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措施

2022-11-16钟洪宇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畜牧疫病养殖场

钟洪宇

吉林省通榆县草原管理站,吉林通榆 137200

要想在根本上实现中国畜牧养殖业可持续且健康地发展,必须使用有效方式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虽然说中国畜牧养殖业在落实诸多动物性疾病防控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有部分动物发生疾病传播。基于这种情况,积极分析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出现的具体因素,与此同时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疾病防控举措意义重大。特此,本文全面分析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措施,现综述如下。

1 畜牧业常见养殖动物疾病种类

不同种类的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发病根源以及性状均不相同,具体而言,动物类疾病主要分为下述三项。

1.1 传染性疾病

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为传播速率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巨大等等。对于动物传染病,工作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寻找到动物疾病的根源,令相关疾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倘若动物在发生传染病之后,工作人员没有做好处理,不但会令养殖场受到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导致当地畜牧业面临比较大的危机。针对传染性动疾病,务必要及时做好处理工作,以免疾病范围扩大,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未雨绸缪。诚然,动物传染病并非短期、突然地发生,导致动物发生传染病的原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传染病暴发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发作期、前驱期以及潜伏期。每一种传染病源阶段各不相同,传染疾病种类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动物传染病如果严重暴发,有可能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1.2 普通疾病

动物普通疾病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在养殖动物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类型。养殖动物在发生普通类疾病之后,经悉心照顾以及治疗能够康复。但不容忽视的是,倘若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为发病动物开展治疗,也有可能对养殖场造成损失。兽医临床将动物普通类疾病分为三个类别,详细为:其一、动物皮外伤。比如说:因各类因素所引发的动物皮肤表面划伤、烫伤以及烧伤,动物面部肢体存在的缺陷或者残疾;其二、雌性动物在分娩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如产后疾病等。此类疾病在治疗起来比较繁琐,治疗手段也颇为复杂;其三为动物内部伤。比如说动物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异常、血液系统等等。

1.3 寄生虫类疾病

相较于人类而言,动物所吃食物以及生存环境比较粗糙与脏乱,各类微生物非常容易附着在动物体表以及皮毛。有的寄生虫还会伴随食物进入到动物血液循环之中或者生存在其体内。寄生虫为导致养殖动物发生寄生性疾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常见寄生虫包含蠕虫、原虫以及节肢动物三类。蠕虫以及原虫一般在动物体内寄居,节肢动物则通常于动物体表寄生。寄生虫疾病一般存在于动物的食槽以及饮水资源等处,当介质进入到动物体内,导致相关动物性疾病发生。倘若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这些介质,做好寄生虫消杀工作,动物发生寄生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

2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病因分析

2.1 人为因素

2.1.1 未能落实相关管理工作

养殖场在养殖动物过程之中,必须做好动物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养殖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较差,其未能深入性了解动物疾病,更谈不上对相关疾病的病因开展系统化分析。在此背景之下,这些人员对动物实施配药以及给药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此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动物健康生长与疾病系统化治疗。不科学的治疗方式不但延误了发病动物病情,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一定副作用,其具体表现于药品引发不良反应方面。若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养殖动物死亡。

2.1.2 养殖场环境恶劣

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有很多养殖场的排污以及通风达不到标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养殖场的选址以及建设不科学、不专业。有些养殖场的场主为了达到控制建设成本的目的,养殖场内排污、通风装置比较差。在如此恶劣的养殖环境之下,会增加养殖动物相关疾病发生概率。

2.1.3 养殖场检疫管理工作相对片面

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有部分养殖场消毒工作未能全面落实。场内工作人员不专业未能及时对养殖场环境进行消毒,引起疾病蔓延。在这些养殖场中,动物死亡以及疾病感染的情况非常普遍。与此同时,当动物疫情发生之后工作人员在处理动物尸体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种情况直接引致动物疾病暴发的不可控性以及反复性。

2.2 动物因素

有些动物疾病可能源自于养殖动物本身。比如说:有些动物在出生之前已经受到感染,感染源在母体,这种疾病的发生有先天性的特点。一般来讲,此类疾病暴发比较突然,且有着不定期性的特点。针对于因动物因素所造成的疾病,养殖场方面必须要保证动物体病原菌检查的周全性和防疫工作及时性。通过这种干预方式能够降低动物先天性疾病发生概率。

3 关于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针对性举措

3.1 强化养殖场检疫防疫工作力度

随着当前国内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加上近段时间市场对于畜牧动物需求激增,中国畜牧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强化养殖场检疫防疫工作力度,详细做法为:其一、该项工作的落实离不开专业机构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在养殖中,多倾向养殖场管理,有些工作人员缺失专业化治疗疾病知识,因此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动物疾病。在现行的国家规范中,要求全国范围都要设定与之相关检疫机构和专业防疫站,经落实科学干预手段,能减少畜牧动物疾病发生率;其二、定期对养殖场内的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开展畜牧养殖时,虽说与之有关的方法体系朝向精细化发展,但面对诸多外部以及内部影响因素,倘若未能在第一时间对动物实施疫苗接种或者接种不及时,有可能造成动物疫病暴发。针对该点,养殖场工作人员在日后应多加关注,务必要引起重视。

3.2 强化动物养殖场的管理力度

养殖场工作人员在开展动物养殖疾病防控工作过程之中,必须侧重日常管理工作。从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诸多动物疫病的发生原因为没有做好细节管理工作,由此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相当严重。相关人员在开展平日工作过程之中,要做好下述工作,具体为:第一、工作人员在清理养殖动物粪便时,必须要使用专业设备完成该项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消毒,以免病毒细菌滋生现象发生;第二、在养殖动物时,工作人员要详细记录动物的进食情况、活动详情以及身体成长情况。通常而言,有很多动物疫病早期阶段会展现出端倪,养殖人员一定要做好观察工作,结合日常记录,判断动物是否患病;第三、针对已经存在疫病的养殖动物,一定要及时隔离,联系兽医为其开展行之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对病死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经专业处置手段加以干预,以防止对其它健康动物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第四、相关工作人员需定期对养殖场内环境加以消毒,结合养殖场内所饲养动物的品种,选择科学的消毒药品。定期对场内器具以及栏舍进行消毒,及时消灭病菌,减少动物疫病发生概率;第五、养殖场方面有必要强化对于外来人员监管力度,谢绝闲杂人等贸然进入到养殖场之中,以免畜禽发生应激反应诱发疾病。此外值得说明的是,饲养员在进场时也一定要积极遵守疾病的消毒程序,不要把外来病菌带入到养殖场之中。

3.3 积极完善动物养殖场相关设施

结合既往工作经验以及现行工作标准,在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过程之中,需要积极完善养殖场设施。其一、养殖场必须配备健全的隔离设施、清洗设备、供水设备、通风设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完成操作,为养殖场内的动物成长提供优良环境。某些动物饲养难度比较高,养殖场应当做好场内湿度、温度控制工作。结合当地天气变化,适当调节动物的食物供应模式,积极提升动物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少动物疫病暴发率;其二、养殖场方面应当积极完善相关设施,使用体系化的方法完成该项工作。如果饲养场仅采购单套设备,无法达到预防动物疫病的效果。现代化动物养殖场设施均是依照配套原则实现应用。基于这种情况,在日后工作中养殖场方面要采用多元化工作模式。

4 结束语

当前,随着中国民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民针对动物肉产品以及乳制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畜牧养殖动物的健康性也变得愈加重要。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和兽医工作者有必要将畜牧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控工作重视起来,通过有效方式减少疾病发生率,强化养殖场管理,以方便促进中国畜牧养殖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疫病养殖场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生猪病死赔偿机制——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