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三下乡”活动的专业性困境及其对策

2022-11-19李永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三下乡医学院校团委

刘 敏,李永忠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自从共青团中央于1997年5月下发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知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的城乡基层成为暑期大学生服务基层、开阔眼界、提升自我的实践平台。近年来,“三下乡”活动在经过广泛响应、重视形式和过程的参与阶段之后,进入提升质量、巩固效果的新阶段。新阶段的“三下乡”活动要强化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城乡基层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明确社会实践的重点,体现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专业性。医学类院校具有非常鲜明的学科特色,是“三下乡”的活动主体。但是,近年来医学生“三下乡”活动陷入偏离医学学科特色的专业性困境,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提升社会实践的质量。

1 医学生“三下乡”活动专业性困境的表现

1.1 实践方式多样化,忽视医学专业特色

为使实践活动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各高校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艺特长和专业特点,探索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主要有以下类别:一是教育类,如乡村支教、爱心助学、艺术培训;二是文艺类,如文艺汇演、作品展览;三是考察类,如参观博物馆、红色遗迹、地方特色产业;四是扶助类,如农业技术宣讲、工业技术推广、帮扶困难群众;五是访谈类,如主题调研、人物座谈、知识宣传;六是医药类,如慢性病防治、健康养生知识宣教、爱心义诊等。各高校采用这些方式的目的,是为尽可能地对接城乡基层的各类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显得过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临时性[1]。相对于师范类、艺术类、农学和工学类院校学生,医学生在组织教育类、文艺类、农业和工业技术推广类活动方面没有专业优势,“大杂烩式”的实践活动不能体现医学生的专业性。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的实践团队在“三下乡”活动中开展的乡村支教、文艺演出、困难帮扶、主题调研、参观考察等,与其他高校的活动方式同质化。医学院校开展的爱心义诊、急救培训、用药咨询、健康知识宣讲、慢性病防治、中医推拿等,体现了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给基层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与其他高校实践活动相区分的标志。但是,医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并没有全部开展这些医学类项目,常常只开展了其中两三项,在所有活动项目中占的比例很少。

1.2 实践成员混合化,削弱医学专业优势

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团队所有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才艺能力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效果。高校团委从覆盖所有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组建实践团队,重视团委工作的整体性和学生代表的广泛性。高校团委普遍实行同年级多专业混合组队,即在同年级各专业学生中挑选能力和才艺都较为优秀的学生组建团队,这样的团队具有成员学龄同级化、专业混合化的结构特点。团委根据团队成员的才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训练和安排项目,尽可能满足实践活动方式多样化的需要。这样的同年级多专业混合团队面临明显的专业性困境。一是降低群众认同度。基层群众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医学生团队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而实际开展的大部分活动却与医学无关,与其他非医学院校的实践活动内容没有较大差异,这会使基层群众产生医学生实践团队名不符实之感。二是不能发挥专业优势。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是医学,这是基层群众普遍比较欢迎的。医学院校实行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组建团队,非医学专业学生占有较大比例。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在文艺表演方面与艺术院校学生有差距,在支教活动方面与师范院校学生有差距,在技术帮扶方面与工科和农科院校学生有差距。团委顾及活动项目的综合性,招募的医学生比例较少,开展的医学类项目较少,失去了医学院校活动的专业优势。

1.3 实践效果表面化,缺乏医学专业技能

从近年来医学生的实践反馈来看,即使是与医学相关的活动项目,也因其缺乏全面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而面临实践效果表面化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欠缺。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医学生主要来自大一和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医学生忙于学业和临床实习几乎没有时间和兴趣参与这些活动。参与活动的医学生只具备医学基础知识,还没有构建起中医、西医的知识体系,并缺乏临床经验。基层群众并不关心自身病痛的“为什么”,主要想知道解除自身病痛应该“怎么办”。所以,医学生在面对基层群众关于其自身疾病的治疗和用药的咨询时表现得茫然无知,医学生能开展的义诊活动主要是给群众测量血压、举办慢性病防治讲座、普及急救小知识、提供日常生活建议。这种种表现使基层群众对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很失望。二是实践过程中缺乏医疗仪器设备。来参加义诊活动的很多基层群众大都身患各类慢性病,希望获得治疗用药方面的帮助,以减轻病痛的折磨。但是,医学生能够提供的仅仅是相关病理分析和医学知识的宣讲,这并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除比较方便携带的血压计、听诊器之外,医学生没有携带其他医疗设备,不能对基层群众的病痛给予技术上的检测和判断,也没有知识和经验为他们的病痛进行科学诊断。

2 医学生“三下乡”活动面临专业性困境的原因

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但各高校都存在“许多活动并非出于‘三农’需要,而是源自自我需求”[2]的状况,表现为现有医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只重视医学生知识和才艺的客体化过程,忽视了基层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使实践活动变成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输出。其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2.1 忽视学校的专业特色

“送卫生下乡”是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目前医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开展文艺表演、农业和工业技术推广、支教等活动,既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又与其他专业院校的实践活动呈现出巨大的差距,降低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度。“三下乡”活动要获得基层群众认可,就需要将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基层群众需要结合起来。卫生健康是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也是基层群众的切身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基层群众对医学生的实践活动怀着较高期待,希望医学生能够给他们在求医问药方面提供帮助。而在实践活动中,医学院校重视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忽视医学专业特色和群众需要之间的对接,体现不出专业优势,自然也就不能获得基层群众的高度认同。

2.2 忽视队伍的专业能力

医学生不但学习了医学专业知识,还培养和训练了医学专业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如果在“三下乡”活动中,医学生运用专业能力去分析和解决基层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就能满足群众需要,充分展现出“送卫生下乡”的活动价值。但是,医学生并未经过相关活动的专业训练,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象征性地参加这些活动。另外,医学生“三下乡”活动主要由辅导员、团委和学生处工作人员、非医学专业教师带队,医学专业教师忙于科研或门诊事务,没有时间参加这种活动,导致降低了活动的专业性。

2.3 忽视活动的专业效果

在“三下乡”活动中,基层群众往往希望从医学生的义诊中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然而医学疗效受疾病、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和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生只能给予基层群众病理分析和治疗建议。并且,由于缺乏医学专业导师的参与,医学生所给出的病理分析和治疗建议还较为浅显。再加上“三下乡”活动具有短期性和一次性,缺乏对具体病例的跟踪调查和后续治疗服务,致使这些医疗义诊活动效果甚微。表面上看起来活动开展得很热闹,来参与的群众也比较多,但最后大部分群众都不是很满意。

3 走出医学生“三下乡”活动专业性困境的对策

3.1 组建医学专业团队

医学院校要走出目前医学生“三下乡”活动团队因专业混合化、学龄同级化而带来的专业性困境,就要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3.1.1 成员专业单一化 在“三下乡”活动中要以学校的专业优势为基础,才能发挥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时效性[3]。针对医学生来说,应该把“三下乡”具体化为“送卫生下乡”,突出医学专业特色,增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因此,团队成员主要从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和护理学等专业中招募。这些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专业开展实践活动,对基层群众关心的卫生健康问题提供专业化服务。

3.1.2 成员学龄多层化 为避免低年级本科生组队所存在的专业知识薄弱问题,团队成员应该由各年级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构成。高年级本科生因其专业知识已系统化,并且医疗技能已得到全面训练,应担当团队活动的主力,且其数量占比要达到50%以上。低年级本科生在团队中发挥辅助作用,为以后成长为活动主力积累经验。团队中还要招募少量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专业领域中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基层群众解决疑难杂症,提高“送卫生下乡”活动的学术性、实践性,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每一次活动组队时都要注意新老交替,要留下一定比例的前次活动成员,以利于传承经验。

3.2 实行专业导师带队

3.2.1 推荐热心社会服务的医学专家担任导师 一方面,导师能提高活动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目前基层群众的文化程度已有较大提高,对自己的疑难病症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三下乡”活动中得到进一步诊断和指导,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能力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反而可能会给群众带来新的疑惑。导师的解释和诊断更加科学和权威,他们能对群众的疑问进行深入的专业化解答,科学指导群众求医问药和卫生保健。另一方面,导师可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指导。社会活动是医学生的大课堂,也是其学习临床经验的重要阵地,更是他们践行医者仁心的重要机会。导师在随队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细心指导,带领学生接触患者、分析病例、服务群众,基层就是医学生的临床病房,医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3.2.2 组织医学专业教师轮流担任导师 暑期下乡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既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人的社会服务能力。医学人才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参与“送卫生下乡”活动就是社会责任之一。医学专业教师要担负起这一责任,在服务基层群众的同时,也发挥好教书育人的功能。因此,团委在对乡村医疗需求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应选派临床医学、中医学、影像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作为导师,并带上必要的医疗设备,同时,根据乡村医疗需求做好各专业教师之间的搭配组队。为使每一位医学专业教师都能够参与这一活动,团委可以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如将导师工作换算为部分课时量或门诊量,在表彰、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时作为优先条件,以鼓励教师热心于社会服务活动。

3.3 保障活动常态开展

3.3.1 制度保障 高校团委要制定“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度,对活动的时间、地点、目标、组队要求、审批程序等进行系统规划。各院系团委可以据此制定实施细则,保证这项活动能够按时有序开展。高校团委还要制定“三下乡”活动的评估表彰制度,根据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据此对各级团委的“三下乡”活动进行评估,评选出优秀实践团队进行表彰,以鼓励先进,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3.3.2 经费保障 足够的活动经费是保证医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基本条件。经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经费。学校团委每年应有专项预算,用于保障团队成员的衣食住行,在厉行节约的要求下保证专款专用。二是医药经费。医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具有专业性,必然涉及使用医疗器械、药品等,本着为基层群众解除疑难杂症的公益性目的,这些经费由主办方支出。另外,可能还会给基层困难群众免费送医送药,以体现医学院校对基层群众的爱心,因此,学校团委也应对此项支出进行专项预算。

3.3.3 反馈机制 高校要重视医学生“三下乡”活动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因此,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以利于全面准确评估和改进“三下乡”活动。一方面,建立资源投入与活动效果之间的反馈机制。高校设立了“三下乡”活动的专项经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一定要重视活动效果,以使这项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首先,合理分配活动经费。高校团委要到基层做深入调研,对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效果评估。对于更受群众欢迎的活动项目,要增加后续活动的经费预算,科学分配经费使用额度。其次,科学评估活动效果。高校团委要利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基层群众进行深入调研,全方位地了解活动效果,科学研判活动效果的持续性,对下乡活动做以下调整:将根据学生才艺设计活动项目调整为根据群众需要设计活动项目;将暑期一次性下乡调整为每年多次下乡;将每年异地下乡调整为连续多年多次同地下乡;不仅仅开展面对面求医用药问诊的现场下乡,还要增加医学生和导师轮流负责回答群众疑问的常态化问诊的网络下乡。这些调整重视“三下乡”活动效果的持续性,有利于建立活动效果与资源投入之间的反馈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社会效益与人才效益的反馈机制。“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兼顾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两大目的的重要途径。医学生用所学之长服务社会,并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二者相得益彰。高校要搭建二者相互促进的桥梁。首先,高校要对曾经服务的基层群众和社区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服务需求、既往服务中的优势与不足、对服务的评价,以利于总结经验,帮助医学生增强“三下乡”活动的针对性。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参加了“三下乡”活动学生的培养。近年来,经济转型和新冠肺炎疫情使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城乡基层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人生和事业发展平台。因此,高校要培养和巩固参加了“三下乡”活动的医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就业和择业的观念[4],给他们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推动他们立志扎根基层卫生事业,使“三下乡”活动的实践探索和情感体验转化为医学生的人生和事业方向。

猜你喜欢

三下乡医学院校团委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文化扶贫榜上有名
批评艺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