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对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2-11-07阿丽马·艾塞提王红缨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际传播文化资本数字鸿沟

阿丽马·艾塞提 王红缨

摘要:文章聚焦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运用深度访谈法与参与式观察法,探究传播是如何对大学生城市社会化发生作用的,旨在引导农村籍大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激发其主体能动性,找到自我的定位与价值,为今后的城乡建设积蓄力量。研究发现,随着人际交往越发频繁与网络媒介的普及,传播对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作用日益显著。人际传播强化了农村籍大学生对城市的认知,通过同辈群体的互动交流,改变自我的形象,消除隔阂并积极适应城市和学校生活,而自我网络传播消解了城市与农村的“数字鸿沟”,农村籍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得城乡大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逐步弥合。此外,多元传播与社会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农村籍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与角色认知,但大学生受到原有社会角色和文化资本建构认知的影响,其改变将是长期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人际传播;数字鸿沟;文化资本

中图分类号:G206;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043-03

一、引言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学生通过升学、工作留在城市,逐步实现身份转换,其个体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交流中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其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与城市大学生存在差异,在城市中需要完成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即需要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完成对城市由认知到内化的社会化过程[1]。已有研究表明,媒介与农村籍大学生文化资本联系紧密,随着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网络社交的频繁,传播对其城市社会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文章聚焦于农村籍大学生,了解农村籍大学生如何通过人际传播强化自身对城市的认知,分析网络传播如何消解城乡大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多元传播方式如何发挥对农村籍大学生城市身份认同的建构作用,进而总结概括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中的经验与困惑,以期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激发农村籍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其在城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农村籍大学生具有农村户籍,在农村出生,从小接受农村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中学也是在县级以下的学校完成[2]。已有研究表明,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研究目前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为主。既有研究主要从城市社会化的不同层面出发,对农村籍大学生关于城市的认知[1]、城市生活方式的同化[2]、传统乡土意识的转变[3]、社会知识与专业技能、身份认同与角色认知[4]等方面展开研究。农村籍大学生从对城市的认知到内在的身份认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城市社会化过程。

本文将城市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城市认知和生活方式、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身份认同和角色认知三个层面。围绕上述内容访谈了8名农村籍大学生,其中包括7名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和1名中部地区的大学生,平均访谈时长为1小时,同时,结合长达一年的线下参与式观察以及知乎有关“农村籍大学生”热门话题的考察,据此展开思考与探讨。

三、隔阂与融合:人际传播强化农村籍大学生城市认知

传统农村与城市社会的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不同,农村籍大学生在适应和学习中,不断消除城市与农村的生活习惯等隔阂。

人与人内在建构的同辈社会联结是农村籍大学生认识城市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上的人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城市认知和生活方式的继续社会化中,农村籍大学生通过人际传播受到同辈群体的生活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在朝夕相处的学习交流中,获得有关城市认知和生活方式的信息并习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宿舍的同学带着我,有朋友的陪伴,她们会介绍该市怎么样,也会加入学校社团,参加各类活动,逐渐熟悉城市的生活。”(受访者GN)

由此可见,农村籍大学生与同辈群体的交流学习成为适应城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主要途径。在同辈群体的带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农村籍大学生体验城市生活,认识城市并逐渐适应城市生活。

学者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对城市的认知,包括穿着饮食、行为规范;“客我”是他人的态度评價期望,即别人对城市社会的认知[5]。同时,自我是建立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活动基础上。主体通过对客体的穿着行为观察,反观自我的穿着行为并进行调整,由此形成新的自我。

“我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大一时的照片就是土包子,也不化妆。我们宿舍有化妆的同学,我觉得在学校化妆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当我们舍友给我化妆的时候,我会拒绝她。后来觉得舍友都在化,她们也会和我说化妆的好处,我也开始慢慢转变观念,化妆让自己的精神面貌变得更好,变得更自信。”(受访者GN)

可见,城乡大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朝夕相处,彼此交流,为了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农村籍大学生不断对自我进行再塑。

农村籍大学生在与同辈群体耳濡目染的交流学习中,会受到同辈群体对城市行为规范和价值认知的影响。在参加社团活动、旅行游玩等人际交流互动中,他们会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并在父母老师同学的期待和评价中,改变自我的形象,确定人生目标,进而消除隔阂,积极适应城市和学校生活。这种同辈群体的直接经验填补了农村籍大学生在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以外的城市生活经验的空白,比书本知识更为深刻,由此完成了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的第一层面。

四、迷失与弥合:网络传播消解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由于城乡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方面的不同,刚进入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迷茫和无措,通过与城市大学生聚集在同一网络空间,不断接触网络信息,借助网络学习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消解城市与农村的“数字鸿沟”,缩小城市与农村的距离。

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通过不同传播方式向大众传播规范、知识技能等,即教育功能。其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等特点,能够超越时空,为大众所用。农村籍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补充自身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对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我会用小红书,看学习机构、参考书、穿搭、生活等,就是有点从众,有大众的基数为参考,看大家在干什么,看销量最多,推荐最多的,然后进行学习或者购买。”(受访者NHL)

“我会看一些课程,关于计算机考级、办公软件之类的,进行自学。”(受访者GN)

网络信息化的社会,为农村籍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大范围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了资源和信息共享,使其得以更快适应城市。网络传播时代,农村籍大学生即便在经济水平层面存在差异,但是在“数字鸿沟”的接入沟、技能沟、知识沟三个层面与城市大学生并不存在明显差距。在数字接入沟层面,农村籍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大学配备的基础教育设施接受信息和知识,与城市大学生共同接入网络媒介。在数字技能沟层面,农村籍大学生具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熟练掌握网络媒介,缩小与城市大学生之间知识沟的差距,因此,彼此间的“数字鸿沟”在逐渐被消解。

以往,农村一直被视为信息传播的边缘地带,而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技术促进人的发展,为处于弱势经济地位、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与城市大学生同样的网络教育机会。技术的发展能够弥补人自身的局限,是一个相对于人的外在辅助工具,能够帮助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自身,成为人发展的动力[6]。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网络媒介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渠道等方面与城市大学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逐步弥合。

五、解构与重构:多元传播建构农村籍大学生身份认同

农村籍大学生在农村和城市建立的双重身份中,经历解构与重构过程,并通过不同传播途径学习必要的城市生活技能,不断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和角色认知。

(一)传播与农村籍大学生表层城市社会化

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切换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行为标准来定位自己。知乎平台上存在一个“农村籍大学生”话题,其简介为“不属于城市也回不去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该何去何从”,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籍大学生对自己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的迷茫。当被问及现在的户口在农村,但是不在家务农,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时,受访者这样表示:

“我觉得自己算是城市人,说我是个农村人,我会否定。”(受访者GN)

“我现在对务农一点都不熟悉,自己估计也干不了体力活,我算是城市人。”(受访者XLC)

在城市的四年学习和生活,农村籍大学生会积极适应城市生活,但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和角色认知较为模糊。在人际传播和网络媒介的帮助下,农村籍大学生实现对城市的认知和对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完成了表层的城市社会化,使其原有的“农村”身份不断被解构。

农村籍大学生会受到原有文化环境的影响,在网络传播与社会交往作用下,城乡“数字鸿沟”逐渐缩小,但城乡大学生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吃的穿的很少有差距,最大的不同是你的思维方

式。”(受訪者GN)

“对于价值观和未来的规划,城市大学生相对来说见识越多,可选择的就越多。理想可能有差距,他们(城市大学生)的目标可能会更高一些。”(受访者XLC)

“比如我想一个问题,只想到了一个层面,但他们会想到很多层面,思维很广,想问题也全面。我觉得这和他们从小生活的城市社会环境有关,环境会影响和塑造他们,父母的学历水平等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受访者MWL)

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城市规范、行为习惯通过人际传播和网络媒介逐渐被习得,穿着打扮等外在表象的差异不再显著,而家庭对农村籍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家庭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传播与农村籍大学生深层城市社会化

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分为三个部分:身体化形态文化资本,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获得的知识、教养等;客观形态文化资本,指物质性财富,书籍、古董等;制度化文化资本,行动者用掌握的知识获取社会公认的资格证书等[7]。根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可知,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客观形态文化资本中媒介的拥有量是基本持平的[8];农村籍大学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学习,拥有了制度化文化资本;许多农村籍大学生从小树立了读书至上的观念,通过在学校和图书馆的学习,积累了身体化形态文化资本。同时,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长期积累过程。城市社会化是对城市的认知到内化的过程,农村籍大学生通过人际传播和网络媒介完成城市社会化,而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在谈到有关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时,农村籍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城乡之间在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的不同。

“从农村到城市,该培养的思维方式等已经形成,就很难改变了。比如读书的习惯,我就没有,如果你从小就培养,长大时候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受访者GN说)

“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很忙,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今天吃了吗,有没有受伤,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方面,很少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不是一种一起成长式的家庭氛围。农村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过时,不喜欢提问学生,学生也没有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受访者GN)

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农村籍大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即从小的生活环境带有的身体化形态文化资本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影响了农村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并会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的学习生活和自我角色认识带来一定的制约,若要改变,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六、结语

农村籍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调适城乡文化冲突,适应城市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自我的身份认同和角色认知。从文化资本角度出发,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不仅是对城市认知和专业技能的适应和学习,更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寻找心理归属的过程。媒介技术提供了平等的教育资源,促进人的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因为经济基础、家庭背景等形成的差距。但部分农村籍大学生不能正视城乡经济与文化差异,对城市身份和角色持有怀疑的态度,从而变得消极。农村籍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对城市的复杂感情及宣泄迷茫情绪,进而逐渐适应从农村到城市的角色转变。

在网络信息包裹下的农村籍大学生应规避负面信息的影响,在学校老师的正面引导下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价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籍大学生受原有社会角色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身份认同和角色认知的改变中,完成由表及里的城市社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传播对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中的自我归属和身份认知的深层社会化的实现具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惠,张登国.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适应研究:一项来自江苏北部农村籍大学生的调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4):103-106.

[2] 童玉英.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初探[J].青年研究,2000(10):35-38.

[3] 李微,翟居懷.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47-48.

[4] 张智.城市新市民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

[6] 刘赟.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18(5):11-14.

[7] 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6):117-123.

[8]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R].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20-11-27.

作者简介 阿丽马·艾塞提,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王红缨,博士,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广告传播。

猜你喜欢

人际传播文化资本数字鸿沟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微信人际传播分析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对于人际传播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思考
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