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2-11-17郑秀恋马鸿佳

管理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机会权力供应链

郑秀恋 肖 彬 马鸿佳 吴 娟

(1.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2.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1 研究背景

在中国的转型经济情境下,市场空间广阔,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但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因而构建高效且稳定的供应链网络成为企业开发创业机会、提升绩效的重要举措。传统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组分散、各自执行自己职能的组织[1],且关注于供应链运作过程的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在创业机会的开发过程中,创业企业缺乏大型企业拥有的规模和多样化的资源,在进入供应链时受到资源有限、品牌知名度缺乏和管理不完善的限制,传统的供应链优化思维难以为企业开发创业机会和克服资源相关的劣势提供有效指导。基于此,诸多学者呼吁将供应链与创业研究相融合[2],基于机会和资源视角,探究提升企业绩效的复杂因果机制。

创业供应链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业网络,不仅关注成本和质量,也关注创新与成长,旨在通过识别并响应需求和机会来实现企业成长。创业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在于,后者仅仅注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通过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而达成高绩效,而创业供应链不仅关注组织间的关系构建[3],还强调企业从创业供应链中挖掘出更多的新机会[4],获取互补资源[5]。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于机会或资源的单一视角,不能对二者相互匹配提升绩效的过程提供有效解释[6]。鉴于机会与资源二者的相互匹配决定着创业的成败,机会-资源一体化作为提升创业绩效的重要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7,8]。此外,对于机会-资源一体化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鲜有研究关注创业供应链视角下机会-资源一体化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因此,基于创业供应链视角,对机会-资源一体化提升绩效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机会-资源一体化是机会与资源相互整合的实践过程,与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互动效应[9]。HSU等[10]指出,借助供应链实现成长与发展的企业必定拥有一种特定的能力,能力的构筑是企业借助供应链提升绩效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借助供应链进行机会-资源一体化提升绩效的过程中,创业供应链能力可能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对创业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需要通过机会能力来识别并开发供应链及市场机会,通过资源能力来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通过关系能力来实现上下游企业进行知识分享和战略合作,因而本研究将创业供应链能力维度划分为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11],并试图探究机会-资源一体化如何促进这些创业供应链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在认识到创业供应链为企业提供诸多创业机会与资源的同时,供应链网络中普遍存在权力不对称的情况,这对机会和资源相关行为可能带来的负向影响却很少受到关注。权力被用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交易中,以求得更高的价值份额[12]。如果一个公司控制了另一个公司所需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权力不对称[13]。权力依赖理论强调,位于权力不对称的弱势方,试图通过降低所交换的资源或通过识别替代的宝贵机会来改变其权力劣势[14]。创业供应链中,机会和资源的识别与利用的降低,将会减少组织间重要数据及信息的共享和学习,进而影响公司能力甚至影响其绩效潜力。因此,创业供应链视角下权力不对称对机会-资源一体化与创业供应链能力的影响值得关注。

综上,本研究按照“机会-资源一体化—能力—绩效”的逻辑,探索创业供应链视角下,创业供应链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揭示权力不对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的理论贡献为:①基于创业供应链视角,揭示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既丰富了机会-资源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又为机会-资源一体化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②立足于供应链相关能力的研究,剖析其内涵和维度,弥补创业供应链能力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足,并有助于打开机会-资源一体化到企业绩效的黑箱;③基于创业供应链中普遍存在的权力不对称,检验其调节作用,丰富了权力不对称的相关研究。

2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2.1 机会-资源一体化、创业供应链能力与企业绩效

机会-资源一体化是机会开发与资源开发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的创业过程[8,15],强调机会开发与资源开发各阶段的相互嵌入与有机结合[6,7]。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高洋等[16]将机会-资源一体化划分为机会识别-资源识别一体化、机会识别-资源获取一体化、机会利用-资源整合一体化;蔡莉等[6]将其划分为机会驱动型创业行为、资源驱动型创业行为;高洋等[8]又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内部一体化、外部一体化等。而创业供应链视角下机会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始于对机会的开发,利用创业供应链中的资源,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创业供应链视角下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始于对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企业自身资源和来自创业供应链资源的开发,随后识别来自创业供应链的机会,进行资源整合以利用机会。基于此,可将机会-资源一体化划分为机会驱动型与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两个维度[11]。

创业供应链能力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基于创业供应链进行机会、资源开发形成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包括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关系能力3个维度)[11]。在机会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的过程中,企业积累了机会识别与利用的经验,提升了企业的机会识别能力与机会利用能力。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以企业所具备的优势资源为驱动,对资源的高效开发有利于提升机会识别和利用能力。创业供应链视角下,机会能力通过审视与发现新机会,搜索未被满足的需求,尝试创新性的商业模式,这些将有助于企业发现新材料、新技术、新需求,开发出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17,18]。可见,机会能力在机会驱动型、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源能力是企业对创业供应链资源进行选择、配置、重组,形成更具系统性和价值性资源体系的能力[19]。机会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行为,可帮助企业搜寻创业供应链中的信息,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要素市场了解更多的公司,将更善于利用合作机会,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从而增强企业的资源能力,使新企业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20]。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则强调基于已识别的机会动态整合资源,从而促进企业资源能力的构筑[8];同时,资源能力又有利于企业对内外资源的有机融合,使资源更具柔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提升企业绩效。可见,资源能力在机会驱动型、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关系能力是企业有效管理与创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能力[21]。机会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强调企业通过客户网络关系识别客户需求,这促使企业积极构建与下游客户友好的长期关系,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22],有利于企业关系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机会利用阶段,企业会通过发展关系网络,进而帮助企业获得资源杠杆效应,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牢固的关系,以提升组织的关系能力,这将有助于促进产品创新的可接受度[23]。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会通过识别竞争性资源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并与合作伙伴相互沟通进而获取资源,从而达到领先于竞争对手,并持续识别发现新的可行性商机的目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并与合作伙伴相互沟通的行为促进了关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形成跨职能团队,进而增强产品设计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绩效[21]。可见,机会驱动型、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通过提升关系能力加以实现。因此,可认为创业供应链能力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假设1b资源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假设1c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2.2 权力不对称的调节作用

如果一个公司控制了另外一个公司所需要的资源,且由于资源特别重要或资源的替代性来源难以发现,可谓拥有了权力[13]。在供应链关系中,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打破了企业的边界,有利于企业对外部资源的获取[24]。因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控制的资源之重要性存在差异,在供应链上的地位也不同,所以供应链中权力不对称的情况较为普遍。本研究关注的权力不对称,主要聚焦于创业供应链中权力优势方对弱势方的权力体现。

从信息沟通方面看,对于权力优势方,企业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意愿较弱,不利于创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顺畅的信息流。信息对于创业供应链成员企业来说,是有效协商和共同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对于机会的识别也至关重要。因此,权力不对称阻碍了机会-资源一体化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不利于机会的识别与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影响着机会能力与关系能力的构筑。在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从资源的角度看,权力优势方因为拥有更多的资源,出于对资源溢出效应的担忧,会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持消极态度[25]。对于权力弱势方,则希望通过寻求资源的交换和优化组合,来重构企业之间的关系,但这会导致优势方拒绝与弱势方形成长期的伙伴关系,以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24]。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a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了机会-资源一体化与机会能力之间的关系。

假设2b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了机会-资源一体化与资源能力之间的关系。

假设2c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了机会-资源一体化与关系能力之间的关系。

双边威慑理论表明,权力不对称会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26],但是权力不对称如何影响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仍未得到系统解释。首先,在机会-资源一体化过程中,企业与合作伙伴及时有效的交流,可为创业者提供识别并获取宝贵资源的机会,而识别或利用新创意和新技术的机会能力被证明对绩效有重大影响。在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信息流动的频率降低,这导致机会-资源一体化对机会能力的正向影响减弱,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其次,在高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型企业通常能够从弱势企业方获取有价值的技术以及资源,旋即在弱势企业能够以对等方式提取适当资源之前中断关系。这意味着强势的合作伙伴可以随时终止对现有关系的投资,进而造成弱势企业的损失。出于对合作关系资源损失的恐惧,弱势企业将降低基于供应链的资源获取及机会开发的意愿和行为,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的下降不利于企业在供应链中获得绩效提升。最后,机会-资源一体化需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关系能力来最大化创业供应链资源的价值。然而,在高权力不对称情境下,位于强势地位的企业在机会开发的进程中会侵占弱势方的市场[14],导致后者在机会驱动机会-资源一体化的过程中减少对关系网络的投资;同时,权力大的领导者可能会为了维护其权力和地位阻挠深入合作,以降低弱势企业从自身攫取重要资源[27],这将加剧企业组织间的冲突,不利于关系能力的提升,阻碍价值的创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a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了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假设3b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了资源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假设3c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了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综上,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理论模型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主题是创业供应链视角下机会-资源一体化如何通过创业供应链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因此调研对象聚焦于创业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具体而言,本研究选择了国内知名整车制造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的创业供应链成员企业,即一汽-大众的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以及一级经销商为调研对象。一汽-大众自1991年成立以来,产能由建厂之初规划的年产15万辆,发展到2019年的270万辆,形成了五地六厂的战略布局。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汽车市场,一汽-大众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因此,以一汽-大众为核心的供应链具有鲜明的创业供应链特征。在受访者的选择方面,基于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了实现对企业机会-资源一体化以及创业供应链能力方面数据的全面与准确收集,提高样本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被调研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展开。研究团队于2019年8~12月开展大样本数据调研,历时5个月,回收问卷620份,有效问卷454份,有效问卷率为73.2%。样本特征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分布情况(N=454)

3.2 变量测量

本研究各变量的测量如下。

(1)机会-资源一体化借鉴葛宝山等[15]的研究,结合本研究界定的机会-资源一体化的内涵及研究情境,与相关领域专家及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机会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由3个题项来测量,资源驱动型机会-资源一体化则由6个题项来测量。最终确定机会-资源一体化由9个题项来测量。

(2)创业供应链能力首先是机会能力,主要测量企业识别与利用机会的能力,借鉴LEE等[17]的研究,用7个题项来测量;其次是资源能力,主要测量企业整合与重组资源的能力,借鉴LEE等[17]、WOLDESENBET等[19]的研究,用8个题项来测量;最后是关系能力,主要测量企业与合作伙伴密切联系、构建长期合作关系的能力,借鉴HSU等[10]、WOLDESENBET等[19]的研究,用5个题项来测量。

(3)企业绩效借鉴HSU等[10]、LEE等[17]研究中所采用的测量量表,采用6个题项来测量企业绩效。本研究要求受访者对比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对企业自身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4)权力不对称借鉴TANG等[28]研究中的测量量表,采用3个题项来测量创业供应链中的权力不对称。主要通过合作伙伴对企业的奖惩能力、影响力、强制执行主张能力等实现对权力不对称的测量。

(5)控制变量为了降低企业特征因素对本研究结果的干扰,并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择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为控制变量。通过企业拥有的员工人数来衡量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则是根据企业创建时间以年数计算。

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 25.0、AMOS 22.0对机会-资源一体化、创业供应链能力、企业绩效和权力不对称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见表2)。由表2可知,所有变量的Cronbach’sα值介于0.851~0.905之间,均高于临界值0.7;CR值介于0.848~0.902之间,均大于0.6,表明量表信度良好。

表2 信度与效度分析(N=454)

在效度检验方面,对6个变量组成的七因子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有测项的载荷值见表2,拟合度指标见表3。由表2可知,七因子模型中所有测项的载荷值介于0.578~0.857之间,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表明同一因子下的测项,能有效地反映出同一构念。进一步地,表3显示,七因子模型的各拟合度指标均达到了标准,且较其他6个模型而言,该七因子模型对实际数据拟合得最为理想。可见,本研究所使用的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综上可知,本研究的量表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水平,适合进行后续的实证研究。

表3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N=454)

3.4 共同方法偏差

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将量表中的所有题项同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第一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仅为35.26%,小于40%,说明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

为检验调研所得数据是否符合后续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要求,本研究利用SPSS 25.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所得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使用 Stata 的 Collin 命令对相关性矩阵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计算出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结果发现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可以认为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系数矩阵(N=454)

4.2 假设检验

4.2.1创业供应链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创业供应链能力中3个维度的中介作用,依次验证自变量(机会-资源一体化)分别对中介变量(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因变量(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中介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见表5。首先,表5中模型2、模型6和模型10,分别展示了机会-资源一体化与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会-资源一体化对机会能力(β=0.640,p<0.001)、资源能力(β=0.666,p<0.001)和关系能力(β=0.571,p<0.001)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模型14表明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507,p<0.001),即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发挥着积极作用。最后,模型15在模型14的基础上加入了中介变量,结果表明,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134(p<0.05)、0.271(p<0.001)、0.285(p<0.001)。由此初步判断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关系能力分别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模型15还表明,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再显著(β=0.078,p>0.05),因而,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表5 回归分析结果(N=454)

续表5

为提高中介作用的检验效力,继续采用Bootstrap法,经过5 000 次抽样进行检验(见表6)。由表6可知,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关系能力在95%水平上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02,0.175]、[0.107,0.257]、[0.105,0.225],均没有将0包含在区间内,进一步证实了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关系能力分别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同时,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在95%水平上的置信区间为[-0.029,0.186],包括0,结果依然表明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的作用。综上,假设1a、假设1b、假设1c得到验证。

表6 中介效应Bootstrap分析结果(N=454)

4.2.2权力不对称的调节效应检验

对于权力不对称的调节作用检验,将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均值中心化后构造两者的乘积项引入回归方程。在权力不对称对机会-资源一体化与机会能力间关系调节作用的检验中,表5的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调节变量权力不对称,模型4则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机会-资源一体化与权力不对称的交乘项,结果表明其交互作用对机会能力起到显著负向影响(β=-0.133,p<0.01)。进一步地,模型8的分析结果表明,权力不对称和机会-资源一体化的交互作用显著负向影响资源能力(β=-0.135,p<0.05)。模型12的回归结果显示,权力不对称和机会-资源一体化的交互作用显著负向影响关系能力(β=-0.132,p<0.05)。由此,机会-资源一体化与机会能力、资源能力以及关系能力间的关系均受到权力不对称的影响。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权力不对称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绘制了调节效应图(见图2)。由图2可见,无论权力不对称高或低,机会-资源一体化对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高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其直线斜率略低于在低权力不对称情况下的直线斜率。这更直观地说明了权力不对称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综上,研究结果支持假设2a、假设2b、假设2c。

注:资源能力、关系能力、机会能力为创业供应链能力的三维度。图2 权力不对称对机会-资源一体化与创业供应链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

4.2.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采用SPSS 25.0的宏程序PROCESS v3.3,使用Bootstrap法,经过5 000次抽样,对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见表7)。首先,探究权力不对称是否会调节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当权力不对称水平较低时(PA=MEAN-1SD),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331,95%置信区间[0.236,0.441],未包含0;当权力不对称水平较高时(PA=MEAN+1SD),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为0.230,95%置信区间[0.154,0.315],未包含0。因而,无论权力不对称水平高或低,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同时,高低两组间机会能力的中介效应值差异为-0.101,95%置信区间[-0.197,-0.024],不包含0,表明权力不对称调节了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且当权力不对称水平越高时,机会能力的中介效应更弱,即权力不对称负向调节机会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因此,研究结果支持假设3a。

表7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Bootstrap分析结果(N=454)

同理,分别检验了权力不对称对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的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当权力不对称水平较低时(PA=MEAN-1SD),资源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344,95%置信区间[0.259,0.436];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294,95%置信区间[0.219,0.378];当权力不对称水平较高时(PA=MEAN+1SD),资源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为0.241,95%置信区间[0.158,0.325];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为0.196,95%置信区间[0.118,0.279]。并且在权力不对称高低两组间,资源能力的中介效应值差异为-0.103,95%置信区间[-0.207,-0.014];关系能力的中介效应值差异为-0.098,95%置信区间[-0.192,-0.014]。综上分析,无论权力不对称水平高或低,资源能力、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同时,资源能力和关系能力在机会-资源一体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均受到权力不对称的负向调节。因而,研究结果支持假设3b、假设3c。

5 结语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①机会能力、资源能力及关系能力分别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该结论不仅证明了企业绩效是能力的作用结果,通过积极提升创业供应链能力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而且证明了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②权力不对称在机会-资源一体化与创业供应链能力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权力不对称导致企业机会开发、资源开发以及伙伴关系构建的有效性降低,相关经验的积累减少,创业供应链能力难以构筑。③权力不对称通过减弱机会-资源一体化对创业供应链能力的直接效应,进而弱化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的间接效应。高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创业供应链能力的中介效应减弱。研究结论对企业实践具有如下启示:创业供应链是企业提升绩效的一个切入点;通过机会-资源一体化提升创业供应链能力是改善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应积极避免权力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本研究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过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选择汽车行业为研究对象,且研究样本均来自一汽-大众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研究结果在普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未来的研究可基于对多个行业的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也可挖掘以不同主机厂为核心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数据,以提高验证结果的代表性。其次,实证研究所采用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为横截面数据,难以体现变量的动态变化性。未来可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以更好地揭示创业供应链视角下机会-资源一体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动态演化规律。最后,研究未结合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后续研究可采用案例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挖掘外部环境因素的权变作用,这将有利于深入探索提升或制约机会-资源一体化作用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机会权力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给进步一个机会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最后的机会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