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大豆新品种湘春褐豆32 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2-11-16阳小凤唐文军李小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花叶病毒单株湖南省

阳小凤,黄 山,唐文军,姜 玲,李小红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大豆是广泛种植的豆科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大豆的产业链条长、相关产业多,不仅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畜牧业、养殖业、食品业、医药业、轻工业等的重要保障。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稳定和民生等重大问题[1-2]。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是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历史至少已有5 000 a[3]。我国的大豆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大豆的种皮颜色丰富多样,包括黄、绿、褐、黑、双色等,其中褐皮大豆又可分为茶色、淡褐色、褐色、深褐色、紫红色等[3]。大豆种皮的颜色主要是由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花色苷类物质的积累所形成。花色苷是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直接清除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花色苷在人体抗衰老、抗氧化、免疫调节及抑制肿瘤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4-6]。不同颜色的大豆其花色苷含量差异十分显著,特别是颜色较深的黑皮大豆和褐皮大豆品种较黄皮大豆等浅色品种的花色苷含量高很多。因此,黑皮和褐皮大豆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7-8]。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褐皮大豆品种主要为地方品种,其产量低、抗逆性较差。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豆种质资源,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地方黑皮大豆品种黑363 与黄皮大豆品种鄂豆4 号杂交选育出了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褐皮大豆新品种湘春褐豆32,并于2021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亲本性状

母本黑363 为黑皮春大豆地方品种,属极早熟品种。父本鄂豆4 号由仙桃市九合烷原种场选育,该品种为椭圆叶,白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淡褐色,百粒重20 g 左右;外观品质优良,粗蛋白含量47.00%,粗脂肪含量16.50%,属于高蛋白大豆品种。

2 选育过程

2008 年春,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以黑363 为母本、鄂豆4 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08 年秋,种植该杂交组合F1代,单株收获F2代种子;2009 年春,F2代分单株种植,并筛选不同熟期、籽粒大小、脐色的优良单株;2009 年秋,分单株种植优良F3代单株,并筛选目标性状优良的单株;2010—2013 年分春秋两季进行F4~F8代优良单株的筛选;2014 年春季,选择优良定型株系进行株系鉴定;2015—2016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1 个高产、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株系,并定名为湘春褐豆32。湘春褐豆32 参加了湖南省2017—2018 年2 a 5 个点的春大豆联合品比试验和2019—2020 年2 a 5 个点的区域试验,同时参加了湖南省2020 年5 个点的生产试验,于2021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豆20210003。

3 选育结果

3.1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

湘春褐豆32 在湖南省春大豆联合品比试验中表现突出。2019—2020 年湖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在慈利、长沙、邵阳、衡阳和永州进行,以湘春豆24 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 次重复。湘春褐豆32 在2019 年区试中,田间表现无明显花叶病毒病,5 个点中有4 个点增产,其平均产量为2 862.33 kg/hm2,较CK 增产6.08%;在2020 年区试中,田间表现也无明显花叶病毒病,5 个点中也有4 个点增产,其平均产量为2 809.80 kg/hm2,较CK 增产8.10%;2 a 平均产量为2 836.07 kg/hm2,较CK 增产7.07%(见表1)。

表1 2019—2020 年湘春褐豆32 区域试验结果

2020 年湖南省生产试验同样在慈利、长沙、邵阳、衡阳和永州进行。湘春褐豆32 在5 个生产试验点均表现增产,且田间无明显花叶病毒病,其平均产量为2 809.50 kg/hm2,较对照湘春豆24 增产13.54%(见表2)。

表2 2020 年湘春褐豆32 生产试验结果

3.2 品质鉴定结果

2019 年和2020 年对湘春褐豆32 抽样进行品质检测的结果表明:湘春褐豆32 的蛋白质含量2 a 平均为41.71 %,脂肪含量2 a 平均为21.71%,蛋白质+脂肪总含量2 a 平均为63.42 %。因此,湘春褐豆32为蛋白质和脂肪双高的大豆品种。

3.3 综合抗性鉴定结果

在2019—2020 年的湖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湘春褐豆32 田间表现均无明显花叶病毒病症状,表明其对花叶病毒病有较好的抗性。2019 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防虫网室进行大豆花叶病毒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表明:湘春褐豆32 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病情指数14)、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7(病情指数33)。同时,湘春褐豆32 对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抗性,其籽粒的虫食粒率、褐斑粒率和紫斑粒率均较低。

4 主要特征

湘春褐豆32 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白花灰毛,成熟荚黄色,籽粒椭圆形,种皮褐色,子叶黄色,脐褐色;全生育期103 d,比湘春豆24 晚熟1 d,属于中熟型春大豆品种;株高45.7 cm,底荚高度9.9 cm,主茎节数11.6 个,有效分枝数2.4 个,单株有效荚数30.7 个,单株粒数61.4 粒,单株粒重11.7 g,百粒重19.6 g;丰产稳产性和抗逆性好,平均产量2 836 kg/hm2。蛋白质含量41.71%, 脂肪含量21.71 %,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3.42%,为蛋白质和脂肪双高的褐皮特殊类型大豆品种,适宜在湖南省各地及南方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合理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同时,应适当轮作,避免重茬,预防大豆疫霉根腐病等南方地区常见的土传病害。

5.2 适时播种

湘春褐豆32 的适宜播期为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湘南地区可根据天气适当早播,播种量为60~90 kg/hm2。南方地区春季雨水丰沛,为便于排水,宜采用开厢起垄种植,一般厢面宽2~3 m,沟宽0.4 cm。播种方式一般为条播或穴播,建议株行距为40 cm×15~20 cm。种植密度25 万~30 万株/hm2[9-10]。

5.3 田间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如果土壤肥力较好可不施或少施肥料,一般施复合肥225~300 kg/hm2作基肥,还可适当施用农家肥或有机肥。南方地区的红黄壤磷元素比较缺乏,播种前要施入钙镁磷肥600~750 kg/hm2,可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播种后出苗前用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封闭除草,苗后除草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在大豆封行前人工定向喷施除草剂精喹禾灵3%+灭草松27%乳油进行除草,后期人工拔除田间大草。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结荚鼓粒期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或生物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播种前1~2 d 采用药物拌种能有效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地下害虫和减轻鸟害等,出苗后要注意防治地老虎、蜗牛和蚜虫;开花至结荚鼓粒期重点防治大豆夜蛾、卷叶螟、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等虫害[11-13]。

5.4 适期收获

人工采收在黄熟末期至完熟期进行,收后视天气情况摊晒或挂晒,然后及时脱粒。机械采收则在完熟期或手摇植株有响声时进行,采用大豆专用收割机或联合收割机收割时要关注割茬高度,太低容易造成大豆“泥花脸”而影响商品性;割台太高则容易掉枝而造成损耗太大。大豆晾晒干后应及时贮藏在阴凉干燥处。

猜你喜欢

花叶病毒单株湖南省
中椒1615 号
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及其致病性分析
西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