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与防控

2022-11-04李燕名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种鸡种蛋鸡场

李燕名

(北京市顺义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1300)

鸡沙门氏菌病是养鸡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种蛋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鸡都可以感染发病,而且鸡场一旦感染沙门氏菌,往往会反复发病,很难净化,给养鸡场带来很大的损失。人也可以感染沙门氏菌,被污染的畜产品会损害人的健康,因此,要重视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做好鸡场的净化工作。

1 病原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不仅可以污染鸡蛋、猪肉等畜产品,也可以污染水果、蔬菜等,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且沙门氏菌的寄主也多种多样,家畜、家禽、昆虫的肠道都是寄生的主要场所。目前,随着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沙门氏菌的感染率不断上升。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革兰氏阴性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形状为短杆状,不产生芽孢和荚膜,大多数的菌体有鞭毛,可以运动,也有少数的菌体没有鞭毛不能运动。沙门氏菌的生活力非常强,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年,在蛋壳表面可以存活200多天,在尘埃中可以存活3 年多。但是沙门氏菌对化学药物、热非常敏感,一般的消毒药就可以将其杀死,而且其不耐热,在60℃的环境下,20~30min 就可以被杀死,加热到100℃即可死亡。耐低温,在-25℃的环境下,可以生存10 个多月。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非常多,有2,400 多种,和家禽相关的就有40 多种,而且其抗原成分比较复杂,也不断出现变种,这给分型带来很大的困难。到目前为止,研究较多的为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

2 感染途径

家禽对沙门氏菌非常敏感,鸡感染后最常见的疾病有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三种。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伤寒是禽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副伤寒是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感染传播途径很多,主要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或者通过接触水平感染。

2.1 感染种鸡是主要的传染源

种鸡群是否健康,是否感染发病直接影响种蛋的质量。如果种鸡群呈阳性,沙门氏菌就会通过受精蛋垂直传染给雏鸡,使雏鸡终生带菌,这也是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的主要感染途径。在阳性种鸡场中,高达35%以上的种蛋中都含有沙门氏菌。在生产中,加强种鸡场的净化措施,降低沙门菌阳性检出率,是预防雏鸡感染的关键。

2.2 种公鸡精液被污染导致感染

种公鸡的精液在采集、贮存、稀释等过程中被沙门氏菌污染就会通过配种将病菌传染给母鸡,导致种蛋带菌。种公鸡的生殖器官被病菌污染后,其所产的精液中也存在病菌,这些病菌也会通过交配传染给母鸡,这也是导致母鸡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

2.3 种蛋外部污染

非直接性经种蛋感染也是导致沙门氏菌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种蛋的蛋壳表面被污染后,病菌可以经过蛋壳表面的气孔进入种蛋内部或者感染正在发育的胚胎,雏鸡出壳后,已感染的雏鸡还会感染健康的雏鸡。种鸡的产蛋箱、种蛋的贮蔵室、孵化场以及运送雏鸡的卡车等被沙门氏菌污染后,都会造成雏鸡的感染发病。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如果种鸡场产蛋鸡舍比较潮湿,种蛋从母鸡体内产出后,会引起种蛋内容物的收缩,形成负压,种蛋表面的病菌就会通过气孔进入种蛋内部。影响沙门氏菌穿透蛋壳进入种蛋内部的因素很多,产蛋鸡舍的温湿度、蛋壳表面的气孔数量、pH 值等都影响沙门氏菌的穿透能力,经研究沙门氏菌可以在种蛋产出后6min 内穿透蛋壳内外膜进入种蛋内部,沙门氏菌进入种蛋后造成的侵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控制。虽然种蛋一产出就要经过严格的熏蒸消毒,但是熏蒸只能防止部分传播,并不能100%地将病菌杀死。

2.4 经病菌携带者传播

鸡舍中的苍蝇、老鼠、甲虫等可以携带沙门氏菌,它们可以将病菌从一个鸡舍带到另一个鸡舍,也可以将病菌从一个禽场带到另一个禽场,造成沙门氏菌的流行蔓延,其中老鼠是禽场中沙门氏菌的主要传播者。

2.5 经消化道感染

沙门氏菌还可以通过消化道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被鸡群采食后,就会造成感染发病,尤其动物性蛋白饲料被污染的程度高,引起发病的几率大。另外,沙门氏菌还可以经过皮肤上的伤口侵入机体内,造成感染发病。

3 防控措施

3.1 做好种鸡场的净化

经蛋垂直传播是沙门氏菌的主要传播方式,做好种鸡群的净化非常重要,只有建立了无沙门氏菌的鸡群,并且不和其他的动物混合养殖,就可以有效控制沙门氏菌病,如果鸡场中有感染鸡,即使隔离饲养,也会波及整个鸡场。

鸡白痢沙门氏菌、禽伤寒沙门氏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都可以通过试管凝集试验、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对于鸡群中的阳性鸡要逐步淘汰。鸡群的检测工作要每隔15~30d 检测1次,至少要连续2 次检测都为阴性为止。一般经过2~3 次的重复检疫可以将感染鸡全部检出。

淘汰阳性鸡的目的是建立健康核心鸡群,根据感染沙门氏菌阳性鸡的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对种鸡首次检疫的时间一般在开产前,也就是120~140 日龄为宜。这个阶段种鸡为性成熟阶段,进行凝集试验的反应速度快,并且检出率也较高。在产蛋前进行检测,还可以降低对鸡群产生应激反应,并能确保种蛋的质量。对种鸡的第二次检疫一般在360~395 日龄之间,这段时间一般为产蛋高峰期刚过,鸡血清抗体水平相对稳定,波动比较小。同时进行二次检疫,也可以将阴转阳的鸡及时淘汰,提高净化效果。

3.2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多而复杂,饲养环境差。鸡舍的温湿度控制不好,通风不良等都会增加本病的发生,提升鸡群的死亡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可以巩固净化成果,降低感染率。

1)隔离措施。做好隔离措施,可以阻断病原菌对鸡群的侵入。鸡场中主要做好人员、设备设施以及鸡群之间的隔离措施。

养鸡场要选好厂址,一般选择在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要做好鸡场和周围环境的隔离,厂址要远离居民区、兽医站、家禽屠宰场、集贸市场等。厂区内部,要做好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的划分,防止对鸡群造成不良影响。

要做好对本场工作人员以及非场区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外来人员要禁止进入生产区。对于不同场区的生产用具等不能交叉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鸡场要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如在育雏期间,育雏人员不能走出场区,等育雏结束才可以进行阶段休息。鸡场要统一引进日龄接近的雏鸡,统一管理,统一淘汰,鸡舍空出后要进行彻底的打扫、冲洗、消毒,并空置20d 左右才可以引进下一批雏鸡。

2)做好消毒防疫措施。种蛋从生产到孵化的各个环节以及雏鸡、育成鸡、成年鸡的生产过程中,都要加强消毒防疫措施,确保种鸡场安全生产。种蛋在收集过程中,要及时剔除粪蛋、血蛋、破壳蛋等,收集好的种蛋要第一时间进行熏蒸消毒,才可以进入孵化室。如果不能及时入孵的种蛋,要将其贮存在干净卫生、温湿度适宜的蛋库中,贮存时间一般不要超过7d,种蛋从蛋库中取出进入孵化室前,要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孵化场要在入孵前做好消毒,孵化室、孵化器、出雏室、运雏车等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将病原菌杀死,以免孵化过程中受到侵袭。饲料要符合标准,营养全面,避免受潮以及遭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孵化场、鸡场的内外环境要定期消毒,严禁饲养除鸡以外的其他动物,场区内要做好老鼠、苍蝇、鸡螨等的消灭措施,消灭中间媒介的传播。

3.3 药物控制

鸡群感染沙门氏菌病后,利用药物治疗带来的生态负效应非常明显,除了会出现耐药菌株外,随着治疗用药量的逐渐增大,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并且还会在鸡肉、鸡蛋中出现药物残留,影响产品出口,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研究新药,采用敏感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在治疗前,要先做敏感实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联合用药、定期更换药物种类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甲酸、丙酸等有机酸,防止饲料霉变,同时加入适量的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防止沙门氏菌的增生,降低发病率。

4 结语

在育种、孵化以及育雏生产中控制沙门氏菌的传播仍然是非常大的难题,笔者根据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详细地阐述了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以及发病的病状和降低沙门氏菌传播的措施,以便养殖户在生产中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早采取措施,降低鸡场沙门氏菌的感染率,提高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种鸡种蛋鸡场
养鹅第一步:挑选种蛋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鸡场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鸡场问题的探究
团结的班子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