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层畜牧兽医畜禽标识(耳标)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

2022-11-16郑玉晏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畜禽兽医养殖场

郑玉晏

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畜牧服务中心,重庆 402460

为保障畜禽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畜牧法》中规定要实行畜禽标识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起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监管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还能够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畜禽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越来越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个人的收入水平,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落实畜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这也是满足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且促进畜禽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1 畜禽标识(耳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

畜禽标识是做好检疫工作的关键,但是基层防疫人员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重视起耳标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耳标管理工作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负担,缺乏工作动力。除此以外,一些养殖户更是缺乏认识,甚至认为佩戴耳标的家畜在生长方面会受到影响,因此对耳标的佩戴比较排斥,也没有按照要求建立养殖档案,使得基层的畜禽标识管理存在诸多的漏洞。

1.2 追溯信息建立不全

畜禽标识主要就是实现动物防疫检疫的可追溯性,但实际上目前的追溯信息系统建设并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基层的相关设备比较落后,信息化建设严重不足,一些养殖信息根本没有上传到信息系统中;再就是养殖户在工作中持不配合的态度,一些规模化养殖场甚至也没有按照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因此导致养殖信息无法做到有效追溯;最后就是耳标和追溯体系没有有效地建立对应关系,这也是管理不当导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耳标反映信息与真实的畜群个体信息不对应。从而导致发生畜产品安全事件时无法可溯源追责。

1.3 耳标管理销毁存在缺陷

耳标管理销毁存在缺陷,一方面表现在耳标的领发、使用、监管、回收、佩戴等环节存在漏洞,因此无法得到有效的追溯信息;另一方面则是驻厂检疫人员对定点屠宰厂屠宰后的牲畜的耳标进行回收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有的没有进行回收,还有的不进行销号,而且焚烧处理的方法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2 基层畜牧兽医畜禽标识(耳标)管理模式

2.1 “三专”管理

2.1.1 专人、专库、专账管理。基层畜牧兽医单位(中心、站)派专人负责畜禽标识(耳标)及免疫证的领用、发放,健全畜禽标识专人管理、专账登记、专库存放、统一订购、按需领取、逐级发放、及时回收、定期销毁等制度,实行定期盘点、定期汇总、定期报告、定期督查。屠宰生猪环节回收畜禽标识(耳标)同样照此执行。

2.1.2 建立领用台账。猪、牛、羊畜禽标识(耳标)分类管理,通过审批的大型集约化养殖场领标、特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领标领证、生猪补标补证、母猪保险用标用证、损毁畜禽标识(耳标)和免疫证实行分账管理。

2.1.3 标证配套及保证金。通过审批的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只领取畜禽标识(耳标),不领取免疫证,领标前养殖场必须向基层畜牧兽医单位报送领取计划,养殖场确定专人凭养殖场出具证明领取。特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领用畜禽标识(耳标)及免疫证时应配套,畜禽标识(耳标)、动物免疫证各一只一张为一套,领取时实行临时保证金管理,按数量及一定标准收取保证金。

2.1.4 牛羊畜禽标识(耳标)管理。春秋两季防疫牛、羊佩带畜禽标识(耳标)应建立领取、使用台账,使用剩余畜禽标识(耳标)应及时收回。

2.1.5 畜禽标识(耳标)损坏。畜畜禽标识(耳标)在自然环境中使用,一年内掉标、断标、碎标率合计不超过所加施畜禽标识(耳标)的2%。对散养户母猪畜禽标识(耳标)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补打新的标识,根据养殖档案(防疫档案)记录的新标识号码核销畜禽标识(耳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破损的新畜禽标识(耳标)需交回领取处进行置换,并做好登记回收工作。

2.2 三责任

2.2.1 “三责任”是指畜禽标识(耳标)管理专人的管理责任、官方兽医在防检疫工作中的监管责任、特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及养殖场的使用责任。

2.2.2 禁止任何人、养殖场超权限超范围领取使用畜禽标识(耳标)。严禁擅自将标识交与未经许可领取的养殖场及他人使用、非法买卖。严禁跨服务区域使用畜禽标识(耳标)。

2.2.3 官方兽医对养殖、产地检疫申报、运输(检查站)、屠宰入场等环节畜禽标识(耳标)佩戴情况应严格查验,对未佩戴标识的要依法查处。挂牌兽医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标识(耳标)的领取、佩戴、库存、记录和养殖档案监督和管理,对其未使用完的标识去向的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发生买卖标识、“洗猪”等违法行为。

2.2.4 官方兽医在防检疫工作中要调查动物来源(查看村或社证明、电话核实)、核查畜禽标识(耳标)(核查申报人提供的标识号码是否与动物佩戴的标识一致),动物来源不清、标识不相符的不予检疫出证,并上报处理。

2.2.5 畜禽标识(耳标)佩戴信息应载入养殖档案或免疫档案,从而实现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管理,同时还需要注意,畜禽标识具有唯一性不得重复使用。

2.2.6 有关区域内育肥猪补标。需农户向监管官方兽医申报补标,由驻片特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实施,补标超过10只以上由监管官方兽医报所在的畜牧兽医单位(中心、站)备案。补标应登记在养殖档案或动物防疫档案中,每月汇总上报畜禽标识(耳标)管理人员,建立专账备查,对补标异常特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及时预警预判,查明原因以防违规使用。

2.2.7 畜禽标识、动物免疫证应做到月月盘存,账目实物相符。屠宰环节回收畜禽标识(耳标)做到每月汇总回收数量盘存,送交专门销毁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2.3 一平台管理

畜禽标识领取使用可在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监督管理系统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并注重层次管理的三个环节,一是镇街在区级领取、二是基层畜牧兽医单位(中心、站)发放、三是特聘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区域使用(服务责任村)。畜禽标识管理要强化平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

2.4 预期的效果和作用评估

通过实施“三专三责任一平台管理”模式,规范流程、明确责任、推进信息化等措施,能有效确保畜禽标识(耳标)管理工作做到严谨高效的全程监管,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区域内畜牧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开展,而且通过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监管制度还能够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对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畜禽标识(耳标)管理效果的建议

3.1 加强宣传工作

在畜禽标识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对畜禽标识的认识,重视起在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便可以确保畜禽标识制度的有效实施。尤其是随着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出栏动物佩挂耳标已经成为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地区开始以此作为检验防疫检疫效果的重要凭证。因此必须要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基层防疫人员以及养殖户的认识,保障基层防疫人员能够在耳标管理上提高重视,养殖户也能够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从而杜绝违法行为,保证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3.2 改进动物免疫标识溯源系统

动物免疫标识溯源系统是实现耳标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关键,相关系统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断对动物免疫标识溯源系统进行改进,同时要求养殖场必须备案,备案后分配养殖场管理账号。为了提高管理效果,还需要确保养殖人员们配合相关工作,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从而确保在出栏申报检疫时只需要用识读器输入该养殖场管理账号及管理密码,确保产品的有效追溯,为养殖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标识管理

加强对免疫标识计划审查工作,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要针对畜禽标识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比如在使用环节中应该确保标识信息的统一性,在回收环节中要注重回收流程的规范性以及销毁工作的科学性等等。针对工作中的违法现象还需要及时进行查办,确保管理工作的依法进行。

3.4 电子耳标只能用于特定动物推广

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可采用电子耳标,其采用的是芯片技术,因此造价比较高,将其可以用于特定动物推广。比如对于奶牛,种畜个体精细化生产管理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采用这一方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畜禽养殖中极易受到疫病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采用耳标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动物防疫检疫、动物流通、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从而确保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保障了当前畜禽养殖的安全性,也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提供了保障,对我国现代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畜禽兽医养殖场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兽医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人工呼吸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兽医之死
今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事宜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
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畜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