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分析

2022-11-19郑华玲曲靖师范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润腔演唱者声乐

郑华玲(曲靖师范学院)

中国传统戏曲历史十分悠久,其在文化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大。为了适应各阶段的需求,中国传统戏曲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特别的演唱技巧。而随着戏曲需求的变化,也慢慢发展成适应现代人审美的民族声乐。戏曲与民族声乐的融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传承,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加以分析,以实现其与民族声乐演唱的融合。

一、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及“功法”价值的挖掘分析

(一)传统戏曲演唱技巧

传统戏曲吸收了我国历史文化精髓,它凝聚了多种艺术派别,力求创新。与此同时,戏曲还融合了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从传统戏曲唱法看,比较注重字正腔圆,且戏曲在演唱方法上,对台词表达技巧也是很严苛的。同时,在传统戏曲表演中,对演员要求比较高,演员舞台表演中,每个眼神、动作、每句台词都必须要严格要求。“唱”“演”等都要精通,在进行戏曲表演时,表演者吐词要清楚,声音要洪亮,将人物形象展示出来,这样才能让传统戏曲在表演时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吸引力。此外,在传统戏曲演唱时,要全面掌握各种人物的声音特点,因为声音是区分人物形象的要素,小生、花旦等各种人物形象的唱腔是存在差异的,经过调整自身的发声、吐字,气息塑造人物是每名戏曲演员要掌握的基本功。

(二)传统戏曲“功法”价值的挖掘

实质上,中国传统戏曲“功法”指的是“四功”“五法”。“四功”是由唱、做、念、打几个要素组成的,“五法”是由手、眼、身、发、步几个要素组成的,是戏曲演员所要具备的。

1.唱、念分析

唱、念属于戏曲的声乐部分,其包含气、声、字、情。首先,从气来看。气息的控制与应用,不管是在戏曲演唱,还是声乐演唱中,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传统戏曲用气方式很多,比如吸气、提气等等,各种角色唱腔上用气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演唱艺术,凡是需要用声的都会练气,这是基础和前提。其次,从声、字来看。传统戏曲往往将字音清楚当作演唱的关键要素。声、字在传统戏曲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两者配合好,才能将作品更好地演绎出来。“声”也就是声音。戏曲演员在接触戏曲时,先要跟唱调嗓,即练声。在练声中,每个字音都要发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基础,练出好嗓子。最后,从情来看。不管在哪种艺术门类中,“情”都是艺术境界的最高表现。在戏曲中“情”是情感,也是一种韵味。其中,普遍用到的韵味是润腔。润腔形式很多,曾有学者人为,其具体是应用颤音、滑音等方式,在演唱中让曲调声调保持平稳。润腔是我国音乐所独有的表现手法,其与我国传统音乐记谱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传统乐谱、曲调一般是基础框架,将部分骨干音等记录下来,这为润腔二次创作提供了条件。戏曲演唱者创新应用润腔技巧,让谱中的死音变活。

2.表演技法分析

戏曲表演中有“五法”,下面选择其中两个加以简要讲述。

第一,眼法。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需要用眼来传达信息。人物心理活动,可从眼神中表达出来。

第二,手法。戏曲表演中,为了传情达意,表演者会配合各种手势。当然,手势的应用并非单纯指戳,而是要和眼神等高度配合。当然,这些都仅仅是传统戏曲表演技巧中的小部分内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在不断地发展、传承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是基于传统民族声乐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声乐的创新发展,其发展现状为:第一,西学东渐。从演唱的形式来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音乐形式越来越多,现代民族声乐既有民族性,又有西方美声的现代性,特别是西洋乐器引入到中国市场,很多人都热衷于学习西方乐器,通过对西方声乐表现方式、技巧的学习、借鉴及我国声乐的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声乐的持续发展。另外,对民族声乐来说,其能够不断地发展变得更加成熟的关键性因素,包含了音乐创作的专业性、大众性及演唱形式的变化。历经长时间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声乐艺术已进入到了比较成熟阶段。第二,传统民族声乐韵味逐渐淡化。中国戏曲经过发展,其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民族声乐的东西逐渐消失,传统韵味也逐渐淡化。虽然现代民族声乐是从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许多内容并未被完善继承下来,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有所忽视,现代民族声乐中关于传统戏曲的元素逐渐变少,对现代声乐的发展还是会带来一些影响的。所以,积极探索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将其灵活应用到民族声乐演唱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传统戏曲演唱与民族声乐演唱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戏曲源于古代百戏,经过时代的变迁,直至唐宋,传统戏曲才初成体系,在演变中出现的各种剧种,凝聚了多种门类的艺术派别,比较典型的有京剧、川剧等等。传统戏曲在表演时,对表演者的要求很高,表演者的各个动作要标准、眼神要到位,还要保证吐字清晰。戏曲演唱要求演唱者掌握戏曲人物的各种声音特点,因为不同的声音代表的是不同的人物形象,小生、老生等各种形象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唱腔,经过对演唱者自身发声的调节,进行人物的塑造。中国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演唱间有很密切的联系,有共通性,具体如下:第一,两者的文化底蕴是一样的,都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第二,地域特点相同。分类都是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来展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戏曲形式或声乐形式;第三,气息应用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别;第四,艺术风格是一样的,都是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另外,现代民族声乐是基于传统戏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戏曲唱腔孕育了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歌唱家。

四、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具体运用及策略

(一)技巧的运用

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非常多,民族声乐演唱中要对各种技巧加以科学运用,以保证演唱的效果。

1.润腔符号的运用

“润腔”是为了体现音乐的风格或为表达某种情绪,而加入的微小音符。该种音符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被称作“润腔”。从本质层面来看,“润腔”是艺术家在无扬声器的情况下,为了使自身唱腔和锣鼓达到一个和谐的效果,又能让听众听清词而使用的“有意拖延”的手段。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许多艺术家都用到了润腔技巧,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在大部分的状况下,润腔使无具体意义的,所以,润腔的应用前提是保证原有歌词含义不发生变化。

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润腔的产生,主要是有其自身的特征来决定的。西方乐曲之所以能够用简谱等来记录,是由于西方乐曲中,音节间是直线连接的。但对于民族声乐来说,音节间的连接以圆润曲线型存在,且该种形式是不能使用曲谱进行记录的。换句话说,就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对音乐风格的把控通常不是依赖于曲谱,而是通过自身对曲目的认识及曲目风格来确定的。润腔就属于语言中的连接词,它虽然不能独立存在,但是,其所发挥的烘托作用是很大的,是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咬字发音技巧

在演唱中国传统戏曲时,演唱者的咬字发音是很关键的,其代表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在具体演唱时,需要演唱者的每个发音都要标准,并根据作品的不同应用相应的音色、音域,以保证戏曲内容演绎的完整性。在演唱戏曲时的吐字发音不能存在音包字、字包音的问题,否则就会导致吐字不清或者是只有声,无词的问题。字音分成声母、韵母。声母会影响字音的准确性,韵母则会影响声音的发音效果。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吸收并应用了戏曲中的咬字发音技巧,在发音、收音上用到了戏曲演唱过程中的切字、柔音两种唱法,将作品演绎的更为优美。以《牧羊曲》为例,其中,就用到了戏曲唱法中的“软咬软收”,整首歌无论是咬字、发音,还是收音都非常柔和,即便是曲调改变时,歌曲意境也没有丝毫变化。

此外,在声乐演唱中,戏曲中的真假声混合发音技巧,也是应用比较多的。在假声中混入真声成分,让声音变得十分明亮,而不显得虚假。这一声型用嗓并比较均匀,不存在复杂的换声区、换音点,声音灵活且有弹性。

3.咬字行腔技巧

字是腔的组成部分,腔是字的艺术处理效果体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在戏曲演唱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所在。“字正”表示的是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时要保证口腔形状的正确性,“腔圆”表示的是母声产生共鸣的位置不能出现偏差,演唱者在演唱戏剧时声音要圆润,具有美感。同时,为了让所演唱的作品情感更全面表达出来,还要使用断腔等多种技巧,如,断腔、拖腔等等。在中国民族声乐中,就用到了戏曲演唱过程中的拖腔技巧,即根据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演唱时利用字音来修饰达到曲腔一体的效果,以强化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在《包楞调》中就用到了拖腔唱法,整首曲子都十分连贯,转换过程流畅,给人柔软的体验。

4.风格韵味技巧

中国传统戏曲种类很多,演唱的方式、技巧,也是不同的。在传统戏曲演唱时,通常都会存在轻重音的对比,或演唱结束时收音干脆,这也突出了戏曲演唱时切字等唱法。相同的字,重读的地方所表达含义也是有差异的,能够强化演唱的感染力。从各地区风格的戏曲来说,江南水乡戏曲整个的声调比较平和、流畅,而北方戏曲整个的声调比较高昂,节奏也更为强劲。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不管是哪种风格的戏曲都需要韵味的表达。现如今,有很多的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时就借鉴了传统戏曲中轻重音演唱技巧,调动观众的情绪。以《故乡是北京》来说,歌唱家李谷一老师在演唱时,就把握住了曲目的风格韵味,演唱咬字清晰,行腔也独具韵味,将传统戏曲演唱的风格韵味与歌曲融合起来。总之,在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时,要有效借鉴戏曲各种表达风格,以丰富民族声乐形式,让民族声乐演唱风格更具多元化特色。

(二)策略

第一,要有效处理好民族声乐中传统和现代间的关系。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要借鉴吸收传统戏曲中的演唱技巧和精华部分,由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审美意识所决定的,因为传统戏曲是由语言文字与音乐形式组成的,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本身就涵盖着戏曲的部分。所以,掌握并能有效应用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很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础,才可以在演唱民族声乐时,才能将演唱技巧发挥到极致。

第二,实现科学方式和民族风格的有效融合。民族声乐演唱要积极吸收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中的有利部分,并非是单纯去照搬,也不是去排斥,而是要秉着客观的态度,正确去看待两者间的关系,相互借鉴,创新。简单来说,就是要将科学方式与民族风格有效融合起来,在吸收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同时,让民族声乐也能够保持原有演唱特点。

五、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合理性

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有自己的特点,民族声乐演唱也有自己的特点,将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融入民族声乐演唱,既不能破坏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的精髓,也不能影响民族声乐演唱的完整性,两者之间的碰撞,要注意合理性,要追求科学性,遵循一定艺术创作规律。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创作规律,相关演唱者要重视学习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多看、多听、多走访,全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以及民族声乐演唱特点,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一步步展开尝试,进行有规律地艺术创作,使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应用,恰到好处地契合民族声乐演唱。

(二)注意艺术性

中国传统戏曲演唱,一代代传承下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已经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而民族声乐演唱一路走来,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影响力,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与民族声乐演唱之间的结合,不能只是技巧上的简单叠加,要重视内涵,重视最终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说,通过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与民族声乐演唱的结合,可以产生“1+1>2”的艺术效果,带给观众愉悦、轻松的艺术体验,推动中国传统戏曲演唱与民族声乐演唱协同发展。这样的艺术探索,才是值得坚持,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艺术探索。

(三)注意创新性

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应用于民族声乐演唱之中,应该循序渐进,从初级阶段逐渐走向高级阶段,达到“越来越娴熟”,“越来越优秀”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尝试,都需要创新,相关演唱者要具备“敢创新”的意识,以及“能创新”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将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融于民族声乐演唱,不是盲目地模仿、跟风,相关演唱者要有自己的艺术理解和艺术积累,能够推陈出新,走不一样的创作之路,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声乐演唱者在打好乐理基础的同时,要永远保持创新热情,在创新中寻求进步,在创新中体会高级的艺术趣味。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应用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可以提高演唱水平,呈现一个更好地演唱效果。所以,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正确去看待传统戏曲演唱与民族声乐演唱间的关系,有效应用咬字发音技巧,咬字行腔技巧等各种技巧,以推动民族声乐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润腔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润腔文献综述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姜夔琴歌《古怨》的音色与润腔处理
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