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诊断研究

2022-11-02段丽欢张雅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韧带膝关节评分

段丽欢 张雅晨

1 天津市东丽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300)

2 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300)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韧带测量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至本院就诊的275例由于膝关节不稳定或损伤而进行MRI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和研究数据均采用Z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患者临床症状和MRI结果诊断患者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情况。此外,通过对内侧副韧带厚度的测量检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厚度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结果:①所有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有效收集,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未损伤组(对照组)和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组(观察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内侧副韧带测量有明显差异[(8.1±1.3),(1.4±1.0)mm;P<0.001];③通过对膝关节损伤患者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系统评分显示,内侧副韧带测量值和活动评分明显相关。结论:MRI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基于MRI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测量和患者内侧副韧带损伤明显一致,且内侧副韧带测量值与其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关节外科疾病之一,其常见致伤原因为运动创伤、暴力打击、过度屈曲等[1,2]。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可分为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损伤及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其中以MCL损伤较为多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因其无创、高分辨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检查过程中,而在膝关节MCL损伤的诊断过程中,MRI能够发挥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等)高分辨率及多平面成像的优点,对韧带损伤的位置、损伤的程度进行清晰、直观的显示,对于膝关节MCL损伤的分级与治疗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本文以膝关节MCL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讨论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骨科门诊就诊,由于膝关节不稳定或损伤而进行MRI检查的27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43例,年龄18~75岁,平均(44.87±12.45)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75岁;③研究对象志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研究对象无其他严重生理和心理疾病。排除标准:①曾行足部骨性手术;②类风湿患者足部外伤致骨折史;③足部先天性畸形;④神经肌肉病变;⑤足部肿瘤;⑥继发于糖尿病或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性骨关节病。剔除标准:①患者依从性差,不能严格遵守研究方案,影响疗效评价者;②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或因患者病情加重根据医生判断应立即停止临床试验者;③自行退出者;④资料不完整,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者;⑤入组后未按照规定完成治疗观察者。注:凡符合上述剔除标准任何一条的患者,均符合终止标准。

1.2 方法

1.2.1 体格检查

初步检查的主要发现包括急性渗出(关节炎)、损伤后24h持续肿胀(滑膜渗出)和无任何肿胀(严重撕裂导致周围组织外渗)。重点检查和触诊的区域包括关节线、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和髌骨小平面、胫骨结节、胫骨干骺端和鹅掌侧区。瘀伤和点压痛是常见的,MCL损伤往往定位于破裂的地点。

应通过被动、主动和阻力性膝关节屈曲和伸展检查活动范围。应在屈膝0°和30°时进行外翻应力测试,并与对侧肢体进行比较。严重程度为Ⅰ~Ⅲ级,松弛程度为1+~3+。Ⅰ级损伤为显微撕裂,但无关节增宽或不稳定;Ⅱ级损伤为部分撕裂,关节轻度增宽,但无不稳定;Ⅲ级损伤为完全丧失完整性和不稳定。

ACL的完整性通过拉赫曼试验、前抽屉试验和枢轴移位试验进行测试。这些机动是所有物理评估中最敏感和最具体的[4]。

1.2.2 MRI检查

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5TMAGNETOM Avanto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应用膝关节表面专用线圈。T1加权SE(TR/TE=600ms/15ms,256×512像素,3mm层厚,3次采集,冠状位)显示膝关节内侧的软骨层、副韧带和半月板中间部分。随后的质子密度和T2加权SE序列(TR/TE=2000ms/80ms,256×256像素,3mm层厚,1次采集)呈矢状方向,中间夹角为15°,以准确显示十字韧带、半月板前后角和髁突软骨。第三个序列是中等T2加权的3D FISP(TR/TE/翻转角度=120°,64个分区,1.5mm层厚),主要是矢状位,允许重新评估所有检查结果。

为了证明新的MRI技术在检测MCL方面的影响,可以在200例患者中的100个亚组中测试其他三种技术:T1加权(TR/TE=600ms/15ms,256×512像素,3mm层厚)。3次采集,冠状位),化学位移脂肪抑制,T2加权梯度回波(GE:FLASH。TR/TE/翻转角度=120°),磁化传递对比度(MTC:1400ms偏移。240Hz带宽,8.13ms)。根据损伤程度和根据类型判断MCL病变。

1.2.3 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

通过审查每项研究的标题和摘要来确定纳入研究的选择。纳入研究至少需要平均随访24个月,如果这些研究是重复的则排除在无关主题的研究之外,患者因慢性不稳定或损伤接受MCL检查。收集的研究和受试者参数包括:①测量水平;②疾病年份;③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④测量时间;⑤人口统计学,如年龄、性别和患肢;⑥是否进行MRI检查;⑦受试者人数;⑧伴随手术;⑨并发症;⑩康复技术。临床结果评分包括残余外翻松弛度、IKDC客观、主观和外翻评分、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活动评分以及活动范围。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描述性统计MRI评分,并分析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相关性通过χ2检验、Bowker检验或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验证。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MCL损伤组和未损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MRI检测结果,46例被诊断膝关节MCL未损伤(做为对照组),另外229例伴有膝关节MCL损伤(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两组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

2.2 MCL损伤组的MRI韧带损伤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MRI检测结果,229例伴有MCL损伤患者韧带损伤类型如下,MCL和ACL合并损伤者最多,共159例。其次为MCL单独损伤,共48例。MCL和后交叉联合损伤其次,为36例。内侧附韧带,ACL,PCL和后外侧角(Osterolateral Corner,PLC)联合损伤为5例。见表2。

表2.观察组患者的韧带损伤情况(n/%)

2.3 MCL损伤组和未损伤组的MCL测量情况

MCL损伤组为观察组,损伤后MCL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拉长(P<0.01),提示患者MCL处撕裂而导致间隙增大,见图1。

图1.MCL损伤组和未损伤组的MCL测量情况对比

2.4 MCL长度与膝关节损伤患者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关系

图2显示,MCL长度与膝关节损伤患者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呈正相关,即MCL长度越长,提示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越高,两组数据相关性较强(P<0.001)。

图2.MCL长度与膝关节损伤患者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关系

3.讨论

对现有文献的回顾显示,在过去11年中,只有275例患者接受了MCL重建,强调MCL重建是非常罕见的手术。考虑到MCL重建很少进行,而且这些手术的结果缺乏临床证据,本研究的目的是报告MCL重建的定量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与最常见的伴随重建进行比较。除了1个研究假设外,所有的研究假设都得到了证实,作为客观的临床结果,包括外翻松弛度、活动范围、客观和主观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在MCL重建后都得到了显著改善[5]。这些数据不足以评价泰格纳膝关节活动评分[6]。

随着患病率的上升,在当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7]。一旦患者遭受MCL损伤,非手术治疗、MCL修复和MCL重建都是可行的治疗选择[8]。通过适当的非手术治疗,1级和2级损伤通常在几周内痊愈,而3级损伤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MCL的重建或修复是一个相对不常见的程序,因为非手术治疗通常能成功地使患者恢复到先前的功能水平。同时也验证了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韧带膝关节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关节痛这样来运动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几种保守治疗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