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鲁山瑞亚牧业有限公司动物疫病净化案例
——规范饲养管理 持续维持净化

2022-11-19杨新亭,刘珂,闫若潜

农民文摘 2022年10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本场无害化

鲁山瑞亚牧业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清水营村,公司建立伊始,便确立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建立了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投入品的使用制度、消毒防疫制度、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生产操作流程及员工培训考核制度并配有兽药使用记录、奶牛病例用药记录、奶牛档案、生鲜乳每日检查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公司从2016 年开始进行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的净化工作,2018 年通过国家奶牛两病净化创建场验收,2020 年通过河南省奶牛两病净化示范场验收,2021年通过国家级奶牛布病级结核病净化场验收。

净化技术方案

(一)净化目标

本场区连续两年无临床病例,且血清检测结果无阳性。

(二)本底调查

建场前与鲁山县畜牧局沟通确认本场周边无大型养殖场且本县3 年之内无流行两病及口蹄疫。奶牛进场之前对全部进场奶牛进行布病检测,未发现阳性牛,进场后又进行隔离、复检,未发现阳性牛。随后定期委托省、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场牛只进行布病抽检。本场定期进行布病自检和抗体监测。

(三)净化技术路线

见图片。

(四)净化实施步骤

1. 净化检测方法

筛选检测: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中规定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阳性复核:发现阳性或疑似阳性者,送平顶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复核标准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中规定的试管凝集试验(SAT)。

2. 规范饲养管理行为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净化结果分群饲养,不从污染发病场引种和购买冻精;严格执行引种隔离、观察、检测制度。

3. 净化前的准备

明确任务:按照净化要求对参加人员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分为采血人员,协助人员,操作、分离血清、检测人员和结果判定、记录、整理人员。人员需具有熟练进行尾静脉或前腔静脉血液的采集与检测技术水平。

仪器设备: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离心机、防护服、记录表、笔、标签等。

4. 净化维持阶段的实施

持续监测:(1)犊牛于20 日龄时的采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第一次普检,100~120 日龄时,进行二次普检。(2)成年牛每年的6 月、12 月份普检一次。(3)引进牛前30 天和混群前分别监测一次,混群后纳入成年牛监测。

监测结果的处理(检测、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对检出阳性或疑似阳性牛只进行隔离,并委托平顶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核,对确诊阳性牛只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对同舍牛加强监测(1 个月监测一次,连续3 次全阴性,转为常规监测),加强消毒,同时对全群进行普检,间隔3 个月对全群再次进行普检,直至全部阴性;阴性牛群继续维持。每次样品的采集、检测、阳性畜的处理应在10 天内完成。

(五)净化效果维持措施

1. 加强管理

科学防疫,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全面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实行人员进出控制隔离制度;规范饲料配方,规范饲养管理行为,提升本场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牛只抵抗力和健康度。

2. 规范免疫

按照国家规定奶牛不进行布鲁氏菌病的免疫,以检测净化为主;每年一月、四月、九月对全场牛只肌注口蹄疫A 型、O 型二价疫苗;每年5 月对全群牛只皮下注射牛流行热灭活疫苗,21 日后进行第二次免疫。

3. 健全生物安全设施设备

在本场原有生物安全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生物安全设施设备,提升全场生物安全质量,加强本场粪污处理能力,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本场生物安全水平。

4. 加强引入牛只管理

新入场奶牛必须来自非疫区,调入后隔离饲养90 天,经平顶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

5. 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从牛群中检出并剔除布鲁氏菌病牛后,对牛舍、用具及运动场所等进行紧急消毒,配有消毒车一辆,有专人负责,每天1 次对全群牛舍进行消毒,每月2 次对全场进行消毒。圈舍消毒以次氯酸钠溶液和戊二醛为主,交替使用;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8-2006)的要求,对病死和扑杀的病牛进行无害化处理。

6. 持续监测

净化牛群建立后,每6 个月按全群100%的比例采集血清样品进行1次抗体检测,以持续维持净化牛群的健康状态。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一)场区分布合理

生产工作区与挤奶厅采用玻璃和实体墙实现有效物理全面隔断;生活区与最近牛舍相隔70 米;净道、污道全场仅存在进奶厅赶牛通道与2 个牛舍存在交叉点;规定仅挤奶时间开放,开放前,铺设垫料,关闭后及时清洗消毒。在场下风向育成牛舍150米处设有独立的隔离牛舍,距离犊牛岛30 米处设立独立产房。

(二)生物安全设施设备

公司建有专门的化验室,用于开展饲料、动物疫病等的初步检测,配备的化验设备主要有:电热恒温干燥箱、显微镜、恒温水浴锅、高压灭菌锅、冰箱、离心机、牛奶抗生素快速读数仪、微波炉等。能开展抗生素检测、布鲁氏菌病、结核的自检。

厂区四周均为基本农田,距离最近村庄1100 米,周边3 公里内无屠宰场及农贸市场,场区周围建设有高墙和绿化带,只有场区的东门和西门两个门,场区大门口有消毒池、人员消毒通道、立杆式消毒设施,并有明确防疫标示;建立有入场人员登记表,凡入场人员均需通过生产厂长的授权方可进入,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车辆都经严格消毒,由消毒通道进入厂区。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及沐浴间,确需进场的外部人员,必须沐浴更衣后,经生产区入口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

配有260 米深井变频供水设施2套,每年对水质进行检测,水质符合国家人畜饮水卫生标准,确保奶牛饮水安全。牧场灭鼠灭蝇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统一处理,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同时场内自设灭蚊笼,防鼠洞等设施作为补充。

(三)无害化处理设施

建有沼气厌氧反应池、集水池、沉淀池,在沼气池旁边建有固体粪便储存发酵场,配套干湿分离设备,圈舍产生的粪污经排污水道流到污水管网,之后经干湿分离设备进行彻底的水分和干物质分离,液体部分流入沼气池进行发酵,沼液灌溉周边果园,固体部分进行分子膜发酵后作为卧床垫料。

病死牛、胎衣由平顶山市社会化第三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本场自设流产胎儿、胎衣暂存点,采购密封塑料袋,流产胎儿及胎衣密封保存,由无害化处理厂用专用密封运输车运走,车辆从无害化中心出发前必须进行洗消烘干,病死动物运输车辆在厂外1000 米处与场内专用铲车完成病死动物装载,铲车必须在场外洗消后才能进场。

日常监测管理

(一)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本场制定的免疫制度是结合各病种特点,疫苗情况及本场精华工作进程合理制定的,坚持布病不免。建立免疫档案,同时根据周边疫病流行情况,净化工作效果,实验室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二)强化细化检测

根据制定的疫病净化方案,制定本场年度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切实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等自检工作,每半年开展一次布病、结核病全群自检,若发现阳性按照疫病净化方案,进行处理,并强化检测。同时积极配合省、市、县三级疫控部门的监督抽检,每年不少于6 次,及时掌握口蹄疫免疫保护水平、流行现状及相关风险因素,适时调整疫病控制策略。

(三)严把种源关

公司以2016 年引进本集团2800头优质奶牛为基础母牛,坚持自繁自养,本场不饲养种公牛,依靠外购冻精,制定引种管理制度,冻精来源于非疫区及高风险区,并且是布病、结核病净化场,并均要求提供供体牛的监测报告。

公司每年设立10 万元的奶牛境精控制与净化工作功目资金,并对改扩建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净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几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全场职工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科学饲养,精心管理,认真开展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等主要动物防疫的检测和净化工作,生物安全设施、设施逐步完善,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明显降低。生产水平和年度效益逐年提高,流产率从2018 年的4.3% 降 为2021 年 的3.1%;2021年泌乳牛单产达到9.5 吨,年淘汰率控制在15%以内;年消毒药费用从2018 年的3.5 万元,增至2020 年的8.2万元,虽然消毒药费用上升,但是其它用药费用持续降低,从2018 年的170 万元,降至2021 年的115 万元。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本场无害化
汉源山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浅谈家畜布鲁氏杆菌防治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
得分王
积分榜
蕉坝乡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广西首家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