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CT动脉血管成像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管阻塞的效果比照观察

2022-11-02徐晓琳董喆宋程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动脉血预测值缺血性

徐晓琳 董喆 宋程光

1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2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CT动脉血管成像(CT Arterial Angiography,CTA)诊断方法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收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0例,在患者发病24h之内,对其实施TCD与CTA临床检查,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管阻塞的诊断效果。结果:TCD诊断检测灵敏度为90.32%、特异性为97.53%、阳性预测值为87.50%、阴性预测值为98.13%、诊断精准度为96.37%,相比于CTA诊断结果,TCD与CTA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利用TCD与CTA诊断方法,其诊断结果符合率比较高,可检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阻塞情况,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概率高、致残概率大、致死概率高的显著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尽早发现、科学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文章将以CT动脉血管成像(CT Arterial Angiography,CTA)结果作为重要标准,对比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CTA诊断方法的效果,研究TCD诊断发病24h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管阻塞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8~73岁,平均(60.58±3.42)岁。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发病时间不超过24h;②全部患者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③TCD与CTA临床诊断时间间隔<4h。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②排除造影剂过敏的患者;③排除存在脑肿瘤、癫痫、痴呆等其他脑部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TCD临床诊断利用TCD诊断设备(生产商:Germany Compummedics公司),探头频率控制在2MHz,对患者的两侧颈动脉内段、大脑中动脉段、大脑前动脉段、大脑后动脉段、两侧椎动脉段、基底动脉段等血管展开检验。CTA临床诊断运用多排螺旋CT设备(生产商:Germany Siemens公司),应用峰值方法实施容积扫描,扫描范围有主动脉弓下缘到炉顶部位,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保持在120kV,管电流以240mA为标准,层厚为1.0mm,间距为1.0mm,螺距为1.375,矩阵设定为512×512,重建厚度保持0.5mm;经肘正中静脉保持4.0mL/s的速率,注入含有350mgI/mL的碘普罗胺40mL,同时延迟8s后再进行扫描。扫描完毕后,在系统软件中实施容积重建、血管拉直、曲面重建与官腔分析等干预措施,通过三维重建图像处理后,可清楚呈现上述血管。全部患者共检验血管193支。

1.3 判定标准

TCD诊断标准根据国内公认的诊断标准。CTA诊断标准,把狭窄度低于50%纳入为血管狭窄,血管远端没有显影则表示为阻塞[3]。狭窄度=最窄处管径/常规管径。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资料均采取统计学处理方式,软件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将CTA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分析TCD临床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精准度。

2.结果

CTA临床诊断结果显示,8例患者均存在2处血管阻塞,剩余12例患者各有1支血管阻塞,一共发现28支血管出现异常情况。TCD临床诊断结果表现28支阳性,158支阴性。将CTA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TCD诊断结果中4支为假阳性、3支为假阴性,详情见表1所示。TCD诊断检测灵敏度为90.32%、特异性为97.53%、阳性预测值为87.50%、阴性预测值为98.13%、诊断精准度为96.37%。

表1.CTA和TCD临床诊断对20例患者193支颅内血管阻塞的评估(n)

3.讨论

我国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30%左右,加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颅内脑动脉血管阻塞的发生概率达到80%左右[4]。TCD血流速度减缓或者消失作为急性大面积梗死的显著特点,然而阻塞常见于大面积梗死,能够将其作为脑梗死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TCD技术能够精准、随时反映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循环代偿状况,在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疗效作用评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较于CTA技术,TCD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便捷性更加显著,现已被运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筛查预防、临床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价之中。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之内,病情容易出现变化,及时诊断血管阻塞情况,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有关临床数据统计证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多见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疾病之中,颈内动脉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达到75.00%,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大脑动脉比重超过43.67%[5]。但是,大多数患者因经济因素、医疗条件、健康情况等因素影响,无法尽早接受CTA或者DSA临床诊断,鉴于此,可有效运用TCD用于血管阻塞的评价方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初期,应用TCD临床诊断方式,对患者的血管阻塞状态展开实时监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治疗参考依据。

CTA技术在颅内血管阻塞或者狭窄的诊断中,能够发挥显著的应用价值,因自身有效性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显著特征,能够准确定位患者的病灶位置,并清晰呈现患者的病变程度、血管阻塞情况,可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CTA检测通常运用不同角度对病变展开全面观察,能够呈现三维颅内血管系统,不再需要依托于血流流速特点,进一步判定患者颅内血管阻塞程度或者狭窄程度,对于病情危急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十分显著,而这也是颅内血管阻塞疾病诊断中质的跨越,但是此种监测方式往往需运用造影剂,容易对患者自身带来一定的影响,且操作难度比较大,对于临床操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

TCD检验作为临床诊断颅内血管阻塞或者狭窄的常用手段,此种检验方式操作较为简单,成像速度比较快,经济性良好,适用于基层医院的使用,加之诊断价值比较高,有着显著的高有效性、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征,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尽管TCD检验方式属于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但是会对患者血管严重阻塞的颈动脉无法合理区分慢血流或者阻塞,容易使患者的阻塞程度更加严重,导致假阳性事件的发生,而图像分辨率也相对有限,相较于CTA技术,TCD检查无法为临床医师提供立体的三维图像,且受操作者的判断与操作影响,譬如患者血流速度没有增加,但是音频和频谱出现明显变化,TCD检验方式难以呈现,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TCD检查主要利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手段与2MHz发射频率,能够促使超声声束穿过颅骨比较薄的位置,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从而获得患者的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关参数,体现患者脑内血管动态的具体情况,在临床上运用十分普遍,譬如,对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的检测、判断瘢痕子宫妊娠、评估锁骨下动脉盗血变化情况等,能够通过诊断一定程度的颈部动脉堵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TCD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血流速度、脉冲指数、音频信号、频谱图波形进行检验,进一步体现大脑血管堵塞程度、范围、位置、侧支循环、血管堵塞之后再通情况等。吴静[6]通过分析TCD检验对脑内动脉狭窄或者堵塞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TCD检验的有效性和CTA相一致,能够有效体现动脉血管的堵塞与狭窄程度。而闫晓娟等[7]也通过分析TCD检验和颈动脉联合诊断颅内外血管阻塞病变程度,发现这两种检验方式能够明确反映病变的具体位置。TCD诊断和追踪探查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评估环侧支循环能力,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之前,可有效预测夹闭作用,抑或是在临床诊断相关血管疾病,都有着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的特点。

另外,CTA临床诊断作为无创、快速的血管成像技术手段,可精准评价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未知情况、侧支循环情况等。然而,DSA是现阶段临床诊断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标志,因DSA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但具有创伤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较长的时间,经济性较低,容易使患者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由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在24h内,接受DSA临床诊断的可行性较弱,加之CTA诊断方法和DSA诊断方法有着一定的符合概率,此次临床研究将CTA临床诊断方法作为判定颅内动脉狭窄的根本标准,进一步研究TCD对于发病不超过24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管阻塞情况展开评价分析。

此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将CTA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TCD诊断检测灵敏度为90.32%、特异性为97.53%、阳性预测值为87.50%、阴性预测值为98.13%、诊断精准度为96.37%,该结果和CTA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符合性。根本原因是TCD临床诊断主要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手段,对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流生理参数进行检测的诊断方式,也是当前可实时提供患者脑动脉血流指标的诊断手段,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实时监测与有效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TCD临床诊断方法对患者血管内血液流动有着较高的敏感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实时血流频谱与声频信息,针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阻塞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用。由此可见,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利用TCD临床诊断方法,和CTA临床诊断有着较高的统一性,可弥补CTA诊断颅内血管轻度阻塞、中度阻塞诊断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有效性,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利用TCD与CTA诊断方法,其诊断结果符合率相统一,可对患者的血管阻塞情况加以评定,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动脉血预测值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季节模型在某医院月门诊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