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美术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022-11-19钱丽丽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手工课手工动手

钱丽丽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康华校区 江苏 泰州 225500)

学习美术主要是对学生审美和实践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些能力终身培养孩子的,也影响者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小学美术教育在整个义务教育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整体滞后其他国家,教师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知不高,教育效果也不理想;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对美的定义也不同,小学美术教育的方向也不一样。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手工课程教育意义重大。

每一个美术作品都是具有自己特色的视觉艺术品。美术不是依靠语言文字组合来和读者产生共情,他完全依托于大量的图形元素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情感,观众可以直接通过果品的图形元素看达到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1]。美术手工课程是美术课程体系中比较新颖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手的灵活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培养了自己对作品的创作能力,养成了善于思考善于的创新的习惯,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就是间接培养学生要将思维发散开,学会举一反三,教师给学生足够自由轻松的创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就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手工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现状

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认识与美术相关的课本、材料工具,学生尝试利用这些工具按照教材使用,描绘出自己的作品:初步了解一个物品的外形轮廓以及它的颜色等外在明显特征,在进行模仿之前要学会自己观察被模仿的物品,还要学会相关美术工具的使用,通过观察和想象,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整体模型,这个观察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第二,在观察物品过后,要学会在观察中发现物品的构建美,要和观察的物品一起产生美的共鸣,欣赏并理解物品的美。从当前小学美术课程的教材安排看,首先是要教育老师要提高对美术课程的认知,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美术手工课程,每个阶段的手工课程的教学目的都会不一样。但是就小学美术教材的编写而言,内容简短且单调,学校对美术课程的安排也不合理,还无法满足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手工课,顾名思义需要动手操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除此以外,还有对物体的审美能力,只有掌握了审美,才能通过审美培养良好的创新力。小学美术手工课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美术学到的相关能力将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但是就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看,实际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以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送你一个书签》为例,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教学设计的环节,直接将书签成品拿在手中给学生讲解手中的书签相关手工知识,将手工课程变成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并且书签的种类也不丰富,总是局限于传统书签作品,没有特别新鲜的教学作品,教学步骤也呆板,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出来,对学生想象力和自我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匮乏,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有一些学校的美术材料等物资缺乏,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手工课程需求,很难给学生提供好的课堂体验。

2.小学美术手工课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要求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修改,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一个好的创新点被实践成功,可以推动社会更快更好向上发展,所以创造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在小学美术手工的教学中,老师不可能帮助每一位学生完成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学要学生自己构思自己操作完成,老师只能对学生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在作品制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可以发现不同的制作方法,每个学生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也会有差别[2]。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手工操作,允许学生在作品制作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想法,在操作的过程中摸索出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

第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愿意主动探索学习,在探索中发展创新思维。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对手工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锻炼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一旦有了创造性思维,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提升。所以,教师在手工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操作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神奇的瓦楞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步骤可以分为:首先通过实物或视频图片向学生展示瓦楞纸的形状、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多角度仔细观察,发现瓦楞纸的神奇美妙之处,让学生对瓦楞纸的制作过程产生好奇,通过教材上展示的制作不住,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理想的瓦楞纸模型。然后,在同学们都沉浸在“如何制作瓦楞纸”的思考中时,带着疑问认真听老师讲解瓦楞纸的生活用途和制作要点,最后再给学生分发制作瓦楞纸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在学生自主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只能适时引导不能打断学生思路,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思路完成制作,制作风格多样,课堂结束之前要对每个学生的制作成品进行点评,将每个作品的亮点都提出来表扬,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创新思维。教师通过这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小学的绘画课中,你可以从生活的现实中学会很多。当学生接触到熟悉的手工材料时,艺术思维可以发挥作用,以创造力为技术基础,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显着提高[3]。例如,以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的罐头作为手工艺品的材料,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制作手工作品,并将其变成实用的工艺品。在这种手工艺品中,小学生摆脱固定思维,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从汽水罐中创作出许多作品。同时,教师首先要确保学生安全进行手工,其次不干扰学生的表达,还要对学生的手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可以在动手练习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本能地运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意识。

三是要有效利用多种艺术教育教材进行综合性手工教学。例如,在开展《想象中的怪兽》的手工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表演儿童漫画和纪录片,让小学生提前知道代表怪物的图片,并在手工时进行运用,以塑造学生思想的印象。之后,老师鼓励学生们用塑料、彩色纸板、胶水、剪刀等工具制作自己的怪物。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创造的每一个“怪物”活动都有其特点,教师必须对每项作业保持认可态度,并表明包容性,这也加强了学生真正成长的愿望。

四是积极开展手工家庭会,学生家长在通过手工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参考美术老师的意见来举办手工课的家庭聚会,使家长可以与小学生一起参加手工课,为该计划准备特定的主题。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和学生可以参与到手工课中,学生可以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手工操作。这不仅改善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艺术精神得到极大发展,实践创造力得到有效提升。

3.小学美术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意义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应该着眼学生长远的发展,结合该校学生实际情况,每一堂手工课都给学生足够的制作空间,学校积极采购物资,保证每位学生每一节课都有一套完整的材料供使用。跟随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手工课程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一年级《玩泥巴》一节中,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引导以及作品参考,利用橡皮泥捏出自己想要的形状。这不仅考验学生对抽象物体具体化的转变能力,还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脑海里的虚拟物体还原成实物或者对现有实物进行复刻过程就是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这节内容对于小朋友来说既有趣又比较困难,涉及知识面广,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一起拆解难题,将困难的部分拆解成段,让学生通过感受物体的“形状”和“特点”,一步一步拆解物体的“样子”。当困难疑问被解决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泥巴”将自己心中物体的样子捏出来。当学生操作中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帮助,教导学生不放弃,坚持完成整个“玩泥巴”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逐渐提升手工课程的难度并且鼓励学生坚持完成制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小学美术手工课程而言,实践操作就是检验学生课堂理论学习好坏的标准[3]。新时代的教育需要不再是单一的“教授”模式,而是学生要发挥主体性,除了要学会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理论的实践,手工课程如果缺少动手操作环节,将失去课程的教育意义。任何理论知识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操作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懂理论,会理论的人。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手工课《动物明星(二)》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并且将动物的形状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各老师挨个点评,善于发现并鼓励各组学生对形象的认知,最后分发黏土手工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将心中喜欢的动物的样子捏制出来[4]。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先将动物的各部位形状看成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再在各个几何图形里面具体的去捏制形象,而且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在交流合作中互相启发,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作品制作,还可以学习别的同学的制作方法,丰富自己的技能储备,也是提升自己动手能力的一种途径。教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成长拔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5]。

在美术手工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每个人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室友差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照顾到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各自的长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升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创作意识。例如,在《头饰和帽子(二)》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观察不同帽子的形状,在课堂上请他们交流所喜欢的帽子和头饰的形状,用简单的卡纸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帽子或者头饰,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要求制作出的作品独特且富有创造力,领悟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就要求他们尽可能简单的制作生日会上的“圆锥形”的帽子,先注重动手细节的培养,再慢慢培养创新创造能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动手能力和创造上力上有所发展。总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帮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随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实践的积极性,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才能提升手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建立团队合作,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男女同校是目前教育教学水平师生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效果很好。小组合作也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艺术教学技能。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际制作的意愿,也增加了互动学习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提高。帮助和促进同学。例子:在一张“手工小相框”卡片上,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将学生分组,分组讨论,说明学生想要的小相框的形状,然后画出给学生看。或许。自己的细节。成分一起汇集所需的成分。群里的成员们精彩地分享自己的作品,共同打造“自制小相框”。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原谅,互相帮助。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手工课兼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直接给学生空间进行动手操作,这其实就是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操作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和想象就是在锻炼学生思维,学生对制作的过程的细节研究也是作品被创新创造的过程。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联动,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手工课手工动手
彩纸大变身
美术课堂上的“隐形杀手”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
难忘的手工课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手工剪纸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动口不动手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