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2-11-10郭骏辉

保健文汇 2022年5期
关键词:肉瘤免疫组化阴性

文/郭骏辉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ce,DFSP)病变早期皮肤表面可未见异常,进展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被漏诊或误诊。肿瘤浸润性生长,易局部复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21例DFSP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21年11月本院确诊的DFSP 21例,整理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肿瘤组织学形态、病理诊断、免疫组化结果、治疗方式等。复阅相应病理切片,总结DFSP的临床病理特征。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共收集DFSP 2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16~66岁,小于20岁2例(9.5%),20至50岁14例(66.7%),大于50岁5例(23.8%),平均36.14±3.68岁,高峰年龄20~50岁。患者发现病变6~30个月。其中,2例分别在首次手术2年、34年后复发。肿瘤位于躯干17例(81.0%),面部2例(9.5%),四肢2例(9.5%)。临床表现为单发结节9例(42.8%),红色或暗红色斑块8例(38.1%),丘疹3例(14.3%),多发结节1例(4.8%)。1例(4.8%)皮面局部可见溃疡。病灶最大径0.7~7cm,平均最大径2.7±1.5cm。肿物质较硬。1例(4.8%)患者出现疼痛和压痛,其余患者无明显症状。术前经活检明确诊断的有12例(57.1%),余9例未确诊,临床诊断为皮肤肿物。

2.2 巨检

送检标本病变大多为单发结节样肿物,向皮肤表面隆起,边界欠清,均无包膜,切面灰白、质韧。

2.3 镜检

皮肤真皮层梭形细胞肿瘤边界不清,向皮下脂肪浸润性生长,呈“蜂窝状”,可见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瘤细胞胞浆红染,核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本组病例中18例(85.7%)为经典型,1例局部伴有肌样细胞分化为伴肌样或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型,1例部分区域见黑色素细胞为色素型,1例间质胶原化明显为萎缩型。

2.4 免疫组化

本组21例病例均行免疫组化检查,Vimentin、CD34 均强阳性表达,6例(28.6%)SMA、2例(9.5%)Desmin肿瘤部分区域呈阳性,而HMB45、CK、S-100、P53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为1%—10%。

2.5 治疗情况

收集的21位患者均行肿物扩大切除手术,创面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其中,2例局部侧切缘、1例部分基底切缘阳性,再行二次手术。

3 讨论

DFSP是发生于皮肤真皮和皮下组织的间叶源性肿瘤。WHO划分为生物学行为为中间型的肿瘤。总体发病率约0.8~5/100万。DFSP可能起源于纤维组织细胞、原始间叶细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神经周细胞,多数学者认为是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遗传、疫苗接种、创伤、手术瘢痕等与肿瘤发生有关。

3.1 临床特点

DFSP中青年好发,男性多见,高峰年龄20~50岁,有先天发病报道。躯干、四肢、头颈部常见。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初皮面见斑块或突起,病变表面正常或灰红色,无痛,后增大在基底部长出大小不一的一个或数个结节,质实,部分半透明样,或伴出血、囊变,少见坏死,肿物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可引起疼痛或皮肤溃疡,复发病变体积常较原发病变大。超声检查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病变,边界清或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CT、MRI显示皮肤分界不清,供血较为旺盛、增强强化较为明显,MRI平扫出现局部信号双低征象,向周围浸润表现出“脂肪尾征”“皮肤尾征”“筋膜征”的征象则提示病灶恶性程度较高。

3.2 病理特点

大体观察大多于皮肤表面见单个或多个结节,切面灰白,质中或较韧,肿物边界不清,可累及肌肉甚至骨组织。肿物直径数毫米到十多厘米,平均直径5cm,最大直径20cm。

DFSP按组织学形态分为以下类型:(1)经典型。梭形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细胞丰富,核分裂少,常紧密包绕但非破坏皮肤附属器。(2)黏液样型。诊断该型DFSP的标准为黏液样区域占肿瘤的50%以上,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或星状,背景有大量黏液样基质,肿瘤内有分支血管网,黏液成分较多时大体观呈胶冻样。(3)色素型。也称为Bednar瘤,肿瘤中有数量不等的树突状细胞,可见黑色素颗粒沉积,部分肉眼观呈浅黑色或黑色,临床表现为皮肤萎缩、松垂或紫色斑片、硬化斑片。(4)萎缩型或斑块型。梭形细胞形态温和,排列不规则,无明显的席纹状结构,间质胶原化明显。(5)栅栏状和含有较多Verocay小体型。梭形肿瘤细胞旱栅栏状排列,形成Verocay小体。(6)伴肌样或肌纤维母细胞分化型。部分肿瘤细胞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表现为胞浆嗜酸的梭形细胞,一端变钝或变细,空泡状核,可伴玻璃样变性,肿瘤内血管相对丰富,血管壁可见肌样细胞增生。(7)纤维肉瘤样型(FS-DFSP)。根据Mentzel等提出的FS-DFSP诊断标准,该型具有纤维肉瘤(FS)及DFSP两种成分。诊断标准为:①具有经典型DFSP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温和、较一致,特征性蜂窝状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局部见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②明确的FS成分≥5%。FS区域梭形肿瘤细胞核大、染色质粗、核分裂活跃,束状、鱼骨样排列。③免疫组化表型符合经典型DFSP的特点,即vimentin、CD34 呈阳性表达。其他少见组织学类型:含有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样区域型、颗粒细胞样型、硬化样型、伴有大量脑膜上皮旋涡的DFSP。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CD34稳定、强阳性表达,actin不稳定、局灶表达阳性,而不表达S-100、HMB-45、CK、EMA、Desmin。与 经 典 型 相 比,黏 液 型CD34表达阳性强度较弱;色素型色素细胞CD34呈阴性,但HMB45、MelanA、S-100呈不同程度阳性;肌样分化区域SMA、actin可呈阳性,Desmin、CD34和S-100阴性;FSDFSP型FS区CD34呈弱阳或阴性,而ki-67增殖指数显著高于DFSP区。

3.3 分子病理

研究显示90%的DFSP存在t(17;22)(q22;q13)染色体易位,从而导致17号染色体上胶原基因的I型α链和22号染色体上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相互融合,产生COL1A1/PDGFB融合基因。利用FISH或RT-PCR方法检测该分子改变,有助于疑难病例诊断及 DFSP的靶向治疗。

3.4 鉴别诊断

DFSP主要与以下肿瘤鉴别:(1)纤维组织细胞瘤。体积常较小,切面棕黄色,常局限于真皮层,或沿脂肪小叶的纤维隔生长,但不累及脂肪小叶,含有的泡沫样组织细胞有助于诊断,组织细胞CD68阳性。(2)神经纤维瘤。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常累及皮下组织,但无席纹状机构,可见成簇的假Meissner小体,S-100阳性。(3)浅表性纤维肉瘤。充分取材,肿瘤无典型DFSP的特点,COL1A1-PDGFB融合性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4)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见于老年人,生长迅速,常伴坏死,细胞异型性大、多形性显著,核分裂多见,CD34阴性。(5)黏液性脂肪肉瘤。易侵犯深层软组织,可见脂母细胞,CD34阴性。(6)未分化/未分类肉瘤。肿瘤浸润较深,常伴出血、坏死,肿瘤细胞丰富、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多见,且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也可见多核瘤巨细胞、组织细胞、黄色瘤细胞等, CD34阴性。此外, DFSP还应与硬斑病、萎缩性皮肤病、血管瘤等鉴别。

3.5 治疗与预后

DFSP局部复发率较高,且复发次数越多,侵袭性越强。色素型的复发率较经典型低。FS-DSFP在各亚型中最易复发,侵袭性最强,局部复发率为58%-89%,且复发时间较经典型短,转移率达18%,但罕见有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手术切除是治疗DFSP的主要方法,局部切除术切缘距离肿瘤边缘<3cm,扩大切除术切缘距肿瘤边缘≥3cm。为避免肿瘤复发,扩大切除为首选术式。莫氏显微外科手术(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MMS)连续、依次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送冰冻检查,直到报告切缘阴性,保证肿瘤切除干净,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及功能,但与局部扩大切除术相比,患者总体生存率无明显提高。此外,辅助放疗可降低DFSP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是研究热点。Fu等应用伊马替尼治疗95例DFSP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的病例共87.4%,疗效较好。

总之,DFS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辅助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DFSP,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规范化手术切除。

猜你喜欢

肉瘤免疫组化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