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公共艺术创作如何助力社区营造

2022-11-19刘梦雅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营造居民数字化

刘梦雅(湖北美术学院)

数字化技术发展至今,对人类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以其更多元、更震撼、更高效、更亲切等优势被更多的艺术家所接受,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的主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对艺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以艺术作品、艺术活动来激发社区活力,是当今中国城镇化策略下,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从数字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的技术应用、呈现方式创作原则等角度探究在当代数字化背景下,新型公共艺术介入到社区时,如何给社区营造注入更多新的活力?使得艺术真正成为社区空间的良性发展的助力者。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数字化技术引发公共艺术自身的发展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共艺术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在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我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受到数字化技术巨大影响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也必然要受到新的技术、媒介的影响。数字化公共艺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手段、传播和呈现的方式,同时,也拓展了公共艺术的思维理念。

同时,涉及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学术研究也不断涌现,对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各个维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读。如蔡顺兴的《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提出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概念,通过分析异质混合空间的特征,探究了数字公共艺术的张力原理和新的审美的意识。王峰的《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则是用产品设计的思路来探讨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剖析了数字公共艺术交互特性及构成系统。

(二)数字化公共艺术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数字化公共艺术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营造城市的各个空间角落,以其独特的形式传达出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气息。设立在广场、场馆、商业区的数控水景、光景艺术、装置艺术、动态雕塑或是依托于虚拟公共“场所”所产生的“遥在”艺术、互动影像装置艺术,都旨在运用新技术新思维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活力。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大刀阔斧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已成为历史,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转向存量提质,在现有空间进行“小而美”的微更新和社区营造,打造最美栖息地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的要求,也体现出人们对艺术和审美有了更多诉求。因此,汇聚并提炼公共艺术最新创作成果,助力社区营造,传播艺术和文化理念,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是当代新型公共艺术的使命和动力。

二、数字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与呈现方式

(一)数字化辅助技术

数字化辅助技术在当代公共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运用的十分广泛,不论是通过辅助软件直接进行主体创作,还是仅作为参考工具或手段,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公共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对艺术作品的最终形式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运用MAYA、C4D、3DMAX、Photoshop等软件,对设计作品的形态、颜色、材质等进行设计和尝试。并且通过数字化的软件来模拟不同的照明、天气状况,并能够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探究。而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台风区)的公共艺术,运用数字化技术来精确计算作品的体量、材料韧性、风雪荷载等则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

(二)灯光设计

灯光在数字化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也是公众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通过构建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灵活变化,同时结合现实环境和创作主题,不仅能够丰富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有助于突出城市的精神风貌。

(三)影像装置

影像装置包括LED 装置和投影装置等,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艺术家可以将设计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到影像装置上,并且通过安装传感器,公众可以与公共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使公众获得更真实的体验,进而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

(四)互动装置

互动装置一般要借助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对公众的动作、表情、声音等信息进行采集,大量不断变化的信息经过处理器和软件的分析处理,最终反馈到相关的媒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互动参与,不仅仅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参与者本身就是创作的一部分,而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效果充满着不确定性。

(五)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设计

VR 虚拟现实与AR 增强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VR 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软件对现实进行模拟,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可以突破传统的工具材料的限制,使作品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并且结合其他的技术设备,可以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感官体现。AR 技术则是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衔接的技术,它通过传感器(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光学摄像头惯性传感器等)建立自己的精准的空间坐标关系,从而把虚拟的物体套进现实场景中,并实现互动。虽然由于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AR 技术的公共艺术作品还很少,但是,AR技术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AR 技术下产生了的半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定位技术、数字传输技术等,实现传统手法无法实现的创意。

其次,由于AR 技术公共艺术没有实体,那么,公众完全可以直接参与创作,或在原有基础上,改变虚拟公共艺术的形态。这种不受物理条件限制的艺术形态,具有高度的自由化,也是公共艺术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最好途径。

三、公共艺术新成果助力社区营造

艺术与科技地结合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同时,也产生更高的社会价值,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就是要通过艺术的方式激活空间,将公共空间环境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数字公共艺术结合了最新技术与公共艺术体现出了科学性、公共性、互动性等特点,为社区营造提供新动能和创新活力。

数字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在唤醒社区居民记忆和独特感受,并且在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现如今,社区论坛、公众号、聊天群、甚至社区APP 越来越多,通过在线平台的支持,能够在社区营造项目中,充分聚焦居民所关注的热议话题和生活期盼,从而加大人人营造的可能性,最终由个体追求美好生活过渡到共同建构美好社会。居民、艺术家、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的形式,不仅极大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且也能体现出社区的环境特色和人文精神。

同时,数字公共艺术基于它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为社区公共艺术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

社区公共艺术是居民生活中的艺术品,是让艺术融入居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优秀的社区公共艺术,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同时,也要与社区自然环境和谐统一。而数字化公共艺术由于融入了“声、电、灯”等要素,使作品的创作和呈现方式,可以不受物理条件的限制而表现出更加丰富艺术形式。这种多感官、全方位的公共艺术,极大地扩大了社区的展示空间,同时能够给人新奇、震撼的体验和心灵上美的享受。

四、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社区公共艺术创作的原则

(一)在地性

在地性是指在全球化视野中强调地方特性,注重在全球化中,地域差异所带来的身份和文化差异。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为现场性以及利用地点的特殊性进行艺术创作,除此之外,也要重视文化在地性,指的是文化在对象自身中阐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被叫作“在地化”,而与之并行的就是“本土化”,是文化外赋予对象的过程。

数字背景下,公共艺术弱化了与特定物理空间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虚拟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更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突破物理条件的限制,实现跨地性,这一新的转变,乍一看与传统的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是相矛盾的,但其实这两者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通过各种条件约束是可以完全整合的。

如何依据社区特殊物理空间和人文环境创造出贴合居民生活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新型社区公共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要重视社区公共艺术实践性的特点,居民作为社区空间内的动态分子,是实践的主体,只有通过居民的互动交流,才能使社区保持活力。

其次,艺术家考察社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同时,社区中所隐藏的民间艺术语言以及个体独特的认知,也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新的灵感,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得以为社区创造新的价值。同时,数字公共艺术自带的互动性优势,能够及时地获取观众的评价和反馈,基于它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为社区公共艺术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

(二)参与性

社区公共艺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社区居民,艺术家们往往只是艺术活动、艺术项目的策划者和执行人。社区公共艺术中艺术家的专家地位的逐渐削弱,伴随而来的是居民参与度的大大提升。通过公众参与社区公共艺术创造,不仅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权益,同时提升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例如,新加坡甘榜格南艺术村是新加坡极具民族特色的区域之一,2016 年新加坡百盛艺术节上,甘榜格南社区居民与两名社区艺术工作者合作完成了 10 幅在彩色画布上的大型画作,用另类艺术手法呈现芳林公园、四马路、亚拉街、百胜楼、哥罗福桥等甘榜格南的地标建筑。社区艺术工作者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与民众分享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艺术,也希望民众直接参与艺术活动,增强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居民具有高度的自由,可以参与到社区公共艺术的讨论中去。数字公共艺术中的参与,相较传统意义上的参与,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居民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使得个人的自我表达,转变为一种更积极主动的诉求。

(三)互动性

互动性是公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若要使社区中的公共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增加作品的互动性是最好的途径。数字技术的介入给公共艺术的互动带来了更多可能,数字化灯光技术、投影技术、虚拟技术等与公共艺术的融合,给观众带来多感官的交互体验。艺术介入社区营造,体现的是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当地居民的参与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检验艺术作品是否符合社区精神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创办人北川弗兰,在大地艺术祭正式筹备至开展的四年半时间里,亲自到当地进行了 2 000 场以上的说明会,才得到了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居民将自家荒废的房屋及田地交由组委会和艺术家进行活化,并投入到艺术祭的筹备、布展以及后勤支援工作中。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与居民的深入参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如,中国的台湾自20 世纪 90年代实施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以来,已获得较多相对成熟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经验便是当地居民自下而上地参与了社区营造。数字公共艺术有着和大众交流互动的天然优势,它不仅是将信息传输给观众,并且可以收集、记录大众在读取信息的同时所产生的新的数据,这种互动方式加深了大众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得以完整地呈现,同时,公众也能够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甚至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真正实现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创造社区公共艺术。

(四)适切性

数字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尤其需要关注艺术与居民生活的紧密结合以及数字技术运用的适切性。数字公共艺术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的综合体,是艺术家表现社会意识和艺术文化的载体,社区中放置数字公共艺术,同样也是传播社区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手段。因此,社区中公共艺术的数字技术使用,必须在社区公共空间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而不仅仅是将新技术与社区艺术进行生硬地糅合。数字技术介入公共艺术,赋予了公共艺术更多的价值,也使公共艺术承担着更多社会职责。社区营造中的数字公共艺术,包含着对居民关注的热门议题的思考和社会价值观念的采纳。通过数字技术来加强公共艺术作品与大众、与社会的沟通,并将居民的情感与期望,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展现出来,使得公共艺术能够在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中,尽一份力。

(五)创新性

数字技术在当今公共艺术创作中,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投影、灯光设计、虚拟设计等技术的支持,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已经在不同地区的社区营造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艺术创作也必须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保持不竭的创造力。公共艺术家们只有在不断融合其他学科的实践中,拓展思维,才能实现数字公共艺术更大的价值。

五、结论

数字化的公共艺术是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可以放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持。而社区营造作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以艺术活动的形式激活空间,塑造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情味的栖息地。因此,融合了新技术的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之间有着一定必然性。

但是,我们发现数字技术的运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形式,并且新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艺术内在属性上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社区这一特殊场所内,进行公共艺术创作过时,要强调艺术创作的在地性,增强社区居民在艺术活动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利用新技术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传播美学观念,引发居民对社区营造的积极主动参与。

猜你喜欢

营造居民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石器时代的居民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