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病流行特点与禽流感的防治分析

2022-11-04马立伟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养鸡场鸡群禽流感

马立伟

(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吉林梅河口 135000)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鸡群感染疾病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在疾病流行过程中还具有传播速度快、营养代谢病多、滥用药物等特点,致使疾病对鸡群产生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尤其是禽流感不仅影响鸡群生产性能,还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鸡病流行特点,逐步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免疫接种和卫生消毒工作,增强鸡群体质和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尽量降低禽流感的发病率。增强责任心,一旦发现鸡群发生禽流感,需要立即隔离治疗或进行淘汰扑杀,避免病情发生扩散,采取综合措施防控禽流感的发生。

1 鸡病流行特点

1.1 鸡病种类繁多

随着养鸡规模化发展,鸡群饲养方式相对密集,对环境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外界病菌血清型多且容易发生变异,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虽然饲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鸡群感染疾病的风险并没有降低,致使鸡群出现许多新型疾病,给疾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例如:生产中常见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科研部门已经加大力度陆续研制出不同血清型的疫苗来防控这些疾病,但是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使用疫苗还是无法更好地防控这些疾病。许多养鸡场一直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不仅严重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甚至还会发生较高的死亡率,给整个养鸡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2 鸡病传播速度快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群饲养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提高,一旦管理不善或鸡群受到外界野毒的侵扰,就会感染疾病。并且疾病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流行,给整个鸡场或地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有的小型养鸡场没有任何生物安全措施,在鸡群发病后,不进行隔离治疗,选择社会上的兽医人员随意出入鸡场,或者将病鸡售卖给鸡贩子,致使病情快速扩散和传播,甚至给饲养人员和大型养鸡场带来巨大的威胁。

规模化养鸡场大多采取密闭式饲养方式,一旦有病鸡出现,疾病可以迅速在全群中进行传播,致使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另外病毒可以长期在鸡群生活环境中存在,小型养鸡场卫生消毒不严,防疫隔离措施不当,致使鸡群长期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这样也会增加疾病防控难度。所以养鸡场必须逐步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抓好细节管理,即使鸡群感染疾病,也可以尽快防治,减少疾病给鸡群带来的影响。

1.3 营养代谢病增多

随着遗传育种的进展,种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很大提升,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较高,对饲料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比较敏感,如果饲料营养搭配不当,极易引起营养代谢性疾病。尤其是饲料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不足时,长期下来机体体质下降,容易感染球虫病和热性病。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对饲料营养要求有所变化,如果更换饲料不当也容易引起营养代谢病。例如:肉种鸡在由预产料更换为产蛋料时,如果更换饲料过早,饲料中钙的含量由预产料的1.2%,改变为产蛋料的3%,机体就会将多余的钙量排泄出去,到了肉种鸡开产时,机体还会沿用原来的代谢方式,致使机体钙储存量不足,引起肉种鸡发生钙抽搐症。所以必须要求在产蛋率达到1%时开始更换产蛋料,在产蛋率达到5%全部使用产蛋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肉种鸡发生钙抽搐症。

1.4 交叉感染发病率高

随着鸡群饲养密度的增加,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单位面积内蓄积的粪便、有害气体等数量增加,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温床,增加鸡群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环境条件控制不当,环境温度变化和湿度过高等都会给鸡群带来应激反应,致使鸡只体质下降和抗病力降低,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另外环境中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还容易发生变异情况,也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一旦鸡群发生交叉感染,在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时,很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成本和难度,不仅鸡只容易产生耐药性,还容易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的隐患,给整个养鸡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1.5 滥用药物

由于鸡群发病后传播速度快,还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现象,兽医人员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就会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并且在使用药物之前没有进行药敏实验,对一些兽药的药理没有正确掌握,致使用药效果不理想,还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药物中毒现象。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对鸡群病情进行正确判断,最好经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诊,然后通过药敏实验选择高敏药物来治疗,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消除用药不良反应和降低药物成本。

有的小型养殖户使用病毒灵或金刚烷胺等违禁药物来治疗病毒性疾病,长期使用下来能够对鸡只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和免疫系统,并且鸡肉和鸡蛋中形成的药物残留,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建议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应该根据鸡群不同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来使用,严禁使用违禁药品。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首次用药应该加倍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一些球虫类的疾病时,根据卵囊的发育史,需要持续使用2~3 个疗程的药物,并且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反复发作给鸡群带来的危害。日常生产中严禁在饲料或饮水中随意添加抗生素药物,降低用药成本和避免机体产生耐药性。

2 禽流感

2.1 流行病学

人感染禽流感的具体传播途径还不太明确,应该是因为人类食用受到禽流感病毒污染的鸡肉或鸡蛋等引起的。人员与感染H5N1 的病死家禽接触后可以发病,尤其是屠宰场的加工人员发生禽流感的概率较高。有的人员通过接触散养家禽而发病,所以说发病家禽和携带病毒的家禽是主要传染源。

病鸡通过粪便或分泌物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病毒,病毒可以对物品、人员或饲喂器具产生污染,健康家禽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饲料或饮水而感染发病。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禽流感病毒强弱、鸡只自身抗体水平、鸡舍卫生条件和鸡群饲养管理水平等有直接关系,所以做好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对防治禽流感非常重要。

2.2 临床症状

禽流感的潜伏期较短,大约维持3~5d。急性型病程更短,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病鸡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头颈下垂、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躲在角落、眼睛紧闭、机体衰弱、鸡冠和肉髯颜色黑紫色,眼睛分泌物增多,鼻腔中流出灰色或红色分泌物,腿部鳞片出血斑,发生腹泻、粪便呈灰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发病后期病鸡出现歪脖的神经症状,身体抽搐、腿部麻痹无法站立,最后衰竭死亡。

3 禽流感的防治分析

3.1 搞好鸡舍卫生消毒

搞好鸡舍卫生消毒对降低禽流感的发病率非常重要。首先做好鸡舍卫生管理,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重点对鸡舍内、料槽、水线和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方案,确保设施设备、用具卫生干净。

3.2 改善养殖环境

根据气候变化,控制好鸡舍的供温、通风和降温设备,保证鸡舍温度相对稳定,维持湿度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给鸡群带来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同时加强通风管理,将鸡舍废气排放出去,保证鸡舍内空气流通、质量良好,不仅可以提高鸡只体质和抗病力,还能够减少病毒滋生概率,进而达到避免鸡群感染禽流感的目的。

3.3 做好疫苗接种

给鸡群免疫接种禽流感疫苗是防控本病的首要措施,所以说疫苗接种非常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部门在全国各地采集病料,有针对性地研制出很多毒株的疫苗来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在接种过程中需要固定免疫接种人员和时间,并且定期对鸡群进行抗体检测,根据鸡只自身抗体水平来调整免疫接种时间,在免疫接种后还应检测血清,保证免疫接种效果良好。通常情况下,在鸡群开产前需要接种3 次禽流感疫苗,能够有效提升预防效果[3]。

3.4 科学设计和布局鸡舍

鸡舍设计和布局方面,应该选择科学方案,鸡场需要建设在远离交通要道和易感疾病的区域,根据饲养规模设计鸡舍,鸡舍之间的距离符合防疫安全要求,避免鸡群直接水平传播禽流感。尽量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避免鸡群发生交叉感染,并且在鸡群出栏或淘汰后,及时对全场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避免下个批次鸡群受到病毒感染。

4 小结

综上所述,鸡群发病率越来越高,疾病传播速度加快,感染疾病情况相对复杂,尤其是受到禽流感病毒感染后,能够给鸡群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必须做好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加强免疫接种和养殖环境消毒,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改善鸡群生活环境和饲料营养水平,提高鸡群自身免疫力。另外加强禽流感的检测工作,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隔离、封锁和扑杀,避免病情发生扩散,这样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控禽流感的发生。

猜你喜欢

养鸡场鸡群禽流感
画里有话
试论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邓立海作品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禽流感
发现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