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乡:让“幼有优育”走进现实

2022-11-10王燕

科教新报 2022年42期
关键词:安乡县木偶戏木偶

王燕

在沙池、游乐场、功能室、悬浮地面操场,孩子们铲着沙、玩着攀爬墙、敲打着架子鼓、摆弄着木制玩具,三五成群,玩得不亦可乎。在安乡县黄山头脚下,黄山头镇幼儿园已成了幼儿生活、学习的幸福乐园。

近年来,安乡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多举措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了“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的转变。“全县所有乡镇公办幼儿园都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安乡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成言之切切地说,随着县城区第三中心幼儿园建设提上日程,安乡县将进一步加大改革步伐,从增学位总量转到提教育质量,让公益优质学前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硬件硬起来

“幼儿园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山头镇幼儿园园长徐芳岚喜笑颜开地说:“三年前,幼儿园是小三间、煤渣路,操场上没有游乐设施。一到下雨天,整个操场泥泞不堪。2019年,安乡县投入450万元新建。现在幼儿园有4个教学班、7个功能室,户外活动面积有1140㎡。”

2020 年9 月,安乡县在县城区投入2000 多万元新建的占地6.35 亩的第二中心幼儿园顺利开园。“它是城区面积最大、环境最优、条件最好的公办园!”第二中心幼儿园园长熊慧兴奋地说,“当时,城区老百姓极为兴奋,相关信息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安乡县虽是一个典型的纯湖区农业大县,但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有增无减。近3 年来,安乡县累计投入5000 多万元,每年新建、改扩建2 至3 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十年间,全县8 镇4 乡,共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21 所,民办转公办幼儿园7 所,幼儿园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成为全县最漂亮、最有生机、最有活力的地方。

师资强起来

一只手执木偶头上棒,控制木偶弯腰、转身等动作,另一只手执系在木偶两手的木杆,配合头部操纵其四肢动作。一个个服饰鲜艳的木偶在老师和孩子手中翻滚扑打……10 月26 日,记者走进安乡县中心幼儿园时,该园教师刘亚慧正和几个幼儿操纵着自制的木偶在暗室里玩着皮影戏。自创的剧情和晃动的木偶,引得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欢笑声。

“近些年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老师既能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又能建设创新课堂和魅力课堂。”安乡县中心幼儿园园长蹇登霞介绍,为了扩宽木偶戏普及路径,刘亚慧通过查资料、自学的方式学习木偶戏的历史、唱词等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木偶戏亲密接触,教给孩子原汁原味的木偶戏。

为了建强教师队伍,该县建立起定向委培、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多种形式的人才补充机制;平均每年招聘幼儿教师15 人,所有招聘的幼儿教师都一一解决编制、住房、五险一金等政策和福利待遇,并在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都有政策上的倾斜,偏远或薄弱学校公办幼儿教师还有年均4000 元的补助;该县每年都对园长、教师、保育员进行专项培训,定期组织考核考评,还完善和优化了以县中心幼儿园为指导和示范的公、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网络,通过送教下乡、公开研训、资源共享、督导指导等,实现了管理模式统一、保教资源统一、教育研训统一的网络管理。

一系列有效的举措,让该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该县教育局总督学张洪波认为,“我们解决好了教师吃穿住行和能力提升等问题,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提升保教质量。”

教育内涵提起来

“洗茶壶,洗茶杯,泡茶叶,敬茶……”在安乡县中心幼儿园教师龚光艳的指导下,6 个身穿礼服的小朋友端坐在古色古香的紫砂茶具前,举止优雅且娴熟地操作着茶壶茶杯。这是安乡县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剪影。

为了提升学前教育内涵,安乡县通过“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创新校园”建设,推进幼儿在阅读兴趣、审美情趣、文明习惯、健康体魄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都精心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我们通过创设科学的、艺术的、趣味性的游戏活动,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蹇登霞说。

记者发现,该县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每一个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每学期一册。教师和家长针对问题清单,对症下药,让幼儿在交往、生活、学习、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操练。该县紫珑幼儿园园长周晓丽认为,“一生一案”可以让教师快速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症下药,让其顺利过渡。”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办好学前教育是为广大儿童的一生奠基,它代表着希望,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未来。安乡教育人因势而动,砥砺奋进,不负众望,迎来了“幼有优育”的“春天”。

猜你喜欢

安乡县木偶戏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安乡县灌区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木偶的眼泪(一)
安乡县水生态治理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