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诊断与预防

2022-11-19曹伟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香泉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脑炎病羊病毒性

文│曹伟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香泉畜牧兽医站)

病毒性关节炎-脑炎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该病不是我国原有的动物疾病,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传入我国,由于具有感染率高、潜伏期长等特点,再加上当时的动物医疗技术和水平比较低,导致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蔓延。感染该病后,成年羊会发生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部分会合并出现间质性肺炎和间质性乳腺炎,羔羊会出现脑脊髓炎症。在养殖山羊过程中,如果有一只山羊感染该病,未及时治疗会造成整个羊群感染,严重时会导致羊只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特点

已经感染病毒的山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流行于山羊群体中,经空气、水、食物、虫媒、土壤等传播,妊娠山羊也可通过子宫或乳汁感染羔羊,传播媒介众多。不同年龄的羊均可发病,成年羊感染率为50%~80%,妊娠母羊感染后,传染给羔羊的概率为18%左右,但该病致死率达100%。被感染的羊不会马上表现出症状,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症状。在不明确山羊是否被感染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查才能确诊。若改变山羊生长环境或在其他强烈刺激下,被感染的山羊才会有临床症状。

二、病理变化

剖检患病山羊来确定病理变化,在剖检过程中会在一头病羊中发现2~3种病理变化,病变表现在山羊的中枢神经、四肢关节、肺、肾、乳腺等。

1.中枢神经。主要发生在病羊小脑和脊髓灰质。小脑和延髓被左侧前庭核分开,在该区域可以明显看到一侧脑白质的棕色区域。镜检可以发现血管周围有网状纤维和淋巴样细胞等增生、套管,并且周围环绕一层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出现脱髓鞘现象。

2.肺。此时可以看到病羊肺有轻微肿大,触摸后质地较硬,颜色为青灰色,表面有灰白色小点,切面呈斑块状变化。支气管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支气管中有时会有透明黏液。镜检可以观察到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被浸润,严重的会形成淋巴小结。肺泡上皮和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周围的细胞明显萎缩或纤维化,所以患有肺炎型的病羊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3.四肢关节。患有关节炎型的病羊,关节周围有囊肿和大量积液,皮下有浆液渗出。关节囊肥厚,滑膜与软骨之间明显粘连,并伴有结节状增生物,通过滑膜可以看到组织中的钙化斑。关节腔明显肿大,病情严重时关节腔会充满黄色和粉红色的液体,组织液中有纤维蛋白条或凝血块。镜检后可以看到,关节腔中的滑膜处绒毛增生折叠,周围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会聚集在一起,从而发生纤维化或蛋白性坏死。

4.乳腺和肾。乳腺炎经过镜检后可以看到乳腺附近的血管、乳腺导管和腺叶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流出,有大量浆细胞,间质发生坏死。镜检可明显看到肾小球肾炎,而且肾表面可以直接看到灰白色点状物。

三、诊断方法分析

诊断方式主要是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流行特点等为基础,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如果需要对山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需要采集山羊的血液样本到当地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主要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在临床症状表现上比较复杂,主要分为脑脊髓炎型、关节炎型和间质性肺炎型,哺乳母羊有时会发生间质性乳房炎。山羊发病期间会感染一种病症,但也存在少数病症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1.脑脊髓炎型。该类型潜伏期在53~130天,感染类型比较明确,多发生于2~4月龄的羔羊,3~8月是该病高发期,季节性比较明显,被感染的羔羊发病率可达到80%以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行走不顺畅,随后会出现四肢强直,各肌群的动作互相不配合、不协调,使患病羔羊的体位、运动方向、顺序、匀称性及着地力量等发生改变。肢体麻痹,卧地不起,个别羔羊还会呈现出眼球震颤、头颈歪斜等异常现象,少数病例除患有脑脊髓炎型外还会患有其他两类病症。

2.关节炎型。该症状主要感染一年以上的成年羊,病程相对脑脊髓炎型比较长,最少为1年,最多为3年。主要表现为病羊腕关节肿大,无法正常行走,对膝关节和附关节均有影响。发病初期,关节周围出现囊肿、湿热或伴有疼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关节肿胀会持续加重,关节处肿胀达5~10厘米,病羊的行动受限,常见前膝跪地。此外,有些病羊也会出现肩前淋巴结肿大,当病情较重时,病羊会出现组织坏死现象,关节液呈现黄色和粉红色。

3.肺炎型和乳房炎型。肺炎型相对于以上两种病症比较少见,病程通常在3~6个月,病羊患病后会持续消瘦,并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呼吸不畅,胸部叩诊有明显浊音。乳房炎型主要发生在母羊哺乳期间,尤其是在分娩的1~3天,在此期间,主要症状是母羊乳房会逐渐变硬,乳汁分泌量非常少。

四、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治疗方法

早期发病阶段用氨芐青霉素、三甲氧芐嘧啶、山梨醇液和甘露醇等药物缓解山羊的局部炎症,采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细菌性感染。静脉注射氨芐青霉素,每天2次。三甲氧芐嘧啶,每天4次。山梨醇液和甘露醇液静脉注射,每天1次。根据病情适当补液,维持营养。

五、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该病大范围扩散,主要在预防措施上,如新羊入羊群前要进行严格检测,做好血清学检查,尽量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羊,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采用热处理的方式积极预防。

1.新羊进入羊群前要严格检测。加强山羊定期检疫工作,尤其是在养殖前必须进行疫病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山羊,应杜绝病羊进入养殖场。新引进山羊要隔离饲喂6个月以上,并持续观察山羊状态,当山羊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且经过血清检验无误后才可以将山羊放入羊群中,避免由于一头羊的感染对整个羊群造成严重影响。

2.加强饲养管理。该病的发生原因与其生活环境有一定联系,需对养殖场内部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或垃圾,要保持干净卫生,达到上级部门制定的卫生要求,为山羊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由于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细菌及病源感染造成山羊发病。养殖场要注意空气流通,良好的通风环境可减少病毒的水平传播概率,此外,加强山羊饲养管理方面,给予全价日粮,对可能产生的其他疫病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增强山羊对该病的非特异性抗病力。

3.采用热处理的方式积极预防。该病发生前要对羊群进行定期检疫,在确保羊没有患病后,用热处理的方式进行预防,如在山羊养殖过程中,羔羊饲喂初乳应加热,温度保持在130~144℃,时长在60分钟以上,饲喂工具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4.提高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视。由于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不能正确认识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病毒性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因此,必须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养殖人员对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病毒性传染病的认识和了解,使养殖人员认识到其危害的严重性,定期组织当地养殖户进行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提升养殖户的专业技能,从而做好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工作。

六、结语

在养殖过程中,环境和养殖方法的改变均会影响羊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羊只死亡,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由于高传染性和高危害性,一旦发生会严重威胁整个羊群的正常生长,要想山羊产业不断发展,就要在养殖过程中注重养殖方法,充分认识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危害,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定期进行防疫检查,尽量避免山羊感染这种疾病,保证山羊养殖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脑炎病羊病毒性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与治疗措施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