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业教育成长导师制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2-11-18张玉芹

职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张玉芹

摘 要: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注重技术技能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心理、思想、情感方面的指导教育。成长导师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充分挖掘任课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育人潜能、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模式,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职业教育实际,达到因材施教目标,实施成长导师制意义重大。

关键词:职业教育 成长导师制 学生综合发展

一、职业教育实施成长导师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施成长导师制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生源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年龄集中在14~20岁,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是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此阶段学生多属于未成年人,学习不够积极、独立自主能力较差,心理不够成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产生心理情绪困扰,对未来的成长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思考和规划。

相对于学科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成长导师的优势在于可以一对一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相对于其他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成长导师可以从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能发挥教师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和人格。

(二)实施成长导师制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补充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培养出有爱国情、有报国志的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掌握过硬技术的能工巧匠。良好的思想品德,如同文化知识一样,需要在实践中培养,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传授。

成长导师制是一种带有隐性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通过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关怀指导关系,师生定期进行多方面交流,成长导师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经历,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在各方面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因人施策,给予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生活等全面的教育和指导。

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把课堂上的“距离教育”变为“贴近教育”,把课堂传授变为针对性辅导,把知识讲解变为谈心交流。成长导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德育内容融于历史的、现实的、校内外的典型事例中,让德育育人于无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三)成长导师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引领

相对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具体,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能够更为直接和高效地输出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经过职业院校五年左右的培养便要走向社会。

成长导师能够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根據学生具体的就业需求、立足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和能力强项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摸清自身情况,以正确的择业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求职技巧,及时解决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缓解学生求职就业紧张情绪,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进行职业选择,为将来个人发展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教育成长导师制实践效果

淄博市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技工、技师等社会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为主,具有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等服务职能的公办技工院校。2010年开始实施学生军事化管理模式,2011年实施成长导师制,11年来共聘任2 102名学生成长导师,对2 237名受导学生进行了帮扶。通过搭建师生“结对”桥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为学生提供亲情化、个性化个人指导,配合学生军队化管理模式,软硬兼施,科学有效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与硬性管理措施形成互补

淄博市技师学院实行学生军队化管理,借鉴军队中的一些管理办法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和行为进行硬性约束和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学生军队化管理的硬性要求和学生青春时期的“叛逆”行为形成了“硬对硬”的管理局面,缺乏教育的韧性,导致好多学生不理解、不接受这种教育方式。

而成长导师着力“抓两头、促中间”,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把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起到了教育的柔性作用,打消了个别学生的思想顾虑。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对学生军事化管理措施进行有效补充,形成了学生军事化管理刚柔并济、点面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成长导师发挥德育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尚小,心理不成熟,好奇心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为他们进行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知识育人,强调理论灌输,所使用的语言苍白,所采用的教育形式呆板,缺少文化性和艺术性,因此,实行成长导师制十分必要。

成长导师与受导学生之间通过非教学交流,在课堂外进行亦师亦友沟通,通过成长导师的言传身教,在了解学生个性、志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正确的思想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品德教育由“距离教育”变为“贴近教育”,由粗放管理变为细致引导。学生在成长导师的细心教育和感化下,思想品德、健康心理养成发生质的变化。最大化发现、引导、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相长,切实增强成长导师育人责任感

成长导师担负着双重责任,其不仅是学生的生活导师,更是学习导师,是技能强、技术精的责任导师。

成长导师与受导学生的“结对”不是随机匹配的,而是将导师的专业特长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成长导师在引导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指导学生获得技能、特长的提升。这就要求成长导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素养,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实操技术,能够以高尚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影响学生。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是成长导师单向输出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双向交互式的过程。成长导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学生的反向教育影响。

成长导师在提供指导的过程中,自身知识体系、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等也得以更新和提高。

三、职业教育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法

(一)搭建“信任爱心”桥梁

成长导师与学生之间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首先要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正确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帮助和引导学生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

成长导师通过观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习基础、性格爱好、能力特长,是开展成长指导的首要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此,成长导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必须用真诚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主动亲近学生,帮助受导学生解除困惑,把学生当朋友,拉家常、聊故事、说笑话,拉近彼此距离,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所收效。

(二)分类指导,个性化培养学生

如何展望未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健全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成才之路,这是一名成长导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必须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成长导师根据学生自身需求与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对于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探索创造能力的学生,成长导师重点指导其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在技术技能方面进一步进行深造提升;对于学习基础较弱,但自身组织管理能力突出且性格活泼的学生,重点引导其加入学生组织、有益的社会团体,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对于专业学习基础一般,且个人综合能力中规中矩的学生,重点指导其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并通过开展多种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培养其兴趣,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对于专业基础薄弱,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重点是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发现自身闪光点,挖掘自身特长能力,培养自身专业兴趣,帮助学生在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中发挥价值。

通过分类指导,一方面便于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实现自我定位,并不断鞭策自己,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袁咏平.职业教育导师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探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

[2]吕学智.三导师制: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8(12).

[3]潘蓓蕾.国内外普通高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8(8).

[4]王晓芳.成长导师制的内涵、困境及超越[J].教学与管理,2018(8).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