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大学”哪家强?

2022-11-18邱俊霖

十几岁 2022年32期
关键词:岳麓书院讲学书院

文/邱俊霖

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有座稷门,稷门附近被人们称为稷下。在稷下有座学宫,堪称战国时期的第一“大学”。

稷下学宫本是齐国为了引进人才而设立的。在稷下学宫,战国时期的各大学派各抒己见,此处也成了百家争鸣的主阵地。儒家大师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身份相当于校长。而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李斯就是荀子的学生。

古代“大学”的诞生

后来,汉武帝创立太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古代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历朝历代除了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或者国子监,还设置了专科学校,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

古代的官学相当于“公办大学”,大都不收取学费,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官府拨款和民间捐助。最开始,官学的学生大多是贵族子弟。春秋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开了一代私学的先河,给普通大众创造了读书机会。而官学直到唐宋之际,才开始向平民子弟开放,而且只有经过推荐的优秀人才方能入学。

宋代重文轻武,社会对于文化教育的需求相应地提升。此时,私学兴起,一大批书院建立起来。书院的兴起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了学习平台,而且还能缓解官府教学和资金上的压力,因而受到鼓励。

书院的经费来源既有地方士绅的捐赠,也有官府的补助,学费相对较低,普通学子也能承受。书院老师大多为当时的名士。书院对学生的身份并无限制,向各个阶层的学子敞开大门。

“四大书院”各具特色

宋代书院十分兴盛。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提到的“嵩阳、岳麓、睢阳及此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说的就是宋朝人心中的四所“名牌大学”。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嵩山南麓,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曾在该书院讲学,书院因而声名鹊起。睢阳书院又称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宋真宗时期,应天府升格为南京,睢阳书院便多了个名称:“南京书院”。到了宋仁宗年间,应天书院被升为“南京国子监”,从一所民办书院一跃成为官办一流高校。范仲淹、晏殊都曾在此讲学。

岳麓书院是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在岳麓山下建立的一所书院。南宋大儒朱熹曾经在此讲学。理学史上享有盛名的“湖湘学派”即兴盛于此。明朝的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也曾在岳麓书院讲学。晚清思想家魏源和曾国藩、左宗棠等晚清名臣都曾在岳麓书院求学。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这座书院始建于五代南唐时期。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曾毁于兵火。后来,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讲学,还邀请当时的儒学大师吕祖谦、陆九渊等前来讲学。一时间,白鹿洞书院成了南宋的学术高地。

消失在历史的风雨声中

除“四大书院”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牌大学”。比如吕祖谦创建的丽泽书院,该书院位于婺州(今浙江金华)。

宋朝创立的东林书院也是一所知名“大学”,这座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曾毁于战火。明朝万历年间,曾在朝为官的顾宪成和顾允成兄弟在故乡重建东林书院。顾宪成还在这座书院题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东林书院为学治世的精神。

“清末新政”以后,全国的书院被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也退出了历史。不过,位于长沙的岳麓书院至今仍是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书院跨越千年,称得上是一座“千年学府”。

猜你喜欢

岳麓书院讲学书院
银龄讲学
担负时代赋予岳麓书院的新使命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岳麓书院乐教传承演变性初探
浅谈讲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