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库全书》本《临安集》编纂小考

2022-11-17顾思程

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稿本四库抄本

顾思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

作为《四库全书》所收为数不多的《永乐大典》本明人别集,钱宰《临安集》的编纂,在《四库提要》中记述为“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排,参以诸选本所录,厘为六卷,以备明初之一家”[1]。据此判断,四库馆臣并未得见《临安集》原书,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概,并据当时所见选本再事苴补,勒为六卷。馆臣所参酌之“诸选本”究竟涵涉哪些书籍?四库本《临安集》相较于《永乐大典》所引钱宰诗文是否存在殊异?四库本《临安集》编纂过程中具体用书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有研究对于四库本《临安集》关注鲜少,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指出提要所述钱宰仕履全袭钱谦益《列朝诗集》所附小传,且《临安集》在乾隆时尤有传本,馆臣未及征用[2]。鉴于是书稿本见存,《临安集》编纂过程的中间环节得以呈现,四库本最终呈现的文本面目与馆臣工作底本之间差异,或可得到进一步披露。

1 钱宰生平及其诗文集之著录流传

钱宰字子予,绍兴会稽人,吴越王钱镠之后。元至正中中甲科,亲老不仕。明洪武二年(1369),以儒士举为国子助教[3-4]。洪武十年,以年老乞休,敕授文林郎国子博士致仕。二十七年四月,明太祖“观蔡氏《书传》与朱子《诗传》相悖,其他注说与鄱阳邹季友所论有未安者”[5],征天下宿儒订正之,钱宰因兵部尚书唐铎举荐,入京参与《书传会选》之编修。当年九月书成,恩遇颇隆。钱氏在明初以诗名世,标举复古。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诗“波澜老成,诸体悉称”[6],《四库提要》对其诗文亦多赞誉,谓其“吐辞清拔,寓意高远,刻意古调,不屑为艳仄之体”。

钱宰生平概况首见《国朝献征录》所收黄佐撰《国子博士钱宰传》,《本朝分省人物考》因之,《明史·本传》几同。四库本《临安集》提要当出邵晋涵之手[7],《四库全书总目》虽与《南江文抄》所收文稿不尽相同,但大体架构相似。余嘉锡指出,《四库全书总目》涉及钱宰仕履及其诗文评价之文字,实以钱谦益《列朝诗集》所记钱宰事迹为蓝本,兼采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却不曾参酌《明史》,致使文中所记钱宰授国子博士致仕时间有误。

钱宰著述流传行世者仅《临安集》一种。《四库全书总目》对《临安集》版本著录情况未予详考,仅以“《明史·艺文志》、焦竑《国史经籍志》俱未著录”,判断该书在明代行世已稀,此说不确。

《临安集》最早见载明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未记卷数。祁承㸁《澹生堂书目》作十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亦然。该书在清代以降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徐乾学《传是楼书目》收有抄本五卷,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旧抄本十卷,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亦载《临安集》旧抄本十卷,系鲍以文旧藏。

除四库本外,《临安集》今有8种版本见存,分别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祁氏澹生堂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藏清抄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抄本、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系丁丙旧藏。以上7种均诗、文各五卷规制。此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翰林院抄本六卷,系四库全书馆稿本。在清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时,钱宰《临安集》非无单行本流传,且传本多为十卷,诗、文各占五卷,分卷亦与四库六卷本不同。十卷本《临安集》收文数量、收文篇目与四库六卷本相较之异同,兹以国家图书馆藏澹生堂抄本《临安集》为例,列于表1。

表1 四库本与澹生堂抄本《临安集》收文异同表

六卷四库本《临安集》与十卷本相较,除卷首阙《临安诗集叙》,诗歌部分漏略尤多。此外亦有见存于四库本而十卷本《临安集》未收之篇目,如四库本《陶氏听松轩记》《博文斋记》不见于十卷本,或系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六卷本与十卷本在收文数量、篇目编次上的明显差异,进一步印证了四库本《临安集》之编纂并无单行本别集之依傍。

2 《四库全书》编纂前他书引存钱宰诗文考

《四库提要》明确指出,《永乐大典》为勾稽钱宰诗文之渊薮。此外,诗文选本更有苴补遗漏之助。揆之《四库全书》编纂之前的诗歌总集,以钱谦益《列朝诗集》编摘钱宰诗数量最夥,不少明诗选本亦搜采钱诗。因钱氏文名不若诗名之著,故明代以降多数明文选本不录钱宰文,何乔远《皇明文征》、张时彻《皇明文范》、张鼐《皇明文准》、汪宗元《皇明文选》、黄宗羲《明文海》均属其例,而程敏政《皇明文衡》仅收《知止斋记》一篇。明文总集对于钱宰文篇之网罗,意义不甚显著,故可推断四库本《临安集》所收钱宰文,多数取自《永乐大典》。以下着重讨论《永乐大典》以及明清诗歌总集引存钱宰诗文的情况。

2.1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今已不全,其实际引存钱宰诗文数量当远过残卷所能得见者。《永乐大典》残本引存《临安集》凡14处,分散于十二阁韵字之下,详见表2。

表2 《永乐大典》引存《临安集》篇次表

仅以《大典》残本观之,即有《衡门诗》《拟古》《晓妆诗》3篇未被馆臣搜采,而见载于四库本《临安集》的篇目在具体字句上亦存在参差。兹将两书异文表列于表3,再作分析。

表3 《永乐大典》引存《临安集》原文与四库本对照表

相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临安集》,四库全书馆稿本与《永乐大典》引文雷同处较多。多数异体、异文或可从四库本缮录带有一定随意性这一角度解释。而个别异文当属误抄,如四库本易“飒”为“风”、“志”为“至”。亦有出自馆臣根据别本校改者,笔者以为《题画梅和王山农韵》即为此例。《题画梅和王山农韵》除被《永乐大典》收载,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亦见采录,现择要录之:

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雪欹老干。北风猎猎天正寒,仿佛风节凭西阑。……解衣盘礴两袖垂,腕指所至皆天机。南枝著花玉色起,北枝冻压玄霜飞。自从上苑成尘土,无复当年旧歌舞。源上桃花不记秦,九畹芳兰已忘楚[9]。……

其中,“凭西阑”“盘礴”“九畹”俱与四库本文字趋同。鉴于《明诗综》不收此诗,钱谦益《列朝诗集》或为四库馆臣校改《永乐大典》引文的文献依据之一。

2.2 《列朝诗集》

钱谦益编《列朝诗集》甲集卷十七收钱宰诗四十七题。其中,《拟古》《题俞景山画山水帐》《梧桐树》《题牡丹仕女图》《题李伯时仕女图》《题林处士观梅图》、《画鱼》《画蟹》等诗篇,四库本未收。可知馆臣虽在一定程度上参取《列朝诗集》以作校勘,但并未留意该书收文溢出四库本者。

2.3 《明诗综》

《明诗综》为朱彝尊所编明诗总集。《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指出,馆臣对《临安集》所作校改,多据此书,如:

卷一《分题赋载酒亭》“天独昌其文,炳如日星昭”,原本“昌”讹“长”,据《明诗综》改;《城南燕集》“微酣爱酒清,放歌悲发白”,原本“酣”讹“酬”,今改。卷二《春深即景》“露梢黄鸟啄来禽,蛙叶青虫络树阴”,原本“络”讹“落”,据《明诗综》改[10]。

此系四库馆臣参用《明诗综》校改文本之例证,而文中所谓“原本”,当指《永乐大典》引文。鉴于上述文篇俱不见于《永乐大典》残本,而《列朝诗集》录文情况与《明诗综》同,故暂作此判断。

《明诗综》收钱宰诗24首,与《列朝诗集》选诗多重合。前引《钦定四库全书考证》说明,《明诗综》往往是四库馆臣校勘《永乐大典》录文的主要依傍。不过,馆臣虽确曾参酌是书,但具体利用难称充分,主要例证即是《明诗综》所收《拟古》《题俞景山画山水帐》《梧桐树》《题林处士观梅图》俱不见于四库本。

2.4 其他总集

《列朝诗集》系诗歌总集中收录钱宰诗之大宗,其他诗文总集亦见零星载录,如康熙朝编《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钱大镛辑《明文在》。尽管数部重要明诗选集皆将钱宰所作《拟古诗》囊括其中,然而四库本则一无所存,此点反映出馆臣辑佚《临安集》之粗疏。鉴于钱宰集中尤不乏题画之作,康熙朝编《历代题画诗》亦参取钱诗多篇,其中《题俞景山画山水帐》《画鱼》《画蟹》俱不为四库本收存。

大量明诗选本引存钱宰诗作,或可说明钱宰集在明代至清康熙间一直流传有绪。持四库本《临安集》篇目与上述选本比对,仍能发现明诗选本所录数量有限的钱宰诗,仍有溢出四库本范围者。

3 从四库馆稿本到《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馆稿本《临安集》系潘祖荫滂喜斋旧藏[11],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曾有记述[12]。该书为红格抄本,半叶八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中有“翰林院印”。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号:12010)。该稿本保留了馆臣大量修订更改痕迹,如原为避讳将“玄”字改为“元”,后改成仅阙末笔;又如《澄心堂记》一文,原本文中“澄”皆作“澂”者,后一一更正之。

四库馆稿本的存在对《临安集》编纂过程的中间环节有所呈现,即钱宰诗文最初从各类文献中勾稽整合之后的文本面貌。四库本最终反映的文本形态与馆臣工作底本之间差异,或可得到进一步披露(见表4)。

表4 四库馆稿本《临安集》与四库本对照表

部分异文或出自四库本对稿本讹误之更正,如改稿本“祇惧”为“祗惧”、“凾丈”为“函丈”;不少纯属缮写之误,如稿本“斵轮”,四库本作“斵论”;稿本“不啻”,四库本作“不翅”;稿本“感佩”,四库本作“感风”;稿本“馯臂子弘”,四库本作“骈肩子弘”。上文已揭示,相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临安集》,四库全书馆稿本与《永乐大典》引文雷同处较多。但诗歌部分仍与《列朝诗集》《明诗综》趋同,此点说明,该稿本并非《永乐大典》辑佚书原初面貌之反映,已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校改,即《列朝诗集》《明诗综》对于四库本《临安集》文本形成的作用,当发生在该四库稿本形成之前。

续表

4 结语

在钱宰《临安集》在乾隆朝不乏传本存世的情况下,四库馆臣采用辑佚手段试图恢复《临安集》的文本面貌,自然是事倍功半。四库六卷本与传世十卷本《临安集》在收文数量上的明显差距,而诗歌部分遗漏尤其严重。通过分析《四库全书》编纂之前钱宰诗在明诗选本中的收录情况,可以推断钱宰集在明代至清康熙间一直流传有绪,尚不乏见。而明诗选本所录钱宰诗,尤有溢出四库本范围之外者,更能说明四库本《临安集》辑佚之粗略。

猜你喜欢

稿本四库抄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终南捷径,帝王心事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浙江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清抄本考论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新闻专题对稿本的要求
四库学研究专辑
翁同龢日记稿本入藏上海图书馆
催稿本不易,且拖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