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再创作的文化优势与现代营销理念阐释
——以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为例

2022-11-06董迎春王露霞

杂技与魔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胡桃玛莎夹子

文|董迎春、王露霞

杂技发展至今,杂技剧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出形式之一,但杂技剧要持续发展则还需突破技术限制和增加市场容量。大连杂技团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上演以来,通过技巧的语言功能向观众传达杂技的深层意义。“技”仍是现在杂技剧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该剧为例,对经典作品再创作的文化优势与现代营销理念进行阐释。

一、经典再创作的文化优势

胡桃夹子是德国传统工艺品,它的寓意是带来契机、幸运和守护。《胡桃夹子与老鼠王》是德国作家霍夫曼以胡桃夹子的玩偶为原型,讲述在一个圣诞节晚上,7 岁小女孩玛莎在收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礼物胡桃夹子之后便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她遇到了九头老鼠、人偶国王、姜饼村、糖果镇等,并与老鼠大战三百回合,以及与胡桃夹子浪漫邂逅,直到其善良纯真的心灵解开了最后的咒语的故事。

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进行曲》进行的二度创作。它是一部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表现真善美,艺术价值与人文关怀很好结合的文艺作品;它利用杂技语汇的特殊表达方式— —魔术,使杂技本体表达具有象征性,梦幻表达有了实际载体;它在舞台剧形式的表达方式上使观众沉浸其中。

1.梦幻主题展现童话奇幻

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讲述了玛莎虽然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内心深处被孤独围绕着,她在魔术师的帮助下与玩偶历经挫折,克服艰难,打败邪恶力量,用爱与勇气携手并进,最终在美丽的东方国度获得幸福和美满的生活。剧中情节的奇幻和浪漫与杂技本体技巧相结合,充分利用杂技道具实现飞跃、穿越与幻化,营造出曼妙的童话场景。剧末以“肩上芭蕾”的本体技巧结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细腻深厚的情感依恋。该剧上半场“圣诞宴会”和下半场“东方国度”展现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观众仿佛瞬间穿越,拥有文化对比的奇幻感受。该剧不仅使儿童观众在梦幻开心中受到爱的教育,也使成人观众的心灵获得净化,沉浸在温暖与纯粹的幸福之中。

2.魔术表演展现奇幻场景

魔术表演在《胡桃夹子》中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剧中关键角色魔术师的舞台表演贯穿全剧。圣诞晚会上,魔术师变出鲜花和圣诞火苗使晚会顿时热闹了起来,之后又为每人变出项链、蜡烛、玩偶等精美的圣诞礼物。他把木偶娃娃变成“活”人,为大家表演节目。他还用魔术实现现实与梦幻及空间场景的转换,连接小女孩和胡桃夹子的梦幻经历,似乎他的每一次出现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里,魔术表演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呈现,同时也是一种智力游戏,整个表演过程展现出轻松有趣的基调及诗化的艺术手法,使观众沉浸在奇幻的场景变换中。魔术表演把故事原型也巧妙地表达了出来,魔术师就像故事中的牧师,有一双精巧的手,十分契合地表达了《胡桃夹子》奇异的故事情节和场景,使杂技剧的表演更贴合故事主题。

3.舞台剧形式营造跨界奇幻

《胡桃夹子》运用了舞台剧跨界的表演形式和审美创意,很好地弥补了杂技表意的弱势。杂技、音乐、故事等元素的跨界融合,使经典童话的审美意象走向了杂技舞台的独特景观,观众身在剧场,心灵则融入梦幻浪漫的故事中,增强了对杂技剧梦幻形式的感受力。剧中玛莎在被父母忽视时孤单失落的表情,圣诞节后父母虚伪的面孔又增加了一丝冷漠,当玛莎看到胡桃夹子被修好之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赶走老鼠后玛莎和胡桃夹子心心相惜、无限眷恋,都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演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更增加了舞台剧强烈的感染力,为观众的心灵营造出梦幻唯美的情愫。

4.基于经典故事的二度创作

《胡桃夹子》的二度创作使技术能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例如魔术师代替牧师,用魔术表演去塑造牧师心灵手巧、神秘莫测的特点和气质。又如娃娃的复活和活动不是在与老鼠大战中进行,而是魔术师在宴会上使其变“活”,这种改变使杂技本体表演更加突出。

在二度创作中,“技”与“剧”的结合不只是动作的简单模仿,还有杂技语言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深入解读。该剧的故事发生在圣诞节晚上,以溜冰表演来表达冬日的时间概念、热闹的节日氛围和欢快的游戏场景。在表现胡桃夹子与老鼠的斗争中运用钻圈、滚圈等杂技技巧和跑酷技术,把战斗的激烈、混乱象征性地表现出来,使场面的观赏性、艺术性与惊险性融为一体。对手顶的表演更是把玛莎与胡桃夹子相遇、相知、相识、相爱的细腻情感展示出来。在细节方面该剧也处理得很好,如软钢丝上骑独轮车并且两手和嘴还要转彩圈的表演,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复合杂技的展示,可见杂技语汇推动了叙事表意。

该剧中有舞流星、草帽、柔术、绸吊、蹬伞、转碟、空竹等杂技表演,都被赋予特有的情节内涵。如“东方国度”中演员着装是富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青花瓷服饰,绸吊演员表演用的道具是青花瓷纹饰装饰的四根棍子,最后与红绸一起组成花轿的形状,玛莎从中间缓缓降落见到心爱的人,这既具有中国特色也富有创新内涵。在调动感情方面,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进行曲》发挥了重要作用,音乐用不同的节奏展现不同的情节情绪,与老鼠战斗时音乐激烈急促,玛莎与胡桃夹子共舞时音乐舒缓浪漫,演员从高空迅速旋转而下时音乐突然紧张起来,这个过程使观众在欣赏杂技剧时感受到视听双重体验营造的现代舞台奇观。

杂技剧对经典故事的改编创作,既可以使观众理解杂技所演绎的内容,也使观众产生审美体验。一部优秀的杂技剧应该通过合理的情节安排,产生综合的审美效果,不是为了演而演,否则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累。如在《胡桃夹子》下半场“东方王国”中,情节和原故事有较多不一致的地方,同时杂技表演未能很好地展现剧情,观众对改编后的故事内容不熟悉,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二、现代营销理念的阐释

杂技剧《胡桃夹子》关注儿童市场,通过中国视角阐述西方经典,把受众范畴扩大到中西方观众,探索市场发展的新模式,解决了杂技剧高成本的问题,使杂技剧发展突破瓶颈开拓市场,并从多方面给我们带来启示。

1.受众定位明确,改编新奇

杂技剧《胡桃夹子》是对童话故事的改编,其中通俗易懂和幽默滑稽的特点非常受少儿观众的喜爱,也产生火爆的演出效果。特别是从想象丰富的故事中用拟人、搞笑等方式巧妙地传达出教育意义,该受众定位是明确的,不仅少儿观众喜爱,还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这是杂技剧一个新的创作维度。

《胡桃夹子》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将西方芭蕾和东方杂技相结合,创造了优雅而又惊险的审美体验。如胡桃夹子被玛莎用真爱之吻复活之后,两人表演了一场神奇的对手顶,芭蕾的优雅与杂技的温婉相联结,使东西方观众的审美意象较好地融合。在讲述西方故事的时候,融合中国元素对原著进行改编,例如胡桃夹子的形象是兵马俑,两人在东方国度看到舞狮表演,最后又在中国红和青花瓷相互搭建起来的轿子里相遇。以新颖的中国视角去展现异域文化,使国内外观众对表演充满期待与新奇感,这对营销、推介是大有益处的。

2.营造奇幻的观赏体验

《胡桃夹子》的演出市场优势就在于既有小朋友感兴趣的审美意象,也有适合成人观看的魔术和滑稽。剧中的滑稽把观众带入轻松愉快好玩的情境之中。儿童杂技剧中太“险”的项目不符合儿童观看,但是滑稽可以把“险”弱化以达到“惊”的效果。同时利用“化险为夷”的表达方式吸引观众注意,从而赢得小朋友的审美认知和大朋友的认同。

《胡桃夹子》克服了杂技同质化主题的困局。剧中小女孩处在一个虚伪的世界中,爸爸妈妈表面热情温暖,伪装下则是冷漠,小女孩感到孤独却受到胡桃夹子的保护和信任,胡桃夹子对小女孩的照顾也心存感恩,两个孤独的心灵相互治愈,在历经艰难之后拥有美好的结局,这个主题思想也可以从观赏体验中获得。

3.精准定位商演市场

“在杂技主题化、剧目化的发展趋势下,实现杂技节目、剧目的剧场营销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为此现代杂技剧演出一要心中有观众,强调社会效益;二要准确定位市场,考虑商业效益。杂技剧创作演出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要减少成本,打磨节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胡桃夹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精简队伍,演员只有36 名,加上舞美、翻译等也只有43 人,为世界巡演提供了可能。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市场对杂技剧的发展和转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创造出真正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特点的作品是杂技艺术剧场营销和经济转型的核心落脚点。杂技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市场的繁荣要遵循良性循环的要求,既要注重精品节目、品牌效应,也要考虑市场成本,因此大连杂技艺术团通过创新改造,最终确定“‘以观众为最终认可、以演员为舞台主体、市场运行先行铺路’的总体原则”。

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杂技首先要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较高的艺术水准,自己独特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该剧在国外巡演时无论是票房还是影响力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就是对杂技市场效益的一次有效实践。该剧以儿童剧的形式抓住了家庭亲子消费的强大消费潜力,为杂技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实践案例。

[1] 董迎春 覃才:《现代杂技的受众认同与剧场营销— 以广西杂技团童话杂技剧<猫猫侠:保卫蝶苑>为例》,《四川戏剧》,2018 年第9 期。

[2] 尹力:《“技”与“剧”的双重奏—别样的<胡桃夹子>》,《杂技与魔术》,2009 年第2 期。

猜你喜欢

胡桃玛莎夹子
爱“搞事”的“夹子花”
艺术创想
爱你时有风(四)
胡桃夹子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