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专业语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2022-11-19李茜黄丹怡

现代英语 2022年13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倡议一带

李茜 黄丹怡

(1.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研究生院,泰国 曼谷 10330)

一、引言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全面加强课程和专业思政建设,强化每位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每门课程,推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2]英语语法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

二、大学英语语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当前,有些英语语法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和理念有待提高,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有些教师把课程思政的内容,生搬硬套到英语语法课程的教学中;有些英语专业的教师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到位;有些英语教师更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只重视英语语法课程工具性的特点,忽视了该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只强调英语语言和文化本身的学习,只重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的考试,希望从课堂上获得更多与英语语言及文化相关的知识。

部分英语语法课程使用的教材包含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较少涵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科学技术等思政元素的内容。大学英语语法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其工具性、人文性有机地融合起来。

三、大学英语语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通过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传授,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让学生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主动担当、勇于作为,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程基本信息

(一)教学课程、选用教材

大学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选用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编英语语法简明教程》(2016年第1版)。

(二)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1.课程内容

掌握英语语法中假设意义表示法、不定式结构、-ing分词结构、-ed分词结构、垂悬结构、独立结构、名词性分句、状语分句和关系分句等基础语法知识。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设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英语句法和词法两大体系的基本规律和应用规则,并能够在书面阅读和表达实践中较为熟练地应用语法原则进行相对准确有效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交际实践。教学目标如下:

①课程专业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英语语法中假设意义表示法、不定式结构、-ing分词结构、-ed分词结构、垂悬结构、独立结构、名词性分句、状语分句和关系分句等基础语法知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词法、句法和语篇的分析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能有显著的提高。思想情感目标: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表达课程思政主题相关的日常和学术类话题。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主动担当、勇于作为,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②思政育人目标

思政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包含课程思政主题的相关的内容。思政能力目标:能够准确运用正确的语法规则和英语语言表达课程思政主题相关的日常及学术类话题。思政思想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政素质目标:帮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平时考核)和课终考核(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平时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调研报告等;课终考核(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方式如下:

1.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过程成绩(平时成绩)×50%+课终成绩(期末成绩)×50%

2.过程成绩(平时成绩)评定

①课堂表现(20%):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主动发言、主动提问等。

②课堂展示(20%):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结合课程思政主题进行1次全英文个人脱稿演讲展示和1次全英文小组脱稿演讲展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③期中考试(20%):题型与期末考试保持一致,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检测。

④课堂考勤(10%):学生出勤。

⑤课后作业(20%):教材习题、教师分发课外拓展练习、作文、TED TALK视频、小组研修报告等。

⑥第二课堂(10%):课外积极参与各类英语竞赛、戏剧大赛、演讲比赛、配音大赛等。

五、大学英语语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教学课程、教学对象、选用教材、教学内容

本案例为《英语语法2》课程,理论讲授3学时,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选用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编英语语法简明教程》(2016年第1版)。教学内容为第九章:假设意义表示法:假设意义表示法综述和假设意义表示法四大基本结构,如下:①I wish...和If only...结构;②It's time...结构;③would rather/sooner that...结构;④非真实条件句。[4]

(二)教学目标及方法

学习目标分为以下3类:①认知类目标:了解假设意义表示法综述和四大基本结构,会运用本章句型造句成文。②价值类目标: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③方法类目标:能够熟练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检索查询各类电子报刊、期刊,通过精读《中国日报》(China Daily),掌握英文报刊的阅读方法,例如,“一句话故事法”“5W1H叙事法”等。

本案例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合作语言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以及实地参观教学法以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计及过程

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为第九章:假设意义表示法,教师根据本单元主题,通过讲授课本实例,辅之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视频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精选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文章进行假设意义表示法的英语语言知识点和育人理论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校的各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中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过程

①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观看教师发布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WE LEARN平台上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视频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精选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文章。

②课堂教学

教师根据教材,梳理本章节重、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根据教师课前发布在WE LEARN平台上的教师布置学生观看“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视频及教师在《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精选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文章。

通过分析视频及报刊案例中“假设意义表示法”句子的语法结构,例如:I wish...和If only...结构;It's time...结构;would rather/sooner that...结构;“假设意义表示法”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语法结构及相关知识点。

探究“假设意义表示法”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例如,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及起源;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事例等,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以及增强学生对外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③课堂展示

以4~5位学生为一组,进行全英文的课堂展示。根据观看“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视频及教师在《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精选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文章以及课前对笔者所在院校合作建立的三所孔子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献阅读,探究“假设意义表示法”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如:中国大学生与“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等。

④课后任务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育才校区各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中心,例如,“走进东盟”展厅、泰国文化中心、印度尼西亚文化中心、越南文化中心和越南学校纪念馆,并让学生使用本章学习的“假设意义表示法”撰写以“我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主题的作文集及“走进东盟”展厅观后感,思考作为中国大学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⑤教学效果

经过一年的英语语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试题中涉及内容有涵盖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内容,例如,坎儿井、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组织新生军训等。笔者所带班级在2021年12月四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达96.15%,高分率(即:550分以上)为50%,平均分为540.92分。

2021年第一届广西高校大学生翻译大赛的试题也涵盖了很多课程思政主题的翻译,笔者的学生获得C组特等奖;2021年,学院以“建党一百周年”为主题举办了第五届英文讲介大赛中,笔者的学生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笔者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级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2021年度,笔者指导学生68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英语竞赛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25名和优秀奖15名。

目前,学生自主完成的系列成果有13个《中西方教育对比》全英文短视频,3本《我与“一带一路”倡议》作文集;10组《中国大学生最应该感恩的10件事情》全英文演讲等。

⑥教学反思与评价

大学英语语法课程帮助提高学生对词法、句法和语篇的分析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显著地提高英语语言的规范性及其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表达课程思政主题相关的日常和学术类话题,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主动担当、勇于作为,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教授英语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师,平时在教授英语语法课程时,要深度挖掘教材里已有的有关课程思政主题的例子,更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案例分析法,拓展课外的紧扣教学内容的思政主题的案例,这是笔者首次尝试把思政元素贯穿英语语法课程的始终,希望可以是这门课的一次有效尝试和新的突破。对积累下来的课程思政主题的优秀案例,可以结集成册,作为校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实践案例。

六、结语

大学英语语法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其工具性、人文性有机地融合起来。大学英语语法课程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英语课程思政的水平和能力,积极探索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语法课程中,不断积累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为日后校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教材编写提供素材。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正确的语法规则和英语语言的同时,能够熟练表达课程思政主题相关的日常和学术类话题,让学生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主动担当、勇于作为,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倡议一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全国妇联发出倡议:制止餐饮浪费 崇尚勤俭节约
倡议书的写法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Happy Afternoon Tea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