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涉及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

2022-11-18张延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13期
关键词:探矿科学合理工序

张延东

(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地区的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应全面分析安全问题的发生原因和特点,科学合理采用应对的措施,有效维护矿山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安全风险隐患问题,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甘肃地区是在区域性剪切带上,地质组合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矿山地质构造非常繁琐复杂,再加上探矿工程数量和矿山开采数量逐渐增多,很容易出现矿山地质破坏的问题,河流断裂现象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安全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因此,在甘肃省矿山地质探矿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和计划,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矿山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水平。

1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从实际情况而言,甘肃省是我国西部非常主要的能源基地和有色金属矿产基地,各种类型持证矿产企业的数量将近3000个,大型矿山有20个以上,中型矿山有60个以上,其余为小型矿山和小矿企业,共同组合形成采矿方面、选矿方面、生产方面和加工方面的生产体系,直到目前为止,甘肃省矿产企业与原材料加工企业的总产值已经超出1000亿元以上,占有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年增长率在25%以上。且目前甘肃省已经进行开发利用的矿产一共有75种,但是和全国其他省份和区域相比,由于甘肃省在矿产资源开发之前没有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开发期间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保体系,导致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引发很多环境问题和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现象、环境污染现象、草场退化现象非常明显,再加上矿产开采工作不合理,很容易出现滑坡事故、崩塌事故和泥石流事故等,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而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的开展,多数都是在原本矿产开发地区进行探矿,很容易受到原本矿产地区开发因素的影响和相关灾害事故的影响,出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此情况下科学合理进行地质探矿工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编制健全的安全管理方案计划,提升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性,确保整体工作的安全、可靠实施。

2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涉及安全问题

甘肃的地理位置偏于北方区域,和南方区域的小规模矿山存在差异,北方区域的矿山规模很大,探矿的难度较高,需要慎重进行地理位置的选择,如果不能科学合理进行地址的选择和规划,盲目开展探矿工作,将会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出现连锁反应,最终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事故,对工程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与此同时,如果不能科学合理选择探矿工程的工作方式,将会导致探矿工程的安全性降低,而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较多,使探矿工程的工作量增加,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为探矿工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使探矿工程方法有所创新和突破,但是不同探矿方法的依据尚未明确,如果探矿工程相关人员所选择的方法与当地区域的情况不符,就可能会由于方法不良而出现风险隐患。另外,槽探工序、巷探工序和钻探工序等对工程安全管理的标准要求很高,如果不能科学合理进行现场各个工序的安全控制和风险的防控,就可能会出现地质坍塌的风险、严重振动的风险、爆破飞石的风险等,对现场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再加上目前部分地质探矿工程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模式,不能深入进行现场探矿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和控制,难以提前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不能提前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方案和计划,导致在出现安全风险问题的情况下,不能快速处理和应对,甚至还会因为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威胁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地质探矿工程的良好发展也会造成制约性影响[1]。

3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由于在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不能确保相关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有关部门应结合探矿工程的安全风险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应对问题,进一步提高探矿工程的安全水平。主要的安全问题解决对策如下。

3.1 合理进行选址

由于地质探矿工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合理进行选址,就可能发生安全风险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选址方案和计划,利用科学合理的选址措施,提升整体探矿工程的安全性。

3.1.1 前期的地质调查

由于甘肃地区不同区域的矿山地质条件存在差异,所形成矿物质种类有所不同,表现的特征不同,再加上甘肃地区的整体地质结构非常繁琐复杂,一些区域由于常年进行开采和探矿,已经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河流断裂问题,且区域范围之内的气候较为干旱,地下水的存储数量很少,蓄水的能力低,如果不能科学合理进行地质调查,就不能确保地址的合理选择,引发安全隐患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前期的地质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当地区的地质状况,分析地质破坏的严重程度,研究区域范围之内矿体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形态等,为探矿工程的安全开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需做好矿区范围之内的测绘等工作,按照地质勘查和调查的数据信息,分析当地区域地质条件的差异特点,区分不同的地质环境,确保能够合理进行地址的选择,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2]。

3.1.2 提升选址工作的规范性

探矿工程的选址工作中,应做好前期地质调查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明确当地区域的矿种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矿物质层的分布状况、水文状况和矿产占地面积状况等,了解不同地址的地理条件差异性,这样不仅能够为探矿工程相关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还能使安全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构建较为完善的安全工作体系,制定周密且严谨的安全计划方案,标注存在风险隐患的位置,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建设和发展。

3.2 探矿工作方式的合理选择

甘肃地区的矿山地质探矿工程方面,为了有效维护整体工程的安全性,需要科学合理进行探矿工作方式的选择,按照矿区的具体状况,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探矿方法,结合区域调查考察的数据信息,做好相关的评价和评定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要点,确保整体探矿作业的可靠性和安全度,为工作人员营造非常安全的环境氛围,预防发生安全风险问题[3]。

其一,安全管理工作部门需要重点分析矿区范围之内的地质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了解岩土环境因素和矿区内部特点因素等,做好取样工作,按照当地区域地质环境分析结果与样本检测的结果,因地制宜选择探矿的工程方式,按照法律法规和环保制度要求等,采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技术,有效完成任务,例如:根据区域内的矿产地质条件特点,使用立轴钻机设备或是动力头钻机设备,按照地层条件合理进行钻机参数的设定,例如:可钻性在4m到6m的底层,将立轴钻机的提钻间隔控制为190m,钻进速度为每小时2.3m,提钻速度为每小时230m,回进的尺寸为2.5m,动力头钻机的差数为:钻间隔控制为194m,钻进速度为每小时2.4m,提钻速度为每小时120m,回进的尺寸为2.7m;可钻性在10m到12m的底层,将立轴钻机的提钻间隔控制为13m,钻进速度为每小时0.9m,提钻速度为每小时230m,回进的尺寸为1.3m,将动力头钻机的提钻间隔控制为16m,钻进速度为每小时0.9m,提钻速度为每小时120m,回进的尺寸为1.5m。

其二,由于探矿工程中不同方法的安全标准规范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探矿的过程中,需结合所采用方法的安全规范,制定完善的安全方案计划,例如:采用钻探技术开展探矿工作期间,如果矿区内的地形条件非常复杂,地势有高低不平的特点,就要先进行现场场地的平整,使钻机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以免在工作期间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出现倾倒事故,与此同时现场区域探矿工程的施工需要与高压架塔相互远离,杜绝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施工;而如果采用坑探的施工方式开展工作,就在坑口周围区域设置围挡结构,将围挡的高度控制为25cm以上,以免坑内的人员受坑外物体坠落或是石头翻滚而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在矿区范围之内采用爆破掘进的施工方式,就应严格进行爆破点安全的控制,精确计算爆破药物的使用量,合理采用覆盖的措施,以免爆破飞石对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4]。

3.3 不同工序的安全管理措施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涉及到槽探工序、巷探工序、老窿道处理的工序等,如果不能科学合理进行安全管理,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按照不同工序的特点与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进一步进行工程的安全管控[5]。

3.3.1 槽探工序的安全管理

槽探是整体探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在工序实际施工期间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性,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其一,将槽底的宽度控制在0.6m以上,层面的宽度大于1.2m以上,整体施工深度控制在三米之内,按照土质调查的结果与槽探的深度等明确两侧坡度,如果槽探的深度在一米以下,就要将浅槽坡度控制为90°左右。其二,施工过程中如果属于一米到三米的深槽,需要将两侧坡度控制为65°左右,如果土层非常潮湿和松软,则需要将坡度控制在55°左右,科学合理进行土质的探测,避免出现松土隐患、裂纹演化或是崩塌隐患,严格进行槽壁部分的平整处理,确保槽口周围的0.5m之内不可以堆放任何物品或是工具,以免影响人员施工安全,其三,如果在槽探的过程中现场区域的坡度很陡,必须要求两名以上的人员开展工作,将作业距离控制在三米以上,保证上槽和下槽施工时间错开,人工操作的过程中,不可以使用挖空槽壁自然坍落的方式,对容易崩塌的地层进行掘进探测期间,两侧区域需要设置支护结构,不可在雨天进行施工,以免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

3.3.2 巷探工序的安全管理

矿山地质探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巷探工序的安全控制,遵循相关的安全管理标准和原则。

其一,施工之前,按照具体的地质勘查结果和安全管理标准等设置井口,选择非常安全、稳定且坚固的位置,保证整体岩石结构的完整度,在距离地面3m以上的位置设置安全支护系统,预防受到洪水的影响发生安全问题。其二,在设置巷道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规格尺寸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为提升排水的便利性,需要从巷道口的位置向外部开拓,排水坡度控制为4°左右,设置相应的排水沟渠,排出水分维护探矿工作的安全。其三,在巷道之内,科学合理设置支护结构,将支护立柱孔径控制为12cm左右,间距控制为85cm左右,有效进行松散岩石层次的防护。需要注意的是,巷道掘进的环节应使用湿润作业的方式,对炸药数量进行严格控制,无论是爆破成功还是存在哑炮,都必须要发送相关的信号,按照所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免影响巷探工序的安全[6]。

3.3.3 老窿道探查的安全管理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期间,需要对矿区遗留的老窿道进行探查,很容易出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和防护工作,其一,进入老窿道之前需要开展通风活动,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排出其中的有害气体,全面进行水质的检测分析,确保巷道之内处于安全状态,之后才能进入其中进行探测调查。其二,实际探测调查期间也需要进行安全防护,所有人员都必须要遵守规章制度,佩戴防护用具,在老窿道口部安排专业人员留守,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其中探测。需要注意的是,老窿道之内存在很多野生动物栖息的物体,应时刻保持警惕,预防受到野生动物的攻击。其三,在探测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由于敲击而导致延时震动,合理设置支护结构,预防出现大面积崩塌的事故或是大范围振动的事故,提升整体探测工作的安全水平[7]。

3.4 健全安全监管的机制

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应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和体系,提升整体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效果。其一,提前预测在探矿工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前制定精细性和严谨性监管的工作方案,设置紧急预案,一旦在某探矿环节中发生安全问题,就可以启动紧急预案,维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组织机构,要求监管人员在现场区域结合探矿工程的特点和不同工序的情况,做好各个工序的安全监督工作和管理工作,对每道工序的工作进行跟踪性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和控制工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发挥安全监管工作的作用价值,提升整体的安全监督管理效果。最后,企业应重点进行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下实践操作培训等方式,培养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养,使其可以利用专业技术和措施等游刃有余完成各项安全监管任务,深入进行现场安全性的监督控制,为维护矿山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保障[8]。

3.5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人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和规范作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提升所有工程人员行为的安全性,因此,企业在地质矿山探矿的工程中,应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强化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明确各个部门在工程方面的安全责任标准要求,一旦责任范围之内出现了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就要进行负责人的严格惩罚,以此增强所有人员认真负责预防安全风险问题的积极性。其次,制定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所有工程人员都必须要持证上岗,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懂得如何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升工程安全风险防控的效果。最后,制定医护工作的制度,现场区域配置专门的医护小组、医疗基础器材,强化所有人员的安全风险自救培训和互救培训,切实增强工程的安全水平[9]。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安全风险问题,因此建议在甘肃地区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着重进行安全风险的防控,科学合理进行地址的选择,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探矿工作的方法,对不同工序进行安全管控,健全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维护整体探矿工程的安全性,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问题,在现场区域跟踪性、动态性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价值,促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探矿科学合理工序
基于FWSJ 算法对分支工序位置变动的产线平衡研究
修铁链
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减少无效工序提高作业效能的认识与方法
地质探矿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地质探矿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防范对策研究
电缆行业成本核算中原材料损耗算法分析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