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肉鸡饲养中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2022-11-16胜,石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囊肿消化道肉鸡

吴 胜,石 蓉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农业农村工作站,广西柳州 545508;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500

在我国的农业养殖生产领域,肉鸡是十分普遍的养殖项目。肉鸡饲养有着规模大且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因此肉鸡也成为了人们主要的食用肉类。然而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由于肉鸡的病害种类多,且发病率高等因素,使得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据此探讨肉鸡饲养中的常见疾病,加强对其预防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1 肉鸡饲养的特点

1.1 饲养周期短

与普通的家鸡相比,肉鸡由于其早期的生长速度快,使得其饲养的周期也会相应的短一些。通常来说,肉鸡在49~56 d就可以完成发育,其重量可达到近2.8 kg,相关资料显示,肉鸡在成长完全后,其重量是刚出生的50倍。同时肉鸡的饲养周期短,其原因也是因为肉鸡的饲养转化率较高,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对肉鸡进行饲养即可达到肉鸡的销售标准。

1.2 上市耗时短

由于肉鸡的饲养周期短,使得肉鸡的上市周期也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肉鸡从生长发育到上市只需经历两个月的时间。肉鸡既可以进行冷冻或活禽就近销售,也可以进行长距离销售,一年之内饲养人员就可以饲养4~5批肉鸡,具有极好的饲养经济效益。

2 肉鸡疾病的特点

2.1 疾病呈现出非典型化特征

随着肉鸡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如今肉鸡出现混合感染疾病的数量越来越多,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了降低肉鸡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防疫部门对肉鸡都会进行一年2次的疫苗接种。而有一些致病原因为发生了变异,导致了其病症不再出现典型化特征,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从而导致饲养过程中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最终导致鸡群出现大面积感染的现象。

2.2 传播速度快、面积广

目前肉鸡的规模化饲养十分普遍,一些饲养人员因为过度关注经济效益,忽视肉鸡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从而导致了一旦鸡群中有肉鸡出现疾病感染的问题,就会迅速传播感染至整个鸡群。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规模化肉鸡养殖其密度是较大的,鸡群内的空气流通往往不够通畅,当空气含有一些有毒气体后,肉鸡的呼吸道黏膜保护能力就会下降,进而大范围的造成疾病感染。同时在如今的规模化养殖下,由于养殖数量的增多,肉鸡在鸡舍内没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也导致了肉鸡的抵抗力降低,造成大面积的疾病发生。

3 肉鸡饲养中的常见疾病

3.1 胸部出现囊肿症状

对于肉鸡而言,其胸脯是很有价值的一块地方。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胸囊肿症状,部分饲养人员对其防治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肉鸡胸部慢慢开始发炎流脓,甚至还会出现肉鸡高烧死亡的问题。胸囊肿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病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肉鸡的胸骨外皮层在长期的压迫或是摩擦下,出现皮质硬化进而形成一种囊状组织。肉鸡不同于普通的家鸡,其生长速度较快同时体积较大,所以肉鸡在一天中基本上都是保持一种俯卧的状态,而在这种俯卧的状态下,肉鸡的胸部就会承受身体的主要重量,长时间下就造成了胸部的压迫。与此同时,肉鸡的胸部羽毛相对来说生长较慢,当其与地面接触摩擦后,就易造成胸囊肿病症。其实对于胸囊肿的防治难度并不高,但正是因为大部分的饲养人员不够重视胸囊肿病症,导致了病症的扩大化,最终出现病情难以恢复的问题。胸囊肿前期只是简单的肿胀,其处理也十分简单,后期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3.2 出现腹部积水病症

肉鸡饲养过程中,腹部积水也是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发病症状与人患有腹积水时出现的病症极为相似,都是腹部存在大量的积水。肉鸡出现腹积水症状,一般不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引发肉鸡腹积水病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了某些外部因素,也有一些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肉鸡的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对外部的饲养环境、饲养条件等未进行严格的控制。内部因素主要有肉鸡存在病症的遗传,虽然说腹积水病症不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但上一代将病症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较大。

3.3 消化道病症

对于肉鸡的生长发育而言,消化道病症时刻都对其产生着威胁。消化道可分为口腔、胃、肠等几部分。一般情况下舍饲的鸡群由于其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所以通常只要保证好水源以及饲料的安全卫生,鸡群发生消化道病症的概率就会较小。对于地养模式的肉鸡而言,其与地面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发生消化道病症的概率较大,一旦鸡群内某一肉鸡患上消化道病症,就极易造成其它健康鸡感染消化道病症的问题。目前消化道病症发生率较高的也是在以地养模式为主的黄鸡饲养中。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病症致病原有寄生虫类、病毒类等,如冠状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当肉鸡患上消化道病症后,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出现消化不良,肠炎等问题。消化道病症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的概率,但往往是在夏季的时候发病率最高,对消化道病症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控制,就易造成病原经过肉鸡的肠黏膜后,渗入皮下组织最终出现全身感染的症状。

3.4 呼吸道病症

常见的肉鸡呼吸道病症包括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肉鸡呼吸道病症复杂,且通常会发生疾病的混合感染。呼吸道病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如鸡舍的环境、温度变化、饲养管理不规范等。呼吸道病症在冬季的时候发病率最高,当肉鸡出现呼吸道疾病后,其生长速度也会因此变慢,严重还会导致肉鸡的死亡。

4 肉鸡饲养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4.1 胸囊肿的防治

肉鸡出现胸囊肿疾病,实质上就是其胸部皮下发生了局部的炎症。通常情况下胸囊肿疾病在仔鸡中发病率较高,虽然胸囊肿疾病不会造成鸡群大范围的传染,也不会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肉鸡品质的下降,影响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对于胸囊肿的防治而言,可通过强化垫料管理来实现,以此来预防肉鸡的胸部与地面直接发生接触摩擦。需注意的是,垫料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以及松软度,同时还应保持垫料的干燥。除此之外,在饲养中应尽可能的减少肉鸡的俯卧时长,加强肉鸡的运动量。

4.2 腹水症的防治

肉鸡饲养过程中,出现腹水症大多与肉鸡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肉鸡腹水症发病率较高,但其不具有传染性质。一般肉鸡在2周龄左右会发生腹水症状,在4周龄的时候病症最为严重。对于腹水症的防治,首先注重改善鸡舍内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特别在早春时,由于育雏密度较大,饲养人员要时刻关注好鸡舍内的通风是否良好,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其次可在肉鸡的饲料里适当增加磷、维生素E,确保其中硒含量至少在0.3 mg/kg。最后,注意控制好消毒剂的用量,不宜过大。

4.3 消化道病防治

对于消化道疾病的防治,目前主要可分为疫苗免疫,药物防控这两种手段。另外,对于本病的防治,微生态制剂也有很好的效果。微生态制剂中含有对胃肠十分有益的益生元和益生菌。其中,益生元可以对肉鸡肠道内在益生菌进行选择性的培养,从而使肉鸡肠道内产生更多的有益菌。而益生菌则是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了乳酸乳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等。通过微生态制剂调节肉鸡的肠道微生态,让肉鸡肠道内的有益菌数量增多,从而即使当肉鸡后期受到了有害菌的感染,也能够通过自身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抑制感染,防止出现消化道病症。采用药物防控消化道病症时,可选择抗革兰氏阴性菌较强的药物。同时对于肠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也可以选择多粘菌素类及磺胺类等药物。最后,对肉鸡进行临床用药应注意,一定要把握好临出栏肉鸡的休药期,避免后期出现机体内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

4.4 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对于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首先应确保鸡舍的合理布局,为肉鸡的生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把控好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条件。在饲养过程中,应确保饲料以及水源是干净卫生的,不能将发霉变质的饲料喂养给肉鸡。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对鸡舍的消毒处理。对肉鸡进行疫苗接种时,为了更好地增强其抵抗力,可在进行接种前后3天停止服用抗病毒类药物。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也可适当的增加口服补液盐等抗应激药物。通常冬季是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对其防治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或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强力霉素等预防性药物防治。

猜你喜欢

囊肿消化道肉鸡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带你了解消化道出血
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
肉鸡生理如何影响肉鸡生产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肝囊肿会癌变吗?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