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芯片级检测与维修课程思政探索*

2022-11-16卓树峰陈超陈开洪高嘉伟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期
关键词:机制思政评价

卓树峰 陈超 陈开洪 高嘉伟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

0.引言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重要观点[1]。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和“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3]。这些观点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4]。”这为高校教师如何把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引导。就是在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培养思路上,更要关注学生的三观塑造。要找准课程和思政的切入点,做好“红”和“专”的结合,建立起一套符合课程特色的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因此,对于《芯片级检测与维修》这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笔者提出一种平时分评价机制,以平时分为抓手,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塑造价值观念、锻炼工匠精神、促进互帮互助和改进评价体系为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地生根的手段和方法。

1.提出原因

随着社会科技实力的迅猛发展,很多企业行业的技术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瓶颈,难以在短期内在某些领域的技术上取得突破。更多是在做知识的搬运、传输、整合、改进和教授。这时传播者的作用远远是大于开拓者的作用的。如同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而它的命名却是因传播者的巨大贡献而来。在众多的企业中,懂技术,擅长传播、沟通和带徒的工程师是非常难得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人选。在高职生就职的企业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以从事技术支持、销售和研发助理为主,此时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展现自我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第七名效应”,即学生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取得较大的成就的,往往不是前几名,而是第七名左右的学生。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大概率的特点是懂得一定技术,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能快速推广实用技术,擅长简化复杂原理,能深入浅出地说清高科技产品的来龙去脉,会铺垫人际关系并转化为事业上的强大助力。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更快地取得资源上的积累,更容易有机会争取下项目,从而取得成功。

《芯片级检测与维修》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具有电子整机产品维修及售后服务能力的实践型人才。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综合运用到低频电路、高频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知识,主要培养学生的元器件级、芯片级电路板的维修能力。本门课程,除了需要同学们掌握电子整机产品维修流程和维修方法等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随着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很多高校的课堂基本上都实行了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试考核为辅的学生评价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唯考是举”和“考试为王”的学习导向,开始注重平时和过程的训练。对于传统的课堂上,平时分更多是针对课堂提问答题互动、课前课后作业和课上学习情况的考量,是针对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而无法衡量其在团队中的价值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有些“不擅长展示和宣传自我的优等生”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充当着“第二教师”的隐形角色,特别是实践类课程,更是起到了“先会带后会”的重大作用。

2.思路内容

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的具体内容为:(1)每个人在这门课有5分的加分权,课上课下皆可以使用,对于帮助自己完成本次课程的实训任务或者课后学习的同学进行自定的加分奖励,并签字确认。(2)这5分的加分权只能给除自己外的同学使用,可以给与1~5分自选的奖励,受益者可以再对其他同学使用,比如A给B后,B再给C…,但是不能超过3次转让,也不能最终使用在自己身上,期末平时加分只认最终拥有者。(3)每次的转让要提供具体的理由和说明,比如帮助你什么方面的内容,备老师抽查。对于弄虚作假者,平时分给与清除或者当作弊处理。(4)专任老师拥有加分权,可以给上课积极或者表现较好的同学加分,但总分不能超过班级人数*1分。(5)课程结束后,根据每个人身上所有的加分情况或者加分的排名,进行平时分的换算加分,在原来的平时分上加上换算后的加分。(6)加分较多的同学,可以将加分按一定比例置换为德育分。(7)如果高职3年实践课程较多,可以将每门课的平时分加分累积,到毕业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评比条件之一。(8)加分最多的同学的几名同学,优先推荐给有深度合作的校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起薪议价,争取高薪留聘合作企业,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中的代币法,又名表征性奖励制,它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来强化某一种期望的行为。比如小学教育中的五角星、小红花等,也可以是某种积分卡和点数。它要求我们针对明确需要改善的行为,给与具体的改善目标方向,确定改善的行为与“代币”之间的数量关系,明确“代币”与奖励的兑换标准和兑换时间,不倒扣,只记录正确的行为,合理控制与规范奖励的来源,注重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小学教育使用代币法是由于小学生还不懂规矩,还缺少对正确行为的认知认可,还不会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养成某些学习方法。

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的核心理念为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力求让课程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游戏的味道。它的本质是一种学习行为结果的奖励量化方式,也是学生在课下互动交往撬动工具,是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团队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集体的学习成长,辅助教师的考核评价,量化学生的价值操守。

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的拓展方向为“岗课赛”一体化筛选评价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有德有才的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在求职时候,一般的人力部门很难一下子火眼金睛般地筛选出合适的人选,同样对于指导学生参加职业能力大赛的指导老师而言,选拔参赛选手同样是个漫长而惊险的赌博过程。可能精心培养的选手因为内讧而痛失奖牌,本质还是学生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只重视自我价值而忽略团队作用,不顾全大局,不帮助队友。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可以作为入职岗位和入选比赛的重要参考,这一评价机制甚至可以超过学生学习成绩而从而企业招聘和大赛选拔的第一参考机制。

3.积极意义

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有着许多的积极意义。首先,我们知道学习的三位目标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往,我们的专业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取。而实际上,态度才是人的心理与情感的纽带和维度,是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的关键。态度的表现,植根于人的价值观念,反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为人品行和职业操守,人要有才,更要有态度,有道德。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鼓励助人为乐的精神,强化集体教育的导向,注重工匠精神的发扬,聚焦责任意识的培养,这与课程思政的内在目标和内涵本质是一致,是和把学生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青年的远大愿景是相契合的。

其次,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以一种隐身的形式“随课潜入生”,以游戏的方式“润魂细无声”。它不是“干巴巴”的大道理说教,而是“热乎乎”的小行为引导。它把专业课和真善美相结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不论在课堂的“主战场”之上,还是在课下的“次战场”之中,都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最后,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是一个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创新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不论是教学改革还是课程思政,创新和完善符合内在规律要求的制度都是保证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是现行课程评价机制的有益补充,它既充分考虑了《芯片级检测与维修》这门实践性强,操作性明显,需要集体学习完成的课程特色,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扬厚德强能、协作共赢的精神品质。新的平时分评价机制,将推动实践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将实现教书育才和立德树人的相得益彰,共同迈向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新格局。

猜你喜欢

机制思政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