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对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启示

2022-11-18俞国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心理健康

◎俞国良 何 妍

《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心理健康的教学理念与目标

何妍:俞教授好!自2001年来,您一直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制组、修订组的核心成员,并负责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标准的撰写。请您首先谈谈在当前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俞国良:自2010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2011年底印发)和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地在心理健康课程、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和心理辅导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变革、教育创新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值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修订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有待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进课程、进教室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上。作为教育部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亲历者、当事者和编制研究者,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国家和政府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深刻体会到教育决策者顶层设计的高度、精度和力度。显然,现在已经到了让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初露端倪、初见成效”的时候了。

何妍:理念先行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毫无疑问,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分别是什么?

俞国良: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和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是对教学活动诸方面的高度概括。通过对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以及对北京、河北、浙江、新疆等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心理学专家的咨询,在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在课标修订、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心理和谐”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调适,在调适中成长,以此为幸福人生固本强基。

在宏观教学理念上,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思想性。紧密联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现状和特点,强调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政治认同、价值引领、铸魂育人。二是贴近现实生活,凸显时代性。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萃取他们关心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生活事件和常见心理问题,把教学内容融入反映时代现实生活的主题模块中。三是重视健全人格,强调实践性。鼓励学生探究和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灵活、自信、专注、合作等良好品质和实践能力。四是整合不同知识经验,实现综合性。从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需要出发,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性。五是顺应不同成长需要,体现主体性。顺应学生不同成长与兴趣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客体。

在微观教学理念上,一是发展性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需要,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习、预防、发展”的教育功能,真正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二是全面性理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习、自我、人际关系、情绪调适和社会适应等不同发展领域,要把健康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系统”来看待和理解。三是差异性理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存在着个体差异,也存在着年级差异。因此,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做到由易到难,呈现出一定的梯级性,充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针对性和递进性。四是活动性理念。在确定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内容时,强化活动性的特点,使其渗透到灵活多样而又富有情趣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自我成长与发展。

何妍: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统率之下,《道德与法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设置的?

俞国良:在这些教学理念统率下的教学目标,把健全人格、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总目标放在第一位,可细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能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积极适应,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身体发育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困惑,能够表现出与此变化相吻合的人格、心理与行为;主动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使其逐步形成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具体目标又可以按横向划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和个性目标。(1)认知目标指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和潜力,掌握学习方法,改善学习习惯,积极适应学习环境;尤指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2)情感目标指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更好地觉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尤指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及更高级的社会情绪,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3)意志目标指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形成对困难、逆境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耐挫折能力;尤指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抗挫折力;(4)个性目标指培养学生正确而适宜的动机水平、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尤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显然,上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按纵向划分,可分为积极目标和消极目标。(1)积极目标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育其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2)消极目标指对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矫治工作,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减轻和消除不良症状,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环境,恢复健康的心态。一言以蔽之,上述具体目标就是实现“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恰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

《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心理健康的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

何妍:《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俞国良:根据教育部《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政策文件,《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健全人格”,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尊自信。主要表现为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学习、有效学习,能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做到自立自强、坚韧坚强,养成自信、自律、乐观、开朗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理性平和。主要表现为有效人际交往与沟通,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能正确处理自我、自我与他人和群体的关系;三是积极向上。主要表现为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生活目标,具有责任感和进取心,以及适应生活、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实际上,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一个浓缩。

有鉴于此,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我心理潜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思路相契合,即以“成长中的我”为基点,与“我与自然”“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四个维度匹配后,根据学生现实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重点实现认识自我、人际交往、学会学习和社会适应。

何妍:从纵向看,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什么?

俞国良:不同学段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小学低年级。在自我层面,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初步学会情绪的自我调适;在人际交往层面,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在学习层面,激发学生初步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重点是专注力的培养与训练;在社会适应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生活规则,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习惯意识。其核心是帮助该阶段学生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生活,建立规则规范意识以及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小学中年级。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自信心、对他人有同情心;在人际交往层面,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学会体验情绪并合理表达情绪,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在学习层面,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乐于学习;在社会适应层面,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闲暇之间的矛盾。该学段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初步正确认识自我和有效调适情绪。

小学高年级。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接纳自我、悦纳自己;在人际交往层面,引导学生进行适宜的异性交往,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积极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在学习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克服厌学情绪,正确对待考试与学业成绩;在社会适应层面,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学段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失败,以及面临毕业升学的积极进取态度。

初中年级。在自我层面,帮助学生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在人际交往层面,帮助学生积极与老师、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在学习层面,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新环境和学习新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社会适应层面,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理想与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变化。该学段的关键是科学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在自我认识和有效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调适、调控情绪情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主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何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自我、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来设置。从横向来看,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俞国良:从横向看,不同学段具有相同的教学内容,且多以主题形式呈现。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区别于过去的一大特点,各主题学习内容均贴近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

一是认识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能控制自我。包括:(1)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比较所得相对位置,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初步形成对自己正确、客观、积极的评价;(2)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个人发展目标,激励他们为既定目标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并接纳自己的缺点,树立自信心;(4)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善于抑制冲动性行为。

二是人际交往。每个人都是嵌入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特定节点。包括:(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让他们理解人际关系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体验亲疏人际关系,在不同的关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3)帮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以积极的态度待人,学会倾听和表达,同时培养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是学会学习。学生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1)开发智力应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2)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发挥人格在学习中的调节作用。人格中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克服考试焦虑,形成对考试和分数的正确态度。

四是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其生活自理、自立能力;(2)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避免他们在新环境中出现退缩、攻击和过分敏感现象。(3)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掌握积极的挫折反应策略,这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方面。

《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与评价

何妍:此次修订,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教学活动及其评价是如何设置的?

俞国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教学路径有两种:一是专门集中在某一年级段的专门课程中进行;一是根据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分散在整个课程中。此次修订中的主要做法是后者,并通过“教学建议”来加以体现。毫无疑问,活动是心理课的主要教学路径 。心理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如通过开展游戏、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各种具体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其中,从而实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掌握心理保健方法的目的。

第一,设计心理课活动。首先,要确定心理课活动的目标。活动目标是对整个活动过程的预期,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导向,而且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活动目标制定的,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群体起到凝聚作用。其次,设计心理健康活动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心理健康活动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班级中的边缘群体有哪些,谁会对活动的效果造成关键性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事先应该考虑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这种时机可能来自学习任务的转换、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只有合适的教育时机,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最后,设计心理健康活动要遵循活动流程和原则。(1)创设情境。教师首先要营造活动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真实的自然情境,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情境创设成功与否主要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2)情感体验。通过组织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变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投射学生隐蔽的内心世界,把他们平时压抑在心中的情绪释放出来,实现有效交流,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3)交流分享。面对相同情境,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过相互的交流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机会。(4)应时调整。交流分享之后,让学生重新为自己的心理发展定位,适时地进行调整,使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5)行为实践。在心理课教学活动中,仅仅让学生有所触动和领悟是不够的,还要把教学效果向外延伸,让他们将体验和感悟化为事后的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然,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找学生个别谈心、个别心理辅导,不断地强化这些经验,促使学生有真正的行为改变和心理成长。

第二,实施教学活动。(1)准备阶段。首先,作为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要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及重点活动项目,才能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把控和调整,对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超出预设的认识和行为,如何应对和处理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提前布置好活动的环境或条件,保证开展活动的各项需要。最后,提前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和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如活动道具等,发动小组,尽量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心理课活动往往以小组形式来组织,小组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分组一般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组长,其职责是维护组内秩序、承接活动环节、带头表露或接纳。(2)实施阶段。第一是破冰活动。破冰活动是一种打破开场时的沉默,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充分投入,迅速使气氛升温的活动。教师可以在破冰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和特殊的学生个体。第二是心理激活。活动的主题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但要使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还需要教师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情绪,即学生的心理激活水平。第三是引导倾诉和表达。活动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自我表露,只要表露的内容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就应该得到接纳和鼓励,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3)回顾和升华阶段。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引领大家一起回顾在活动中经历过的心情愉悦的体验,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理发展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活动之后,教师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结果进行总结,在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上有所提升,对活动的影响给予方向性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引导。

第三,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在活动中,可以及时发现、引导存在的问题,提炼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教师提供即时反馈,从而促进心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创新和方法改善,其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具有内在性、动力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是对整个活动过程的直接评价。一般来说,教师自我评价要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填写,做到尽量客观、准确,实现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目的。二是学生反馈。学生评价具有直接性、生动性的特点,也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最有力评价之一。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收集,最好是匿名、开放式、描述性,这样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对于提高活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专家评定。评价也可以由专家审阅活动方案、现场观察活动、多方面了解反馈意见,对组织活动的理念、设计和效果做出全面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专家评价具有全面、深入、专业性强的特点,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做出最有力的评价。

《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对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启示

何妍:《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中有关“心理健康教学理念与目标、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评价”的设置,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结合本次课标修订和实施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俞国良:从教学理念与目标看,要树立提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注重健康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其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健全人格”;而教学内容的重点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并设置了分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同时,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普及、团体辅导、心理活动和心理训练,以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样的设置操作性强,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发展实际,也体现了从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国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态势。

这里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和实施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心理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目前,从事该项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这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推进与深化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由兼职教师为主转变为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模式。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学是一项专业技能,必须通过培训并逐步形成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结合起来。第三,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应把师源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减到最低程度,优化学生成长的教学生态环境。第四,使学校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二是深化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发展性的,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重点要放在发展性问题上,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予以指导,同时还要兼顾极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和模式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可以活动和体验兼顾。同时,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内容应从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调适扩展到学习辅导、社会适应并重,注重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还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主体,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家长也是主体。

三是丰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学要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例如,提高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单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中,保证课时;在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惑。把课内与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合起来,如兴趣小组、心理剧社、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体验来提高心理素质。利用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利用课堂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利用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

四是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保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使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便捷、有效。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超时空的对话与交流,建设网上心理健康课程,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五是开设心理健康国家课程和地方专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化是学校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推向深入,重要的抓手和主渠道是课程化或专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不能等同于一般学科教学,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需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环境相结合,其宗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开设心理健康国家课程和地方专门课程,应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衷心希望,这一天能提前或如期而至。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