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豇豆抗重茬高产栽培与品质提升技术

2022-11-03王德信杨晓莹

中国蔬菜 2022年10期
关键词:重茬芽孢豇豆

王德信 杨晓莹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采用番茄、豇豆套种的方式,再配合使用抗重茬肥料及全程营养方案,可有效解决设施豇豆重茬问题,产量明显提高,几乎不使用农药,达到了优质水平,豇豆每667 m 年纯收益达2 万元左右。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设施豇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同时设施豇豆重茬问题也日益突出。研究发现,设施豇豆连续种植3~5 年就会出现重茬症状,通常表现为土壤板结,地面土壤呈现出白、绿等颜色;土壤肥力不平衡,豇豆生理性病害增多,如叶片缺乏活力、叶缘下卷、银叶病等;豇豆根系浅、短、少;幼苗生长缓慢,成活率低,抗逆性差;植株易早衰,开花迟缓,结果少,产量明显降低;病虫害加重,品质明显下降,严重时大量死秧,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已经成为设施豇豆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于2019—2022 年进行试验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设施豇豆抗重茬高产栽培与品质提升技术,即采用番茄、豇豆套种的方式,再配合使用抗重茬肥料及全程营养方案,可有效解决设施豇豆重茬问题、明显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豇豆每667 m年纯收益达2 万元左右,效果良好,目前该技术正在积极推广中。

1 抗重茬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1.1 地块选择 采用日光温室栽培,以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土,与番茄、黄瓜等非豆科作物轮作2~3 年以上的地块为宜。不宜选用粘重土壤或排水不良的地块。

1.2 整地施基肥 基肥以腐熟牛粪、抗重茬肥料以及有机肥为主,适量加入无机速效肥,这样可以实现氮磷钾均衡施用,同时起到逐年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调节土壤肥力、补充土壤有益菌群及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抗重茬肥料是通过对重茬土壤进行微环境效应分析,配方参照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039729A,一种设施豇豆抗重茬专用肥料),利用蚯蚓粪、家禽粪便、作物种壳种皮、作物秸秆、生物炭、壳聚糖等农业废弃物,经过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再添加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抗重茬剂等制作而成,既可以改善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微环境,又能变废为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每667 m施腐熟牛粪6 m、抗重茬肥料100 kg、微生物菌肥(含解淀粉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有机质≥ 45.0%,有效活菌数≥ 5.0 亿个·g)1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添加黄腐酸钾,N-PO-KO 为15-15-15)40 kg。施肥后深翻起垄,垄高15~25 cm、宽60 cm,沟宽60 cm,随起垄随覆盖黑色地膜。

1.3 育苗

1.3.1 品种选择 选择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的长蔓豇豆品种,如青龙。该品种嫩荚嫩绿色,油亮,顺直,平均荚长80~100 cm,横径0.9~1.2 cm,品质佳,生长周期100 d(天)左右。

1.3.2 茬口安排 10 月在垄的两侧种植秋茬番茄,株距35 cm,翌年2 月中旬豇豆播种育苗,3 月初在每两株番茄之间定植1 穴豇豆。番茄3 月上市,4 月底采收结束;豇豆5 月上市,7 月中旬采收结束。7 月下旬到8 月底,闷棚45 d(天)进行土壤消毒。

1.3.3 穴盘育苗 育苗基质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腐叶土、稻壳熏炭、菇渣、椰子纤维、细炉渣和园田土等,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均匀过筛。一般选用32 孔穴盘,基质处理好后即可直接装盘准备播种。豇豆种子较大,播种深度以1.0~1.5 cm 为好,用手按压基质,每穴播4~5 粒,然后覆盖基质,浇足水,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每667 m用种量1.5 kg。育苗期间,日光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0 ℃左右,最低不低于15 ℃,最高不超过25 ℃。

1.4 定植 豇豆定植苗龄以10 d(天)左右为宜,当第1 对基生真叶至第1 片复叶开始生长时定植。定植前3 d(天)浇1 次水,用移栽器直接将幼苗栽种在垄上,每垄种植2 行,株距35 cm,行距60 cm,每穴3~5 株,每667 m约3 150 穴。

1.5 引蔓 4 月底番茄采收结束时正值豇豆抽蔓期,为减少拉引蔓绳的劳动量,同时避免番茄拉秧损伤豇豆根系,只将番茄的果实和叶片摘除,留下主茎作为豇豆的攀爬架(图1),后期随着豇豆生长,为避免番茄主茎吸收土壤养分,再将番茄根系从土壤中拔出即可。选择晴天的下午进行引蔓。当豇豆主蔓长到2.2 m 以上时摘心,控制主蔓生长,促进侧枝花芽分化。

图1 豇豆以番茄主茎为攀爬架

1.6 水分管理 土壤以见干见湿为标准,根据天气情况掌握,豇豆苗期一般10~15 d(天)浇1次水。

1.7 豇豆全程施肥方案

1.7.1 苗期追施抗性肥 豇豆苗期追施2 次抗性肥。第1 次追肥在3~4 片真叶时,随浇水冲施壳寡糖液体肥(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腐殖酸≥ 30%,N+PO+KO ≥ 300 g·L,添加氨基酸、海藻酸、海藻多糖、维生素),每667 m用量7.5 L,可以有效提高豇豆的抗逆性和抗病性。第2 次追肥在豇豆幼苗具7 片真叶后、伸蔓期至开花前,每667 m冲施γ-氨基丁酸免疫激活生长素(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生产,γ-氨基丁酸≥ 0.5%,甲壳寡聚糖≥ 0.05%,黄腐酸≥30%,氨基酸≥1%,海藻酸≥ 10%)2 kg。在逆境条件下,γ-氨基丁酸有助于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王泳超,2016;夏倩倩和甘立军,2018),同时配合氨基酸水溶肥使用效果会更好。

1.7.2 施加叶面肥 豇豆苗期需氮肥较多,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期需磷钾肥偏多。如果苗期水肥过大,就会造成幼苗徒长,因此,苗期应适当控制肥水供应。在营养生长盛期,适时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可促进果实膨大。在营养生长后期及生殖生长前期注意水分管理,适当喷施钙镁硼等微量元素叶面肥,及时促进侧枝萌发和开花结荚。花期每667 m喷施壳寡糖叶面肥(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游离氨基酸≥ 100 g·L,Fe+Mn+Zn+Cu+B≥ 20 g·L,添加氨基酸、海藻酸、海藻多糖、维生素)500 mL,可有效提高豇豆免疫力、抗病能力和品质。

1.7.3 追施结荚肥 豇豆进入生殖生长期时开始追加硝硫基复合肥。硝硫基复合肥为高氮、高钾肥,富含硝态氮,可溶性好,施用后氮素营养可被作物直接吸收,肥效迅速,有利于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可以促进豇豆侧枝多开花、多结荚。生殖生长期需水肥较多,每隔7 d(天)左右选晴天浇1 次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在采收期,每采收两次即结合浇水追肥1 次,每次每667 m追施硝硫基复合肥(N-P-K 为15-5-25)25 kg,整个采摘期适时追肥两次,可以有效防止豇豆植株早衰。

2 高温闷棚技术

7 月中旬豇豆采收结束后,于7 月下旬密闭温室风口进行高温闷棚。闷棚7 d(天)后打开风口进行翻地,随翻地施入牛粪或者蚯蚓粪等有机肥,随后冲施水溶性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为20.0 亿个·mL,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索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每667 m用量20~30 kg,然后关闭风口再闷棚25~30 d(天)。第2 次闷棚可杀死不同土层的病原菌及虫卵,冲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

3 豇豆病虫害防治

设施豇豆一般虫害发生率较低,常见病害有锈病、炭疽病、煤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要遵循“无病先防,防大于治”的原则,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防治锈病和炭疽病,可用40%腈菌唑悬浮剂10 000 倍液,或3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 倍液喷雾1~2 次。华北地区5 月下旬至6月中旬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生煤霉病,可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 000 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 0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2~3 次,每次间隔7 d(天)。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可用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

4 技术效果

4.1 产量及收益 2019—2022 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抗重茬高产栽培与品质提升技术能够有效克服设施豇豆重茬问题,提高经济效益。豇豆5月上市,7 月中旬采收结束,平均每667 m产量5 000~6 000 kg,平均价格4 元·kg,每667 m产值2.0 万~2.4 万元;去除成本1 200 元(地膜200元,肥料500 元,种子、基质、农药及其他材料费用500 元),每667 m年纯收益1.88 万~2.28 万元。当地同期番茄套种豇豆栽培模式采用常规种植技术,每667 m豇豆产量2 500~3 000 kg。和常规技术相比,采用抗重茬技术豇豆每667 m年纯收益增加1.0 万~1.2 万元。

4.2 豇豆品质 2021 年将抗重茬高产栽培与品质提升技术种植的豇豆样品送至菏泽市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对其品质及常见重金属、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豇豆达到了优质水平。

猜你喜欢

重茬芽孢豇豆
老桃园更新再植不怕重茬病 砧木新品种“中桃抗砧1号”对重茬病有免疫力
苹果重茬栽培现状与解决方法探究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连作障碍对鄂豇豆5号、鄂豇豆8号特征特性的影响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芽孢杆菌(Bacillus)细胞膜刚性的相关研究概述
重茬使甜菜品质下降
腌酸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