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11-03

地理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学

周 红

(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174)

劳动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1]要培养“有本领、有担当”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必须教育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为他们将来能担负起艰巨的劳动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作用。”[1]资源的开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构建、美丽中国的建设都离不开劳动;地理学体系的构建和地理事象的研究是地理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责无旁贷。

一、地理视域下的劳动教育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培养,也包括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育等。”[2]“地理学是一门跨自然和人文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渗透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3]中学地理课程以实践性、生活性为主要特征,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具备地理实践力。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要剔除“啃老”的懒惰思想,通过劳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和环境观;二是突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现在学生虽身处学校,但最终要走向社会,要具备开发利用地理环境资源的能力;三是显著的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研学旅行、野外考察、地理实验、社会调查等环节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理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以五育融合、立德树人为核心价值引领,以地理学史、地理景观及地理实践活动等为劳动教育资源,以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为劳动教育方法,调动地理学习中学生的身体、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等多要素,以实现由身到心、由体到德的融通,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4]。

地理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劳动就是作用于地理环境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如果开发和利用不当,还会产生环境问题;通过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使自然景观变为了人文景观,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并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地理环境中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和品味也制约着劳动成果。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或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和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图1)。

图1 地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融入地理教学的路径

劳动教育融入地理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笔者主要从地理案例、研学旅行、地理试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体验劳动过程、强化劳动品质。

1.以地理案例内化劳动价值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地理环境是缤纷多彩的,人类用勤劳的双手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物质财富和灿烂辉煌的精神财富,使自然环境得到改造,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精彩纷呈的教学案例。在地理教学时,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精选真实的、科学的、典型的、生活性和时代性很强的、与教学内容匹配的、叙述完整的、能反映劳动成果和价值的教学案例,服务于教学;所选的教学案例要能反映劳动的地理环境特征、人类劳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人地关系)和形成的劳动成果等,从中体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利用生动的案例牵引学生敏锐的思维触角,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赞美劳动。

例如,在学习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时,为学生展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和我国秦长城分布示意图,让学生指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即秦长城大致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4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越我国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用秦长城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学生,即秦长城是中华先民为防御外敌,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用勤劳的双手和巨大的付出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军事工程,是中华古代先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秦长城大致建在4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越的农牧交错带上,这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地理发现和伟大成就,也反映了我们祖先在艰辛的生产生活中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蜿蜒、雄浑、美丽的长城吸引着中华儿女不断去“拜读”、去感悟,这是中华民族“长城精神”的伟大感召力,长城也凸显着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它的美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进、拼搏。通过引入秦长城相关内容,可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魅力和价值,以劳树德、以劳增智,提升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

2.以研学旅行体验劳动过程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地理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现实生活是地理“活的教材”,大自然、大世界、大舞台才是最丰富、最生动的课堂。地理知识不是源自抽象的、理性的逻辑思维,而是源于肉眼能看见的、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地理环境。我们把学生禁锢在学校、禁锢在课本里,阻断了知识的最初来源,许多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只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和符号,理论与实际分裂,学生没有身临其境,所以感受不深,理解不到位,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无法培养地理实践力,更感受不到劳动的过程、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伟大。

根据《指导纲要》,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研学旅行以其承载的体验性、实践性和培育性,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研学旅行是地理课堂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学旅行将学生引入劳动现场,感受“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艰辛和“粒粒皆辛苦”的劳动真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丰富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生态文明道德)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地理实践力,顺应“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教育发展理念;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带领学生走入江苏省盐城风电开发现场,观察风电建设的劳动过程,感受风力发电机的“高大上”和安装调试的辛劳,探究新能源开发的地理意义。江苏省盐城市地处太平洋西岸、我国黄海之滨,背靠长三角用能中心,拥有广阔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即拥有江苏省最大的市域面积和海域面积、最长的海岸线和最广的沿海滩涂,全年光照时间平均达2 280小时左右;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在3m/s以上,海岸线附近风速在4~5m/s之间,发展新能源(风电、光电)产业潜力巨大,是打造江苏沿海“海上三峡”的理想之地。

3.以地理试题强化劳动品质

试题一般具有选拔功能、育人功能、反馈功能和评价功能,试题还具有导向性,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矫正思维方式,反思思维品质,强化意志品德;地理试题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劳动环境,分析地理环境特征,揭示人地关系,探究地理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弘扬劳动精神。通过精选或命制原创试题,发挥试题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渗透于试题之中,可强化创新劳动和生态劳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播下希望的种子。

(1)劳动是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

根据《指导纲要》,劳动教育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劳动需要创新,需要突破惯有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创造和运用全新的思维理念、科技知识、工艺设计及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劳动。利用具有创新内容的试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地理环境,探究区域环境在劳动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利用现代科技创造性地克服地理障碍和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打破思维定势,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例如,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大国,农业生产要“藏粮于技”,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劳动,提高耕地产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例1.(原创试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多采用两行玉米二到四行豆,两种作物带间距大,作物带内行距小、株距小。图2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图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

A.提高复种指数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减轻水土流失 D.减少农业劳动力

2.与传统间作、套种(多采用单行间套作1行)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

A.一季双收 B.减少农药使用量

C.扩间增光 D.使玉米株数减少

3.我国西南地区在有的地块选用微耕机带动手推式播种施肥器,主要因为我国西南地区

A.多丘陵山地 B.农村资金短缺

C.人均耕地少 D.农业技术落后

参考答案:1.B 2.C 3.A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创建的农业种植模式,其创新之处在于“多采用两行玉米二到四行豆,两种作物带间距大,作物带内行距小、株距小”,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在保证玉米不减株数和产量的前提下,又多收了一季豆,实现了高产高效。该题是“藏粮于技”,即创新劳动的典型案例,间作套种行数、行间距和株间距的调整就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实现高产出,在试题的阅读和解答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农业需要创新,创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劳动应尊重自然生态规律

组成自然环境的各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也是生命共同体;傣族有句谚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因此,在劳动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生产、生活。此外,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地理环境,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基数过大,不尊重自然规律,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使人地矛盾尖锐,迫使环境向恶性方向发展,环境质量下降,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走生态劳动之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良性交换,实现自然养育人类和人类护育自然的协调统一。

例2.(原创试题)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我国东北黑土层正在变薄、变瘦,科学家正在运用免耕法(对耕地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全年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A.全年湿热 B.冬季湿冷

C.夏季干热 D.冬季干冷

2.我国东北黑土层正在变薄、变瘦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水蚀风蚀 ②大水漫灌 ③用养失调 ④深耕翻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免耕法可

A.修复土壤结构 B.减轻母质风化

C.减少病虫灾害 D.降低抗旱能力

参考答案:1.B 2.D 3.A

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肥沃的黑土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在深耕翻犁过程中风蚀和水蚀加剧,导致黑土流失严重;加之长期耕作,用养失调,使黑土变薄、变瘦,所以要用生态文明的思想审视人类活动,用生态劳动的理念改变传统耕作方式,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在阅读和解答该题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东北黑土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明白不合理耕作的严重危害性,为其植入人地协调观和生态劳动理念,培养家国情怀和树立责任意识。

三、结语

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学生正处在脑“充电”时期,需为将来从事各项社会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定方法和途径将劳动教育融入地理教学之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地理事象的研究、区域资源的开发、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形成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晶,要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武装自己,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创造劳动价值做好人生铺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主要从地理案例、研学旅行、地理试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体验劳动过程、强化劳动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