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发展与“共享经济”理念的融合发展探析

2022-11-09

中国市场 2022年28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体育产业运动

胡 萍

(武汉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共享经济”是一种去中介化的经营模式,其通过有偿让渡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为获得使用权的人员提供对应服务,同时将服务所得交予让渡者,使之获取利益。和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对资金流动和资本周转的刺激效果更明显,能更快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当前,从国家战略到行业发展,都在逐渐融入“共享经济”理念。体育行业作为娱乐消费行业的重头行业,也需要重视与“共享经济”理念的结合,打造“共享体育”的服务模式,为大众带去更好的体育服务体验。

1 体育产业融合“共享经济”理念的基础条件

1.1 消费理念

当前体育行业变革速度日益加快,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将进入新的发展拐点。国内运动需求主要依靠内生动力的平稳增长,在市场体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国内运动消费观念将更加理性,消费者除了关注运动产品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以外,也逐步将目光放在运动产品的品牌、品质和科技配置等方面,在很多高端品牌上有了更加成熟的认知。

1.2 运营模式

“共享经济”的构建有效弱化了运动场地的时空局限。体育企业在过去主要依靠固定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提供运动服务,需要客户抽出时间进入特定场地开展锻炼活动,时空条件限制了体育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当下体育企业逐步推进共享式建设与服务,成功摆脱时空限制,利用共享式技术妥善解决运动服务问题,且有效满足大众持续碎片化的运动需求。

1.3 市场需求

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运动消费上也有所提高,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但各体育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态势。让消费者获得了更多实惠,充分调动起消费者购物的积极性,开发了巨大的潜在消费,为拉动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这些措施将拉动体育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增加也为体育产业带来了更多利益,为体育产业共享模式带来有益影响。

2 体育产业与“共享经济”的结合现状

我国当前推出了诸多以“共享经济”为基础的产业体育产品项目,例如摩拜单车、共享运动等,这些产业也得到了市场的充分响应,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产业链。但在体育产业,“共享经济”创业趋势却不尽如人意。体育产业是我国较早尝试“共享经济”模式的产业之一,先后推出了乐奇足球、寻球等以“共享经济”为基础的共享产业,但受制于市场环境和客观原因,这些体育产品项目最终退出了共享模式,开始向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发展。如2015年,乐奇足球在刚推出时就成功融资8000万元,一时风头无两,但仅仅一年时间就传出经营不善、拖欠工资的传闻;又如竞彩猫,在2017年完成5000万元的B轮融资后便再无更新信息,业务状况陷入沉寂。

在当前,我国的共享经济规模占比已经突破10%的大关,“共享经济”日益渗透到人们吃穿用住行各个方面。然而从上述例子可见,体育产业在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趋势下,却表现出难以融入的情况,不少体育媒体人和从业者也提出了体育产业不适合“共享经济”发展的观点。

从体育产业的性质上看,体育产业以场地为体育服务的主要载体,场地本身较为稀缺,市场状态属于供小于求,体育消费者对场地的需求迫切,体育场馆并不需要为了提升业务效率而进行“去中介化”操作,这导致从业人员并不热衷于参与第三方构建的共享经营模式。

此外,无论是共享单车或是共享运动,从产品性质上来看,这些商品都属于无法随身携带的大型工具,依靠共享模式可以解决其便携性不足的问题,让客户随时用车,随时赶路。但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无论是足球和排球都能随身携带,且购入价格不高,对环境的要求也不苛刻,民众在自己拥有足球并携带足球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开展运动,这使得民众对体育企业的闲置资源并没有太高的渴求度。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体育产业不适合发展以“共享经济”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结合现下的民众生活来看,大众的生活节奏和消费习惯正在逐渐碎片化,使得民众的运动需求变得不规律、不稳定。例如某上班族长期忙于工作,突然想要进行运动休闲,在此情况下其需要器材进行运动,但由于快速化的生活模式和不规律的生活节奏,如果购置一副运动器材,可能在此次运动锻炼后有很长时间不会再使用这些器材,对该上班族而言无疑造成了资源浪费,如果此时推出共享锻炼,就可以满足其间歇性锻炼的运动需求。

由此可见,在消费者需求碎片化演变的趋势下,体育产业和“共享经济”存在充分的融合空间。创业者或从业者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制作App和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各种体育器材或场馆的利用范围,增加各类体育产品的利用率,促成新市场的快速形成。

3 体育产业共享模式构建策略

3.1 引入智能共享技术

体育产业作为向社会民众的精神和体质提供锻炼服务的中坚力量,对面向社会人士普及运动知识、锻炼体魄、强健身体等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不管是运动锻炼,还是休闲放松,都离不开体育产业的支持,因此体育产业是广大民众身体素质提升所需要的关键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各种新型信息技术,体育企业有限的运动资源已经无法再满足众多运动爱好者对多元化运动的需求。所以企业要引入智能共享理念,让体育产业借助互联网共享平台快速得到大众的支持和依赖,有效地引进大量资金,引进更先进的信息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软硬件设施,优化体育产业服务体系。

体育企业的共享式服务并非单独存在的物理实体,而是被网络和共享式技术赋予的信息空间和互联空间,让客户在获取运动服务时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是纳入网络数据库里的资源信息,用户与网络连接,就能自由提取,并不限制时间与地点进行体育运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体育企业同时要结合客户开展运动的目的,推出身体形态、肌肉适能指标等配套服务,根据BMI指数确定客户的身体形态,并提出客户可能面临的健康问题和比较适合的运动行为,让客户能正确选择符合自己肌肉力量、脂肪堆积情况的运动,实现健康锻炼。如此不仅有助于实现民众利用体育企业闲置资源的意愿,而且能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在实现体育产业共享市场扩大的同时,也为大众提升生活质量发挥出正面的社会效益。

3.2 服务形式多元化

体育企业要高度重视共享式建设与服务,增加投入,配齐数字设备,夯实提升体育服务的基础。考虑到当下大众的观点以及对数字信息有明确的偏爱,体育企业要改变服务形式,增加体育产品的类型,从传统的器材营销或者场地提供,转向运动知识、运动技巧等抽象产品的销售,获取大众的认可。

大众能够借助各种技术与媒介平台独立选择运动项目,体育企业要掌握大众信息需求,快速实施体育产品项目共享式建设。可以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数字资源建设,例如运动视频演示、锻炼技巧讲座等,实现体育服务的多元化。同时,体育企业要加强地域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将其上传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共同建设与共享。体育企业可以利用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到运动项目的涉及范围和观阅频率,将对应体育产品项目进行共享式处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锻炼需求。客户类型不同,选择运动项目的范围也不同,例如运动员、健身爱好者选择专业类、高强度的运动项目频率很高,对普通客户而言,则会选择强度较低、偏休闲的运动项目,故体育企业要考虑各种情况,将运动项目的选择趋势作为服务共享式处理的标准,根据客户需求加快闲置资源的共享式建设。

3.3 充分运用共享式新平台

企业人员可以按照工作性质建立相关聊天群,发布运动器材推荐和运动类型介绍等内容,引导网络用户的加入,和网络用户充分互动,让用户获得即时性咨询服务,缩小用户和体育企业的距离,做好共享式的宣传、推广。企业人员还可以按照用户设置为对应客户推送消息、发送私信等,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用户也能在网络平台给体育企业发私信,或直接联系体育企业,提出问题、建议。

在接收用户咨询请求以后,企业人员即刻检索体育产品项目信息,第一时间将其反馈给用户。信息反馈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网络的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共享式服务存在即时性,网络平台则能满足体育企业共享式建设与服务的要求。例如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向企业人员反馈自己所需的体育产品项目信息,方便企业人员更快速地获取反馈,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用户为中心。另外,体育企业运用网络平台,帮助用户更快速高效地查阅体育产品项目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以此提高互动交流成效,实现一对一精确推送。

云服务涉及硬件服务、软件服务,促成体育企业的综合服务。前者指的是信息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平台,体育企业作为承受云服务的主体,利用网络虚拟数据在云技术平台扩充信息资源,提供共享式信息服务。后者指的是网络基于用户需求制定软件服务模式,体育企业按照用户行为选择软件功能包,从而利用网络进行业务管理,不被大资金所影响。随着体育企业的数字资源越来越多,大量数据以“云”的形式在网络里存储,体育企业在云服务器上存储数字资源,无须投入大量资金定期扩容存储设备,节省存储数据的空间,降低成本。而且云服务平台对企业人员没有硬性要求,有专业人士进行云存储服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体育企业可以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管理难度。加上云计算从数据库、系统、技术、协议标准和检索方式等方面整合信息资源,体育企业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推动共享式建设与服务的创新,进行用户交互服务,进而将用户所需隐性资讯显性化,共享信息资源,提高体育产品项目信息检索服务的精确度,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

3.4 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水平

在“共享式”运动服务建设中,共享式技术应用广泛,对企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企业需要在强化资源建设和平台运用的同时加大企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针对信息技术应用,企业人员必须在短时间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自动化管理是体育企业共享式建设与服务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具体运用,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体育产品项目的深层次加工、传输。体育企业要想适应新要求,应积极组织企业人员参与有关单位举办的“共享式”运动服务类专业培训活动,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技术。针对在使用新技术上不够得心应手的企业人员,需要强化针对性知识培训,例如开办电脑培训班、信息系统和网络开发培训班以及数据库建设和管理培训班等,使其尽快熟练掌握。

为了培养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共享式建设与服务专业人才,体育企业还要针对体育企业技术、“共享式”运动服务的快速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体育企业专业人员里选派青年骨干,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共享式”运动服务建设先进单位等进行对口深造进修,持续更新知识、补充知识,熟练掌握新技能,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改善共享式建设与服务的人才结构,保障体育企业共享式建设与服务的有序推进。

4 结语

“共享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体育产业虽然在当下对“共享经济”的融入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充分的契合空间。尤其是民众的生活习惯快速转变,运动节奏越来越碎片化,这无疑为体育产业的共享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体育产业也应当结合这一优势大力引入信息技术,打造共享式服务,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使其在产业经济中发挥出价值,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实现与“共享经济”的全面融合。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体育产业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
疯狂的运动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