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种鸡营养管理

2022-11-19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蛋率种鸡产蛋

周 正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临沂 276000)

1 育成期营养管理

育成期的营养管理影响着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育成期母鸡摄入氨基酸不足或不平衡,则会抑制卵巢发育而影响产蛋,反之摄入氨基酸过多,则母鸡的胸肌和卵泡发育过度,不利于生产性能的发挥。

让肉种鸡均匀达到目标体重,需给予其标准的饲喂量,否则个体差异加大,鸡的产蛋率、雏鸡成活率降低。鸡场应做好饲喂记录,每周定期给鸡称重,计算均匀度,通过饲喂管理将均匀度维持在80%以上。

2 开产前营养管理

2.1 沉积脂肪 肉种鸡开产前腹部沉积适当的脂肪,能够使鸡群快速达到产蛋高峰。鸡15~18周、22周、26周和31周腹部脂肪沉积目标为体重的0.5%~0.8%、0.8%~1.2%、1.3%~1.8%和2%~2.5%。

肉种鸡开产前沉积脂肪,需要摄入较多的能量和较少的蛋白质。

2.2 使用预产料 肉种鸡开产前使用预产料,有利于提高能量蛋白比和增加腹部脂肪沉积,并保证摄入的各种氨基酸平衡及促使羽毛生长良好。

预产料中的钙含量不应高于1.2%,否则鸡在26~27 周龄易发生抽搐症。肉种鸡生长到15 周龄后,需每天检查机体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数量,并与标准对比。

3 产蛋高峰前期营养管理

3.1 加光后缓增饲料 肉种鸡22~25 周龄期间,即光刺激到开产期间,适当减缓加料速度,避免其新陈代谢紊乱并促进卵泡发育。为维持肉种鸡肠道健康,可喂900 μm 玉米颗粒、谷物颗粒和2~4 mm石粉,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有机酸和有机矿物质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3.2 确定高峰料量 高峰料量根据蛋重,肉种鸡产蛋率、体重、采食时间,胸肌和腹部脂肪沉积情况,鸡舍温度、饲料营养水平等确定。避免增加饲料过多或过少,尤其在加光后2~4周期间。

肉种鸡开产后,产蛋率在5%~20%期间,每增加5%的产蛋率,增加料量2 g,产蛋率在20%~40%期间,每增加5%产蛋率,增加料量3 g,产蛋率在40%~60%期间,每增加5%产蛋率,增加料量4 g,产蛋率在60%~75%期间,每增加5%产蛋率,料量增加5 g,一般产蛋率达75%时用高峰料量。

4 产蛋高峰期后营养管理

肉种鸡产蛋高峰后腹部脂肪沉积不足,机体能量处于负平衡,氨基酸缺乏时,会出现羽毛脱落和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提前换羽。所以肉种鸡产蛋高峰过后,应避免过度减料,尤其是产蛋率较高的鸡群。

4.1 确定减料时间 产蛋高峰后的减料时间和减料量取决于肉种鸡开产时的体重、产蛋率、蛋重、羽毛覆盖情况及鸡舍温度、饲料营养水平、高峰料量、采食时间、鸡群健康状况等。一般总产蛋重连续一周不再增加就开始减料,控制母鸡每周增重15~20 g为宜。

通常肉种鸡从产蛋高峰到淘汰,减料量维持在5%~8%以维持生产性能,如减料量高于8%,会影响生产性能发挥。

4.2 合理减料 产蛋高峰后减料过快会使肉种鸡产蛋率突然下降,出现脱毛或停产,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适当延长高峰料量的使用时间,推迟减料。

通常蛋重能反映鸡的营养摄入情况,减料后如果蛋重及鸡的体重、产蛋率下降超过预期,需要恢复减料前饲喂量,经过1 周后再尝试减料。如果蛋重和鸡体重超过标准,且产蛋率较差,需要提前进行减料。羽毛覆盖较差的母鸡能量需要较多,尤其在低温条件下,需要适当调整能量的供给。

猜你喜欢

产蛋率种鸡产蛋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不同养殖模式及光照度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