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是团结进取的思明十一支部

2022-11-18苏奕欣

团结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明区民革参政议政

厦门市思明区民革基层委第十一支部(以下简称“支部”)2020年6月28日开始筹建,10月17日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支部从最初17名党员发展至目前的20名党员,联系对象5名。支部党员中有市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1名以及思明区政协委员2名。虽然是新成立的支部,但十一支部努力向先进看齐,重点从10个方面着手,加强各项建设,努力学习有关理论,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提升支部履职能力,推动支部向优向强发展。

1.政治建设摆首位。思想政治建设是参政党的根本性任务,是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决定自身建設的方向和效果。支部在民革厦门市委、中共思明区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深化对《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等系列采访实录重大意义的认识,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起来,始终牢记嘱托、笃行不怠,以“履职能力建设年”为抓手,推动支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建章立制抓规范。支部围绕工作职责,制定规章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先后修订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参政议政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强化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宣传教育、党务公开、财务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有效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支部以“关键少数”党员带头执行,引导和带动“大多数”党员群策群力,逐步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把制度建设成果转化为支部治理效能。

3.党员书屋促学习。支部在党员之家专设“图书一角”,所藏图书来自黄鸣鹤同志及其他支部党员捐赠,包括政治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中共党史、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影像资料,藏书达百余册。支部通过不断丰富图书种类,突出参政党主题,开辟党员学习新阵地,有计划地开展“党员荐书”“读书分享会”等各类活动,引导党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扎实推进“书香民革”建设。

4.支部记事勤编撰。详实记录支部大事筹建至今的有关主要节点,包括支部活动、党员自身建设、社会服务、建言资政、祖统工作等,展现支部发展历程。

5.党员之家激活力。支部党员之家自2022年4月23日投入使用至今,先后多次举办支部共建、民革党员讲堂等活动。支部创新形式让党员之家“活起来”,将“家”变身“码”,扫码逛“家”,持续不断丰富充实“家”的内容,完善“家”的功能,发挥“家”的作用,将“家”打造成党员的精神家园、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展示支部形象的窗口、凝聚人心的桥梁、参政议政的基地和服务社会的平台。

6.社会服务暖人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鸣鹤同志带上高血压药,进入同安区洪塘镇新学社区参与一线抗疫防疫工作。他连载九篇《我的同安抗疫故事》引发网友热议。尤解平同志为中华街道、厦港街道、湖里街道、厦门市中山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厦门长庚医院、厦门市总工会等有关单位捐赠防疫物资价值累计近200万元。苏奕欣、何子扬、陈建胜、黄丹辉、王忠敏、张树浩等同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共筑疫情防控“安全线”。

7.建言资政显担当。支部认真贯彻民革中央“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的要求,坚持“发挥优势,联结特色,找准切入点,打造新亮点”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履职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多措并举强化参政议政成效,凝心聚力提升信息工作水平,逐步形成了支部特色和品牌。支部成立以来,一是协商议政成效明显。黄丹辉同志执笔的《产教融合,打造“两岸智慧交通职训示范基地”》作为市政协十三届六十一次主席会议大会发言之一,苏奕欣同志执笔的《健全个人信用数据治理体系,赋能厦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协第十四届厦门市委员会一次会议书面发言。二是调查研究成果丰硕。支部2021年度提报5篇课题,2022年度提报3篇课题。范青亮同志撰写《关于加强全民健身推广和体育赛事举办的建议》,获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黄鸣鹤同志撰写《秩序、效率与制度公正:决策科学视野下的人大议事规则改革》,获福建省人大2021年度省人大调研年会三等奖。三是两会建言实绩突出。黄鸣鹤同志担任政协第八届思明区委员会委员,2021年度提交提案6件;担任政协第十四届厦门市委员会委员,2022年度提交提案16件;担任十五届厦门市人大代表、法制委委员,2021年度提交人大代表议案25件。黄丹辉同志担任厦门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22年度共提交议案6件。苏奕欣、尤解平同志担任政协第九届思明区委员会委员,共提交提案6件。四是社情民意工作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支部累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50余篇,获省级以上有关部门采用70篇次以上。

8.互学互鉴共成长。支部通过丰富载体形式开展互学互鉴活动,进一步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瞻仰孙中山先生铜像,参访厦门海堤纪念馆、厦门市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参观“理想照耀中国”“百年统战 砥砺初心”等主题展览。参加“百年中国攀,风雨同舟情”——民革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知识竞赛、思明区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走访首批民革示范支部湖里一支部,赴民革泉州市委、晋江市委、民革昆明市委等地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参加思明区统一战线“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培训班、民革福建省委会基层组织负责人暨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在民革厦门市委会基层主委工作会议上介绍支部有关经验做法。在民革厦门市委会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民革思明区基层委骨干党员培训班分享撰写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的心得体会,编辑8期《露台集》,助力“学习型支部”建设。参访海沧区青礁村闽台文化公园和文圃研学芦塘基地,举办“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喜迎二十大”书香悦读活动。围绕民革厦门市委会《新党员三年成长培训计划》,建立前中后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支战略”,形成接续奋斗的人才梯队。

9.祖统工作促统一。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对台工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对台工作大局。加强两岸交流交往,服务在陆台胞,联系岛内台胞,精准对接需求,为台胞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建言献策制高点。参加涉台立法调研座谈会,撰写涉台调研课题2篇,入选民革中央第五届莫干山会议论文集1篇,撰写涉台社情民意信息30篇。相关建议受到重视并被采纳,推动了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落细,如福建省在“12345”便民服务平台整合涉台服务热线,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专线”等。

10.支部根魂永传承。支部坚持深化政治传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为师、永跟党走,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思明十一支部通过上述“十项工作”,以文化树“根”、思想铸“魂”、规范筑“基”、实干筑“绩”,不断创新发展,走在了基层支部建设的前列。

(苏奕欣,民革厦门市委会委员,民革厦门思明十一支部主委/责编 张 栋)

猜你喜欢

思明区民革参政议政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Exploring the Added Outcomes of the Teaching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n EFL Context
消费索引
九年一贯制学校递进式音乐教学的有效衔接——以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为例
厦门市思明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落幕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