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及发展策略探讨

2022-11-10张卓颖

中国市场 2022年32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厦门市汽车产业

张卓颖

(厦门市节能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

为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其的财政支出力度,主要是通过专项财政资金的形式,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进而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政策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此时就需要政府部门对财政补贴政策的作用及具体影响有清晰的认识,并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和优化补贴政策,以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1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发展历程

1.1 试点探索阶段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始于 2009年。这一年, 由国家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这一通知将新能源汽车补贴从私人购买领域逐渐向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推进。一年后,四部委又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这一政策文件,在该政策文件中,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补贴额度最高可达每辆六万元。

1.2 初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主要是发挥政府牵头引导作用,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向新能源发展转变,并提升社会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及普及程度。其中,在国务院2012年制定颁布的《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中,便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路线作了明确的指示,同时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我国政府在2013年进一步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补贴范围,以及进一步细化了补贴标准。2014—2015年补贴标准呈退坡趋势,对比2013年,一些车型2014年和2015年的补贴标准分别下降了10%和20%。除此之外,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要大力推广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1.3 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补贴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2013年之后增速迅猛。补贴初期,因信息不对称、多级财政补贴金额较大、准入门槛低和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内出现了个别车企“骗补”现象,补贴政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2015年年底,由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在这一通知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对象、补贴范围、补贴标准等均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在遏制“骗补”行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这一阶段的补贴政策仍然是以节能减排为主,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进行补贴退坡。以2016年为标准,2017年和2018年下降了20%,2019年和2020年下降了40%。退坡机制的实施,也倒逼新能源车企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断完善,不仅提高了推荐车型目录门槛,同时也降低了新能源客车车型的补贴力度。2019—2020年,各类车型(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均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下降了20%,并明确指出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财政补贴的一半。到了2020年,《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出台,该政策文件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年底,并指出在未来三年内,将会以10%、20%、30%的幅度继续实施退坡机制。与此同时,还从销量、售价、续航里程等方面,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门槛。

中央与地方政府还实施了大量的税收优惠和配套扶持政策。其中,在税收方面,2012年起,我国先后对多种类型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和汽车购置税。如财政部2014年出台的《关于奖励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通知》中,就提出了要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8月发布了配电网建设及改造计划(2015—2020),明确了要加快充换电智能服务建设,让充电设施与城市互联互通,以更好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智能化的需求。

总的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逐渐趋于完善,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类别、性能指标等补贴标准逐渐细化,且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二是与燃油汽车的价格差异及补贴额度随着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而逐渐降低;三是采取退坡机制,且退坡速度逐渐加快。

2 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效果及影响分析

2.1 政策实施效果明显,产销量大幅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13—2019年产销量呈整体上升趋势。2015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200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详见图1。

图1 200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2.2 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实现优胜劣汰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对象主要是制造商。补贴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有利于制造商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持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刺激下,传统车厂也逐渐转型升级,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

另外,实施补贴退坡机制,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上也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高标准的财政补贴,导致一些本该被市场淘汰的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苟延残喘,甚至以各种手段来骗取补贴。随着补贴退坡机制的实施,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可让那些技术落后、市场认可度不高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

3 厦门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厦门市在2010年5月被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确认为第二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试点城市。作为“高颜值、高素质”的生态花园城市,厦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年来,厦门市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1万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比例为3.49%,在全国排名前列。

3.1 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在国家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厦门市也积极响应,对相关政策进行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许多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办法,并在国内各城市中率先制定了《厦门市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办法》及其补充通知,所设定的地方补贴资金均为国家规定标准的最高限。从表1可以看出,厦门市在地方配套补贴政策上加大力度,积极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在政策范围内能补尽补。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不断攀升,保有量稳步提升。

表1 厦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量和保有量 单位:万辆

3.2 加快配套服务建设,提高用户满意度

一是采取“以桩促车”办法,先后出台了多项专项规划,推动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出电费优惠政策;三是推动市级充电设施政府监管平台升级迭代,在全国创新实现平台数据自动校验功能;四是推动监管平台与厦门市民卡数据贯通,使充电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3.3 选准推广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厦门市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全市在营公交车近九成为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纯电动旅游客运车辆占旅游客运车辆总数的1/10。奔跑在大街小巷的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超过一半以上都是新能源电动汽车。

3.4 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促进无人驾驶、新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推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重视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展。

3.5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如现场展览、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等,让社会大众对新能源汽车有清晰的认识,增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除此之外,还推陈出新了新能源汽车的专用绿色车牌号码,提高市民使用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推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容。无论是在提升产销量方面,还是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方面,均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但也要清楚地看到,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完全是正向的,这期间会因财政补贴额较大而引发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如“骗补”行为。因此未来在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时,必然需要实施补贴退坡机制,一方面是预防一系列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

4.2 建议

其一,补贴政策的对象、方式和渠道多元化。当前财政补贴政策主要倾向于新能源汽车厂商,适当向关键零部件企业倾斜。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给予企业优惠,或是直接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同时也要扩大资金获取渠道,适当引入社会资本,推动车企转型升级的同时,又不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其二,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充电站、充电桩等,政府财政补贴也应向这些配套基础设施倾斜。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盈利模式,早日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其三,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能力。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手段,联合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多个主体组建团队,共同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同时优化补贴结构,重视研发项目的专项补贴,刺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四,逐步弱化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建立有竞争性的激励和淘汰机制。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已逐步退坡,并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逐渐淘汰低技术水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以实现产业良性发展。另外,还需要积极寻求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等竞争型的创新激励机制,从而替代推广补贴,也可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其五,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地方监管。中央政府应放权地方政府,完善地方监管体系,建立起以地方政府为主的财政监管责任机制。实行新能源汽车信息档案登记制度,在一定年限内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督。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厦门市汽车产业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