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1-03杨顺贾成林徐胡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9期
关键词:资源化垃圾利用

杨顺,贾成林,徐胡佩

(中国建设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1 引言

建筑垃圾的产生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在节能减排和环保理念的指导下,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要减少资源的浪费,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建筑垃圾,严格按照建筑垃圾处理的规范标准进行运输、填埋和再利用。应当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根据建筑垃圾的类型和特性采用特定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对建筑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2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

2.1 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置问题

建筑垃圾主要由施工单位和拆除单位负责,建筑工程中施工垃圾和拆除垃圾的占比情况如表1 所示,这两个单位要重视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处理。处理建筑垃圾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建筑垃圾,导致减量化、资源化的成效较差。

表1 建筑垃圾的组成比例

我国对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政策不够完善,缺少管理依据,无法对相关单位进行限制和约束,难以持续推广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置观念和方法,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旧十分严重。

2.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

有很多建筑垃圾都属于可回收资源,部分工程会将混凝土和渣土等建筑垃圾收集起来,将这些资源回收利用,但是,回收利用的方式非常单一,并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很多单位并不重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回收再利用的意识比较薄弱,导致资源被大量浪费。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个别地区的垃圾填埋场无法满足建筑垃圾填埋的需求,钢筋、砌块等建筑垃圾都属于可回收利用资源,但是真正得到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非常少。

3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策略

3.1 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置策略

第一,制订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置方案。制订方案时,参考国家或当地政府发布的建筑废弃物排放标准,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制订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案,对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规定,按照减量化的指标进行处理,明确减量化处理的主要对象和减量化的指标,明确指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出具建筑垃圾清单,在施工拆除和实际进行处理的时候,真实记录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统计建筑垃圾的类型和总量,按照方案的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对施工现场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建筑垃圾种类较多,在工程现场堆放垃圾的时候,要做好分类工作,按照混凝土、钢筋等类别进行堆放,对同一类型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垃圾的工作人员要准确区分建筑垃圾,将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分别放置,了解整体的施工工序和各环节建筑垃圾的类型,避免建筑垃圾之间相互混淆,影响后期的回收工作。

第三,对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进行再利用。建筑施工现场还会搭建很多临时设施,如工地的大门和围墙,这些都可以被拆卸和再次利用。现场道路硬化施工的材料要尽量使用再生材料,如果工期非常短,可以使用钢板,施工结束后拆除钢板路面,将钢板材料回收再利用。有些建筑工程需要先将场地中的老旧建筑拆除,之后才能进行施工。老旧建筑一般是砖混结构,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但是要注意拆除方式,如果拆除方式不合理,有可能对材料造成较大的破坏,由此形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应当在减量化的思维下进行拆除和处理,采用“建筑拆解”的方法,保护好老旧建筑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实现循环利用。建筑拆解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拆解工作有5 个步骤:一是拆除建筑中的装饰构件,如装饰线和门框等构件;二要拆除管道和橱柜;三要拆除楼面层、保温层和墙面,拆掉剩余的管线;四要拆除屋顶;五要拆除地板和墙体,还有建筑的框架结构。每个环节的拆除工作完成之后,先进行清理,避免现场存在钉子、碎玻璃等杂物,按照建筑材料的类型进行分类存放。

第四,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减量化处置。减量化工作要贯穿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利用,设计单位可以按照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标进行设计,对图纸进行调整,对BIM 技术进行运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到精准投料,减少变更次数,这是因为设计变更需要将原本不合理的地方拆除,对该部位重新进行设计和施工,拆除的材料就会被当成建筑垃圾,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还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信息化技术能够减少变更情况,让建筑材料的管理更加精准。采用限额领料的方法,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材料数据库,详细记录建筑材料的总数、已使用数量和剩余数量,同时还要记录建筑垃圾的分类情况和处理情况,做到精准化管控,让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理更具成效。工作人员可以在移动端设备上登录管理平台,随时查看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情况,建立建筑垃圾处置台账,标明建筑垃圾的处置数量和回收再利用的数量,写明每个建筑垃圾的流向[1]。

3.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策略

第一,加强综合利用。将建筑物料管理工作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对改建工程和拆除工程进行管理,做到专项减排,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可以挑选几个地区和建筑工程项目,将其作为试点地区和试点项目,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得到综合利用的衍生品,总结试点项目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情况,探索多种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模式,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如图1 所示。为了实现综合利用的目标,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预测,预估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分析建筑垃圾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完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和相关制度,研发综合利用产品,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图1 建筑垃圾处理流程

第二,根据建筑垃圾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资源化利用措施。建筑垃圾资源可以被用在其他工程中,表2 对建筑垃圾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且指出了各个类型建筑垃圾被回收利用后的主要用途。例如,用建筑垃圾对矿坑进行回填,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过后,会留下范围较大、深度较深的矿坑,很多地区并没有对矿坑进行修复和处理,导致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泥浆、渣土都能被当成回填材料,将这些建筑材料破碎后进行筛分,根据土石方级配的标准进行处理,材料混合均匀后,将其回填到矿坑汇总。建筑垃圾还可以用在道路工程中,将建筑垃圾当成再生路基,路基材料一般为天然土,如果挖除其他区域的天然土,势必会对该地区的水土环境带来影响,破坏该地区的植被。建筑垃圾中的废砖、废沥青和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可将这些建筑垃圾轧碎和过筛,在混合过程中添加再生剂,进一步增加材料的延展性和黏度,使再生沥青的性能达到道路路基的标准[2]。

表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法

第三,按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和利用。在资源化处理时,应当明确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按照图2 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在现场环境中,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筛选,使运输工作更加方便,提高处理效率。根据各个建筑垃圾的物化性质进行处理,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使用专门的资源化处理设备。在资源化处理工作中,可以运用机械技术、液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就地处理、集中处理等方式。如果选择就地处理的方式,要加强对噪声和粉尘的控制,避免就地处理工作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影响。对砌块成型处理工作来说,应尽量使用液压设备,适当使用其他辅助设备,保证砌块的强度[3]。

图2 再生原料(或骨料)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流程

4 结语

建筑工程的资源消耗量非常大,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大部分建筑垃圾都可以被回收利用,如果直接丢弃,将会浪费资源,应当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将建筑现场的垃圾分类收集,根据各个建筑垃圾的类型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资源化垃圾利用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垃圾去哪了
退役三元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