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2022-11-10陈军周

山西农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陈军周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党和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历来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三农”问题,指出“重农固本”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价值取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处于核心地位,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与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农村金融为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资金保障。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模式,助力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的新需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革,我国农业与农村经营的主要力量是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例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相对于传统的小农经济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经营方式,都出现了巨大变革,农业经济向着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农村金融有了新的需求。

1.1 农村金融主体需要更大的融资金额

农村金融的主要需求是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方面的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的结构出现了根本性变革,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等。

与传统的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的资金额度巨大,在建设农业标准化棚舍、引进农业人才、土地流转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对于信贷的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增加为促进其发展提供的额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主体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了对金融的需求。农村融资要求的额度不断增加,提高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然要通过创新组织结构,提升自身实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1.2 农业与农村增加了中长期的信贷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开发方面提高了对中长期信贷的需求。

基于农村基础设施角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对农村公共基础服务以及农村设施的要求,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离不开中长期信贷的支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落实,农村在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科教文卫、通信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对中长期信贷的需求提高。

基于农业开发角度,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必然要增加固定设施的投入,例如家庭农村购买机器设备、农业龙头企业更新技术设备、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中长期资金信贷。

乡村振兴增加了对于中长期的信贷需求,为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快金融创新,提高中长期融资的供给水平。

1.3 对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的需求多元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经营范围以及农业经营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与传统农业生产中融资贷款需求具有单一性存在较大的差别。

基于金融产品的角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对于金融产品种类的需求,应不断丰富创新金融产品。一方面,有传统的金融需求,例如农村信贷、账户管理等;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主体对于金融培训、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理财等有着极大的需求,例如家庭农场与农业种植大户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以及自然风险,需要期货与保险等金融服务,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农产品的出口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信用证担保等。

基于服务方式角度,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不但对线下金融服务有需求,同时对线上金融服务、电子金融服务等也有极大的需求。

1.4 对金融服务方式有智能化的需求

农村居民的居住地点相对比较分散,造成了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具有分散化的特征。传统信贷模式的效率较低,且成本比较高,不能和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相吻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村智慧金融的需求日益提高,通过各种金融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使农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风险管控等方面实现智能化。

基于金融服务手段角度,现阶段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等自动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得到了推广,农村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模式从主要依赖柜员办理,逐步向客户自主、自助办理的模式转变。

基于金融服务效率角度,由于种植业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导致农村的资金需求存在更短的窗口期,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必然要借助于智能终端设备与互联网,通过网络办理存款与贷款业务等,将实时、及时的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提供给农业经营主体。

基于金融风险监控角度,由于农业存在弱质性,因此,农村的信贷存在较大的信贷风险,这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借助智能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构建客户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客户信息,从而全面监控农村金融风险。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金融的意义

2.1 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促进城乡融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政府陆续颁布了各种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例如《农村信用社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农业经济法》等,国家应鼓励、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并给予政策扶持,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政策优惠,借助城市经济帮扶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与此同时,应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与交易体系,助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支持“三农”,推动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2.2 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城乡金融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现阶段,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我国一直以来存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方面,农村金融还存在很大不足。基于此,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通过实施降低税率等惠农政策,加大农村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财政转移支出应充分发挥作用,有关农业的各种补贴政策应得到切实落实,完善财税激励制度,对资金流向城乡融合发展领域给予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金融资源存在的不合理配置问题,满足城乡融合发展对资金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构建农村“金融+科技”的环境,对建设农村金融科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推动农业金融中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使农村金融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3 发展农村金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农村缺乏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资源。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农民增收等提供保障。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应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使城乡资源要素能够得到合理分配,使资源从农村单向流到城市转变为城乡之间资源的双向流动,使产品与要素实现一体化。农村金融在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动力。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策略

3.1 加快普及金融知识,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意识

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妥善解决农户缺乏金融知识、对于移动支付方式存在怀疑等问题。同时,通过对农村金融进行宣传,使农民深入了解农村金融业务与金融行业。

借助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电视广告等模式,宣传农村金融业务开展的流程、商业保险、农村信贷等,使农民对农村金融服务有更好的体验,全面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金融机构、社会媒体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在宣传与推广金融知识时,需要重视推广的模式,以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农村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宣传效果,通过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为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保障,通过强化农村金融建设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应完善农村金融模式,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金融意识。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积极参与到农村金融建设与乡村振兴中,使乡村振兴与农村金融建设紧密结合。政府有关部门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向,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农村金融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农村金融工作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农业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金融保障,解决“三农”问题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在资金与经济体制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同时,对于建设农村金融过程中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系统的应用给予重视,强调农村金融建设中基础信息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2 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农村金融模式

相对于城市金融业务,发展农村金融的瓶颈主要是农村金融业务的成本高、收益低,农村金融的发展过度依赖扩张网点。同时,农村金融模式下对金融业务的开发以人力拓展为主。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通信环境得到改善,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等日益普及,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移动支付工具在农村得到了普及,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直播等销售农产品。借助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使传统农村金融模式下金融成本比较高、收益比较小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对于农村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能够满足信息的实时传递与交互,打破时空限制,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村金融业务交易的成本,提高农村金融业务运行的效率。农村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融资、保险、移动支付等多种金融服务提供给农民,同时通过农村金融机构APP,使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提升金融业务效益。

3.3 升级与优化金融产品与业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金融产品与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升级。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置了金融办理点,推动了金融机构农村营业网点的不断普及,但和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然突出。

基于此,借助大数据技术等金融科技手段,结合真实数据信息进行客观分析,真实呈现投资项目中农村的状况,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与优化农村金融业务渠道,将便捷的信息资源与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主体相结合,简化农村金融业务的审批程序,满足农村金融主体对信贷的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优化与升级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模式,对信贷期限、市场占有率、信用额度等给予重视,将国家的惠农政策与农村金融相融合。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的多元化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在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考虑农村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加强风险控制,明确能够接受的利率水平,使农村金融产品具有针对性。例如,农业产品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在农产品种植期间,农村金融机构应给予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在农产品丰收时,农民的可用资金充足,农村金融机构应向农民宣传理财知识,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理财,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素质。

4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经济处于关键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要使农民的收入提高,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发展还存在很大不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普及金融知识,加强农村金融建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模式,使农村与金融紧密结合,提高农村金融水平与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