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课程融合创新探索与实践
——以英美文学教学为例*

2022-11-01上海海事大学郭海霞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科外语文学

上海海事大学 郭海霞

提 要: 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新文科”之融合创新为高校外语教育的求变之路提供了指引。本研究以英美文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推进融合创新,即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积极探索和实践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哲学、经济和政治等学科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融入时代性及中国文学和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同时树立对本国悠久灿烂文学、文化的自豪感和中国情怀。

引言

外语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面至少承担三大使命: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健全人格的培育与引导,世界文明体系的解读与构建”(李四龙,2020: 45)。外语课程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国际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能依然停留在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上,否则会导致学生存在“思辨缺席症”(黄源深,2010: 11),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的“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存在差距。而且,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与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能力密切相关,是教学创新设计中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是学生实现创新发展的必备素质。另外,大部分外语课程,特别是英美文学课知识点多,课时少,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深度参与课堂,难以达成教学目标,这也是外语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痛点”问题之一。随着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进步、学科交叉和科技整合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文化自信的增强,“新文科”融合创新的理念为我国外语教育的求变之路提供了指引。

一、 新文科之融合创新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理念,从当年10月开始,此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等文科课程中,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2019年3月23日,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聚焦高等外语教育新使命、新格局、新举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高等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出:“文科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是观照理工农医发展的一盏‘灯塔’”(吴岩,2019: 5)。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上吴岩司长做了题为《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守正创新;而“守正创新”就是要推进融合创新,即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融合,与相近专业集群融合。

由此可见,新文科的“新”在于“创新”,特别是在“交叉融合”方面的创新。伴随实用主义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兴盛和流行,传统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被边缘化、出现危机。通信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智慧网络化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治理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新文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彻底颠覆和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文科基础上的延伸、强化和深入发展,因为综合性的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徐飞认为,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新文科的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 传统文科自身交叉融合(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科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文科与工科交叉融合、文科与医科交叉融合、文科与农科交叉融合、文科与理科交叉融合等等;“新文科”要突破“小文科”思维,构建“大文科”视野(徐飞,2021)。外语教师需要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科和文化的交叉点,将各种知识联系起来,生成不同于过去的创新想法。信息时代的知识本质已产生巨大变化,不再只是一套概念、体系及思考方式,原有学科专业更倾向于在多个角度和维度拓展,并融合出新。另外,新文科之“新”还体现在融入时代性元素,超越人文学科的自我设限,向现实关怀转向。在知识更迭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必定需要介入到更广阔的现实空间和时代中,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教学内容。

实现外语课程的融合创新有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并使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以达到教学目标。要实现课程的融合创新,外语教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实践翻转课堂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问题的发现、讨论、探究和论证过程中感受收获和成长;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宗教、心理以及理、工、农、医等跨学科知识的融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以中国特色、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等元素增强文化自信,以时代性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

二、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大部分外语课程知识点多,课时少,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深度参与课堂,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外语课程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扩大课堂容量和提高课堂效率,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郭海霞,2018: 6)。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备环节和基础是课程资源建设,特别是微课制作,其设计和录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经过精心梳理和提炼,共录制了42个知识点的微课视频(由超星公司录制),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涵盖了古代和中世纪英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伤感主义、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其次,课程内容和资源建设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包括相关的PPT课件、学术论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的电子文档、教案、以及影视视频、音频等。这些资料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学科前沿的了解都起到重要作用。

此课程积极有效地使用MOOC或SPOC网络教学平台,注重互动性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相融合。教师在课前将微课、PPT课件、学术论文、音视频和电子文本资料等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同学们的小组展示丰富多样,包括课堂报告、段落朗诵、角色扮演和配音等活动,充分体现出“文学教学并不能等同于知识的获取与传递,学生学习文学也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并记忆文本‘说了什么’,而应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进入文学内部世界,以与文本对话的方式参与建构自己的理解”(孙璐,2020: 69)。问题讨论板块包含从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到学生的探究式讨论,再到师生间的交互式对话等环节。教师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微观到宏观的认知规律设计有关小说、诗歌、戏剧文本主题和写作手法等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3—5分钟后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其回答进行补充,并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分享给同学们,供他们参考。教师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倡导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和讨论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深化和内化知识点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后教师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并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学生完成线上布置的作业,对所学内容产生的疑问在线上讨论区提出,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并解答,实现师生跨时空的广泛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在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和他的《雾都孤儿》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采取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线下深化、课后线上拓展的方式。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上的2个微课视频:“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Victorian Age)”和 “Charles Dickens:”,以了解和掌握此次课程的基础知识(线上);阅读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p271-307的内容(线下),同时参考两个PPT课件“English Critical Realism”和“Features of Dickens’ Novels”(线上);阅读小说电子版(线上)或纸质版(线下);欣赏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教师将部分相关视频上传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学生观看,学生也可以观看网络上的其它版本)(线上);学生自愿结合为5或6个小组,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聚焦知识点准备课中的小组展示: 课堂报告可以是关于Victorian Age,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Dickens’ life, significance, works, themes and style等,或选取小说内容进行表演或小说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诵或电影中的片段进行配音(线下)。课中,教师对上次课的线上作业(通常为简答题)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完成质量好的作业作为范例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们根据课前自由结合的小组进行课堂报告,或根据小说内容进行表演,或选取小说经典段落朗读,或对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配音(语言要求: 英文;课堂报告应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目标是精而深,如类似“雾都孤儿中的服饰叙事”的选题;表演应贴近原著,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配音应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教师在每个小组的展示结束后,对其进行评析和补充,如有错误或缺点及时指出,同时鼓励同学们对课堂报告进行提问并与其交流互动;之后,教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补充讲解;接下来的问题讨论环节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深化学生对小说理解的关键: 教师提前设计6个讨论问题,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其回答进行评析,并分享自己的解答供同学们参考。课后,教师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上布置作业(简答题: If names are so important to identity, speculate on whether you think Oliver would change his last name from “Twist” to his father’s name, “Leeford,” after the close of the novel, and explain your opinion.)。简答题跟课中小组讨论问题一样,不设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和批评能力以深化学习效果。另外,课后也是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阶段,教师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并关注和解答学生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讨论”板块提出的问题。

三、 跨界融合与学科交叉

传统外语课程偏重工具性,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前,外国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日益明显,学者们广泛吸收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其它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分析文本,如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医学等自然科学。学术研究如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也应注重学科交叉。笔者结合《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和《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英美文学课程中的跨界融合,以增加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

首先,文学教学中生态观念等知识的融入。英美自然文学中对大自然的歌颂与崇拜与我们中国当今所倡导的生态保护和发展理念密切相关。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新英格兰超验主义代表爱默生和梭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保持赤子之心与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们的文字细腻而自然,充满了一个敏感作家和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对大自然至诚的感受和感动。在讲解华兹华斯描写英国乡村美景的诗歌,以及爱默生的《论自然》和梭罗的《瓦尔登湖》时,教师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当今所倡导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等生态理念和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2018: 242-251)。这不仅是学科交叉,也是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好机会。

其次,历史和政治知识的加强和学习。教师在讲授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时会涉及英国工人运动,此时可以介绍一下英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与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区别,以拓展学生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知识,增加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英国的工人阶级很多是被工厂制消灭的手工工人,因此他们站在前资本主义的立场反对资本主义,他们怀念过去,想回到过去,而不是企图对资本主义做出超越。反资本主义有两种反法,一种是站在资本主义前的立场上反资本主义,一种是站在资本主义后的立场上反资本主义(钱乘旦、许洁明,2018: 274)。同时教师提醒同学们关注: 狄更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童工问题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形成;狄更斯揭露资本主义中上层社会的虚伪,叩问国家良心等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根本目的”、“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相似的。

再次,文学与心理学密切相关。霍桑的浪漫主义被称之黑暗浪漫主义(dark romanticism),因为他认为恶是人性的一部分,他的作品“缺少阳光”。在学习他的短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时,作品主题所涉及的清教主义的原罪和人性恶等观念难免会使同学们产生压抑和绝望的情绪。此时,教师就应站在更高的精神层次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启发,使他们意识到世界本身就是包含诸如美好和丑恶、光明和黑暗等这些相反和相对事物,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充满阳光和鲜花的虚幻世界里,就像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园会》中的那句话:“But still one must go everywhere; one must see everything”(Mansfield,2006: 204)。刘意青指出:“每个人的内心都要经历从天真出发穿越黑洞的一个途程,黑洞象征邪恶。那些成功走出黑洞的人是胜利者,他们战胜了邪恶;而有些人永远走不出黑洞,就成为了失败者”(刘意青,2020: 5)。总之,在学习中通过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时,必须学会坚韧;经历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体味人性的自私与阴暗,但依然热爱生命和人类,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和成熟。

还如,在英美文学课堂融入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课堂成为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和互动的场所。在学习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时教师将引导学生对消费主义、物化、虚荣和金钱至上等观念进行批判,并与学生探讨人的幸福是否由金钱决定。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出现在美国19世纪末,是工业化和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习惯于农业文明的美国人面对新的工业文明产生了心理震荡。城市和消费主义作为美国工业化文化的代表元素成为自然主义文学关注的焦点。美国这个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和转型阶段与我国当前的阶段很相似,通过学习和分析自然主义代表作——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帮助同学们正确面对当今的消费社会、金钱和欲望等,并使他们认识到金钱不等于幸福。

四、 以中国元素和时代性增强文化自信

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命脉,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学学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密不可分,使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文学课堂成为具有真正互动和对道德问题有批判性意识的场所。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适时地进行中英、中美文学对比分析,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英国和美国文学、文化的同时,树立对本国悠久灿烂文学、文化的自豪感和中国情怀。“文学教育基于文学,归于教育,本质特点即是‘以文化人’。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更是人生的教育,文学教育本能地承担着育人、化人,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任”(胡亭亭,2018: 77)。

在讲授现代主义意象派诗歌时教师联系中国的古诗词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如庞德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琼斯,2015: 200)鲜活的脸庞,泛光的花瓣,交相闪现,形象具体,给人以图画般的视觉美感,呈现出一种静态美。人面和花瓣会让我们联想到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俞伯平等,2013: 812),同样是人面、花瓣意象,在这首诗里却融入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给人吟咏不尽的回味。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情与景的契合,是“表象之景与心灵之情相融凝”(魏瑾,2008: 49),而不是西方意象派纯粹的“客观呈现”,西方意象派缺少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和情趣。通过中英文学、文化的比较,在英国文学的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学和文化元素,增强了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学和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还比如,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中,以马克·吐温等为代表的地方色彩主义作家因注重本土特色而出名,他们对乡土生活的细致描写和怀旧情绪成为突出特征。此时教师联系中国乡土文学,“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西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增强对文化双向交流与互鉴必要性的认识”(杨金才,2002: 13)。在我国,鲁迅被认为是中国乡土文学的鼻祖,他以浙江绍兴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与鲁迅同时代的沈从文和萧红等的作品也都带有浓厚的乡土和地域色彩,恰如明丽的风俗画。当代作家中,从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到王安忆和叶兆言等人的作品中,都能读出浓郁的乡土味和地方文化,表现出巨大的风土人情描写能力和区域文化自觉。而新形势下外语教育中文化自觉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是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需要(袁小陆、赵娟,2017: 69)。

此外,“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的主题,比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揭示了异化的美国梦对人的肉体和灵魂的摧残,盖茨比的美国梦最终沦为对金钱和享乐的追求,以失败而告终。在讲授此部作品时教师联系我们的中国梦,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的观点和论述对美国梦与中国梦进行比较。李捷指出,中国梦和美国梦存在四大本质区别: 历史渊源不同;发展道路有别;个人奋斗和国家奋斗的关系不同;与世界关系存在区别。张维为认为,在生活层面上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别似乎不是特别大,而根本区别在于其背后的政治制度。通过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比较,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美国梦的认识,而且更为中国梦感到自豪和充满信心。美国梦是美国人相信不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只要经过个人的勤奋、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更强调个人奋斗和国家奋斗的结合。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梦”前景比“美国梦”前景更为精彩。

五、 融合创新目标下的考评与反馈

要达到以上融合创新目标,在课程的考评与反馈环节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进步为出发点设计多元的评价方式,且予以及时反馈。外语课程教师应增加过程考核的比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成绩评定方式以增强对学生高阶能力的考核。同时,课程要提供清晰合理的评价规则和标准,积极创造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机会。实施线上线下、多过程、多方式的综合评价制度,不仅能够显著增加课程挑战度与难度,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王乔等,2020: 33)。以下表格是《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构成要素:

表1. 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构成要素

表2. 成果汇报与展示评价/互评表

新文科理念下的外语课程教学应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高阶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的课程目标,而要促成这些目标实现,除了课程内容要具有深度、广度,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建设质量高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丰富多样,强化师生和生生互动之外,课程测试应多种多样,能合理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成学生进步为出发点设计多元的评价方式,且给予及时反馈。这门课在过程考核中注重学生参加小组展示和问题讨论的表现,线上作业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文学评析能力。期末的终结性考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评论,积极鼓励学生从跨学科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以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平时和期末的训练和考核使学生学会评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诚如金衡山所言,文学课程不能离开阐释活动,也就是评论写作过程(金衡山,2020: 64)。

实践和学习数据分析表明,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跨界融合与学科交叉、以及中国元素和时代性元素的融入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课堂参与度大大增加,考试成绩优良率不断提高,思辨能力得以提升,并树立了科研自信和科研素养,积极以英美文学和海洋文学为研究主题申报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由2017年9项增加到2021年25项,并基于研究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积极参与各类和各级别的竞赛(如“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等)。学生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获奖80余次,获奖超过220人,获得国家、上海市一等奖奖学金。英美文学课程的学生评教成绩优秀,均为A+,学生们认为,文学课程是其在大学四年期间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与英语专业贴合度高,涵盖历史知识广泛,知识点全面细致的同时有趣不乏味。老师的备课很贴心,同时小组展示有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预习水平,更好地将课堂上学习与课前自学相结合。”“老师上课准备很充足,也很注意与同学们互动,一节课下来能学到很多东西!”

六、 结语

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吴岩司长做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提出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李志义认为课堂的“金”有五种组成要素,即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李志义,2018: 24-29)。外语课程的融合创新充分体现出对“两性一度”和“金”的五种组成要素的实践和追求。外语课程要在教学中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即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课程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特别是小组展示和问题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外语课程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结合新文科理念和课程思政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带入课堂。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要积极探索基于MOOC和SPOC的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课堂容量,为深度学习提供支持。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课前需要线上或线下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要求较高,而对于教师来说,收集和准备这些学习资料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课堂讨论问题对于学生和老师也同样具有挑战度。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深度和思想性的问题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准备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和相关知识供学生参考,而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和论证过程可以提升他们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

融合创新有利于拓展外语学科人文性和应用性内涵,培育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任务设计、思辨能力培养等细节实现和促成外语课程的融合创新,而细化过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究。课堂,特别是外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具有真正互动和对道德问题有批判意识的场所,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阐读和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不以区分中西为心魔,亦不以新旧贴标签,养世界之眼光,涵广阔之态度”(唐小兵,2018)。课程的功能和定位应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教师要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正如吴岩司长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在课程改革日趋激烈、科研压力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教师要基于自身课堂,以问题为驱动,勤于反思,构建教师研究者、主动学习者身份,从而发挥能动性提升课堂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徐锦芬、李霞,2018)。外语课程的融合创新大有可为,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外语教师坚持不懈的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文科外语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
文学小说
大山教你学外语
文学
多一点等