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合唱教学之审美情趣的培养

2022-11-16张琳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合唱教学中学

张琳

摘 要:乐能抒情,音能致美,音乐作为一门美学艺术,它不仅能呈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能提升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合唱教学作为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体会创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而不断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将以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价值作为切入点,从而探析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关键词:合唱教学;中学;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2-0103-04

Cultiv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in chorus teaching

ZHANG Lin (No. 7 Middle School in Shaow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Music can be lyrical, and sound can be beautiful. As an aesthetic art, music can not only present the creator's thoughts and emotions, but also enhance a person's aesthetic taste. A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music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the key of chorus teaching is to let students master the singing skills of songs and experience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creator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esthetic tast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value of developing the aesthetic tast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in chorus teaching.

【Keywords】 Chorus teaching; Middle school; Aesthetic taste

美是每个人的追求,一个人的审美情趣高低往往影响着思维水平的发展,而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学科,就合唱教学而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不外乎“情理并融”。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既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又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审美情趣。

1.合唱教学中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价值

众所周知,美育作为我国当前教育中的核心之一,它不仅仅是客观的教学要求,更对学生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主要目的便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发展学生审美情趣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知明晓理

音乐是寄托个人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方式,一首歌曲蕴涵了作者的情感,但很多中学生一开始并不能直接了解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这就体现出学生缺乏对审美的认知,所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价值之一就是让学生探析歌曲中所蕴涵的信息,进而知晓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2)陶冶学生个人情操

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个人情感的升华,以此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

(3)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歌曲的寓意,这是鉴赏音乐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合唱教学模式论述

合唱教学模式在中学合唱教学中应用的价值甚高,合唱教学模式作为小组合作教学法的衍生教学形式,它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步调一致、相互融合;它的教学核心是要求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情理相通,以此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明白歌曲的内涵,明白歌曲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当然,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衍生,合唱教学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解决自己音乐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掌握唱歌的技巧,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中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情感,从而在降低学生音乐学习难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对音乐知识的非智力感知培养如审美情趣、艺术涵养等,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养成。

3.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的音乐興趣浓厚,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必定会有很强的动力,从而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愉快地享受音乐。但是在当前合唱教学之中,有些教师由于担心学生个性张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采取某些手段,从而让学生在音乐的表现力上受到束缚,也正是由于教师对合唱作品的统一情感理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审美缺乏个性化,同时对音乐的深度挖掘不够,因此在中学合唱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第一,以曲诱趣,激发学生积极性。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合理选择歌曲,在健康向上的基础上以学生兴趣为重心,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平时爱听的歌曲。在放学期间学生往往会在手机上听一些音乐,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常所听歌曲的旋律选择类似的歌曲,用健康向上的歌曲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比如,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朗朗上口、旋律轻快的歌曲《奔跑》,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难度,从而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选择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歌词朗朗上口,旋律通俗易懂,同时这首歌曲可以告诉学生实现梦想的路上不可能是轻轻松松的,而是要不断奋斗拼搏的。

第二,情境相通,寻找共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选择歌曲时要注意歌词通俗易懂,同样也要注意学生情感和歌曲情境之间的相通性,找出学生情感体验和歌曲之间的共鸣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程度,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三,一可以提高音乐合唱教学效率,当学生能从个人成长的经历中找到和歌曲的共鸣之处,那么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音乐就会变得轻松简单,这对合唱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二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为人类的个体,歌曲往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直接寄托方式,所以让学生和歌曲共鸣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三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发展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健康向上的歌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和作用。比如,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选择刘欢的音乐《你是这样的人》就可以轻松地让学生和歌曲产生共鸣,《你是这样的人》歌颂的主人公是周恩来总理,中学学生在以往的语文和历史学习中已经大致了解了周恩来总理的个人事迹,所以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歌曲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是合唱教学的重心和关键。在进行合唱教学之时应该通过审美教学给学生以听觉冲击,使学生不仅聆听了音乐,还能在歌曲中听出作者的情感,从而对音乐进行综合体验分析,对音乐之中存在的美进行深度的感知,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之上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对作者创作之时的精神的感悟得到加强,并在自身爱好之下进行更深层的音乐精神追求。就好比在《黄河大合唱》合唱教学中,其最为核心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的精神核心、了解诗人光未然在作词之时的情感寄托、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作曲演唱之时的人文情怀。在合唱教学课程中,可以通过由点及面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具体应该参照歌曲中的核心点,结合歌曲诸多控制节奏,使学生在感受核心点的魅力之时,对整首歌曲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黄河大合唱》以黄河沿岸的老百姓为基础,塑造了不惧风雨、英勇前行的优良特质的时代楷模,这符合人类代表的劳动者形象,学生通过歌曲之中的核心要素点即船夫口中的号子的学习理解,可以更富有完整性地对这音乐核心点进行理解,从而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首艺术形式下存在的歌曲,更是黄河沿岸人们对劳动的热爱所呈现出来的一首战歌。早在汉代“音乐与诗词相并交融汇聚成了诗歌”,这一理念的提出也表现出了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与孔子的“兴于诗,成于乐”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在合唱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结合当今的音乐大背景,更要延續古人经验之下的智慧结晶,例如,在刘德华歌曲《中国人》之中,结合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下的具体事件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核心素养,更能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素养的产生,从而积极高效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该种合唱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山河奔涌的时代历史发展进行了解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华夏五千年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素养,使学生在面对重重困难之时,以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态度去延续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

音乐家德彪西,个性乖张、离经叛道、不惧风言风语,对歌曲进行大胆创新,外界及后人都将其视作印象派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铸的音乐中,很多都是对世界的描绘,他是众人皆知的线性音乐代表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音乐的多元性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音乐发展的长河之下,很多音乐流派的拥有源源不断的后继者,但是德彪西所代表的音乐流派却自成一派。德彪西的音乐神秘奇妙,他所构建出来的音乐意境脱离现实的依附,更多的是一种梦境之中产生的一类幻觉的表现形式。在对《牧神午后》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维上的创造能力,充分想象作品的呈现,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所想到的画面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出正确的调整,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在歌曲之上,而是在歌曲的意境之中,在聆听歌曲的时候,通过描绘的事物进行思维上的探知。学生在聆听过程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字形式下所描述出来的“牧神”,而是展开充分的联想,从而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之时对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对作者笔下的意境进行理解。在《牧神午后》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养都会得到提升,其一,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其二,提升学生直觉的敏锐度;其三,强化学生文化理解程度;其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这类音乐的教学之中,音乐教师的提前准备工作极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之中,要针对性地提出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牧神午后》之时,相互交流、探讨,从而对音乐进行理解,也使学生的联想能力、思维反应能力得到加强。教师通过审美情趣的教学,使学生学会音乐语言,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发展。通过聆听,学生不仅仅要感受歌曲之中的文字之美,更要感受音乐之中的意境之美。

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文字的美,往往一个字可以真正描绘作者的心境。例如,歌曲《军中绿花》“寒风飘飘落叶”中的“落叶”将意境从美好的事物拉到了晚秋,从而表现作者此时心中的情境:在这般美丽的情境下,无奈自己不能放开身心来欣赏。

(3)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参加实践,并应用于实践。通过合唱教学中所搭建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和他人以及环境进行合作和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人文主义思想的领悟能力。艺术表现主要是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对歌曲演唱、弹奏、形态展示的过程中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在集体活动合唱教学实践平台上与同学合作、尊重环境并展现个人才华和创造能力。合唱教学实践平台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多姿多彩,也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在音乐教学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心理承受能力、实践学生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合唱教学《教我如何不想她》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可以采用VR技术建立情境,以多媒体呈现意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式,将抽象的情境具体化、将幻想的意境实体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之中,音乐教师要将歌曲中所潜藏的情境进行具体化、将幻想的意境实体化,最大限度上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集中并将注意力放在合唱教学之中,当学生注重了合唱教学,学生合唱教学也得到了提升,在合唱教学实践平台的合唱教学中,学生的音乐体验会更良好。在学生学习《教我如何不想她》之时,通过对刘半农的歌词进行朗诵,体验歌词的美感;通过对赵元任的歌曲尽心聆听,学生在歌曲中体验春夏秋冬季节下演唱家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理解的同时感受优雅动人、娓娓道来的优美旋律,让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得到加强。

学生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对美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会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好事物,感受美好事物。通过对音乐歌词中的字句理解,感受音乐之美的存在。如在许嵩的歌词中“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学生在通过音乐歌词,可以感受到歌词意境。

(4)培养学生应用美的能力

应用美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时代特征的探究、认知与理解能力。音乐艺术和学生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地区、民族、时代都存在着不同的音乐环境,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音乐体裁、形式风格等的差异。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辅导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挖掘音乐中潜藏的文化及文化之下的审美因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是结合了时代的潮流,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充分体现民族的特色。例如,在《流水》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聆听加深对音乐情境和意境的理解,再结合自己所处环境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思想感情,理解《流水》中所表达的艺术形象,阐述《流水》中所蕴涵的高深意境。通过聆听学生了解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背景,理解了乐曲中“山泉、小溪、江河湖海”所蕴涵的情景,是对大自然秀丽河山的咏颂;感受到伯牙和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从而对学生的胸襟和精神进行培育。古琴艺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潮流中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它独有的音色特质阐释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有风格,蕴涵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体现了古人追求真理与极限的同时不偏离现实的品行,是核心素养下立德树人理论教育的重要素材。

又如,《酒歌》作为蒙古族的民族代表音乐之一,主要是通过介绍蒙古族热爱歌唱的现象,结合蒙古族的酒文化,体现了蒙古族的豪迈的音乐形象。《酒歌》中对酒文化的描述结合了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生活,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尊崇礼乐的优良风俗,他们歌唱民族,感谢自然之赐,敬重父母之养,珍惜友誼之贵,咏颂信仰之根,表现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赏析音乐的同时,加深对音乐中所描绘的民族特色、人文情怀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站在文化角度上去解读、理解、阐述对应的民族特色与人文情怀,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深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5)歌曲对比,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我国汇聚了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的通俗歌曲的意境会因为表达方式和演唱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民族通俗歌曲教学中要比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何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比较彝族通俗歌曲《七月火把节》和藏族通俗歌曲《鸿雁》,《七月火把节》这首歌表达出了彝族人民对火的热爱,火不仅象征着希望,同样意味着光明。《鸿雁》这首歌曲教学时要让学生畅想一下自己在草原上骑着烈马,喝着烈酒的情形,虽然没有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情形,但丝毫不影响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所以,不同民族的通俗歌曲,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演唱形式是存在着不同的,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决定了民族歌曲的音乐形态,所以在欣赏不同民族的歌曲之时要从该民族的生活习性出发,才能掌握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6)组织活动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悟音乐之美

正所谓良师益友,教师既是教学生学识的良师也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所以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又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中学合唱的教学中,教师既可以是“导演”,在合唱学习中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又是“演员”,在合唱教学中与学生一同参与进来。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与教师互相信赖,那么在合唱教学中将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学生会更加尊重和接受教师的教诲,学生也能在和谐、平等、热烈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进而沉浸于音乐作品得演绎中,感受其中的内涵与美感。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去鉴赏美、感受美、认知美、应用美、创造美,以此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艺术表现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唱教学的效能,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艳.合唱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摭探[J].成才之路,2017(32).

[2]马宝成.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9).

[3]毛丹.中学合唱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初探[J].音乐时空,2014(05).

[4]王海英.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6(24).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合唱教学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