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中西药防治

2022-11-04李赋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病鸡病原鸡群

李赋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仲村畜牧兽医站 山东临沂 273301)

大肠杆菌病在养鸡过程中的发病率很高,通常是在养殖场的饲养管理环境出现变化,或者环境卫生情况变差的时候就会使得本病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发病率也会有明显的升高。常见的为冬、春季节。这就要求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对本病的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1 病原简介

本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其属于埃希氏杆菌属、肠病毒科,无芽孢,革兰氏阴性菌,pH 7.1~7.5 或15~40℃为适宜生长的环境,周身一般无菌毛,能够运动大肠杆菌的抗原较为复杂,通常具有菌体抗原、表面抗原和鞭毛抗原,根据不同抗原可以将其分成150 多个型。在禽类中较为常见的型为O、O、O型。大肠杆菌可以通过普通营养琼脂进行培养,在其中生长良好。大部分大肠杆菌可以发酵乳糖产酸和产气,也能够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木胶糖和甘露醇等产酸产气。本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呈阴性。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鸡和感染后处于潜伏期的鸡。这些病鸡会将病原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这些病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饲料和饮水造成污染,当健康鸡采食和饮用这些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就容易引发感染,从而导致其发病。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生殖道进行传播。健康鸡除了采食到受病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外,还常常受到空气中的病原的侵袭而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时,如果其中有病鸡,也可以通过交配将病原进行相互传播,从而造成病原的扩散。使得本病出现流行。本病的易感动物较多,大多数的动物都可以感染本病而引起发病,而且本病还可以引起人的感染和发病。本病对鸡群的感染不分年龄和品种,但对雏鸡的易感性更高,尤其是处于3~6 周龄的雏鸡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和发病症状非常严重。本病最早可以发生于4 日龄的雏鸡,大到产蛋期的鸡也可以感染发病和死亡。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在不同年龄的鸡表现出略有差异。通常是在发病初期,病鸡会表现为精神不振、鸡翅下垂,喜卧,不愿站立,还常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和采食量下降的情况。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鸡会表现出明显的脱水症状,最终以死亡为告终,通常在死前会有神经症状,多见于转圈和抽搐等症状。雏鸡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其会表现为体温升高严重,甚至体温可以升高至45℃左右,而且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脐部出现肿胀,不断腹泻,粪便的颜色为黄绿色,严重时病鸡的粪便呈现出水样。通常病鸡会在发病后的6h 内出现死亡情况。成年鸡的发病多为慢性病,病鸡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时间较长,而且发病后的症状较为典型,可见病鸡有食欲下降,饮欲增加,具有一些呼吸道症状,病鸡体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病鸡表现为输卵管炎,严重时会影响到蛋鸡的产蛋,导致产蛋量下降,产出的蛋质量变差,可以出现一些异常蛋壳的鸡蛋。有的病鸡还会出现有跛行和关节肿胀的情况,甚至会有面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脸肿胀,严重时整个鸡头肿胀,还会有眼球炎。有的病鸡会有腹部膨大的情况,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其中具有波动感。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在胸腔中,心包膜出现增厚,在其表面沉积有大量的纤维素样物质沉淀,外观呈现黄白色,心包还会和气囊相粘连,气囊具有明显的增厚情况,在其表面也可见有纤维素样的物质沉积。而且可以见到心包和心肌出现粘连,从而使得二者难以剥离。心包中含有大量的积液,积液呈现浑浊。腹腔打开后可见肝脏具有明显的肿胀,在肝脏表面常可见到有呈现出淡黄色的纤维蛋白质膜覆盖,将这层膜剥离后就可以看到肝脏表面,呈煮熟样的,粗糙。这就是通常在大肠杆菌剖检中常见的包心和包肝,是大肠杆菌病的典型症状。将病鸡的腹膜剪开,可见在其中充满有淡黄样的液体和已经成为固体的蛋黄。时常可见在腹膜与肠道外壁之间出现粘连,具有明显的恶臭味。有的病鸡在内脏器官上可见有肉芽肿,如果不仔细观察,常难以看出问题,但在肠道的浆膜上能够发现有一些结节,呈肉芽肿。这些肉芽肿外观看上类似于结核的情况,肠道内粘连,不能够分离出来。对跛行的病鸡,可见有关节肿胀,并对肿胀部位进行切开,可以从中流出大量的淡黄色的液体。

5 诊断方法

本病通过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方法进行。通常在实验室采用病原的分离鉴定的方式进行诊断。将病死鸡剖检后采集其脾脏或者肝脏,无菌挑取其中组织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划线培养,经过38℃的温度下进行恒温培养24h 后,将培养出的菌落进行染色镜检,通过应用革兰氏染液染色后可见在视野中具有大量的病原菌,其两端钝圆、呈红色杆状。而且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由此可以确诊本病。也可以对病料进行MR 试验、动力学试验等,具体是将病死鸡的肝脏无菌取出后剪碎加入组织液,而后将其置于药敏试验的板上,将组织液涂布均匀后贴上药敏试纸,经过12h 后对结果进行观察。可以得出所分离到的病原菌的敏感药物,为本病的防治做好基础工作。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需要通过对环境的提升,科学饲养管理工作以及疫苗的免疫等。本病的发生和环境具有相关性,当环境条件变差时,就会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这就要保持鸡舍内环境的干燥和卫生。可以抑制病原的滋生。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将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清理出去,尤其是可能造成病原滋生和扩散的物质清理掉。通常是鸡舍内的粪便和其他污染物。要每天对鸡粪进行清理,并对鸡舍内环境进行清扫。在清扫后要对鸡舍内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时要注意不能留有死角,做到全面和彻底。消毒液的配置要科学合理,避免消毒液配制浓度不适宜而造成消毒效果不良,消毒要应用广谱的药物,而且在应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轮换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同一种消毒药物而导致大肠杆菌对消毒液产生耐药性。在养殖场避免未经消毒的人或物质进入养殖区。对进入养殖区的人员要通过喷淋消毒后更换已经消毒过的衣物后才可以进入。对进入养殖区的车辆,可以通过消杀通道的方式进行彻底消毒,如果养殖场没有消杀通道,可以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这样车辆通过消毒池时就可以将车轮进行消毒。而后通过喷淋的方式对车身以及驾驶室进行消毒,这样才能够防止病原的进入。对进入养殖场的器具也要通过喷淋或浸泡的方式进行消毒,如果不能浸水,可以通过紫外线的方式消毒。

在维护好环境条件的情况下要对鸡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通常要给鸡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够促进其体质的提升,减少疾病的发生。不同日龄的鸡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这就需要根据其日龄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便能够促进鸡群免疫力的发挥。给鸡群饲喂的饲料要严格管理,确保不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气候潮湿的环境中要避免饲料中出现霉变情况。一旦饲料霉变,就会导致鸡群在采食后出现霉菌中毒的情况,不仅会导致鸡群体质下降,甚至还会导致霉菌中毒使得病鸡死亡。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等物质。也可以通过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寡糖或益生菌等对鸡群肠道进行保护。

预防本病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由于本病原的血清型较多,而目前销售的疫苗只有鸡大肠杆菌蜂胶灭活疫苗,本疫苗仅对O、O、O、O等四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有效,所以在应用前应当注意是否与养殖场的血清型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制作自家灭活苗来进行预防。

6.2 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可以通过中药方式也可以应用西药的方式。中药是采用相应的方剂,常见的药物方剂有七清败毒颗粒、加味白头翁散等,但通常是应用黄柏、大青叶、穿心莲各0.2kg,黄连0.15kg,大黄与龙胆草0.15kg。将这些药物混合后置于大锅水中,其中含有8kg的水,而后置于火上煎熬,当药液蒸发后大约存留有5kg 时,就停止煎熬,将其中的水过滤到其他容器中,在鸡群的饮水中添加后供鸡群饮用。这样连续饮用4d 后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西药治疗通常是采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来的药物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也可以选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常见的药物,常见的有头孢类药物中的头孢噻呋,也可以应用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类的氟苯尼考以及土霉素类的多西环素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的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也可以有明显的效果。

7 结语

大肠杆菌病虽然是一种在养鸡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但其防控并不困难,只要养殖场注重饲养管理,加强养殖区的消毒以及环境管理,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就可以对本病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一旦发病,要及时治疗,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病鸡病原鸡群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画里有话
试论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延安市宝塔区苹果白粉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