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农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11-11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科育人人才

曹 翔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1 新农科人才的时代特点

近些年来,“新农科”开始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议话题,其原因不仅在总书记亲自关心批示,还在于几次重要的新农科建设推进会。一次是2019年6月28日在浙江安吉召开的新农科建设研讨会,会上,参会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新农科建设研讨的情况,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全体涉农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可以说,这是总书记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指示和要求。紧接着,在北大仓又召开了第二次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推出了新农科建设的八大新措施;12月5日,又在北京召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标志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正是农科发展最好的时期,是建设一流农科人才最佳的机遇期。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农科,始终离不开一流农科人才的培养,而要培养一流的农科人才,就要先为新农科人才画好像,搞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够称得上是一流的新农科人才。对涉农高校而言,我们在这里所谈的新农科人才,其特点包含两个维度,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维度,另一个维度即学生自身情怀涵育的维度。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维度上,知农是基础,爱农是前提,新型是要求。一个一流的农科人才首先要精通“三农”。安吉会议提出,要围绕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林专业改造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要深度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通人才培养与“三农”发展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参与农业发展中发现问题,在服务乡村建设中思考问题,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一流农科人才一定要“农”味十足,知晓“三农”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了解自身的使命担当。一个一流的农科人才还要爱农好农。北大仓会议提出,要深化农林学子的“三农”价值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以中华五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创新来坚定“四个自信”,以感恩乡土、感悟乡村、感知乡音、感动乡民的足迹和历练锻造农林学子心系三农、情牵三农、行为三农的赤子情怀。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社会和家长、学生对“三农”工作还是有着传统的偏见,对“三农”的潜力和优势理解还不深,直接体现为农科录取分数线还不高、学生的专业忠诚度也不够高。新农科人才还有一个层次的涵义在新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对新型人才的解释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新型农科人才。所谓创新型,就是要对接农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所谓复合型,就是要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对接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在经营管理和新型生产技能方面的能力。这就对当前我国高校农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自身情怀涵育维度上,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信念坚定、志向远大、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农科学生要了解国家发展策略,具有农业的情怀;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要能够与现代农业产业接轨;最后是要培养学生全球视野、融通文理、理性阳光,培养出与新时代相契合的新农科人才,这是农科专业学生的本质特征。

2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集中体现为新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它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也是一次深刻的、颠覆性的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都将产生革命性的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引领者、先知先觉者,如果不能率先知变、超前识变,那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做到精准应变。从宏观层面看来,高等教育的形态一直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培养的高等教育学生,必须有一种综合能力,即迎战今天、迎接明天的能力。也正是因为此,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亦或者是亚洲发达国家,无论是麻省、斯坦福亦或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大家都在做“回归”的工作,即回归本科教学、重塑本科教育。说英国在2016年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不再讨论科研的问题,不再讨论我们常说的国际化的问题,而开始讲构建“卓越的教学框架”。总的来说,当前的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发展重心、发展力度的问题,更是发展方向的变革,是根本性的变革。当然,我们必须自信地看到,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高等教育的大变局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再缺位、不再掉队;我们在跟随世界高等教育的变革,甚至引领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我们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从十八大开始,党中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5年后的十九大,又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施国家“双一流”战略;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本科教育的“四个回归”。因此,人才培养的第一职能地位,已经从边缘化的、嘴上说说的重要,开始变成实际工作中的逐渐的越来越重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变化,也是根本性的变化。涉农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始终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这一特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要素融合是高校农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推动高校育人理念的革新,解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观念落后,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个人就业导向向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转化;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校内外资源尤其是政校企资源的整合平台,解决一些高校实践类课程缺乏或条件较差的现状,通过优化校内外实践平台,实现校企深度对接,不仅释放了高校实践育人的压力,高校智慧的接入,也有针对性的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第三个方面是可以打通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后的输送渠道,实现人才培养为社会需要、企业需求服务的目的,改变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无方向输出”向“有针对性培养”的转变,更好地扮演好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这一重要职能。

3 新农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安吉共识”明确提出,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升级版,深化多学科背景和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但在新农科建设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一些高校新农科人才的培养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当前新农科人才培养对象呈现“下不去、引不来、留不住”的发展趋势。尽管我国每年涉农方向大学毕业生很多,但他们留念向往城市生活,对农业农村农民越来越陌生、甚至嫌弃,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具有乡土情怀,毕业后能够真正反哺农村的少之又少。这一现象已成为当下中国农村的不争事实。并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大学生“引不来”“留不住”是新农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二是在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惯性思维,人才培养理念亟待更新。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过分强调的是课堂学习,但对复合型、交叉性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这使得在面临当今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农业4.0时代时,这种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更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仅仅追求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惯性思维是导致大学生“引不来”“留不住”的重要原因。三是高校与企业,学科与行业之间“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凸显。其突出表现为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高校课堂的专业教育与行业、产业的实际生产脱节,所培养的人才往往不是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也不是行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的教师走不进行业,也就很难增进新农科人才对行业的了解,教学与生产实践分离的问题愈演愈烈。

4 新农科人才的培养路径

当前,涉农高校和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折射出新农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人才黏性不足、育人理念固化、师资发展困境和交叉融合不足的现实困境。破解这些困境,将有助于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将从四个维度来分析新农科人才的培养路径。

4.1 强化政策主导,由内而外地黏住农科人才

当前,新农科建设的架梁立柱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精装修”。要着力围绕三件事进一步提高农科人才的黏性。第一,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无论是安吉共识、还是北大仓行动还是北京宣言,一波波的政策制度和重大举措都将相继出台,各农科专业要抢抓发展机遇,把这些政策红利和项目举措落地落实,转变为自己的思路路径,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第二,在政策创新上下功夫。安吉共识提出,要以“融合发展”来实现涉农高校和专业由内到外的改革,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和专业壁垒,促进农、理、工、文、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言拥有着包括学科门类齐全、发展总体质态好在内的多种优势,要充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发展资源,主动加强学科交叉,在交叉中找到发展的新机会。第三,在政策释放上下功夫。这要进一步坚定农科专业思想、提高农科发展地位。对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农科的社会地位不高、考生不愿意报考、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的局面,涉农高校要先做好自己、做强自己,打造一流学科,使金专、金课含金量十足,金师真的都是名师名家,那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心向往之、人汇聚之,要始终相信“好酒就是不怕巷子深”这句话。

4.2 转化育人理念,由点及面地重塑农科人才

教育的根本指向离不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和社会的育人目标直接影响着育人理念。新农科建设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一懂两爱”新型农科人才,通过情怀养成与创新能力的融合培养,使我们的涉农专业学生在服务“大国三农”的事业中“下得去、引得来,留得住”。转化育人理念,首先是要推动思政建设,大国三农情怀的培育贯穿高校人才培育的全过程,新农科建设的的全过程都必须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韦伯认为,人们的职业发展不止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把劳动当作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涉农高校要重塑农林人才的培养理念,将“三农”情怀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实现农林知识教育、农业技能培养和价值教育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知农兴农的社会责任,提升家国意识和情怀。另一方面,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大批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技能的新型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在内容和方式上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涉农高校和学院在专业设置中的学科界限分明的割裂现象仍是人才培养的短板和痼疾,新学科新知识与农科类专业的“融合度”很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以及能力与岗位对接变得困难。要推动学科创新融合,破除传统片面观念,转化育人理念,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需求,围绕区域产业和“三农”企业用人要求,重构专业知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实践,推进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与技能培养的融合贯通,加大跨专业课程融合,不断提高专业与产业符合度。

4.3 优化师资质态,由师到生地教好农科人才

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关键在教师,尤其青年教师。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识扎实、能力精湛的一线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涉农高校和学院要能够结合师资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专任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既要保证数量充足,又要保证队伍质量,实现精准化引进,明确学科和专业方向,明确引进人才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要持续打造“双师型”教师,从根本上来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缺少其研究领域所涉及行业的实际经验,只能纸上谈兵而对行业内近年来所产生的新知识技术不了解以及学生实践或者实习地指导教师缺乏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够准确地将行业和专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新知识技术顺利传授给广大学生的现实困境。使得所有农科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更新业务知识,主动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积极投身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牢固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切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教师。

4.4 深化交叉融合,由点到圈地教好农科人才

所谓交叉融合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涉农高校和学院自身内部间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则来自政校企协同间的交叉融合。一方面,如果说人才培养是一个核心点的话,那涉农高校和学院就要千方百计地拓点成圈,加大交叉融合的力度,如通过加强科教协同,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创新机制让科研资源向教学开放、向本科生开放,畅通渠道让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另一方面是推进政校企协同,按照“资源整合、文化融合、产学结合”的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基地、产学研平台、实习实训中心等,创造性推动“双师型教师上讲台”“一省一校一所合作育人”“高校企业产业协同育人”等改革,利用校企互补的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解决企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点对点供给,以此来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同时也要注重有关政策和机制的完善,其目的是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如高校在充分考虑合作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成果转化和解决方案,而企业在转化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也可以负担合作办学的部分开支,以减轻高校办学和科研的经济负担。

随着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的奏响,面对农科专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谁抓住谁收益,谁错过谁掉队,作为农科高校要密切关注这些行动计划,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培养出新农科一流农科人才的生动实践,认真回答好总书记对高等农林教育人所提出的新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农科育人人才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人才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