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成因

2022-11-08罗毅颖

大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受访者素养大学生

罗毅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相关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思考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机制。现对广东某高校“00 后”群体网络素养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00 后”网络素养整体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将对“00 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有不少学者提出过网络素养的概念,但是对网络素养的内涵解释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本研究从网络文明空间建设的角度探讨网络素养,从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法律素养、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展开论述。对广东大学城某高校某学院进行调研,发出问卷170 份,回收问卷161 份,问卷回收率为94.70%。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普遍较好

美国学者麦克库劳认为,网络素养由两方面组成,即知识和技能,网络媒介素养是了解网络资源的价值,并能利用检索工具在网络上获取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利用以协助个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关于网络使用年限与日常使用时长的调研。当被问到“你使用互联网的年限”,六成以上受访者使用时长达到8年及以上,其中41.61%受访者使用时长达到10年或以上。“00 后”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触网年龄早,青少年时期开始进入网络生活。当被问到“一天中上网时长”时,分为两种情况提问,第一种情况是在校期间上网时长,回答“3~4 小时”的比例最高(44.72%);第二种情况是在假期中的上网时长,回答“7 小时或以上”比例最高(50.93%)。当被问到“是否限定上网时长”时,只有3.11%的受访者限定上网时间,其他选择不限定时间(55.28%)或看情况(41.65%)。这反映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时间占据日常生活时间比重大,网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对网络的使用大部分人没有时间管理意识,自律性不足。

关于网络使用习惯和网络用途的调研。当被问到“你最常使用的上网工具”时,100%的受访者都使用智能手机,使用笔记本电脑(71.43%)与平板电脑(33.54%)的比例高于台式电脑(22.36%)。移动设备为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提供了便利,也改变了传统台式电脑上网习惯。关于网络用途,占前三的项目如下:第一是玩微信(67.08%),第二是学习(49.69%),第三是听音乐(44.72%)。其他较常使用的项目是看电影(32.3%)、玩游戏(29.19%)、看直播或短视频(27.95%)。从互联网使用用途分析,“00 后”大学生在各类社交平台中“微信”使用频率较高,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社交及获取各类资讯。“学习”占上网时长比例较高,说明当代大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途径协助解决个人学习相关问题。

根据日常观察,多数院系和学生团体组织均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微信推文制作、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能,目前许多高校的主流公众号也由学生群体运营,成立了学生团队进行官微运营。综上所述,相比“90 后”,“00 后”大学生较早接触互联网,使用年限较长,对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更高,可以说“00 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总体较高。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有待提升

网络安全素养是网络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体现在参与网络活动时的安全意识及行为,安全意识包含了网络环境判断、网络信息鉴别、个人信息保护、人身财产保护等,个人行为指的是个人是否对自己、他人的安全负责,是否危害自身与他人、国家、社会安全。

关于对网络环境与信息的判断。根据调查,当受访者被问到“是否浏览过非法网站或信息”时,49.69%的受访者回答“没有”,39.75%的人回答“不确定”,10.56%的人回答浏览过非法网站或信息。而被问到“是否了解网络侵权行为”时,受访者中59.63%回答“了解”,11.8%回答“不了解”,28.57%回答“不确定”。可以推断,大部分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能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程度,对部分网络行为能够做出基本判断,但是四成以上受访者存在疑惑或上网不安全行为。

关于个人信息、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的情况,当被问到“使用软件或平台是否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时,回答“一般注重”(56.52%)的比例高于“非常注重”(41.61%),当受访者被问到“是否发生过网络贷款行为时”,98.76%的受访者选择“否”,只有1.24%受访者参与过并核实过网络贷款平台真实性与合法性。当被问到“是否使用过陌生人交友软件”时,约两成(21.73%)受访者使用过,其中11.43%实际参与到线下与网友见面。当被问到“是否有网络受骗经历”时,12.42%的受访者表示有受骗经历,5.59%的受访者不确定是否有受骗经历。可以推断,大部分学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综上所述,“00 后”大学生基本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素养,但是安全意识不够高,部分学生存在网络不安全行为,甚至有网络受骗经历,在个人信息安全、人身安全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欠缺

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体现在大学生是否了解互联网相关法律、使用网络时是否具备法律意识、是否遵守法律规定。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与网络安全素养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提升网络法律素养有利于提升网络安全素养。

当受访者被问到“是否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时,回答“不了解”(54.04%)的比“了解”(45.96%)的人多8%。当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时,59.01%受访者回答“了解”,40.99%受访者回答“不了解”且几乎不了解中国关于互联网的其他法律。关于上网的违法行为。10.56%的受访者曾浏览过非法网站或信息,11.8%的受访者不了解网络侵权行为,28.57%的受访者不确定网络侵权行为。由此可见,受访者对互联网相关的法律并不了解,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参与过网络违法行为,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并未接受过相关教育,可以推测,“00 后”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有待提升。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较好

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体现在使用网络时个人行为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在网络信息的浏览与发布、在网络社群中与他人的互动行为中遵守道德规范。

关于网络信息的甄别。当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自己是否可以甄别信息真伪和判断内容价值”时,65.84%的受访者回答“可以”,31.68%的受访者回答“不确定”,2.48%的受访者回答“不可以”。对于网络信息的真伪进行甄别和对网络信息内容价值进行判断非常重要,大部分“00 后”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信息识别能力,但少部分存在疑惑。如果网络使用者不具备信息识别能力,容易误信偏离真相的内容,或者被错误的价值观引导,由此可见,需要加强提升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教育。

关于网络信息的发布,当受访者被问及“你如何看待网络热议话题(时事政治或娱乐等)”时,89.44%的受访者回答“关注但不发表观点”,4.97%的受访者“关注并发表观点”,5.59%的受访者不关注。由此推测,大部分“00 后”大学生会关注公共领域事件,基本上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具备现代公民意识。而被问到“发布或者转发网络信息是否再三思考影响”时,100%的受访者均思考,无人回答“不思考”,而每次思考(68.94%)的比例高于偶尔思考(31.06%)。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发布较为谨慎负责。

关于网络社群互动行为,当被问到“是否参与过网络语言对骂行为”时,80.12%受访者回答“否,未参与过”,其余19.88%的人参与过,其中1.24%的受访者为主动攻击,14.91%的受访者是被攻击后还击,3.73%的受访者被攻击但不还击。问卷用词采用的“对骂行为”而非“辩论”、采用的“攻击”而非“回复”,是带有负面情感色彩的用词,由此可见,“00 后”大学生在网络中有过非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容易造成矛盾升级。而被问到“你认为网络暴力行为是否可以界定”时,67.7%的受访者认为可以界定,12.42%的受访者认为无法界定,19.88%的受访者回答“不确定”。当人们无法清晰认知网络暴力,有可能实施或接受网络暴力而不自知。“00 后”大学生在网络道德素养表现较好,但仍然存在边界模糊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大学生网络素养总体情况

总体而言,当被问到“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如何?”时,回答“一般”(66.46%)的比例高于“较好”(22.36%),有小部分人认为“较差”(9.94%)或者不确定(1.24%)。当被问到“是否参与过网络素养提升的相关课程或培训”时,近八成(79.38%)受访者回答“否”。由此可见,“00 后”大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针对网络素养的教育。关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建议”主观问答中,总结归类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如下:“思考,谨言慎行”“加强管理与教育”“推进网络实名认证”“加强法律管控”“遵守网络道德”。基本上可以反映出“00 后”大学生对提升网络素养是有思考和实际行动的,能够自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也希望通过接受教育、提升价值观,做合法理性的网民。

二、影响“00 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因素

(一)“00 后”成长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00 后”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第三个十年的阶段,且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00后”的成长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期,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态势良好的时代为“00 后”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00 后”更加充满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在物质条件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有利于“00 后”丰富个人精神追求。与此同时,“00 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全球化的进程,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00 后”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样态。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00 后”成为“触网先锋”。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实现了从3G 时代到5G 时代的跨越,互联网苹果公司于2007年发布了iPhone,具有WiFi 和蜂窝无线电接口,意味着从PC 端互联网时代进化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00”后极早融入移动互联网生活中,这是“00 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普遍较高的原因。

(二)青年亚文化对“0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00 后”大学生既受主流价值观影响,具有加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又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影响,每个时期流行的亚文化都具有时代特征,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情亚文化”到八九十年代的追星族、迪斯科,再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小资、愤青、街头涂鸦、漫画迷、“哈韩”“哈日”“超女”“快男”。当前“00 后”接触的亚文化中比较流行的是“饭圈文化”“二次元文化”“ACG 文化”“佛系文化”“汉服文化”等。“饭圈文化”与曾经的追星文化不同是,如今的粉丝群体更加“抱团”,愿意为偶像付出更多的金钱、时间、精力,“饭圈文化”的流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00 后”既受到文化影响同时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因此不可忽视青年亚文化对当代网络文化的影响,应明确其对“00 后”的网络表达以及网络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网络素养教育的缺失

学校网络素养教育滞后。网络素养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价值观培养。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网络道德素养的提升则需要良好价值观的培养;网络安全素养和网络法律素养的培养有赖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的普及。因此,帮助学生提升网络素养有赖于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尽管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科成绩及其他技能兴趣综合素质的培养,大部分学校仍然未开展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和培训。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推动网络素养进入中小学基础德育课程。网络素养教育受到关注,结合目前现状,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学校并不多,网络素养普及程度仍然有待提升。

家庭对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不足。虽然“00 后”的家长对互联网的接触时长比“00 后”长或者相差不大,但是由于“00 后”青少年时期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能力比家长更强,因此部分家长无法准确把握“00 后”网络使用习惯及思想、行为特征。据《广州日报》报道,2017年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当问及“上网知识是儿童懂得多还是父母懂得多”时,几乎一半(49.2%)的14 岁儿童表示自己懂得多,而61.6%的14 岁儿童父母也认为“孩子懂得多”。可见家长在网络教育当中相对被动,对“00 后”的教育管理也仅限于上网时间和地点的管理,比较难以管理与引导“00 后”在互联网空间的活动。

(四)“00 后”大学生群体特征

“00 后”强调自我和个性。“00 后”大部分仍然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在网络社交中的表达强调个性与自我,加上他们处于成年早期的阶段,情感情绪容易冲动,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时仍然强调自我而不让步,有时容易受到网络的偏激观点影响,或者在网络上进行情绪化表达。

“00 后”人生阅历不足,缺乏辨别力。“00 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海量信息,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但是因为生活阅历尚浅,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许多问题看法片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认为,“00后”大学生看待政治历史不够客观。可见,“00 后”的批判性思维仍有待提升。

“00 后”有强烈的自我圈层意识。当前“圈层化”现象明显,青年在网络上寻求共同语言的群体,受到不同的文化影响,进而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网络打破了现实地域空间的限制,“00 后”的社交、娱乐等活动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而是积极地在网络平台上加入兴趣爱好、共同价值取向一致的圈子、团体。圈层化现象有利于满足人的情感和归属需求,但也使得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差异性变大,造成了一定文化隔阂,不利于彼此的沟通。

三、结语

通过问卷调研、结合日常工作观察,发现“00 后”大学生网络素养较好,因为较早触网,“00 后”网络媒介普遍较好,网络法律素养存在一定不足,表现在对相关法律的不熟悉、对网络违法行为认知存在偏差等方面,网络道德素养、明辨是非能力有待提升,高校需要引导“0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研究对影响“00 后”网络素养的因素进行了思考,从外因和内因进行了分析,外部因素主要有“00后”成长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亚文化的影响、网络素养教育的缺失等,内因则考虑了“0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征。

猜你喜欢

受访者素养大学生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认识亚健康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