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教室的开放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2022-11-17张晓玮张博特

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室智慧图书馆

陈 缤 张晓玮 邢 雪 张博特

(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47)

智慧教室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也是目前高校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融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为一体,建立了一种智慧化的教学环境。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到今天,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在寻求着突破和创新,从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必将发展为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感、交互感,建立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智慧型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升级,既可以达到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要求,也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更适应新环境下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获取方式。

1 智慧教室概述

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各高校都在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从202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来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1]。智慧教室正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外在形式之一,它在硬件设置、空间布局等方面都区别于传统教室。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展了智慧教室的建设工作。智慧教室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打破传统教学中将教师和学生分离开来的教学制度[2],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亲和力,创造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国内目前已经开展了多个学科的智慧教室实践工作,如大学英语[3]、药剂学[4]及医学物理学等[5]。国外多所高校也开展了智慧教室方面的研究,如工业4.0时代智慧教室的目标[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用智慧教室解决教学问题等[7]。

2 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功能特点和教学设计

智慧教室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平台,是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变革。在智慧教室里,可以搭载不同内容以及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定位广泛,可以是新生入馆教育、各类数据库讲座等普及式教育,也可以是专利类、文献写作类等专题讲座,甚至是嵌入学科,为对文献信息有更高需求的科研人员提供各类专项培训服务。

2.1 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特点

经典的信息素养教育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上机实习为主。这样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相对简单,而且教学容量大,只要教室容积允许,上百人也可以进行,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较少,学生提问的情况也不多。而智慧教室虽然容纳的学生人数有限,一般为30~90人左右[8],但既可以进行普通模式的讲课,也可以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讨论、学术研讨、成果展示等。智慧教室除教师控制台配备的电子显示屏外,还在学生周围设有多块显示屏,同步显示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多屏显示,可以让学生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接触到教师教授的内容,把教师从固定的控制台位置解放出来,能够深入到学生中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也有利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进行问题探讨,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流程,发挥积极主动性。

智慧教室是集智慧教学、学生考勤、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教室系统。智慧教室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摆放的桌椅等,都支持听课模式的灵活多变,既可以是“集体听讲”的模式,也可以是“分组讨论”的模式。而且桌椅等可以随意拆分、组合,为拓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供硬件支持。传统教室“秧苗式”的桌椅布局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用于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智慧教室采用了“圆桌式”桌椅摆放模式,能够拉近师生距离,并且适合分组讨论[9-10]。从实践来看,最佳听课人数在20~40人左右。

在“智慧教室”中装配多部4K高清摄像头,不但可自动跟踪老师的授课情况,对所讲授的内容实行云录播,而且还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借助智慧教室里的远程交互系统,还可轻松实现跨地区交互,实施远程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智慧教室”会自动形成视频文件,免去后期剪辑视频的制作过程,而且视频内容导播切换比较准确、灵活、自然。

2.2 教学设计体现“智慧性”

与以往经典的信息素养教育一贯到底的模式不同,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体现层次性、话题性、交互性,为此教学过程要发挥智慧教室的优势,体现特色。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精心选取了第一轮基于“智慧教室”平台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包括学术搜索引擎介绍、外文文献检索及中医古籍文献检索等(见表1)。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读者感兴趣,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用得到的知识。以中医古籍文献检索为例,在教学中加入医学理论的源流、医学家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将中医药文化与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完美的融合。在讲解中医古籍文献检索方法过程中,可供讨论的话题很多,如心脏病,在古代并没有心脏病这个病名,而是称作胸痹、真心痛等,甚至古籍中关于水肿的一些描述,其实也是心脏病;此外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是如何从中医古籍中找到灵感发现青蒿素,这些都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

表1 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设计

3 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经验

智慧教室搭建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深受师生好评。通过第一轮的实践,也总结出一些经验(见图1)。从教学内容、课件等入手,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在讨论部分,设置适合探讨的检索问题,主讲教师做适当的引导,避免讨论时出现冷场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把中医文化、医学家成长经历、社会热点等元素作为引导,自然地切换到信息素养教学中来。如屠呦呦如何在古籍文献中发现青蒿抗疟的记载,又如何精准地提炼出了抗疟药物青蒿素;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等。这些学生感兴趣且紧贴时事的问题,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让教师的讲授不再枯燥[11]。

图1 智慧教室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

智慧教室搭载的教学平台具有数据处理和传输的双重功能,教师可以发布讨论话题、信息素养能力水平测试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等。主讲教师在课前课后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后,可提交讨论报告或者自己的作品,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反馈和点评,才能有效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效率。利用智慧教室录制视频之前,课件要进行反复推敲,要从课件内容、字体设计,甚至是教师的语音语调、服装服饰等多个方面进行演练。如果录制的视频准备作为远程教学使用,更应该进行专门的录制。

4 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优势及发展方向

信息素养教育是学生要获取的一项终身学习能力,也是查找信息、分析信息、甄别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工作,主要形式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短期培训讲座等。与主干课程相比,学生的重视程度有限,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有时也不能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重视信息素养,爱上信息素养的学习,是高校图书馆未来要思考的问题。

4.1 开放式互动,沉浸式体验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全世界的图书馆都面临着纸质图书借阅率下降的问题[12]。大家都在为提高到馆率而努力,包括举办作者见面会、丰富馆藏资源、开展各层次阅读推广活动、改造馆内环境以及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13-18],其实质即在于持续性的创新和改革是增强图书馆活力的源泉。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也应适时做出变革和调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可以由学生提出想学习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拓宽信息素养教育的选题内容和教学途径,提供多维度的信息素养教育。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坚持开放式的理念,倡导全面的师生互动,区别于经典的信息素养教育,优化了学生的各项体验。

智慧教室中根据圆桌型的座椅摆放,形成多个研究小组。由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分析讨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给予他们真正思考和学习的过程。除了教师身后的主屏幕外,教室两侧的挂壁式显示器也给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体验。智慧教室自身带有智慧课堂软件系统,可以把教室端、学生端连接起来,进行抢答、投票、测验等,全面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每一名学生都有公平参与机会,教学气氛非常热烈。通过这种开放、沉浸式的信息素养教育,达到“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阐发自己对信息收集、信息甄别等的看法,体验交流,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身心的成长[19]。尤其是在中医药古籍文献检索教学内容中,加入了对医学家张仲景、葛洪、孙思邈等名医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树立了正确的医学偶像形象。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核心自我价值越低,越容易产生病理性的偶像崇拜[20],通过宣传讲解古代名医刻苦钻研医学的精神,有助于树立积极向上的偶像形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4.2 信息素养智慧教育的场景化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室是“内容”“互动”“资源”“环境”“情境”5个维度的高度统一[21],也是智慧教育场景化的体现。高校图书馆基于智慧教室平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正是智慧教育的一种具象化。从“内容”呈现方面来看,智慧教室提供了沉浸式的教学空间,学生无论坐在教室哪个位置,都能够清晰地接收到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交流互动性更是智慧教室的优势所在,课桌椅都符合人体工程学架构设计,可以随时根据课题讨论、教学、交流互动等需要改变摆放方式;在“资源”获取方面,智慧教室能够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便捷调动多媒体素材;智慧教室与普通教室相比,更具有“环境”“情境”的感知功能,智慧教室具有高度的变化性,可对温度、光线、声音等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参与者的心理状态[22]。智慧教室中的温湿度、窗帘的开闭、灯光的变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精神能够高度集中。

4.3 建立开放式项目化教学团队

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不是图书馆某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信息技术人员、主讲教师、组织协调者以及教室管理人员的通力配合。为了适应这种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图书馆引入了项目化管理理论。近几年来,项目化管理已经被运用在图书馆的多项业务工作实践中,如志愿者服务、图书馆搬迁、阅读推广、读者培训等[23-27]。将利用智慧教室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视为一个项目,在项目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可分为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其中目标管理包括规划讲座时间、设计讲座内容、确定讲座目标对象等。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技术人员对主讲馆员进行培训,学习智慧教室各项功能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教室的特点等。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技术、服务、情境的高度统一。这种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对主讲馆员素养的要求更高一些。主讲教师可以不限定为图书馆的教师,相关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加入师资队伍,从而建立开放式的师资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主要指收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多维度的,包括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的评价,讨论小组之间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和老师、组内组员之间的互评等。多维度评价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在依托智慧教室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图书馆、信息中心、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因此构建开放式复合型的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4.4 跨学科融合,建立信息素养教育新生态

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应该注重远程化、线上化、智慧化,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智慧服务[28],信息素养教育也是如此。腾讯会议、钉钉、学习通等App都是线上教育的新载体。学生逐渐适应了线上培训的模式,参与信息素养培训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线下讲座。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突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基于智慧教室的信息素养教育,它融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技术、心理学等各个学科专业知识于一身,已经完全超越了单一学科的限制[29],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课程的承担者,如果想寻求突破和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吸纳其他学科领域的成果、案例及经验等。

5 结语

智慧教室是集成信息技术的一个平台,不但关注信息技术本身的升级,而且重点关注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接受度以及学生能否从这种新型的开放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获益。利用智慧教室这种新模式直播信息素养教育,为我们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避免过多的人员聚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回放,并且一次性形成信息素养教育视频,供学生随时进行回看。图书馆通过“智慧教室”这种直播、录播的形式,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更为全面化、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智慧型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在学生获取知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基于智慧教室平台的信息素养教育可谓与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不谋而合。

猜你喜欢

教室智慧图书馆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