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落实“常赛” 发展学生体育素养

2022-11-05金刚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能运动比赛

“常赛”是促进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及专项运动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良好锻炼意识与习惯,掌握健康知识,塑造体育品德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落实“常赛”能有效巩固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身心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一、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常赛”

教师在判断是否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安排比赛教学手段前,应该了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等。怎样安排教学比赛,如何针对不同教材优化赛的内容、赛的方案,只有在深入了解后,才能科学、合理地做出安排。

1.灵活安排比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教育等,这些内容均可以安排教学比赛。如,体操、健美操、跳绳等一些无对抗或对抗性较弱的项目,在设计比赛时可以更多地安排展示类比赛;球类等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在设计比赛时可以按照人数、时长等不同条件进行比赛。

2.合理设置内容

“赛”要根据知识技能掌握的进度合理设置比赛内容,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组合,再到结构化的“常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促进每个动作环节的掌握,确保“赛”有实效。如,江苏周纯阳提出“排球垫球的教学中,初学阶段比谁在规定时间内垫得多或比谁垫的时间长;在学生掌握了所学技术的基础上,安排模拟正式比赛情境的垫球过网比赛”。

3.聚焦所学技能

体育课堂教学各环节设置“赛”或主要技战术教学(“主教材”)过程中,某个环节组织的“赛”都是为达成本堂课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江西郭珊提出“跑、跳、躲闪等基本运动技能,可以将‘跑数字、动物模仿跳、踩影子’等游戏与比赛用在准备活动中”。又如,在篮球投篮课的基本部分,安排投篮碰到篮圈或篮板得1分,碰到篮圈上的白框得2分,投篮进球得3分,以此来激发学生敢于出手投篮,引导学生掌握提高投篮命中率的方法并积累经验。

在“教会、勤练、常赛”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等内容,既然要求学生学会,就可以纳入“常赛”的范畴,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的总体设计安排“常赛”内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合理组织“常赛”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赛”是实战的基础,“常赛”应针对不同的学段、学情和教学内容,更改、简化和限定竞赛规则,合理组织形式各异的比赛。

1.依据学情,形式多样

由于“常赛”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学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比赛。山东宋晓露提出“按学情分还可以组织技能分组赛、性别分组赛、自由分组赛、目标分组赛、吉尼斯挑战赛、表演赛、展示赛等”。这样的组织模式有利于教学指导和同层次水平间的相互竞争。

“常赛”还可以进行异质分组,这样可以使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运动技能较好同学的带动下提高技能水平。如,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进行分组,可以组织体能分组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分组教学既能使体能好的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体能中等的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让体能较差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2.围绕技能,赛无定法

体育教学中的“常赛”,虽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但需要围绕技能运用。江苏郭丽提出“按照技能掌握的要求合理使用,有的技能可以使用个人赛,有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小组赛”。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应结合技术特点,以及该课次的目标和重难点来选择比赛方法。

在设计比赛环节时,要围绕技能特点合理安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无论选择哪种组织形式,其目的必定是服务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质量、服务于全体学生。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之上,即组织形式要切合教学与学生技能掌握的实际,不能游离于技能掌握之外,或操之过急,或过于简单,以保证学习效果。

三、立足多维评价,重在激励提升

评价的介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水平,有利于教与学的诊断、反馈和改进。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和课堂学习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在制订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等级评分以及其他的成绩来进行,针对学生的进步幅度制订评价方法,从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出发,从而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1.面向全体,评价全面

“常赛”以全员参与为抓手,但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应如何使用评价?江苏张小伟提出“应从重视‘结果性评价’向重视‘过程性评价’转变,创设相应的‘过程性评价’情境,注重学生多元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多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可以将“常赛”的评价概括为“动、能、行”,3个字分别表示不同的掌握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合格、良好和优秀。“动”是指行动,学生要先动起来,积极地参与比赛;“能”是指能运用,学生在比赛中能运用所学技能;“行”是指熟练运用,学生在比赛中能熟练运用所学技能,并且体现出在比赛中的优势。如,在篮球行进间高手上篮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练之后组织比赛,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成功上篮,但始终在积极地参与,这就算“动”合格;有些学生能够上篮,动作准确,但命中率不高,这就算“能”良好;有些学生动作娴熟,投篮命中率较高,这就算“行”优秀。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可以使全体学生处于评价之中,有利于处在各层次中的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2.灵活运用,评价到位

要灵活运用“常赛”中的评价手段,就应根据学情、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灵活调整,要更具针对性,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江苏梁旭龙提出“长拳套路的评价标准可设置为动作规范、力道、柔韧性、腾空高度、身法眼神等;评价主体可以是小组自评、教师评价或他组点评,依据过程性评价还可以是第1节课与最后1节课的对比评价;评价手段既可以采用主观认定,也可以采用表格量化”。而对于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则适宜采用师生的感受性描述予以评价,或通过比赛中的不良记录加以显性量化评定,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手机录像现场投屏点评。

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以能促进学生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等方式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3.智能介入,数据分析

江苏陈萍提出“通过在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佩戴心率带或心率表可以测试学生的运动强度和密度,通过智能运动软件可以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分等”。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心率带、心率表等电子体能测试设备,以及一些智能运动软件已进入体育课堂,可以利用这类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采集学生运动时的相关数据来评价学生的运动状况。总之,“常赛”的评价手段也需与时俱进。

4.反馈激励,促进提升

评价是落实“常赛”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改进动作技能,提升运动认知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通过适当的反馈来达成评价目的。反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奖状式、口头表扬式、体态语言式(竖大拇指、鼓掌等)、积分排名式、实物奖励式、周(月)度之星式、职务式(升任小组长)等,以及颁发“最强实力奖”“最大进步奖”“最美动作奖”等奖项。要让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自我要求更高,在反馈激励中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常赛”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深远意义,“常赛”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运动技战术掌握与运用的情况;“常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获得预防运动损伤的自护方法;“常赛”中渗透和传播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常赛”相较于“教会和勤练”更多地承载了体育品德的塑造作用和功能,这正是“常赛”的重要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技能运动比赛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选美比赛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