客体的身体是主体认识和反思的物质性对象。哲学家梅洛-庞蒂在胡塞尔将身体主客二分的基础上,“把身体精神化和心智肉身化,身体不再是‘客观对象’,而是与意识统一的‘身体—主体’(body-subject),实现了从‘现象的身体’到‘身体现象学’的转变。……把现象学的焦点由意识与对象的关联转到身体知觉与知觉对象的关联,身体具有了‘构造’知识的意义,彰显了身体的认识论价值”。梅洛-庞蒂的具身认知理论推动了现代生理心理学学科的发展,现代认知科学不再分离人类生理和心理,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二者的密切关系,并已产出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从而为研究音乐表演行为提供了学理依据。

我们知道,最能体现人的生命状态的心跳和呼吸都是非常有规律地起伏运动的,心电图已将人类的心跳规律明确显示成一条在时间中延伸的曲线,人的呼吸规律与心跳规律是极为相似的。如果当某个人的心跳和呼吸在仪器中显示成一条直线时,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没有了生命。现代心理学、情绪生理学研究表明,审美情感情绪是大脑的功能,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皮层对情绪起调节、抑制和整合的作用。当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被对象激活后,又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传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激起相关部位的运动,从而使审美情感情绪活动在呼吸、血液、运动、消化、内分泌腺等系统的内部器官中得到反应,并在感受器、效应器等外部器官上得到表征。如人在激动、恐惧、愤怒时,呼吸、心律加速、加强,血压升高;狂喜、悲痛时,呼吸痉挛,嘴角上翘或下垂,笑或哭,如此等等。所以说,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以相应的生理结构系统为其生理机制的。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由于人的生理过程、心理过程和外物的物理过程之间在结构形式上有着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人才能认识和欣赏外物,而且导致美感的产生。因而,由于人具有了在仪器中显示成波浪形曲线延伸的心跳和呼吸的生理结构,人才具有了以波浪形曲线运动的视觉图形和听觉音响为美的审美心理结构。由于人声和乐器发出的颤音的音响效果与人的心跳和呼吸的运动规律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人才会以人声演唱和乐器演奏时乐音发出的有规律的颤音为美,这是一种体现生命活力的美。人有了心跳和呼吸也就意味着有了生命,所以说,人类对音乐颤音的欣赏体现出人类对生命的推崇,并内化为人类在欣赏音乐时的一种生命意识。

学界通常认为,二胡揉弦分为三大类:滚揉、压揉和滑揉。在这三类揉弦中,压揉和滑揉属于风格型揉弦,在特定音乐情绪和地域风格的乐曲中运用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而刘天华借鉴小提琴的揉弦方式形成的滚揉成为专业二胡艺术的基本揉弦方式(后文所谈揉弦均指滚揉)。在平时专业学习中,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还是观赏众多二胡演奏家的演奏视频,都十分注重滚揉要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二胡由于没有指板,滚压结合的方式使揉弦更加细腻丰富,凸显出其与人的审美心理、生理互为表里的紧密关系。演奏优美、抒情的二胡音乐时,往往要求揉弦的频率(揉速)和幅度(揉幅)都适中。因为人处于平静的情绪状态时,心跳(包括频率和泵血力度)和呼吸(包括频率和深度)一般都处于比较平和的律动之中,这样,乐音和人的审美心理、生理形成相似的异质同构关系,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使欣赏者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生命活力之美。同理,快速、激情的音乐要表现出人的激动、紧张、惊恐等音乐情绪,则要求揉速快和揉幅大。因为人在处于激动、紧张、惊恐等情绪状态时,心跳和呼吸等生理器官都会加速运转而处于相当亢奋的律动之中。二胡音乐对多种揉弦方式的运用体现出对颤音的不同审美需求,吻合了心跳和呼吸等生理机制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不同生命律动。

(二)生命情态:揉弦技法的分类及其音乐表现

生命情态是人接受社会生活的刺激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而表现出的情绪情感状态,赋予人类情感以社会学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音乐表演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表现就是生命情态的动态性艺术展现,尤其是戏剧性声器乐作品的表演,更需要以不同音乐情绪情感的动态演绎来展现丰富的生命情态,从而达到以赞美、揭露、鞭挞人性来宣扬真善美的目的。二胡揉弦技法通过调整揉速和揉幅而产生的不同揉弦效果正是展现动态性生命情态的技术手段,不同的揉弦方式及其艺术效果表征了音乐作品试图表现的不同生命情态。通过多年二胡专业学习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依据表现不同生命情态的要求以及揉速和揉幅的不同结合方式,滚揉作为二胡揉弦的基本方式,具有三种基准类型:

1.平静型揉弦。人如果没有接受外界的强烈刺激,心境通常是平和的,情绪处于比较平静的状态,徜徉于惬意的美景、沉浸于幸福的生活都属于这样一种生命情态。《月夜》《良宵》《闲居吟》《江南春色》《姑苏春晓》等二胡曲的抒情性乐段就试图表达这样的生命情态和音乐情绪情感。处于平静情绪状态的人,其心跳和呼吸也都比较平和、放松,要表达这样一种情态和情绪,二胡揉弦自然也应该比较放松、柔和,使二者的异质同构关系更为贴切。揉速和揉幅均应处于一个让人听起来比较轻松、舒适的频率和幅度,形成一种舒适美、柔和美。

2.激动型揉弦。人如果接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无论是惊喜、悲愤还是恐惧,其情绪都处于比较激动的状态,人的心跳会加速且更有力度,呼吸也会加速、加深,这种生命情态成为戏剧性音乐作品的重要表现主题,如二胡曲《楚颂》中的“英雄主题”乐段、《长城随想曲》中的第二乐章“烽火操”、《雪山魂塑》中的“征途”乐段、《苏南小曲》首段热烈的快板、《豫乡行》首段激动的“回乡”,等等,无不以激动的情绪表达隐喻着丰富的社会学意义。二胡揉弦只有加快揉速,加大揉幅才能表达这种激动的情绪,与其他演奏技法形成技术体系的“完形”来共同诠释这种激动情绪隐喻的艺术内涵。

3.深沉型揉弦。人在感怀过去、缅怀历史(人物)时,往往内心情感随浮现的记忆而惆怅满怀,但情绪却波澜不惊,或许对天长吁几声,情感深而不露。这种生命情态表征于生理的变化往往是心跳虽然平稳,但呼吸会因悲叹而呈现出慢而深的状态。二胡曲《长城随想曲》的第一、三乐章、《雪山魂塑》的“雪山”等乐段都试图表现这种生命情态。二胡揉弦需要在滚揉的基础上加大压弦的力度,使揉弦呈现慢而深的律动,才能与这种深沉的生命情态表征出的慢而深的呼吸达成异质同构关系,获得美感,并隐喻着其深远的社会学内涵。

上述三种揉弦类型,只是依据不同生命情态所表征的生理律动,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原理推理出的大致基准类型。人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因而在这三种基准揉弦类型之间还存在多层揉弦层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平静与深沉或平静与激动两种基准型音乐情感层次之间,具有多层音乐情感层次,在二胡演奏中都需要调整揉弦的揉速和揉幅来表征。下文以平静型、深沉型、激动型三种基准揉弦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频谱的可视化分析,得出其揉速和揉幅的客观数据,二胡演奏者依此在演奏中再推理出三种基准揉弦之间各层次揉弦类型的数据,就可以科学地把握二胡揉弦在表现不同音乐情绪时的揉速和揉幅,从而为二胡演奏与教学服务。

二、版本实证:二胡揉弦技法类型的可视化分析

以往的二胡教育教学和关于揉弦的研究谈到揉弦变化时,一般采用“揉弦要快”“揉弦要慢”“揉弦要深”等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表述。那么,表达不同音乐情感的揉弦到底揉速应是一个怎样的频率,揉幅应有多少音分呢?却一直缺乏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科学、客观的数据。近年来,杨健、高拂晓等学者通过研制出的计算机频谱分析软件对音乐表演的唱奏版本进行研究,已经开辟出了一条音乐表演实证研究的新途径,对于科学地研究音乐表演相关学术问题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正是顺着这一思路,选取业界公认的优秀二胡演奏家的演奏版本,截取其中平静型、激动型、深沉型三种揉弦的实际演奏录音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获取科学、客观的揉弦数据,并与笔者的揉弦录音进行比较,寻找自身差距,以提升自身演奏水平,也为其他二胡专业学习者提供借鉴。

(一)寻找标准:二胡演奏家揉弦技法的可视化分析

专业二胡艺术历时一百余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二胡演奏家,他们在职业作曲家的推动下不断整理、规范和挖掘二胡演奏技艺,代代相传,日臻完善。在信息时代,广泛传播于网络媒体的演奏家音视频成为众多二胡学习者观摩、参考、学习的标准“文本”。那么,通过以演奏家的音视频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他们的演奏技艺的一般性艺术规律,就可以为二胡习奏者树立一种二胡演奏技艺的参考标准。二胡揉弦技法在表现人的不同生命情态时,它的两个核心要素——揉速、揉幅的阈值会是多少,通过运用Celemony Melodyne软件对二胡演奏家的演奏揉弦音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可以较为科学地获得相关可信数据。

Celemony Melodyne软件是一种音高修正和音频创作软件,不仅可以修正音频文件的音高,也可以用来对实时唱奏的音高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与对比。声器乐唱奏的颤音(vibrato)技巧,因是围绕着某一基准音在音高上进行的规律性波动,决定其效果的幅度大小与频率快慢这两个参数在Celemony Melodyne软件的可视化频谱中均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由于艺教委要求音乐表演类艺术硕士学位论文必须选取作者本人举办的两场学位音乐会中所唱奏的作品作为研究或例证对象,所以,笔者选取本人在两场音乐会中演奏的《月夜》《苏南小曲》《长城随想》三首作品,选用闵惠芬、宋飞、严洁敏三位中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公开发行的这三首乐曲的演奏版本,截取可用音频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通过分析频谱显示的揉幅阈值和换算出的揉速阈值来呈现表现不同生命情态的三种基准揉弦数据。以此数据作为三种基准揉弦的参考标准,再将笔者演奏相同作品的同一揉弦音频与其进行比较,从而检验笔者的揉弦是否能如演奏家一样具有充分表现不同生命情态的艺术魅力。

音乐对不同生命情态的表达通过音乐情感层次的动态延展而体现,呈现为隐喻着丰富的音乐情感和社会文化内涵的显性音乐结构,一种音乐情感的表达通常以乐段为基本单位,所以,在表现某种音乐情感的乐段中选取典型性揉弦音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就可以获取此类揉弦的揉速、揉幅相应阈值。本文对揉弦技法类型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的步骤和技术手段如下:第一步,在表现某种音乐情感的乐段中截取典型性揉弦音音频,载入Celemony Melodyne软件中播放。第二步,观察软件功能视窗(图1),图中Scale一栏表示音级和音高,Tuning一栏表示音分,那么在Scale栏中可知100音分的距离为一个音级的条形格宽度;再观察揉弦音音频的频谱图(图2),图中柱体部分是表示所演奏音符的音响力度变化,本文研究主要观察揉弦音的音高曲线,也就是图中柱体上的波浪曲线。第三步,结合观察音频的音高Scale栏和振动曲线,分析揉弦音的揉幅大致在多少音分进行规律振动,并截屏记录数值。如图2中,揉弦音的揉幅跨满两个音级的条形格,那么揉幅就是200音分。再观察揉弦音的波形曲线在单位时间内出现了几次(出现几个波峰或波谷),依据乐曲演奏速度可以算出揉速:揉速(N次/秒)=一拍的揉弦次数×拍速÷60秒。第四步,截取多位演奏家的音频进行对比,算出揉弦的大致揉幅阈值(N-N次/秒)和揉速阈值(N-N音分)。

图1

图2

下面将对三位著名二胡演奏家所演奏的三种基准揉弦类型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探寻二胡揉弦类型的参考标准。

1.平静型揉弦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乐曲表现了刘天华在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下,悠然、自在地抒发内心情怀,此时作曲家内心基本上是平静的。选取的揉弦音是第一段第2小节第3拍后半拍的“d2”,首调唱“do”:

谱例1.

图3 闵惠芬演奏所选揉弦音的频谱图

图4 宋飞演奏所选揉弦音的频谱图

通过对演奏家闵惠芬、宋飞所演奏的揉弦音“d2”进行频谱分析,从图3、图4的音频截图可以看出,两位演奏家演奏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2拍、42拍。对比两图中两位演奏家的揉幅,相差并不大,闵惠芬的揉幅大致为60音分,宋飞的揉幅大致为80音分。再对比两图的振动频率,图3中揉弦音半拍揉了5次,一拍揉10次;图4中揉弦音半拍揉了4次,一拍揉8次,那么根据两位演奏家的音频演奏速度,可以算出闵惠芬的揉速为5.3次/秒、宋飞的揉速为5.6次/秒,两者非常接近。从上述数据可知,闵惠芬对乐曲的理解和处理显得比宋飞更平静,所以,闵惠芬的演奏速度更慢,从而,揉速更慢,揉幅更小。这就说明,即使是表现同一种生命情态的音乐,音乐理解和技术处理两个方面都具有更细腻的层次感,所以音乐才显得如此丰富。根据两位演奏家的揉幅与揉速数值,我们可以认为:平静型揉弦的揉幅阈值约为60—80音分,揉速阈值约为:5.3—5.6次/秒。这种阈值的揉弦适合表达恬静舒适的生命情态。

2.激动型揉弦

二胡曲《苏南小曲》是朱昌耀先生的作品,根据锡剧曲牌“老簧调”改编而成。第一段以如歌的旋律和轻快活泼的节奏,表现苏南人民在节庆活动中激动、热烈的情绪。选取的揉弦音是第一乐段第2小节第1拍的“d2”,首调唱“do”:

谱例2.

图5 宋飞演奏所选揉弦音的频谱图

图6 严洁敏演奏所选揉弦音的频谱图

图5和图6是演奏家宋飞、严洁敏所演奏的揉弦音“d2”的音频截图,两位的音频演奏速度分别为每分钟102拍和114拍。对比两图中的揉幅,宋飞的揉弦音揉幅大致为190音分,严洁敏的揉弦音揉幅大致为180音分,两位演奏家的揉幅非常接近。再对比两图的振动频率,宋飞的揉弦音一拍揉了5次;严洁敏的揉弦音一拍揉了4次,根据两位演奏家的音频演奏速度,可以算出宋飞的揉速为8.5次/秒、严洁敏的揉速为7.6次/秒。根据两位演奏家的揉幅与揉速数值,我们可以认为:激动型揉弦的揉幅阈值为180—190音分,比平静型揉弦多出100音分以上,揉速阈值为7.6—8.5次/秒,比平静型揉弦快出超过2次/秒。这种阈值的揉弦适合表现激动、热烈的生命情态。

3.深沉型揉弦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是刘文金先生创作的经典之作,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史诗性与交响性相互映衬,以对见证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兴衰荣辱的长城进行咏叹,感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进行不屈不饶斗争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品格。第一乐章乐队奏出宽广雄伟的歌颂长城主题,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倾诉作曲家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感叹之情。第一乐章“关山行”是一个气势雄伟,意蕴深邃的慢板乐章,选取的揉弦音是这一乐章第5小节第3拍的“d1”,首调唱“re”:

谱例3.

图8 宋飞演奏所选揉弦音的频谱图

图7和图8是演奏家闵惠芬和宋飞演奏所选揉弦音“d1”的音频截图,两位的音频演奏速度分别为每分钟40拍和44拍。对比两图中的揉幅,闵惠芬的揉弦音揉幅大致为100音分,宋飞的揉弦音揉幅大致为110音分,非常接近。再对比两图的揉速,闵惠芬的揉弦音四分之三拍揉了6次,那么一拍揉8次;宋飞的揉弦音四分之三拍揉了5次,那么一拍揉6.7次,根据两位演奏家的音频演奏速度,可以算出闵惠芬的揉速为5.3次/秒、宋飞的揉速为4.9次/秒,相差也不大。所以,根据两位演奏家的揉幅与揉速数值,我们可以认为:深沉型揉弦的揉幅阈值为100—110音分,介于平静型和激动型两种揉弦的揉幅阈值之间;揉速阈值为4.9—5.3次/秒,与平静型揉弦的揉速阈值非常接近。这种阈值的揉弦适合表现缅怀、咏叹的生命情态。

(二)追寻意义:通过比较指引专业实践

揉弦一直是笔者在二胡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训练和摸索的演奏技法,从进入大学本科开始,笔者的导师就在不断地启发笔者对揉弦技法的认识。刚进大学时,笔者的揉弦技法只能比较机械地通过手指尖在弦上滚动来完成揉弦动作,这种揉弦方式动作小则无揉弦效果,动作大则费力且容易导致左手技术动作变形。其实,由于二胡没有指板,揉弦手指尖在向下滚动的同时可以产生向内对琴弦的弹性压力,可以增强琴弦张力而使音高上升,从而增大揉幅,使揉弦效果更好。所以,刘天华先生从小提琴借鉴过来的滚揉技法由于二胡形制特点(没有指板)而变成了滚揉结合的方式,以滚带压,成为二胡滚揉技法的基本方式,这已成为二胡界的共识。在导师的不断启发下,笔者终于找到了滚压结合的最佳契合方式,让自己的揉弦变得很有“弹性”,揉得好听了。这样的揉弦才真正具备了表情的能力,所以,导师又启动笔者新的思考:演奏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表现不同音乐情感时揉弦的幅度和频率相应产生变化,才能表现不同情感层次的音乐,音乐表达才会更细腻,二胡演奏的艺术感染力才会更强。这个新的思考是笔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最有成效的探索,因为笔者在本科学习阶段解决了揉弦的“弹性”问题后,对每首乐曲的揉弦处理在揉幅和揉速上依然都区别不大,没有将音乐的不同情感层次与揉弦的不同类型对应起来,对导师在课堂上通常所描述的“揉得再深一点”“揉得再慢一点”等揉弦要求在理解和操作上都比较模糊。揉得深或浅、快或慢的度或范围到底应该是多少呢?这单单只靠语言描述是无法准确判断的。所以,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频谱分析软件对演奏家和自己的揉弦进行了一系列实证性研究,以解答心中的疑惑,并提升自己的揉弦技法。

通过对多位二胡演奏家的揉弦进行频谱分析,真正认识到揉幅与揉速的不同搭配形成不同揉弦类型可以表现不同音乐情感后,笔者对揉弦技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提升了自己对乐曲不同情感层次的表现能力。下面是笔者所演奏的《月夜》《苏南小曲》《长城随想》三首乐曲中与演奏家相同揉弦音的频谱图:

图9 笔者演奏《月夜》所选揉弦音频谱图

图10 笔者演奏《苏南小曲》所选揉弦音频谱图

图6 严洁敏演奏《苏南小曲》所选揉弦音频谱图

图11 笔者演奏《长城随想》所选揉弦音频谱图

图8 宋飞演奏《长城随想》所选揉弦音频谱图

根据揉幅和揉速的算法,可得出笔者演奏三首乐曲所选揉弦音的揉幅和揉速分别为:《月夜》所选揉弦音的揉速约为4次/秒,揉幅约为70音分;《苏南小曲》所选揉弦音的揉速约为8次/秒,揉幅约为180音分;《长城随想》所选揉弦音的揉速约为4.8次/秒,揉幅约110音分。

对标前文通过对二胡演奏家的揉弦音进行频谱分析所得出的三种基准揉弦类型的揉幅和揉速阈值来看,除了《月夜》所选揉弦音的揉速比平静型揉弦的揉速阈值慢了1次/秒之外,笔者的揉弦数值基本都在三种基准揉弦阈值之内,说明笔者已基本把握住了二胡演奏在表现不同生命情态时匹配不同揉弦类型的方法。但对比笔者与演奏家的频谱图可以发现,笔者揉弦的稳定性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短时值音的揉弦次数偏少。比如,比较图9和图4频谱图,宋飞揉了4次,笔者则只揉了2次,在听感上就会觉得宋飞的演奏比笔者的演奏更具有生命律动感。其二,揉弦音的揉幅不够统一。揉幅是二胡演奏通过揉弦表现不同生命情态的两大核心要素之一,如果揉幅不统一,揉弦所试图表现的生命情态就会含混不清,影响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可见,通过频谱分析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在演奏技法上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自身演奏技法提供了可信的参照数据。

结 语

本文通过探寻二胡揉弦技法分类的学理,并对三种基准揉弦类型进行实证研究,以通过可视化频谱分析所获取的著名二胡演奏家的揉弦数值构建二胡习奏者的参考标准,不仅在与笔者的揉弦进行频谱分析比较中得以验证笔者的揉弦技法掌握状态及依然存在的技术问题,也为广大二胡习奏者提供了三种基准揉弦类型的基本参考“标准”,及如何据此“标准”来考量自身演奏技术的方式方法。笔者没有将介于三种基准揉弦类型之间的多层揉弦类型一一进行可视化频谱分析,因为音乐所要表现的生命情态无限丰富,并非划分几种揉弦类型就能简单涵盖,各种揉弦类型之间也并无明确界线,需要二胡演奏者自己把握。但三种基准揉弦类型及其揉幅和揉速阈值的提出,对于二胡演奏和教学来说,应该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意义并非要二胡演奏的教师和学生带着频谱分析软件进课堂,而是希望学生对于揉弦的快慢(揉速)和大小(揉幅)把握不要仅停留在老师描述的“揉快点”“揉慢点”“揉大点”“揉小点”的盲从中,而能依据本文提供的思路和三种基准揉弦类型的参考“标准”,理性分析二胡揉弦的技术动作,并对各类揉弦表现不同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机理进行合理的阐释。

注 释

猜你喜欢

弦音演奏家情态
氟啶虫酰胺代谢物4-三氟甲基烟酰胺是弦音器调节剂杀虫剂
梁启德作品
演奏家
储昭时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清凉心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