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IBS-D 52例临床观察

2022-11-01李鹏飞任俊华2马立章刘亚飞张妙奇周一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腹痛针刺因子

李鹏飞 任俊华2 马立章 刘亚飞 张妙奇 周一甫

1.开封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2.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为IBS中的一种[1]。目前,匹维溴铵片多用于治疗IBS-D患者,可改善腹痛症状,但可能引起腹部不适[2]。研究[3]表明,针刺可改善IBS-D患者排便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IBS-D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103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0.83±8.42)岁;体质量49~74 kg,平均体质量(62.17±7.14)kg;病程8~37个月,平均病程(22.47±9.25)月。观察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1.24±8.23)岁;体质量49~74 kg,平均体质量(61.65±7.23)kg;病程6~36个月,平均病程(21.83±9.41)月。两组在年龄、病程、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4]中IBS-D的西医诊断标准,表现为反复发作腹痛或腹胀满等腹部不适症状至少维持了半年,且近3个月内每个月患者至少有3 d持续有上述症状发作。并合并下列症状中的2项或以上: ①排便后腹部症状改善;② 排便频率改变,每天至少3次以上;③粪便性状或者外观改变:可为块状便、硬便、松散便或稀水便。其中稀便或水样便(糊状、粘液)便>25%,硬结或块状便<25%;④便意急迫感;⑤排便不尽感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5]中相关中医辨证标准。①主症: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急躁易怒;②次症:两胁胀满,纳呆,身倦乏力;③舌脉:舌淡胖,苔薄白,或有齿痕,脉弦细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经腹部CT、B超等检查确诊;②年龄23~57岁;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1.3.2 排除标准 ①严重惧针;②消化道手术史;③精神异常等。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服用匹维溴铵片治疗。口服匹维溴铵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36,规格:50 mg/片),1片/次,3次/日,口服时切勿咀嚼或掰碎药片,宜在进餐时用水吞服,持续治疗2个月。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选取百会、印堂及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为针刺部位,并进行定位。嘱患者取仰卧的体位,并对针刺部位及医师施针手指进行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天津亿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津械注准20172270152,规格:0.30 mm×40 mm),百会穴以平刺的方式,针刺深度为18 mm左右;印堂穴将局部皮肤提捏起来,以向下平刺的方式,针刺深度为10 mm左右;天枢穴以直刺的方式,针刺深度为32 mm左右;足三里、上巨虚穴采用直刺的方式,针刺深度为26 mm左右;三阴交穴以直刺的方式,针刺深度为16 mm左右;太冲穴以直刺的方式,针刺深度约为13 mm。待各穴针刺得气后行手法操作,其中太冲穴行泻法操作,足三里、三阴交穴行补法操作,其它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行针1次/10 min,留针0.5 h。隔日1次,治疗3次/周,持续治疗2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症状改善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症状改善效果。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6]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包括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及生活干扰度5项,每项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改善程度越低;②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实验室指标。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3600 r/min离心11 min,分离血清,抽取适量血清、血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定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c,HPA轴)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HPA轴相关因子水平。抽取适量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天津阿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水平;留取新鲜大便标本,取适量大便标本以生理盐水1∶10稀释,3200 r/min离心21 min,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合肥莱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A,SIgA)水平。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效果 两组治疗2个月后排便满意度、腹胀程度、生活干扰、腹痛程度、腹痛频率、IBS-SS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 两组治疗2个月后MT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HPA轴相关因子水平 两组治疗2个月后CRF、ACTH、COR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SIgA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比较 (分,

表2 实验室指标比较

组别 MTL /pg/mL BDNF /μg/m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51)628.97±103.65403.64±39.83#4.53±1.396.52±2.26#观察组(n=52)631.52±97.26247.85±25.46#∗4.49±1.489.23±3.42#∗

表3 HPA轴相关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

组别 CRF/ng/L ACTH/ng/L CORT/ng/L SIgA/μg/m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51)583.46±231.92417.83±162.54#219.36±127.58161.63±61.35#1732.36±921.531526.83±567.32#14.62±5.8216.73±4.95#观察组(n=52)579.52±245.68362.45±103.71#∗223.25±118.94115.24±38.26#∗1725.81±937.261085.74±263.22#∗13.87±6.3519.31±6.52#∗

3 讨论

临床上,IBS-D患者主要表现出腹痛或腹部不适,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黏液性大便,腹胀症状白天较重,夜间后腹胀感减轻,部分患者出现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7]。IBS-D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并有家族聚集倾向[8]。现常应用匹维溴铵片治疗IBS-D患者,可改善其腹泻、腹胀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瘙痒[9]。研究[10]表明,针刺疗法可调节IBS-D患者脑肠肽水平,改善不良情绪。

因胃肠道功能紊乱、心理障碍、肠道感染等因素,IBS-D患者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1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2个月后排便满意度、腹胀程度、生活干扰、腹痛程度、腹痛频率、IBS-SS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表明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可调节IBS-D患者症状、改善结果。匹维溴铵片为钙离子通道拮抗类药物中的一种,对肌肉过度收缩发挥拮抗作用,从而对腹痛、腹泻等症状具有一定改善效果[12]。天枢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针刺该穴一方面可调节血管收缩功能,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腹胀症状,另一方面对脊髓传至大脑皮层的疼痛信号进行抑制,降低患者痛觉感知,减轻腹痛[13]。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针刺该穴增加胃肠黏膜供血,调节胃肠功能,避免因肠壁对水电解质的吸收异常引起的腹泻的发生;足三里穴为足之三阴交会穴,针刺治疗可调节神经免疫,利于胃肠功能障碍的改善,降低腹泻、腹胀等发生,减轻IBS对生活的干扰[14]。

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对神经元的生长、修复和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组织进行作用,发挥其高表达作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15]。匹维溴铵片对结肠平滑肌具有高度选择作用,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肠壁平滑肌细胞,发挥解痉作用,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致使实验室指标的改善程度不高[16]。上巨虚穴是大肠的下合穴,通过针刺该穴可促使刺激信号传入脑干或延髓孤束核等中枢,并对其中的肽能神经进行调节,改善肠道平滑肌机械运动的异常状态,进而调节MTL水平[17]。太冲穴归属于足厥阴肝经,针刺该穴可疏肝理气,并激活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利于不良心理的调节[18]。印堂穴、百会穴归属于督脉,而督脉为“阳脉之海”,上巅入脑,脑为“髓海”“元神之府”,主宰机体的精神活动,针刺二穴具有健脑调神,调和情志的作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侧面说明了BDNF处于高表达状态,间接调节BDNF水平[19]。结果发现两组治疗2个月后MT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表明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IBS-D患者可改善其实验室指标。

SIgA存在于分泌液中,如唾液、泪液、尿液等,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在肠道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慢性应激可引起HPA轴功能异常,致使CRF、ACTH等异常释放[21]。研究显示两组治疗2个月后CRF、ACTH、COR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SIgA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表明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可调节IBS-D患者HPA轴相关因子水平。匹维溴铵具有消除肠腔平滑肌高反性的作用,但是用药后仅在肠道局部起作用,对HPA轴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效果不理想[22]。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通过针刺百会穴,可改善精神状态,调解情志[23]。针刺太冲穴,可疏肝理气,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对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降低蓝斑放电频率,拮抗蓝斑内CRF受体与CRF的结合,降低CRF水平,减轻对垂体的刺激,降低ACTH分泌,减少CORT释放[24]。针刺三阴交穴,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肠黏膜屏障,提高肠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炎症状态,抑制CRF合成,拮抗HPA轴活化,调节HPA轴相关因子水平[25]。

综上所述,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IBS-D患者,通过改善肠道平滑肌机械运动的异常状态,以改善实验室指标,调节症状改善结果,调控HPA轴相关因子水平,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痛针刺因子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