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2022-11-17狄傲雪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希沃用途二氧化碳

狄傲雪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大命题。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是指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兴趣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高度重视以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是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基于此,笔者以“对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为例,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具体教学中,利用希沃白版课堂活动中的游戏PK,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认知模型,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证明,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探索出了新的教与学模式,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九年级5 班29 名学生的课前调研、测试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

知识技能方面。九年级学生往往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但由于其探究能力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对参与探究活动中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结论分析、反思与评价等环节仍会感到困难。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继氧气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气体,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之间关系认识不足。学生在上一节课时仅仅借助已知资料了解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但并未通过实验验证。

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课前,学生能够很好地借助网络查找相关学习资料,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学习资源的分享,能够熟练使用问卷星完成课前测和课后测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使用演示文稿、黑板板书较多,本次课堂教学利用希沃白板授课,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但是对课堂活动中“游戏PK”“思维导图”等新的呈现方式感到好奇,充满新鲜感。对于希沃助手中的一键投屏功能,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但不需要学生操作,因而不会影响课堂上利用该功能进行展示与交流。

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认识不足,在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或根据其用途猜测其性质时常出现错误。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重要实验中,对使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存在认识错误。

学生的发展点。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发展水平上,注重帮助学生形成系统且相互联系的化学思维。通过二氧化碳的用途去分析、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阶梯蜡烛实验、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等重要实验,学会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原因,引导学生收集证据,推理得出结论。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设计思路

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课程标准和本班学情分析,我们确定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的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化学性质。二是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概念模型,进行学科素养的培育;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形成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进行学科证据推理素养的培育;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用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用途学习,培养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作业、合作探究等活动,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团队精神。

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与本班学生学情分析,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一是特色应用。本节课的课件是在希沃白板5.0的环境下制作的,利用了其中课堂活动、游戏PK、思维导图、手机端投屏、计时器、选择、拖拽等功能。例如,“游戏PK”,即在课前引入环节,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游戏PK,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课后再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游戏PK,以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寓教于乐。再如,“思维导图”的应用是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课前和课后两个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系统化、逻辑化,深化所学内容。

二是常态应用。利用微信班级化学群,收集学生课前学情调研和课后作业,有效摆脱了纸质作业的局限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维度、及时的交流与反馈。学生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做的小实验,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利用视频、文字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利用希沃中的班级优化大师,随机点名,鼓励嘉奖,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

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特色和反思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效备课,资源共享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二氧化碳的用途出发,重点学习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课前,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网络查阅大量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然后通过微信化学班级群交流大家所了解到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视频、图片、文字信息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们更新了已有认知,资源共享,开阔了视野。对于教师而言,以往备课时,主要通过教材、教参、同事间交流等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内容既相对单一,也缺乏生动形象的素材。而本节课应用了希沃白板5.0 的相关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充分利用了其中课堂活动、游戏PK、思维导图、手机端一键投屏、插入化学方程式、屏幕书写、计时器、选择、拖拽等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欲,让学生竞争起来,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深化了知识内容。本节课备课时,教师还通过希沃白板的课件库,查阅大量生动形象的素材,借鉴了其他名师的一些精彩内容。做完课件之后,同步到云课件,还可以分享给其他同事和学生,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利用希沃白板组织课堂活动,进行游戏PK。课前引入,两名学生上台PK,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课后,又有两名学生上台PK,通过游戏检测本课所学内容,寓教于乐。另外,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导入阶段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根据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兴趣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是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强化教学效果 一方面,本节课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将学生所知所感,系统化呈现出来,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概念模型,进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为本节课所讲的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较多,并不是很难理解,但是零乱、碎片化、难系统化记忆。于是设计了思维导图,将所学内容系统化、逻辑化。而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情况,课前和课后两个思维导图,更深化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完善了学生的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本节课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手机端投屏,及时高效地将学生课堂作品反馈。以前上课时,如果想将学生所写的内容,及时反馈或者分享给大家,只能用投影或口口相传。以前的投影,既烦琐还不清晰。现在用的希沃手机端,一键投屏,非常清晰快速,而且投到电脑屏幕上,可随时调整大小,可随意的圈点勾画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积极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探索新的教与学模式,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希沃用途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NA的奇妙用途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多层次“读” 多角度“补”——有效使用希沃白板化解学生小古文学习困难
用途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书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