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顽固性外耳道湿疹病人的中医护理

2022-11-19李菊香杨淑华金丽芬张露露吴艳嬿

全科护理 2022年30期
关键词:鼓膜外耳道刮痧

李菊香,杨淑华,金丽芬,张露露,吴艳嬿

湿疹是一种以局部皮肤炎症性湿疹样病变和强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慢性复发性皮肤病[1],一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湿疹的患病率为12.94%[2],近年来,湿疹发病率呈逐年上趋势[3]。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TCS)是湿疹急性期治疗的首选方法。但长期使用激素会产生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弹力纤维萎缩变薄等[4]不良反应,且会出现抗药性,故应尽量缩短激素的使用时间[5],一般情况下强效激素的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周[6],这使得慢性反复性发作的湿疹病人症状缓解和治愈的难度增大。湿疹的发生部位可因年龄、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而不同,发生在外耳道的湿疹即为外耳道湿疹。由于发生部位的特殊性、激素治疗不良反应的不可控性和使用时间的局限性存在矛盾,使顽固性外耳道湿疹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外耳道湿疹在临床中显示出一定优势。中医学将发生在外耳道的湿疹称为“旋耳疮”。2020版中国特异性皮炎诊疗指南[7]中也提出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使用中医中药对湿疹病人进行辨证施治。现总结1例顽固性外耳道湿疹病人的中医护理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31岁,外耳道湿疹6年余,加重6个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8]评分为23分。自诉极度瘙痒,夜间会因外耳道瘙痒致醒,间断性耳“闷胀感”,间断性听力下降,生理和心理状况受到严重影响。视诊双侧外耳道内有糜烂和大量淡黄色炎性渗出,外耳道口皮肤粗糙肥厚,有结痂和脱屑,右侧耳屏周围皮肤有1.0 cm×1.5 cm水肿破溃,有少量渗血,耳洞明显减小,电耳镜检查左侧有大量耵聍覆盖住鼓膜,鼓膜不完全可见,右侧鼓膜清楚。湿疹起因为习惯性使用棉签挖耳,后发现外耳道皮肤受损,瘙痒症状加重,“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使湿疹加重。6年来多次就医,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治疗、外耳道冲洗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增强免疫力疗法。①局部用药治疗:氢化可的松乳膏、0.1%曲安奈德乳膏等激素,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湿疹软膏、硼酸等药物局部涂擦。②外耳道冲洗治疗: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③口服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等抗过敏药物口服。④增强免疫力疗法:肌肉注射斯奇康。所有治疗都严格遵从医嘱,足量足疗程。但只有使用激素效果显著,所以6年来间断使用激素,现对弱效激素产生耐药,需使用强效激素方可止痒,但停药5 d左右即复发。

本例病人采取铜砭刮痧、铜砭磨痧、铜球磨痧、五音疗法进行治疗,均为每天1次,5 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间隔2 d。病人第1个疗程结束时,DLQI评分为18分,外耳道口及右侧耳屏周围皮肤水肿增厚现象消失,有少量结痂脱皮。第2个疗程结束时DLQI评分为10分,外耳道口及耳屏周围皮肤正常,外耳道内糜烂症状减轻,渗出液减少,“闷胀感”消失。第3个疗程结束时DLQI评分为5分,外耳道内皮肤稍发红,有少量淡黄色渗出液,耳洞大小基本正常。第4个疗程结束时DLQI评分为1分,外耳道皮肤基本正常,无渗出液,病人听力正常,电耳镜检查双侧鼓膜清晰可见。疗程结束后定期随访2个月,病人外耳道湿疹未出现复发情况。

2 中医护理

2.1 铜砭刮痧 病人取坐位,双手放于与胸部同高的桌子上,头稍偏向未治疗一侧。局部涂抹松子油后开始刮痧,刮痧范围为耳前3 cm,耳后至发际线,耳上下各3 cm。先刮耳前,后刮耳后,由上至下反复刮痧。先刮左耳,后刮右耳。左右耳各10 min。刮痧过程中及时评估病人皮肤情况,根据需要反复使用松子油润滑局部皮肤,用力均匀,切勿使皮肤破溃。

2.2 铜砭磨痧 病人取坐位,双手放于与胸部同高的垫有软枕的桌子上,顺势低头贴向手臂,偏朝未治疗一侧,以充分暴露治疗侧耳郭,先用松子油润滑耳郭,然后施以铜砭顺时针磨法,力度以耳郭皮肤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且病人感觉“得气”为宜,即病人感觉热、麻、酸、但能耐受为度。先磨左耳后磨右耳,左右耳各20 min。旋磨过程中适当使用松子油润滑皮肤。

2.3 铜球磨痧 病人体位同铜砭磨法。外耳道外1/3为软骨性外耳道,内2/3为骨性外耳道,先用松子油润滑软骨性外耳道皮肤,然后使用铜球进行顺时针旋磨,铜球大小刚好能放入骨性外耳道,力度以外耳道皮肤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且病人感觉“得气”为宜,即病人感觉热、麻、酸但能耐受为度。先磨左耳后磨右耳,左右耳各20 min。旋磨过程中需使用松子油润滑皮肤,并注意保持铜球最内侧与鼓膜之间的安全距离,切勿触碰鼓膜导致鼓膜损伤。

2.4 五音疗法 治疗过程中保持环境安静,播放《花好月圆》《蓝色多瑙河》《水乐伏阳郎照》《绿叶迎风》等五行音乐,音量为40~50 dB,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

3 讨论

“李氏砭法”[9]是一种独具中医特色的刮痧疗法体系,来源于李道政先生40余年的潜心钻研与实践,临床疗效显著,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广大病人的肯定,“通论”是李氏贬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朱丹溪曾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旋耳疮病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运化失司,外受风邪、内生湿热,内外相争,风湿热三邪阻于皮下所致[10]。因此,对于旋耳疮病人,“通”法可以去除阻于皮下的风湿热三邪。耳前和耳后使用铜砭刮痧,耳郭和外耳道表面皮肤不平坦,刮痧难度大且病人体验痛苦,因此采用铜砭和铜球磨痧,刮痧和磨痧重在调气,可以实现“通”的目的。刮痧和磨痧过程中把体内病邪引到皮肤表面形成“痧”,再通过自身溶血功能吸收、排出体外,以疏通气血、消除疾病。另外,由于使用铜砭时病人的疼痛感最弱,且铜离子与水生成的OH具有杀菌性能[11],故治疗工具均选用铜质。

中医五音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五脏与五音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12],最早记载在我国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即宫、商、角、徵、羽5个音节对应脾、肺、肝、心、肾五脏。耳与五脏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主要有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等说法,故选取与耳相关的肾、心、脾、肝四脏对应的音节,即羽、徵、宫、角4个调式的音乐,代表作品有《花好月圆》《蓝色多瑙河》《水乐伏阳郎照》《绿叶迎风》等。聆听过程中,不同频率的声波刺激经络腧穴,相应经络腧穴附近的气血发生改变,与声波产生共振现象,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3];另外,精神心理状态是湿疹发病的主要内源性因素之一[5],已有研究证实五行音乐可有效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精神状态[14]。因此,治疗过程中播放五行音乐,调节气血的同时,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减少甚至消除顽固性外耳道湿疹的内源性因素。

湿疹发病率不断升高[3],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见效及时,但对于顽固性湿疹的治疗有局限性,且病人对其不良反应的担忧致其用药依从性不高;同时,担忧会加重病人焦虑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与皮肤瘙痒形成恶性循环;加之外耳道湿疹发病部位特殊,常规治疗方法受限,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外耳道湿疹意义重大,很多研究和临床经验证实传统中草药对湿疹治疗有效,但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毒性需要引起关注,也有国外指南指出传统的中药可能会干扰TCS的疗效[1]。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治疗湿疹具有安全可行、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高等特点。

猜你喜欢

鼓膜外耳道刮痧
常掏耳当心耳道“发霉”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知了
“掏耳神器”竟致耳朵回声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鼓膜穿孔严重吗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