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料制品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1-11林志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塑料制品成本核算管理人员

林志微

前言

环保理念的提出对以塑料制造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利用宏观调整手段,设定塑料制品的使用场景、环保属性。在这一背景下,塑料制造企业调整思路,突出强调生产成本控制,旨在通过成本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积累技术创新的能力。从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 年,我国塑料制造产业总产量达到774.8 万吨,同比增长0.3%,增速逐步变缓。为应对这种局面,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对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形态进行必要调整,构建完备、高效的管理机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工作管理成效低于预期。为改变这种局面,确保制造成本管理体系优势的发挥,塑料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方案,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面性、系统化,在满足生产活动的前提下,控制整体费用支出规模。

一、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制造成本构成分析

通过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构成的分析,管理人员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开展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等各项工作,保证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企业成本作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常规性支出费用,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费用的支付将产品质量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确保原料采购、生产投入、市场营销等活动的有序开展。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是指能构成产品实体或者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采购不同的原料,引进多种设备,以确保相关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以往经验,直接材料费用支出,约占塑料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支出规模的50%作用。

从企业成本的构成角度来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成本构成相对复杂,涉及到的成本费用较多,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举措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以及调控,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塑料制品生产生产企业整体的成本支出规模,对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盈利能力的增强产生消极影响。为应对这种局面,通过综合评定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成本构成以及企业成本的相关数据,形成最优化的企业成本支出方案,在兼顾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生产生本压缩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实现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收益与支出的均衡。

二、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开展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暴露出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核算方法不科学、预测方法不合理、损失预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短板的综合评估,在加速管理理念转变的同时,也提升了相关应对策略的指向性,实现质量提升。

1.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出于扩大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收益等多方面的考量,在产品的设计、制造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避免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给企业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惩处力度,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技术规范,保证自身产品质量,杜绝产品质量的发生。部分塑料制造业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到想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实践价值与重大作用,影响了企业成本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多数塑料制品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环节,没有形成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造成企业成本管理主体的缺失,导致管理工作质效不佳、管理举措不到位等系列问题。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降低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对于企业成本的归集能力,对于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出现的企业成本,管理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原因的研判以及责任的划分,不仅无助于企业成本管理成效的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进程,使得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决策者以及管理人员,难以快速分析企业成本出现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举措进行企业成本的合理管控。

2.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组织开展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将企业成本核算作为相关管理举措的基础与前提,着眼企业成本核算结果,结合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需求,细化企业成本管理内容,完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以不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成本核算环节,选用的核算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成本支出情况,引发核算数据失效。例如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企业成本核算环节,没有设置全面的企业成本核算项目,核算项目的缺失,使得企业成本核算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支出情况。由于没有科学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管理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往往依据自身工作经验,粗略地开展产品原材料、职工薪酬等会计核算,核算数据的失真影响了后续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有效性,管理人员无法依据企业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相应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引发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支出量增大。

3.企业生产成本预测方法不合理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基于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要求,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前置,期望通过企业成本预测,高效配置各类成本费用支出,避免额外成本的产生,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使用。我国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起步较晚,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健全完备的企业成本预测机制,对企业成本内部影响要素、外部影响要素评估不够彻底。这种情况的发生,降低了塑料制品企业生产成本预测的精准性,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或者偶然因素,难以进行科学应对。例如在塑料颗粒生产加工过程中,生产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生产规范,将高聚物树脂与各种添加剂、助剂,通过计量、混合、塑化等方式,加工形成,生产工序较多,涉及多种生产原料,这种复杂的产品原料构成,导致塑料颗粒整体生产成本较高。受到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组织开展塑料颗粒生产加工活动过程中,没有能够将塑料颗粒生产与整体产品成本规划结合起来,对于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添加剂等没有做好宏观管理,导致原料采购受到外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塑料颗粒缺乏整体性的成本管理规划,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整体效果,造成塑料颗粒生产成本的不可控。

4.质量损失成本预防机制不完善

从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角度来看,产品质量问题诱发的损失占比较大,这种构成特点,要求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举措,应对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成本损失,将企业成本的支出规模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但是,目前多数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暴露出质量损失成本预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管理人员对企业成本损失类别把握不全,支出项目内在关联性缺乏全面认知。这种情况的存在,要求管理人员统筹各类要素,组建全面的质量损失成本预防机制,对企业成本损失的规模做出科学评估,为后续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保证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三、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诱发原因分析

通过研判塑料制品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成本管理举措的优化创新。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将更多的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产品质量把控、工艺优化升级等方面,对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视度不够,仍旧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对企业成本开展预测、核算等工作,这种错误的观念认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整体质效,压缩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考虑到企业成本构成的复杂性,管理人员在开展各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专业技能,分析处理企业成本相关数据。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没有在内部建立起企业成本管理队伍,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人员在数量、专业水平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对于企业成本的管理,无疑需要各类成本数据的支撑,依托数据分析、核算等工作,实现企业成本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但是多数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没有形成覆盖各部门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体制层面的漏洞增加了塑料制品企业生产成本数据丢失或者遗漏的机率,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企业成本管理决策、执行等活动的开展也产生了阻碍作用。为稳步提升塑料制品企业生产成本管控能力,管理人员应当在掌握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应对策略,逐步构建起完备化、系统化的企业成本管控机制,以应对现阶段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要求。

四、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控的基本方法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方法的健全与完善,要求管理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在掌握企业成本构成的基础上,针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环节暴露出的问题,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整合管理资源,在弥补现阶段管理问题短板的同时,加速高效化、体系化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的形成。

1.加速工作观念的转变

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之前,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认知的有效转变,为后续方法创新与制度体系完善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决策者需要从企业长足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企业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成本投入规模、产品质量把控等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推进各项企业成本管理优化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培训与考核的力度,根据管理人员的构成情况,制定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借助主题培训、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管理人员树立起正确的工作理念,有效处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促进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体系的健全,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效能,逐步形成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竞争优势,提振其市场表现,在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例如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引导管理人员形成全程性成本管理思维,将成本管理与塑料颗粒生产、工程塑料加工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成本管理作为框架,调整生产方式,优化工艺流程,切实满足新形势下塑料制品生产、流通的基本要求。

2.健全完善管理体系

塑料制成品生产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为增强管理水平,防范化解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团队需要认真做好观念转换,细化成本管理基本要求,确立成本管理目标。考虑到成本管理复杂性,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体系健全与完善环节,率先划定管理框架,梳理职责界限,引导管理人员有序履行管理责任,持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例如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要设定打破传统的管理思路,改变过往垂直化管理体系,采取条块管理模式,将财务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纳入到同一成本管理体系下,从不同角度出发,组织开展塑料制品生产管理相关工作,形成更为健全、更为完善的成本分析、管控机制。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体系调整之外,还需要从成本管理层面出发,进行生产流程优化,开展项目运行机制创新升级,借助生产流程精简,压缩冗余环节,以确保各项生产活动高质量开展。着眼行业转型背景下,塑料制品企业发展要求,成本管理环节,还需要多维度出发,探讨成本管理路径,完善成本管理方法。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消耗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在进行人工费用控制的过程中,考虑到人工费用构成的复杂性。结合各类制造费用支出情况,开展制造费用归集、分配,以实现费用量化处置,避免管理盲目性。考虑到部分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废品损失的情况,为避免资金浪费,需要细致全面地做好废品管控。要严格落实管理机制,通过日事清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这些任务会自动分解至团队相关成员的个人日程中去,让个人的日程和团队的工作安排打通,实时跟进,以确保整个成本管理效果,防范成本管理漏洞的出现。

3.创新成本管控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完善,对于管理效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现阶段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企业成本核算、预测等相关工作,具体来看,在成本核算环节,管理人员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对产品加工制造环节涉及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发掘,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条,降低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难度,增强会计核算结果的精准性,为后续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更好地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会计核算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以及处置,在保证费用支出合理划分的基础上,确保管理成效,稳控管理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管理部门合理调配人员,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成本管控分析,以确保成本支出规模的有效控制,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结语

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在明确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构成与管理现状前提下,着眼于实际,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为导向,通过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以及管理体系的完善等举措,持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能,消除企业成本管理漏洞。

猜你喜欢

塑料制品成本核算管理人员
高校成本核算现状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废弃塑料制品改性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喷“塑”龙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2013年中国橡胶和塑料制品利润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