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乡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研究

2022-11-07郑彩霞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民族中学

灌篮 2022年2期
关键词:陀螺民族运动

郑彩霞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民族中学

畲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传统运动文化,其中陀螺、蹴球两种运动活动脱颖而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背景是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时,必须进行研究的部分。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展有效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背景。

一、开展畲乡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行动的背景

我国的文化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伟大的华夏民族在这数千年之中孕育出了属于我们独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包含着多种类型的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在这些文化的融合中可以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切入点,这不仅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同时也适应各民族的特有文化发展。这些文化为我国的发展和人民进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供养,它作为我国文化中特有的精神支柱,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它既是我国文化自信开展的核心,也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地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在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教育之中,逐渐唤醒了青少年对民族的自豪感,提升了我国多民族的凝聚力。为此,我国青少年教育也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浸透,为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三观和崇高的理想,将传统思想根深入内心,把自己打造成由内而外的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政策的支持下,各级各种类的学校都在不断的完善着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的教育改革举措。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再次的开发,整理出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的相关资源。例如,畲乡传统文化在进行渗透的时候,不仅对畲乡的传统运动进行了筛选,选出了适合中学生发展的陀螺和蹴球这两项运动,并且为这两项运动的传承提供了一些环境基础。在传统文化的主体教育范围之中,已经建立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为其他教育起到了精神引导作用。在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之上,由单一个体到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多种教育方法的融合,更深层次地挖掘了传统文化在中学教育中所能传承的文化内涵。

二、开展畲乡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行动的意义

(一)对学生全面发展有促进意义

教师在对畲乡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其中的蹴球与陀螺两项传统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方向始终未变,即: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人才和对社会主义发展有意义的人才,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发展型人才。

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是华夏民族先祖留下的珍贵文化宝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意义。例如,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根源,同时也是塑造学生内心的道德观念底线和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标准。在中学的德育教育之中,除了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巧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为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指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畲乡文化中陀螺运动的传承,不仅可以利用陀螺运动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因陀螺运动的规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优秀的畲乡传统文化不仅仅在德育和智育中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体育和劳动教育中也有重要的地位。畲乡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中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归属感,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从内心血脉上就有所认同的真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学校文化传承工作有落实意义

在中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德育教育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学校的管理也需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方面,管理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更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阵地。畲乡传统文化在它的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素材,对中学生的教育体系做了重要的支撑,更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在传统文化之中包含了知识、艺术、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中领略文化的魅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优异的畲乡文化教育为中学生的知识创新教育提供了养分,也为中学生跨知识多元化的教育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此,在学校教育当中,畲乡文化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帮助中学教育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对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也代表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神养分。这是民族文化必须要以传承,传统文化必须要通过教育来渗透的原因。我国的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瑰宝,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凝聚。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是进行文化传承最直接的方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将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推动着我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其核心工作就是必须要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激发传统的优秀文化,为学生带来历史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中保持竞争实力的必要途径。国家实现现代化要以传统文化价值为导向,发展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境界也要不断提高,其中包含着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不断地演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发展。这也就预示着在中学的教育中,要不断通过教育的引领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畲乡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措施

现代中学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考虑如何将中学生培养一个多方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在前些年的传统教育中,曾经出现过一个词语叫“高分低能”,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中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就造就了我国传统教育中应试教育下的“成功者”。为此,在之后的新课标改革的标准上将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了教育发展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压力下,中学教育仍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沦为了教育之中的配角,甚至在教育当中被忽略。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一个立体的结构,可以在不同的学科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渗透人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增加教师对畲乡传统文化的了解

加强畲乡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文化教育中进行方法的指导,搭建学校内的交流平台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外在交流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的过程中,将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样可以解决教师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学校之间的交流、校内的资源共享或者平台之间的教师互相促进,这些都要加以注意。不要干涉学校教师对外的学习交流,不可以将教师的交流限制在这一个平台之中,要允许教师用更为广泛的交流方式来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校园教育中的渗透。

例如,在进行科研力量的提升过程中一定要摆脱小范围、短路径这个情况的桎梏,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科研力量的结合。于教师个体而言,加强自身专业修养,提升自我学科修炼,是一种基于职业特质的自然生长的成长力;于教研机构而言,在履行服务学校发展、引领教师成长这一本职工作过程中,如何创设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研教学格局,以营造健康良好的教研教学生态,去维护并加速教师个体的自然生长,并在垒实每一个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基础之上,搭建教科研平台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外力与借力,并进而集合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力,汇拢成一个地域里群体的以畲乡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为视角的不竭生长力。

(二)“陀螺”运动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进行畲乡陀螺运动的引入时,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知识教育渗透其中,需要制定严谨、科学的方案,开设课程或活动的过程中,要以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目标进行周密的计划,最终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以陀螺为切入点,可以从运动历史等多个角度进行切入。

例如,在相关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陀螺为切入点,了解陀螺的历史发展,渗透到不同朝代的陀螺的演变当中去。将陀螺魅力体现在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交织中,帮助学生体验传统的文化运动的魅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陀螺”的由来:“陀螺一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出现的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为开端,称作‘千千’,用手捻在盘中旋转,比赛谁转得久,这是当时身处深宫后院的嫔妃宫女用以打发寂寥时光的游戏之一。”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渗透陀螺历史知识,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厚度。了解陀螺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了解我国宋朝的历史文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和图片进行组合,让学生了解文字内容的时候配合图片,拥有更加直观的知识学习体验。

多媒体视频的引入,引入陀螺的玩法:“大陆北方的儿童在冬季及早春时节还流行这样的玩法,尤其在结得厚实的冰面上抛打,更别有乐趣。”继而引出畲乡民族也会开展陀螺比赛,将陀螺这个项目引入到学校的课后社团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社团活动中也可以渗透陀螺相关的历史文化。比如,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以历史文化中的文字教授学生打陀螺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文字富含的历史意义,还可以掌握打陀螺的方法,一举多得。

(三)“蹴球”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蹴球运动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运动文化中的重要遗产。蹴鞠运动的由来是古代体育游戏蹴鞠的演化。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反映了少数民族的休闲娱乐的方式。蹴鞠运动的在中学校园的普及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优秀文化融入中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蹴球运动的融入和发展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水平的融合。以中学的体育教育为依托,将足球运动纳入到中学的体育课程当中来,从小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促使蹴球运动可以根植于校园活动之中。

蹴球运动与陀螺运动存在着差别,陀螺是单一个体发展的运动,而蹴球运动是需要多个学生进行合作来开展的运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既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班级凝聚力。为了更好地在校内进行蹴球这一运动的推广,学校方面要注重完善中学体育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鼓励教师多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分模块、分类型探讨更适合中学生差异化发展的运动目标和运动内容,科学地设置运动项目训练的重难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和训练过程,提升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渗透质量。体育教师之间还要定期进行交流和观察,认真观察项目教学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表现,做好课堂的记录,共同打造基于学生差异的传统蹴球运动,有力推动传统文化深入校园的教学改革。

(四)社会与学校共同促进畲乡文化进校园

教育的最初是由劳动教育而衍生出来的,在劳动力充足之后,出现了独立的教育。但是教育并非凌驾在社会之上的,它受着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发展等各方面的制约,同时又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在广义的教育中,包含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为此,学校在渗透优秀的畲乡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从社会各个层面的机构进行合作,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社交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校园之内,在校园开展活动的推进也可以增加博物馆、美术馆等多个传承机构的辅助。畲乡文化在校园中的不断推进,也需要学校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搭建教育部门支持下的各类平台,帮助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课程上、教学上、活动上都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为校内的传统文化渗透提供重要的资源保证。例如,学校与企业搭建教研平台,落实学校的传统文化教研基地的建设工作,促进传统文化在学校渗透发展。

总而言之,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三观建立的重要时期,也是民族精神渗透和民族意识萌发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对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渗透,对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为此,笔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校园渗透与传承方面所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畲乡文化在校园中的渗透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陀螺民族运动
有趣的磁悬浮陀螺
MINORITY REPORT
不正经运动范
NO.6陀螺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陀螺画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