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解决办法

2022-11-04张云杨金洪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殖系统圈舍发情

张云,杨金洪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山东潍坊 262200)

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引起母羊繁殖性能降低的原因比较复杂,通常包括:品种杂交不当、饲料营养不良、先天性因素、感染生殖性疾病、种公羊因素等,因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饲料管理、改善饲料营养、实施经济杂交方式、预防疾病发生,这样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决方法,促使母羊适时发情、排卵和顺利完成配种任务,进而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

1 降低母羊繁殖性的原因

1.1 杂交方式不当

为了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常常实施品种杂交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充分挖掘母羊的生产性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杂交方式不当,缺乏对母羊品种杂交的长远规划,就会促使母羊繁殖能力退化。常见的方式是:一直使用当地种羊与相同品种的种羊进行杂交,经过多次杂交后,后代具有非常相似的体貌特征,如果还经过杂交,羔羊的繁殖能力势必会明显下降。

1.2 饲料营养不良

母羊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饲料搭配不合理,或者单独饲喂一些质量低下的玉米秸秆、糟渣等原料,长期下来就会引起母羊体质下降,内分泌失调,分泌激素数量不足,无法适时发情和配种,无形中延长空怀期和降低繁殖性能。尤其在母羊怀孕后期,如果饲料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自身生长,还会对腹中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甚至会引起流产现象。有的在饲喂过程中,将一些发霉变质饲料给母羊采食,这样在对消化道直接产生危害的同时,霉菌毒素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对机体主要脏器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引起母羊发生死亡现象。日常生产中母羊发生流产往往与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有关。如果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的激素,虽然可以提高母羊生长速度,但是会影响母羊内分泌,最终引起母羊发情、排卵异常,甚至出现母羊不孕现象。

1.3 近亲繁殖

在母羊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殖系统往往会出现先天性的缺陷,致使母羊难以受孕。通常遗传因素是引起母羊发生殖系统缺陷的主要原因。例如:种羊系谱或档案管理不当就会发生近亲繁殖现象,这样生产的后代容易出现生殖系统缺陷,即使母羊达到配种体重和年龄,也无法配种和受孕。

1.4 环境条件较差

有的圈舍环境条件较差:温度忽高忽低、湿度较大、氨气刺鼻、饲养密度较大等都会降低母羊体质,甚至能够诱发疾病,进而降低母羊的繁殖性能。例如在炎热夏季,外界温度过高,母羊难以排出机体产生的热量,抑制新陈代谢和食欲,采食量降低,机体摄入营养不良,无法正常发情、排卵和配种等。另外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母羊机体内分泌失调,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也会发生不孕现象。

1.5 母羊感染疾病

母羊感染生殖系统疾病时,自身机体受到损害的同时,还容易引起不孕现象。引起母羊生殖器官受到侵害的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母羊感染链球菌、布氏杆菌等致病菌后,都会对生殖系统产生损害,致使母羊出现不孕不育症状。同时在实施人工授精和接生过程中,如果所用器具消毒不严格,这些器具容易携带病原菌传播给生殖系统,造成母羊感染阴道炎和子宫炎等疾病[2]。

2 解决办法

2.1 合理进行杂交

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种羊的养殖情况,合理规划种羊之间的杂交,切忌将相同品种的种羊进行过度杂交,避免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建议引入经济杂交方式,有利于充分挖掘初代母羊的生产性能,促使母羊的饲料中转化率和生长速度。通常情况下,二代杂交后的母羊,不仅饲料转化率和产肉能力有明显提升,而且还可以提高10%以上的繁殖力。所以在养羊生产中需要大力推广经济杂交方式,对优良品种的种羊进行杂交,可以提升母羊的繁殖能力。实践证明:使用本地种羊和国外优良种羊进行杂交,母羊的品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2 使用科学的繁殖技术

1)实施人工授精技术。随着畜牧业科技的发展,母羊繁殖技术逐步得到提高,实践生产中可以实施科学的繁殖技术来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给母羊进行人工授精,这样可以在母羊发情后,根据体况可以适时进行人工授精,帮助母羊尽快受孕。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不仅促母羊始终处于最佳配种时间,能够明显提高母羊配种率和产仔数量,而且还可以节省饲喂种公羊的成本,有效控制垂直传播性疾病,进而能够提高羔羊的质量和数量。

2)实施诱情技术。母羊进行良好繁殖的前提条件是母羊能够适时发情,如果能够采取科学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母羊的发情时间和频率,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实践证明:采取诱情措施,在母羊出现追逐种公羊的行为时,给母羊使用激素可以刺激母羊集中时间发情、排卵且增加排卵数量,可在3d 内顺利完成配种任务。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母羊的空怀期,可以保证母羊每年生产3 胎左右,不仅大大提升母羊的繁殖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借助科学的排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母羊的排卵数量,进一步增加羊羔的产出数量。另外,在母羊配种前一周,实施短期优饲技术,促使母羊体况恢复健康,可以在饲料中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母羊繁殖性能。

2.3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母羊不同生长阶段,配制营养全价的精饲料和制定科学的饲喂方式。根据母羊自身生理特点,在怀孕前期适当减少饲喂量,维持空怀期的饲喂管理即可,在怀孕后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需要增加机体摄入营养数量,提高饲料营养或饲喂量,确保母羊每天的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在饲喂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饲料质量,及时捡出发霉变质饲料,减少霉菌毒素对母羊产生的影响。根据季节变化合理搭配饲喂,在保证饲料多样性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确保母羊机体营养平衡。母羊摄入机体的营养成分,不仅直接影响卵子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还可以决定母羊的泌乳量和初乳质量,进而与羔羊的品质和成活率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保证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充足,才能更好地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

2.4 适当增加活动量

无论在母羊怀孕期和哺乳期都需要母羊拥有强健的体质,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该每天定期驱赶母羊进行适当的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晒太阳的时间,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还可以有效提高母羊体质和免疫力,促使母羊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有力,能够顺利生产健壮羔羊。

2.5 防止近亲繁殖

在羔羊出生后需要做好标识工作,饲养管理过程中根据羊群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群饲养,切忌将公羊和母羊饲养在一起,有条件的种羊场需要定期更换种公羊,建议两年更换一次,或者从外地购买公羊精液实施人工授精技术,这样可以从根源方面防止羊群进行近亲繁殖,降低母羊发生生殖系统缺陷的概率。同时在选育种羊时,需要认真观察,将具有生理缺陷的种羊进行淘汰。

2.6 改善饲养环境条件

改善羊群生活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圈舍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良好,在炎热夏季做好降温工作,建议在圈舍设置排风扇,增加圈舍排风量和风速,降低母羊体感温度,达到降低圈舍温度的效果。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VC 来缓解热应激给羊群带来的影响。根据羊群日龄增加,及时分群管理,保证饲养密度合理,也可以有效减少单位面积内蓄积的有害气体,为母羊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而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

2.7 加强疾病预防

日常生产中,需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杀灭或减少环境中的病原体。对羊群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现布氏杆菌阳性情况,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并且将阳性羊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情发生扩散和蔓延。在实施人工授精和接生之前,需要对所用器具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减少病原微生物对母羊生殖系统产生的侵害,降低母羊感染生殖性疾病的风险。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母羊感染传染性疾病。日常管理中认真观察羊群生长情况,结合圈舍条件,使用药物进行疾病预防,一旦羊群感染疾病,需要立即诊断和治疗,帮助母羊尽快恢复健康,避免繁殖性能受到影响。

3 小结

综上所述,引起母羊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品种杂交不当和营养不良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合理进行经济杂交和实施先进的繁殖技术,并且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和加强环境管理等,逐渐消除降低母羊繁殖性能的原因,确保母羊的繁殖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生殖系统圈舍发情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交配期金雀异黄素暴露对亲代母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UVB 313补光灯对产蛋鸡产蛋性能、生殖系统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
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