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媒体平台冲击下对电影美学形态革新的思考

2022-11-06王孟玉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9期
关键词:艺术

王孟玉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1 流媒体重塑大众生活,抢占行业话语权

流媒体是一种将不间断的信息流由内容生产者向终端用户实时传输的数字媒体形态,通过与宽带互联网的结合,不断超越接收终端和传输管道的技术限制,目前已经能够完全实现对高清视听符号的即时传输[1]。随着互联网、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和高质量移动设备的普及,流媒体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期,它的即时性、交互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式,并且其视听内容在形态、力度、方式等方面显现出灵活自如的特点,打破时空的束缚,让观影行为更自由,对象也更加广泛,不仅重塑了大众的娱乐生活,也让上游创作产业和下游播映投放产业都发生了生态性的变革。

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流媒体平台成为各大创作行业争相开发的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行业对于流媒体的关注更为密切,如网飞(Netflix)平台,借助技术革新一跃成为“新六大”电影公司之一,改写了好莱坞影业格局。小众题材电影《罗马》在观众口碑和专业性奖项上的双向成功,正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算法营销,让网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传统媒体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不由得走向技术更新,传统电影的审美与价值创造也被带到新的方向。迪士尼在此背景下上线电影《花木兰》,通过平台付费掌控影片发行,并借由全媒体渠道为影片争取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流媒体平台让影片绕开电影院直达观众,它作为电影传播的新触角,寻求的不仅仅是对大众观影行为方式的改变,更是对电影创作以及观众和行业的审美偏向产生深远影响[2]。

2 互联网语境下电影美学发展现状

2.1 传统放映式电影式微,审美体验转变

流媒体对传统电影美学的打破直接体现在“影院”概念的转变,流媒体技术将“只有当我们拍摄他者并且忘却自我的时候,电影才有意义”这层概念完全颠覆。从放映转变成流播,改变了传统影院发行放映的方式,打破了电影的空间属性,削弱了观众对电影的空间依赖。相应地,在时间维度上,观众通过更换速率或者点播等方式更新影像体验感,逐渐不再依赖在特定的空间里接受影片叙事,而是完全依照个人的意愿进行个性化选择,激活了各类电影美学话语体系[3]。同时,在影像呈现上,传统电影美学追寻的固然是对真实的表述,在长镜头纪实体系中强调视觉和内容的真实统一,创作者擅长在真实时空里构建世界观。虽然在电影《1917》中出现了技术真实和内容真实之争,但电影中“一镜到底”的技术镜头仍在为叙事服务,是在真实性影像美学中展开叙事。而从《双子杀手》开始,高帧率技术不仅对影院屏幕提出要求,也将电影创作推向新方向,它并不是为了一部电影而去开展“技术革命”,从长远来看,它是一次对高帧率与虚拟现实数字影像的实验,是电影语言在技术上的延伸。《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将游戏作为切入点,以第一视角带入影像,强调感官刺激的代入感;流媒体平台推崇的“赛博朋克”情节创作,如《沙丘》《基地》等,影片运用数字技术将现实虚拟化,模糊了真实和虚拟的界限,构建了宏大视野来剖析真实世界的一角。

这些创作的转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审美体验的差异。观影者正在追求自己的个性取向、对另一种观影形式感的建立,而非一味追求同一环境中大家共同的心愿和兴奋感。流媒体美学用数码技术缝合虚拟现实,创造出数字化的影像美学,这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但也尚可察觉出技术对画面真实呈现的野心。影像难逃技术的影响,流媒体电影让目标群体愈来愈无法集中于内容,难以形成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若只是审美价值被限定于影像场域中免不了顾此失彼,表面看上去像是一场观影方式的变革,实质上是受众和时代对电影文化看法上的变化。

2.2 电影创作私人化,消解电影审美的普适性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在现代化进程中不间断地抬高理性的功能价值,但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关于人性自然和追求个人价值的作品已经出现且一度成为潮流。不难看出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中理性和感性的博弈一直存在且持续至今[4]。而电影发挥它强大的影响力,为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提供栖息场域,电影创作更倾向于关注时下,在数字时空进行反省与警示,如《社交网络》《大数据时代》对感性意识的探寻,认为感性是现实中人的存在方式,强烈呼唤感性成为体味生活、体验世界的主要方式,从而批判人心的淡漠与迷失。但日益数字化、技术化的当代电影也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矛盾与复杂,电影创作在对社会现状和人性省思进行视觉化批判的同时也走入了困境,即过分追求感性化,贬低现代化中的工具性,使电影的审美形态偏向荒诞和崇高。

在传统电影美学系统下,电影美学是寻求主体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而在流媒体时代,电影创作在不断地消解大众化的审美原则,关注被压制扭曲的现实和被现代化裹挟的主体,突显时代的荒诞性、崇高性。只是,如果只将审美现代性作为流媒体电影表征的导向,便会导致电影灵韵消失,让流水线式内容生产大行其道,陷入其自身矛盾的陷阱。

2.3 原创艺术内容更迭:坚守与突破并行

丰富原创内容可以说是各个平台迅速占领流媒体市场高地的重要战略,如自2013年始,网飞便跃步进入国际视野,不断推出原创作品打牢基础。除了提升原创剧集地位,各流媒体平台对经典(Intellectual Property,IP)的诉求也在加大,力图用自生内容资源构建流媒体品牌的文化领域。如表1所示,“新六大”电影公司借助IP优势补足原创短板,媒体平台自身所带有的剧集宇宙世界观不仅可以吸引黏性用户,还能够进行二次创作[5]。

表1 “新六大”流媒体服务品牌传统影视多元化经营布局

在原创方面,网飞先后投资90亿美元用于原创内容的制作,如韩剧《王国》系列,收获收视与口碑的双重肯定,并收购了中国的《流浪地球》《开端》等影视作品的版权[6]。各个知名IP成为传统传媒巨头号召用户关注自身流媒体平台的金字招牌,《老友记》《铁拳》等纷纷终止了与网飞平台的播放合作转向自身的流媒体平台。在内容质量方面,发展成熟的流媒体行业一方面已经和马丁·斯科塞斯、阿方索·卡隆等知名导演深入合作,另一方面仍发挥着自身特色。《罗马》打响流媒体电影创作的第一枪,其代表的新审美语言也进入传统电影叙事。流媒体电影不像传统电影关注故事和情节及其完整性,它着重聚焦的是极具个性的流媒体电影价值特色的表现形式。

2.4 受众审美场域变更:审美茧房的形成

流媒体平台的出现将电影从“消失的银幕”转向“无处不在的银幕”,助推了私人化审美场域的形成,而这一形式自然也契合大众的观影体验与消费习惯,所以流媒体电影也不再单纯是电影文化艺术的传播,更是一种私人消费文化的载体。而当个性化的观影选择愈来愈具有先锋性和小众化,大众化的主流审美难免被抛弃,从而转向能指的狂欢。大众审美流失了话语权,用户和谐统一的审美空间被割裂,流动的信息成为束缚的网,审美活动被孤立成个人接收的审美环节,使得大众无法达到共情,无法在比较中对“美”有情感认知。

电影兼具公共性、娱乐性和审美性,它有着融合而又相对独立的体系,而流媒体电影以强势的姿态抢占传统电影业资源后,在创造更为多元化、细腻化的电影资源时,也扼杀了电影美学所具备的公共属性。不间断的信息流构建出影像视听的茧房,将观众隔离成一座座看似连接在一起的孤岛,难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共识[7]。

3 流媒体时代的审美反思:自省与探寻

3.1 审美与资本下景观的突现

奥利维耶·阿苏利和格尔诺特·伯麦等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社会步入审美资本主义阶段。而以消费社会为物质基础,审美资本主义主要体现出视觉性和审美性的景观社会。在此阶段所进行的审美活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商品功能性质[8]。简言之,资本和审美在特定时空下达成契约。在消费社会中,以商品的话语模式替换审美功能,造成不断膨胀的泡沫经济,将内在的审美追求转到符号审美的消费轨道上,逐渐磨灭人们对“美”的判断力[9]。人们对电影的审美体验被扁平化、图像化,而整个审美精神活动被物质化,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串代名词。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可避免,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成一个表象,景观便是形成这些的手段,但同时它也是目的。

景观的泛滥免不了有架空真实生活的可能,它在商品、资本、消费的不断运行中将真实转化成拟像,而真实可能消散成景观的一角[10]。那么,如何消解景观化带来的冲击,构建真实的自我?对此,居伊·德波提出“情境主义”,主张构建情境来恢复生活的真实感,用真实的主体覆盖生活,用情境主义抵消景观化社会下的分离与冷漠。

3.2 掌握时代节奏,叩问电影本质与定位

斯拉沃热·齐泽克说,为了理解今天这个世界,我们真的需要电影,只有在电影中才能得到我们在现实中不准备去面对的残酷的一面。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是及物艺术,只有我们摆设他者,并且忘却自我的时候,电影才是艺术,才有意义。他们对于电影本体或者本质的回答都是基于胶片时代,而当媒介转化,胶片日渐被数字化技术取代,“电影是什么”“我们应该需要怎样的电影文化”等问题再次被提及并等待回答。艺术和审美在当下资本与技术体系的壁垒的断裂处依旧涌现出某种未更改的东西,而这就是关于电影最基本的、最本质的、最透明的东西。

电影的出现、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完善都离不开科技的影响,电影以它出现的偶然性昭示了相伴而生的必然性。科技时代的视觉艺术进一步扩大了电影艺术的容量,而流媒体的出现只是数字时代改写电影形态的开端,在浪潮席卷之下,电影似乎被更多的人质疑已经不再是现实的渐近线。那么,电影艺术是否走向了终结?阿瑟·C.丹托表明,只是不将今天的艺术编织进艺术历史中,并非表示艺术要走向消失或终结。简言之,艺术以更为宽广的形态存在,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终再回到看山是山。所以,在这个不可逆的浪潮中,锚定电影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对本质的诘问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

4 结语

此前,人们尚在谈论数字时代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本体论是否失效;如今,我们又在流媒体大行其道时追问电影的定位在何处。可见,技术愈发展,我们对于本质的、根本的东西就愈发渴求了解。李泽厚先生在关于“情本位”概念的论述中提到,反对道德作为生存的最高境地,主张回到感性存在的真实的人。“道始于情”“理由情生”,理性只是工具,人的生存、生活、生命才是至上,人的感情才是根本,艺术的审美感性才是第一位的。不论年代,表达情感优于表达哲思,媒介只是艺术的工具,它不可能作为艺术的代表,因为艺术的使命是“情本体”的审美显现。就像《电影手册》对电影艺术的创造描述的那样,以浪漫主义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以爱为真正的精神动力,关注他人、望向他人的创作。只有厘清本质,才能更好地在流媒体语境中遵循电影创作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审美。因此,对于“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重新提出和考量,有助于成为流媒体电影未来发展的价值导航。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